血虛腸燥證

血虛腸燥證是中醫名詞,指由於失血或脾胃虛弱、思慮過度導致人體血分和陰液不足,大腸不能受到陰血的潤澤而產生乾燥的病證。

血虛腸燥證是由於失血或脾胃虛弱、思慮過度導致人體血分和陰液不足,大腸不能受到陰血的潤澤而產生乾燥的病證。習慣性便秘常出現或伴有此證。

基本概況

病證:肛裂

主要症候:便時疼痛,流血,大便燥結,不易排出,口舌乾燥,心煩失眠,午後潮熱,舌紅少苔,脈細數。

臨床表現:大便乾燥、面色無華、頭暈目眩、心悸、唇舌色淡、脈細。

宜食食物

具有補血養血、潤腸通便作用的食物,如豬肉、鴨肉、牛奶、雞蛋、燕窩黑木耳耳、海參、紅棗、龍眼、荔枝、葡萄、花生、松子、芝麻、桃、紅糖、胡蘿、菠菜等。

血的生成要依靠脾胃吸收食物中營養物質,因此,補益脾胃之氣,可以幫助補養陰血,所以本證的宜食食物還要用補益脾氣的食物如粳米、鍋巴、熟藕、牛肉、免肉、馬鈴薯、香菇等。

忌食食物

性溫熱、味幸而燥,易助熱耗傷陰血的食物,如秈米、狗肉、羊肉、鏈魚、草魚、辣椒、肉桂、乾薑、花椒、胡椒、小茴香、芥菜、橘皮、大蒜、白蔻等。

具有收澀作用的食品,如烏梅、蓮子、芡實石榴等,更使大便滯澀不通,也應忌食。

食療參考方

a.松子粥:松子仁30克、粳米50克、銀耳10克,先以清水將粳米、松子文火燉煮九成熟,再入銀耳,煮至熟爛。

b.菠菜湯:新鮮菠菜100克,切段;乾黑木耳10克,泡好;瘦豬肉50克,切薄片,以少量鮮薑汁、料酒、鹽、味素煨好。湯沸後,加入菠萊、黑本耳,同肘撥入豬肉,湯沸片刻即可,湯中加適量鹽、味素、香油。

c.芝麻花生餅:芝麻30克,炒香搗碎;花生20克,炒熟搗碎;紅糖30克,上三者和勻作餡;小麥粉發麵100克和勻,將餡包入,擀成餅狀,置烤箱中烤熟。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