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診

四診

中醫診察疾病的四種基本方法,即望診、聞診、問診、切診就叫四診。又稱診法。四診是辨證論治的基礎。

概述

把脈把脈
中醫診察疾病的四種基本方法,即望診聞診問診切診。又稱診法。四診是辨證論治的基礎,在臨床上醫生通過視、聽、嗅、觸等以及有目的的詢問病人(或知情人),了解疾病的各種相關信息,探求致病原因、發病部位、病勢轉歸和病證特點,從而指導臨床治療。四種診法各有其獨特作用,必須綜合運用,才能全面系統地掌握病情,對病證作出正確的判斷,這就是四診合參原則。

發展簡史 

四診四診

四診是在長期醫療實踐中,逐步形成和發展起來的臨床方法。其形成和發展過程大致可分為以下幾個時期。

戰國至隋唐時期 公元前5世紀的戰國時期,著名醫學家扁鵲就擅長“切脈、望色、聽聲、寫形,言病之所在”(《史記·扁鵲倉公列傳》)。約在公元前3世紀成書的《內經》已根據陰陽五行、藏象經絡理論,對各種診法作了具體表述,並提出各種診法綜合運用的原則。該書不僅在方法上奠定了四診基礎,而且提出了綜合內外致病因素去仔細考察臨床相關信息的理論。在脈診上,它強調辨胃氣與真髒脈,結合四時氣候辨析脈象變化,並重視脈象與症狀、體徵的逆從關係等。在望診方面,則以面部五色診(見望面色)為主,分部進行望診,並重視面色與察神相結合,判斷病情輕重和疾病預後。其後的《難經》對診法發展也有貢獻,主要體現在脈診方面。提倡“獨取寸口”診脈法,指出寸口脈可分為寸、關、尺三部,確定了寸口三部脈的長度,以及切脈的輕重指法,從而使寸口脈診成為臨床普遍套用的方法。公元前2世紀,漢代淳于意始創病歷記錄的模式,在司馬遷《史記·扁鵲倉公列傳》中記載了他治療25個病例的情況,並敘述了19種病脈和5種死脈。其後張仲景具體運用四診,將病、脈、證結合起來進行分析研究,奠定了辨證論治的基礎。晉代王叔和撰脈診專著《脈經》,以寸口脈診為主,系統總結了24種病脈及其主病,並對其中8對相似脈象加以鑑別,基本上規定了寸關尺三部切脈的方法。晉代葛洪撰《肘後方》和隋代巢元方等撰《諸病源候論》,對各種疾病有詳細記述,反映了當時診法已達到較為完備周密的程度。唐代孫思邈重視望色、脈診與按診,並提出舌象異常則“病在臟腑”的觀點,他以診病各法掌握病源和病機的演變,尤其切中肯綮。

宋金元時期 各類診法專著相繼出現,診法得到較大發展。宋代施發撰《察病指南》,用圖像形式表述脈象變化,彌補了文字表述上的不足。宋代崔嘉彥撰《崔氏脈訣》,用四言體歌訣形式闡述脈理,記述了脈象各種變化及其與病證的關係,對後世脈學影響較大。元代戴同父撰《脈訣刊誤集解》,根據王叔和所撰《脈經》的記載,對六朝高陽生所撰《脈訣》中的錯訛提出質疑,並加以糾正。元代滑壽撰《診家樞要》,指出脈象變化和氣血盛衰之間的關係,並對小兒指紋三關望診法有精闢論述。在舌診方面,元代敖氏著有《點點金》和《敖氏傷寒金鏡錄》,介紹傷寒病等的舌診方法,內有12幅舌診圖,是舌診第一部專著(後經元代杜本增補24圖,合成36種病理舌象圖),圖文對照,較為直觀。此外,宋元醫家從臨床辨證出發,重視四診合參。如金元醫家李東垣提出“神精明(即望神),察五色(即望面色),聽音聲(即聞診),問所苦(即問診),方始按尺寸、別浮沉(即切診)”,判斷病情的具體診病方法。

明清時期 在脈診方面,明代李時珍所撰《瀕湖脈學》用歌訣形式,依照體狀詩、相類詩、主病詩的次序,具體表述27種病脈的形狀、部位、頻率、節律特徵變化及其與病證的關係,指出了相似脈的鑑別方法,至今仍為臨床醫生的重要參考書。明代張景岳《景岳全書》和清代李延昰《脈訣匯辨》、周學霆《三指禪》、周學海《脈義簡摩》等,也分別從脈診原理、方法、套用及其規範化等方面對脈診發展作出了貢獻。關於舌診研究和套用,這一時期較為突出的是舌診與溫熱病辨證的結合。如明代吳又可提倡“溫病察舌”;清代葉天士將舌象變化與衛氣營血辨證融為一體,判斷病情發展;清代吳鞠通把舌診所得資料作為三焦辨證用藥的依據等,使舌診內容更為豐富。再如清代的《傷寒舌鑒》、《舌胎統志》、《舌鑒辨正》、《察舌辨證新法》等書,對各種舌象變化作了詳細介紹並附舌象圖譜。另外,對四診的綜合套用及研究,也是本時期診法發展的重要特點。在這方面,清代林之翰《四診抉微》系統地總結古今有關四診的成就,加以分類敘述,是四診合參具體套用的重要診法書籍。清代汪宏《望診遵經》、周學海《形色外診簡摩》,對望診方法作了全面系統的總結。明代張景岳“十問歌”(《景岳全書·傳忠錄》)是論述問診具體步驟方法和臨床意義的佳作。清代喻嘉言提倡“與病人定議病式”(《寓意草》),即先議病、後用藥,則是當時完整的病曆書寫格式。

中華民國時期 診法已納入診斷學的範疇,以診斷學命名的著作開始出現。如張贊臣《中國診斷學綱要》、裘吉生《診斷學》和包識生《診斷學講義》等,使四診成為診斷學的重要組成部分。此外,曹炳章撰《彩圖辨舌指南》、楊雲峰撰《臨症驗舌法》、邱駿聲撰《國醫舌診法》等書,對舌診的系統規範化作出了一定的貢獻。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以後 本時期診法發展的特點是採用現代醫學測試技術,對四診所收集的信息進行定性、定量、客觀診察,促使四診規範化。在脈診方面,脈象檢測儀器的研製,特別是近年生產的MX-4C脈象換能器和MX-5多功能脈象儀,使脈象信息(脈象波形、脈位、脈幅、脈勢、脈率等特徵)得以全面客觀檢測。脈圖形成的原理和臨床套用研究,也有一定進展。建立脈圖分析方法,用脈象信息計算機處理系統進行自動採樣分析,使計算機分析與診脈技術達到實用水平。在舌診方面,對正常人舌象、異常舌象作了大量研究工作。在舌象與疾病的關係方面,用現代醫學統計方法和流行病學方法使舌診的傳統表述得到了現代科學證實。舌的脫落細胞檢查、舌的活體顯微鏡觀察、舌尖微循環觀象、各種生理生化和血液流變學指標測定,都取得了較大的成果。舌象的動物模型研究已經開始,而舌診儀的研製使舌象變化能更好地客觀顯示。除脈診、舌象外,以耳穴望診(見耳廓望診)、經絡腧穴按診為主的經絡診法有較大發展,經絡現象用於臨床診病的研究工作已經開展。

理論基礎 

四診四診

包括以下兩個方面。

臟腑經絡學說

人體以五臟六腑為中心,以經絡通連內外。軀體的皮、肉、脈、筋、骨和五官九竅、四肢百骸通過經絡聯繫,分別絡屬於相應的臟腑。五臟各有其不同功能,又有彼此間的功能關係,五臟與六腑互為表里,有機結合而完成人體的生命活動。五臟六腑功能失調,常可引起全身和局部的變化。在臟腑功能正常活動時,全身和局部的功能活動和形態結構正常,在臨床上可表現為面色如常(常色)、舌色如常(正常人舌象)、脈象如常(平脈)、精神充沛、兩目炯炯有神(得神)和全身形態正常等。在臟腑功能失調,全身和局部的功能活動、形態結構則出現異常變化,在臨床上可表現出各種相應的面色(病色)、舌象病理變化和脈象變化(病脈),且精神不振(神氣不足)或神志不清(失神),兩目缺乏神采甚至晦暗呆滯等。

面色、舌、脈的各種變化,其形成原因與機體氣血盛衰有關。面部色澤是臟腑氣血之外榮,望面部色澤可以了解臟腑氣血的盛衰。舌象的變化,也與臟腑氣血的功能狀態有關。舌為心之竅,心主血脈而又為五臟六腑之大主,臟腑氣血的疾病必然通過心反映於舌;舌位於口內,口為脾之竅,脾主運化而為氣血生化之源,因此舌象不僅反映了脾的運化功能,而且反映了全身氣血的盛衰。心主血脈,心臟搏動把血液排入血管而形成脈搏。心臟的搏動和血液在血管中的運行,均由宗氣(總合水谷精微化生的營衛之氣與吸入的空氣而成,積於胸中)所推動。因此,脈象變化本身就反映了宗氣和血脈的功能變化。臟腑氣血發生病變,血脈運行受到影響,脈象就有變化。

經絡是分布在人體各部縱橫交叉的聯絡系統,內屬於臟腑,外連於體表,使人體內外構成一個整體。十二經和十五絡各有其循行分布路線,而隸屬於相應的臟腑。如臟腑有病,則可在相應經絡循行路線及其通連的軀幹肢體局部呈現病理徵象,如疼痛、麻木、瘙癢、脫屑、色澤和冷熱變化,以及結節、丘疹等。根據這些徵象,在臨床上可判斷相應的臟腑經絡疾病。同時,經絡所經的部位常可感知不同的症狀,如心病則心胸痛、胸悶、氣急、前臂內側痛,肝病則脅肋痛、目痛、目眩、頭暈、頭痛等。根據經絡循行和腧穴分布的特點,通過四診察病及辨證分析以診斷疾病的方法,稱為經絡診法。經絡腧穴按診是最常用的經絡診法,其理論依據即經絡學說。

陰陽五行學說 

主要是對各種臨床徵象進行屬性歸類。陰和陽分別代表兩種不同的屬性。在臨床上,把各種診察所得的病理徵象分為陰和陽兩大類,便於歸納分析,掌握相應的病證變化。如浮、數、實、大、洪、滑、長、緊各種病脈屬陽,沉、遲、虛、小、細、澀、短、緩各種病脈屬陰。面色潮紅或通紅,身熱,狂躁,口唇焦裂,舌質紅絳,舌苔黃黑,屬陽;面色蒼白或暗淡,身重蜷臥,倦怠無力,舌質淡白而胖嫩,舌苔潤滑而灰白,屬陰。語聲高亢,煩而多言,呼吸氣粗,喘促痰鳴,屬陽;語聲低微,靜而少言,呼吸怯弱,氣短,屬陰。大便秘結或有奇臭,聞食味則噁心,煩渴喜冷飲,小便短赤,屬陽;大便稀溏,飲食減少,口中無味,不煩不渴或渴喜熱飲,小便清長或短少,屬陰。四診所得徵象和症狀各有陰陽歸屬,陰者則為陰證,由陰盛陽衰所致。陽者屬於陽證,由陽盛陰衰所致。

五行學說

對診法的理論意義,與陰陽學說相似。將不同症狀和體徵分為五種不同的事物屬性,症狀和體徵的五行屬性與五臟相配,有臟腑病位的專指性。如青色、怒、酸味、平旦、目、筋等在五行屬木,而肝屬木。所以面色青、易怒、口酸或喜食酸、平旦發病、目部症狀和體徵以及筋病等可歸屬於肝病。又如白色、悲、辛味、日西、鼻、皮等在五行屬金,而肺屬金。所以,面色白、易悲痛、喜食辛味或口辛、日西發病、鼻部症狀和體徵以及皮膚病等,則可歸屬於肺病。

臟腑功能嚴重失調所表現的症狀和體徵,常可呈現色、脈、症不相應的情況,稱為脈證逆順、色脈不應等。用陰陽五行學說分析,則可得到正確的理論闡述和病證判斷。如肝病見脅痛、脈弦、面青為色脈症相應,說明病情較輕,預後較好,因其脈、色、症的屬性均屬肝木;如肝病脅痛、脈弦、而面色白,其脈、症屬肝木,面色變化屬金(白),(金)色克病則為色與脈症不相應,說明病變較重,預後不良。陽證見陽脈為順,陽證見陰脈為逆,陰證見陰脈為順,陰證見陽脈為逆。順者是正氣尚盛,正氣足以抗邪,病情較輕;而逆者是正氣衰敗,無法抗邪,邪氣內陷之象。因此,在特殊情況下,還須舍脈從證舍證從脈

思想方法

四診四診

主要有審察內外和分部相應兩方面。

審察內外

人是一個整體,人體的生理機能與自然、社會環境變化相適應。當整體內在失調,或自然環境、社會環境的變化超過限度,人體不能維持正常生理功能活動時,就會發生疾病。正如《靈樞·本髒》中指出的“視其外應以知其內臟,則知所病”,即內在的疾病往往表現為可以察知的各種相應症狀和徵象,有的反映於全身,有的顯現於人體的局部。外部異常表現與內在病變之間存在著統一的關係。在臨床上,審察內外,司外揣內,是診法的思想方法和邏輯過程。內,即機體內部的臟腑等組織器官的病理變化;外,即體表所出現的可為醫者診察的各種徵象,以及可為病人感知的各種症狀。要通過全面診察,收集與疾病有關的各種信息,包括各種症狀和體徵,以及可能與疾病的發生有關的自然、社會環境條件,如季節、氣候、居住環境、工作條件、生活習俗、精神因素等。不僅審察病人整體的病變,而且審察病人的外在環境,這樣才能作出正確的診斷。

分部相應 

臟腑氣血盛衰的疾病變化,反映於人體不同的部位,出現不同的病理徵象,因而可據此診察病變所在的臟腑以及疾病的性質。《素問·疏五過論》說,“審於分部,知病本始”。所謂分部,即人體某一局部分布有與全身臟腑器官、頭面軀幹等組織相對應的特定區域(或反應點)。如面部的額、頰、頦、鼻、顴等部位,分別與五臟六腑相對應;舌體的邊、尖、中、根,分別與肝、心、脾、肺、腎相對應等。某一局部反映整體的變化,以寸口脈診為典型。寸口脈分為寸、關、尺三部,分別與臟腑及軀幹相對應,以寸口脈三部脈象變化來判斷全身病變,與西醫切脈僅察知脈搏頻率、節律等不同。即便是人體的耳廓局部,也密集分布著與五臟六腑、軀幹四肢相對應的特殊反應點(又稱耳穴),通過這些反應點所呈現的各種反應(疼痛、變色、變形等),可直接判斷疾病的部位與性質(見耳廓望診)。分部相應的思想方法,在中醫四診發展過程中有著深遠的影響,近現代形成的手診、足診、甲診(指甲診法)等,都是在這一指導思想基礎上發展起來的。

基本內容

 四診包括望診、聞診、問診和切診四種方法。望診,是對患者的神、色、形、態、五官、舌象以及排出物等進行有目的的觀察,以了解病情,測知臟腑病變。聞診,是從患者語言、呼吸等聲音以及由患者體內排出的氣味辨別內在的病情。問診,是通過對患者及其知情者的詢問,去了解患者平時的健康狀態,以及發病原因、病情經過和患者的自覺症狀等。切診,是診察病人的脈象和身體其他部位的情況,以測知體內外的變化。四診的臨床內容十分豐富,其中以望神、望面色、舌診、問診、脈診為要。

套用原則 

病人所出現的各種症狀和體徵,以及與疾病發生有關的情況,必須通過望、聞、問、切四種方法進行周密觀察和全面了解,從不同角度獲得疾病信息,綜合分析以提供診斷依據,才能正確辨明病證。這是診法在臨床套用時必須遵循的原則。在一般情況下,四診取得信息所表示的疾病本質,應該是一致的。如病人自訴發熱、頭痛,問診知其發病一二天,有惡寒、無汗、身痛、大小便正常等症;望診見其神色如常,舌苔薄白,舌質如常;聞診覺其聲音重濁而鼻塞,無異常氣味;切診脈浮緊,皮膚乾燥,其他部位無異常。綜合四診所得,應屬外感風寒,病位在表,病情較輕。在特殊情況下,病證與症狀和徵象有矛盾,運用四診合參的原則,周密詳盡地掌握各種疾病信息,才能得出正確的結論。如因陰寒內盛格陽於外所致的真寒假熱,因陽熱內盛格陰於外所致的真熱假寒,以及真虛假實證和真實假虛證,可出現許多假象。在臨床上綜合四診信息,而以脈、舌、大小便等的變化為主,並結合病人體質以及病程長短等進行分析,便可防止僅依靠某一診法得出錯誤診斷結論,從而提高診斷的正確程度。

四診合參,在臨床分部診察時也常結合套用。如舌部的望診,有時還須用手捫拭舌面,以察舌之潤燥和舌苔的有根無根。又如大小便的診察,須望其形色,聞其氣味,問其情況(如大小便的次數)。

步驟和注意事項 

四診四診

臨床可分為總體診察和分部診察兩步進行。總體診察是對全身一般情況的全面診察,包括望神、望面色、聞病人散發的氣味,聽其呼吸和語言的聲音,問其一般情況和現在主要症狀等。可在接觸病人之初進行,目的在於初步了解病人目前的狀況和主要病痛,為有目的的分部診察提供重要線索。分部診察是對人體局部作有步驟的診察,包括頭、面、目、耳、口唇、齒、舌、咽喉、頸項、胸脅、腹、腰背、四肢、前後陰等各部的具體診察。可在總體診察後依照人體各部由上而下、由前而後、由左而右的順序進行。其目的在於證實總體診察信息的可靠程度,發現局部和全身的各種症狀和病變徵象。在總體診察和分部診察以後,要對疾病徵象和局部症狀反覆仔細診察,進一步了解其變化程度,為綜合分析提供重要的參考資料。

在診察疾病的過程中,必須認真、客觀、系統、全面。醫生須認真負責,思想集中,態度和靄,這有利於使病人配合診治,並取得心理治療的效果。在診病時,要求有安靜的環境,充足的光線,儘量使病人情緒安定,身心放鬆。對過度勞累、剛進飲食者,可稍事休息再進行診察。在診病過程中,切忌採用誘導的語言和行為去取得主觀片面的疾病信息。要客觀、系統、全面地套用四診。不僅要診察發生病變的部位,而且要診察未發生病變的有關部位;不僅要了解目前病人的各種症狀和病理徵象,而且要聯繫季節、氣候、居住環境、工作性質、人事變遷、情志變化、體質、年齡、性別、民族、家庭狀況等。這樣才能對疾病作出正確的診斷。

望、聞、問、切在臨床診察蒐集疾病反映的情況時,各有其獨特作用,只有認真細緻地運用四診的方法客觀地蒐集,才能詳細地占有材料;四診之間又是互相聯繫的,必須把望、聞、問、切有機地結合起來-即四診合參才能全面、系統地了解病情,作出正確判斷。如果只強調一種診法的重要而忽視其它,則蒐集的材料不夠全面,會影響對疾病的正確判斷。

望診

望診是醫生運用自已的視覺,觀察患者全身和局部情況,以獲得與疾病有關的資料,作為分析內臟病變的依據。包括精神、氣色、形態的望診、舌的望診及排出物的望診。

(一)望精神

包括精神意識活動和人體生命活動的外在表現,通過神志狀況、面目表情、語言氣息等觀察病人精神狀況,意識是否清楚,反應是否靈敏、動作是否協調等,以判斷機體氣血陰陽的盛衰和疾病的輕重。
1.病人神志不亂,兩眼靈活,明亮有神,語言清楚,聲音宏亮,為有神或得神,表示正氣未傷,臟腑功能未衰,疾病輕淺,預後好,多屬實證、熱證、陽證。
2.病人精神萎靡,目光晦暗,反應遲鈍,語言無力,聲音低微,表示正氣已傷,病勢較重,多屬虛證、寒證、陰證。見於重病及慢性病。
3.神志昏迷、譫語、手足躁動,雖表現為陽證、熱證、實證,但正氣已傷,邪氣過盛,病邪深入,預後不良。

四診四診

(二)望氣色

觀察病人皮膚的顏色光澤,它是臟腑氣血的外榮。顏色的變化可反映不同臟腑的病證和疾病的不同性質;光澤的變化即膚色的榮潤或枯槁,可反映臟腑精氣的盛衰。十二經脈,三百六十五絡,其氣皆上注於面,面部氣血充盛,且皮膚薄嫩,色澤變化易於顯露,故望氣色主要指面部的色澤。通過面部色澤的變化,可以幫助了解氣血的盛衰和疾病的發展變化。
1.正常人面色微黃,紅潤而有光澤。
2.面色紅:為熱證。血液充盈皮膚脈絡則顯紅色。血得熱則行,脈絡充盈,所以熱證多見紅色。如滿面通紅,多是實熱;若兩顴緋紅,多為陰虛火旺之虛熱。
3.面色白:為虛寒證或失血。血脈空虛,則面色多白。寒則凝,寒凝經脈,氣血不榮或失則脈空虛。若面色蒼白而虛浮多氣虛;面色蒼白而枯槁多為血虛。
4.面色黃:多為脾虛而水濕不化,或皮膚缺少氣血之充養。若面目鮮黃為陽黃,多屬濕熱;面目暗黃為陰黃,多屬寒濕;面色淡黃、枯槁無澤為萎黃,多為脾胃虛弱,營血不足;面色黃胖多為氣血虛而內有濕。
5.面色黑:多屬寒證;虛證,常為久病、重病、陽氣虛。陽虛則寒,水濕不化,氣血凝滯,故多見於腎虛及血瘀證。
6.面色青:多為寒證、痛證和肝病。為氣血不通,脈絡阻滯所致。

(三)望形態

外形與五臟相應,一般地說,五臟強壯,外形也強壯;五臟衰弱的外形也衰弱。
1.體形結實,肌肉充實,皮膚潤澤,表示體格強壯,正氣充盛;形體瘦弱,肌肉瘦削,皮膚枯燥,表示衰弱,正氣不足。
2.形體肥胖,氣短無力,多為脾虛有痰濕。
3.形體消瘦,多為陰虛有火。
4.手足屈伸困難或腫脹,多為風寒濕痹。
5.抽搐痙攣、多是肝風。
6.足膝軟弱無力,行動不靈,多為痿證。
7.一側手足舉動不遂,多為中風偏癱。

(四)舌診

舌診是中醫診斷疾病的重要方法。舌通過經絡與五臟相連,因此人體臟腑、氣血、津液的虛實,疾病的深淺輕重變化,都有可能客觀地反映於舌象,通過舌診可以了解臟腑的虛實和病邪的性質、輕重與變化。其中舌質的變化主要反映臟腑的虛實和氣血的盛衰;而舌苔的變化主要用來判斷感受外邪的深淺、輕重,以及胃氣的盛衰。
中醫將舌劃分為舌尖、舌中、舌根和舌側,認為舌尖屬心肺,舌中屬脾胃、舌根屬腎,舌兩側屬肝膽(見圖3-1)。根據舌的不同部位反映不同的臟腑病變在臨床上具有一定的參考價值,但不能機械地看,需與其他症狀和體徵綜合加以考慮。
1.舌質:是指舌的本體,主要觀察其色,形,態三方面。
正常舌質為色澤淡紅,含蓄榮潤,胖瘦老嫩適中,運動靈活自如,表示氣血充足。見於健康人,也可見於外感初起或內傷病情輕淺者。
(1)舌色
①淡舌:舌色較正常淺淡,主虛證、寒證,多見於血虛,為陽氣衰弱、氣血不足象。色淡而胖嫩為虛寒;胖嫩而邊有齒痕為氣虛、陽虛。
②紅舌:舌色較正常深,呈鮮紅色,主熱證,多為里熱實證。舌尖紅是心火上炎;舌邊紅為肝膽有熱;紅而乾為熱傷津液或陰虛火旺。
絳舌:舌色深紅,為熱盛,多為邪熱深入營分、血分或陰虛火旺。

四診四診

紅、絳舌顏色越深,表明熱邪越重。
④瘀斑舌:舌上有青紫色之瘀點或斑點,多為內有瘀血蓄積。
⑤青紫舌:全舌舌質呈現青紫,或為熱極,或為寒證。舌質絳紫色深而乾燥為熱極,溫熱病者為病邪傳入營分、血分;舌質淡黃紫或青紫而滑潤者為陰寒證
(2)舌形:觀察舌質的老嫩、胖瘦、芒刺、裂紋等。
①老嫩:老即指舌質紋理粗糙,形色堅斂,多屬實證、熱證:嫩指舌質紋理細膩,形色浮嫩,多屬虛證或虛寒證。
②胖瘦:胖指舌體胖大、腫脹,多與水濕停留有關。舌質淡而胖,舌邊有齒痕者,多屬脾虛或腎陽虛、水濕停留;舌質紅而腫脹,多屬濕熱內蘊或熱毒亢盛。瘦指舌體瘦小而薄,多屬虛證。舌質淡而舌形瘦者,多為氣血不足;舌質紅絳而舌形瘦者,多屬陰虛內熱。
③芒刺:舌乳頭增生、肥大,突起如刺,多屬熱邪亢盛。熱邪越重,芒刺越大、越多。臨床上芒刺多見於舌尖與舌邊,舌尖芒刺多屬肝膽熱盛。
④裂紋:舌體上有多種縱行或橫行的裂溝或皺紋,多由於黏膜萎縮而形成。裂紋舌可見於少數正常人。舌質紅絳而有裂紋者多屬熱盛;舌質淡而有裂紋者多屬氣陰不足。
(3)舌態:觀察舌體有無震顫、歪斜、痿軟、強硬等。
①震顫:舌體不自主地顫抖,多屬氣血兩虛或肝風內動。
②歪斜:舌體偏歪於一側,多為中風偏癱或中風先兆。
③痿軟:舌體伸卷無力,多因氣血俱虛筋脈失養所致。
④強硬:舌體不柔和,屈伸不利,甚或不能轉動,多屬高熱傷津,邪熱熾盛,或為中風的徵兆。

2.舌苔:舌苔是胃之生氣所現。章虛谷曰:舌苔由胃中生氣以現,而胃氣由心脾發生,故無病之人,常有薄苔,是胃中之生氣,如地上之微草也,若不毛之地,則土無生氣矣。吳坤安說:舌之有苔,猶地之有苔。地之苔,濕氣上泛而生;舌之苔,胃蒸脾濕上潮而生,故曰苔。現代醫家認為舌苔的形成,主要為絲狀乳頭之分化。絲狀乳頭之末梢分化成角化樹,在角化樹分枝的空隙中,常填有脫落的角化上皮、唾液、細菌、食物碎屑及滲出的白細胞等,組成正常的舌苔。正常的舌苔為薄白一層,白苔嫩而不厚,乾濕適中,不滑不燥。觀察舌苔內容為苔的顏色、厚薄及潤燥。
(1)苔色:有白苔、黃苔、灰苔、黑苔等。
①白苔 白苔是臨床上最常見的,其它顏色的苔可以認為是白苔基礎上轉化而形成的。白苔一般屬肺,主表證、寒證,但臨床上也有里證、熱證而見白苔者。如薄白而潤為風寒;薄白而燥為風熱;寒濕之里證可見白而厚膩之苔。
②黃苔 有淡黃、嫩黃、深黃、焦黃等不同。一般說,黃苔的顏色越深,則熱邪越重。淡黃為微熱;嫩黃熱較重;深黃熱更重;焦黃則為熱結;黃而乾為熱傷津;黃而膩則為濕熱。
③灰黑苔 多主熱證,亦有寒濕或虛寒證。舌苔灰黑而乾,為熱盛傷津;舌苔灰黑而濕潤,多屬陽虛寒盛。灰黑苔多見於疾病比較嚴重的階段。
(2)厚薄:有薄苔、厚苔、少苔、無苔。
薄苔多為疾病初起,病邪在表,病情較輕;厚苔多示病邪較盛,並已傳里;或有胃腸積滯;或有痰濕。苔愈厚表示邪越盛,病情愈重。但舌苔的形成,反映了胃氣的有無,舌苔雖厚,說明胃氣尚存的一面,而少苔常表示機體正氣不足,無苔則是胃氣大虛,缺乏生髮之機。舌面上有不規則的舌苔剝脫,剝脫處光滑無苔,稱為花剝苔,多屬胃的氣陰不足,若兼有膩苔則表示痰濕未化而正氣已傷。
(3)潤燥:反映體內津液的情況。正常舌苔不乾不濕,無苔乾燥為體內津液已耗,外感病多為燥熱傷津,內傷病多為陰虛津液不足;舌苔濕潤表明津液未傷,而苔面水份過多伸舌欲下滴,稱為滑苔,則示體內有濕停留。
膩苔:苔質緻密、細膩如一層混濁光滑的粘液覆蓋於舌面,不易擦去,多屬痰濕內盛
腐苔:苔質疏鬆如豆腐渣,堆於舌面,易於擦去,多為實熱蒸化胃中食濁,為胃中宿食化腐的表現。
1.正常舌
舌象:舌質淡紅,胖瘦適中,舌苔薄白而乾潤適度。
2.淡白舌
舌象:舌質淡白,舌體胖嫩,舌苔白色稀薄。
意義:多為胃氣虛弱或氣血不足。
3.蒼老舌糙苔
舌象:舌質淡紅、蒼老、白苔滿布、微黃、粗糙如砂石。
意義:濕阻脈絡、津不上承、或暴熱傷津。
4.淡白舌白苔
舌象:舌質淡白、白苔滿布,中部厚如積粉。
意義:陽虛熱浮,可見於陽虛而外感濕熱。
5.淡白舌黑燥苔
舌象:舌質淡白,舌體胖,舌苔灰黑燥裂。
意義:脾失健運、濕濁不化、痰濕上蒙清竅。
6.淡紅鏡面舌
舌象:舌質淡紅而嫩,邊有裂紋,舌面光瑩無苔、平滑如鏡。
意義:胃陰不足或氣陰兩虛。
7.瘀斑舌
舌象:舌質淡紅偏暗,邊有瘀點、瘀斑,舌苔薄白。
意義:瘀血阻絡,氣血壅滯。
8.淡紅花剝舌(地圖舌)
舌象:舌質淡紅,舌體歪,舌苔白膩有剝脫,呈地圖狀。
意義:胃之氣陰兩虛,痰濕阻絡。
9.紅舌花剝苔
舌象:舌質紅而嫩,舌苔白膩花剝,剝脫處光瑩無苔,或罩白色透明苔。
意義:濕熱傷陰,濕濁未化,已傷陰液。
10.紅腫脹舌
舌象:舌質紅,舌體腫脹、胖大、不能縮入口內,舌尖與中部黃苔,舌邊與根部白苔。
意義:濕熱熏蒸,血熱上壅。
11.淡紅紫斑舌
舌象:舌質淡紅,舌尖舌邊多處青紫成片,舌苔白膩不均勻,中間苔少。
意義:氣滯血瘀或久病氣血不續。
12.淡紅舌白厚膩苔
舌象:舌質淡紅,舌苔白厚膩。
意義:氣虛血瘀,痰飲停聚。
13.淡紅舌厚腐膩苔
舌象:舌質淡紅,舌體略胖,白厚腐膩苔滿布舌面如積粉,表面微有淡黃色。
意義:濕熱阻滯三焦

四診四診

14.淡紅舌黃糙苔
舌象:舌質淡紅,舌苔黃燥,粗糙如砂石。
意義:胃腸熱結夾濕,濕熱化燥。
15.紅舌黑膩苔
舌象:舌質紅,苔厚膩,邊白黃中間黑色。
意義:虛陽上浮,濕熱內蘊。
16.紅舌無苔
舌象:舌質紅而嫩、中有裂紋,除舌邊有少許殘存之苔外,餘光瑩無苔。
意義:胃腎氣陰兩傷。
17.齒痕舌
舌象:舌質略紅,舌體胖大而齒痕,舌中間有縱裂,苔薄白而顆粒粗松。
意義:脾虛濕滯,兼有內熱。
18.裂紋舌
舌象:舌質略細,多數縱裂如刀割,舌苔薄白。
意義:素有陰虛,真陰不足,虛火上炎。
19.裂紋舌
舌象:舌質淡白透青紫,舌體胖大,中有深裂紋,舌邊裂紋如刀割,舌苔白膩而不勻。
意義:氣血俱衰,腎陰不足。
20.紅舌白腐苔
舌象:舌質紅,舌苔白厚,顆粒粗松,如豆腐渣堆於舌面。
意義:痰食內聚,濕熱蒸騰。
21.紅舌黃腐苔
舌象:舌質紅,有紅點,舌體蒼老,舌苔由白轉灰黃,厚腐堆起,上有橫直裂紋。
意義:濕熱穢濁蘊結於里。
22.暗紅舌焦黃苔
舌象:舌質紅而偏暗,苔焦黃如鍋粑,厚而有裂。
意義:胃腸熱結,腑氣不通。
23.紅舌黃白苔
舌象:舌質紅,有紅點,苔黃白色,厚積滿布,如米粉狀。
意義:邪熱濕毒蘊結於里。
24.暗紅舌黃燥苔
舌象:舌質絳紅晦暗,舌體薄瘦,舌苔厚而焦黃燥裂。
意義:實熱燥結於胃腸。
25.紅絳舌黃黑苔
舌象:舌質絳紅、蒼老、尖有紅點,苔薄白轉灰黃,根部灰黑垢膩。
意義:風痰上擾,痰熱腑實。
26.紅絳舌黑糙苔
舌象:舌質紅絳,有紅點,黑色糙裂苔滿布,厚積成塊。
意義:熱毒內實,痰熱腑實。
27.紅色點刺舌
舌象:舌質紅,有紅色點刺狀突起,舌苔白膩,表面微黃。
意義:營分鬱熱。
28.青紫瘦小舌
舌象:舌瘦小面青紫晦暗,舌苔白厚腐。
意義:寒濕凝滯,氣血壅滯。
29.絳紫舌光剝苔
舌象:舌質絳紫而暗,舌面光剝無苔。
意義:熱及營血,傷陰阻絡。
30.淡白舌水滑苔
舌象:舌淡而胖,邊尖滿布白滑苔,中根部黃苔,厚膩粘滑。
意義:腎陽不足;濕濁化熱。
31.紅絳瘦舌
舌象:舌質紅絳,舌體瘦長,兩條黃色垢苔厚積,燥裂成塊,余處光剝無苔。
意義:胃腸熱結傷陰而兼陰虛火旺。
32.紅胖瘀斑舌
舌象;舌質紅絳有瘀斑,舌體腫脹,舌面有破損,苔白滑兼有醬色。
意義:濕毒內盛。"

聞診

聞診是從病人發生的各種聲音,從其高低、緩急、強弱、清濁測知病性的方法。

四診四診

①聲音高亢:是正氣未虛,屬於熱證、實證。
語聲重濁:乃外感風寒,肺氣不宣,肺津不布,氣鬱津凝,濕阻肺系會厭,聲帶變厚,以致聲音重濁。
③聲音嘶啞:新病暴啞,為風寒束表,肺系會厭受其寒侵,經隧收引,津凝會厭,以致不能發音。即《靈樞·憂恚無言》所說:“卒然無音者,寒氣客於厭則厭不能發,發不能下,至其開闔不致,故無音。”因其病性屬寒屬實,前人稱為“金實不鳴。”久病聲音嘶啞,為肺腎陰虛,水不制火,火灼肺金所致。因其病性屬虛,前人稱為“金破不鳴”。若久病、重病突然聲啞,是髒氣將絕危證。
④聲低息短,少氣懶言:是中氣虛損象徵。故《素問·脈要精微論》說:“言而微,終日乃復言者,此氣奪也。”⑤神昏譫語:是指病人神志不清,語無倫次。是急性熱病,熱人心包,蒙擾神明,成為此證。
⑥鄭聲:疾病末期,出現神志不清,語聲低微,內容重複,是久病正衰,心氣虛損,精神散亂。
⑦咳聲高低緩急,可辨寒熱虛實:咳聲清高、無疾、舌紅、乏津,是燥熱犯肺,或水不涵木,木火刑金。咳聲重濁,痰多清稀,是外感風寒,內停水飲,或少陰陽虛,水飲內停。咳聲急迫,連聲不止,是寒邪束表,氣道攣急所致。吐出痰液其咳即止,是疾阻氣道之徵。

⑧呃逆:是隔肌痙攣病變。其聲高亢,連聲不止者,為肺氣不宣,脾氣不運,肝氣不舒,導致膈膜痙攣,病性屬實。若呃聲低微,時呃一聲,病性屬虛,脾腎陽虛,膜失其溫而呃者有之;肝腎陰虛,膜失其濡而呢者,間亦有之。

問診

問診是詢問病人及其家屬,了解現有證象及其病史,為辨證提供依據的一種方法。
明代醫家張景岳認為問診“乃診治之要領,臨證之首務。”綜觀四診所獲證象,大半均由問診得來,即知此言不謬。問診範圍甚廣,現在僅將《景岳全書》所列十問加以增損進行研討,余未備述。
一問寒熱二問汗,三問疼痛四問便,五問嘔眩六問悸,七苦八渴俱當辨,九問舊病十問團,病機全從證象驗。婦人尤必問經期,先後閉崩宜問遍,再添片語告兒科,外感食積為常見。

1.寒熱

惡寒、發熱是病人常有的自覺症狀,都是衛氣病變。
惡寒:惡寒機理有二,一是外寒相侵,衛陽被郁;一是自身陽虛,衛陽不固。先以外寒言之:寒流驟至,機體為禦寒侵,毛竅因寒而收縮,衛氣不能出表,內郁腠理,成為病人自覺惡寒而以手摸之則熱,反映了惡寒與發熱並見的外寒特徵。其基本病理是:外感風寒→毛竅收縮→衛陽被郁→不能出表而惡寒,鬱結於里而發熱。若寒邪長驅而人,直中三陰,多呈經遂痙攣,產生疼痛、氣喘、吐瀉、尿閉。次以自身陽虛言之:其人平素畏寒怯冷,是衛外陽氣不足。追本窮源,衛外陽氣不足是因腎陽虛損使然。其基本病理是:少陰陽虛→衛陽虛損→固護無權→畏寒怯冷。
發熱:一切發熱都是衛氣病變,究其機理,有氣鬱而化之實熱,陰不制陽之虛熱,也有營衛不和、陽氣下陷、血虛陽浮、陰盛格陽之假熱,臨證必須察其虛實,辨其真假。
實熱:衛氣行於三焦,其升降出人有賴肺的宣降,脾的升降,肝的升發。如果外感六淫,邪犯肺衛,衛氣宣發之機被阻,鬱結化熱,此為外因導致衛氣鬱結而化之實熱。五臟經隧以及少陽三焦膜腠是由肝系之膜構成,五大網路系統和膜腠三焦都是氣血津液流通之所。如果內傷七情,經隧攣急,衛氣升降出人受阻,鬱結化熱,此即所謂五志化火的機理。外感發熱,其來勢急,內傷發熱,其來勢緩;外感發熱,以全身發熱為特徵,內傷發熱,以局部發熱為特徵。雖然病因有外感、內傷之別,而其氣鬱化熱機理則同,都屬實熱。
少陽三焦是津氣共同運行之路。津為陰,氣為陽,陽氣得陰津相濟,才不化熱;陰津得陽氣溫煦,才不凝滯。若溫邪上受,首先犯肺,氣鬱化熱,熱盛傷陰,呈為高熱、汗出、口渴、脈洪,此為氣分實熱。若熱人營血,以夜熱較盛,舌質紅線為其特徵。
虛熱:陰虛與發熱證象並存,謂之虛熱。形成虛熱機理有二,一是外感發熱,餘熱未盡;一是陰陽失調,虛熱內生。熱在氣分,高熱已退,僅見咽乾、口燥、舌紅、少苔,爐煙雖熄,灰中有火,此為氣熱傷陰,由實轉虛的虛熱;若熱人營血,熱勢已減,僅見暮熱早涼,此為血熱傷陰,由實轉虛的虛熱。二是慢性疾病或中年以後,營陰暗耗,陰不濟陽,成為陰虛陽亢,此為陰陽失調,熱由內生的虛熱。
熱證從其病變本質來講,只有實熱和虛熱兩類;從其臨床證象來講,也只有熱盛傷津的純熱無濕與濕熱並見的濕熱互結兩類,但其證象卻因所在部位不同而異。邪在太陽,以惡寒發熱為特徵;邪在陽明,以熱、渴、汗出為特徵;邪在少陽,以寒熱往來為挪;三焦濕熱,以熱勢時高時低或午後身熱為特徵。此外,僅因局部氣鬱化熱而呈紅腫熱痛尤為多見。其餘營衛不和、陽氣下陷、血虛陽浮,陰盛格陽四種假熱,屬於特殊發熱機理,將在各論有關章節研討,在此從略。

2.汗

少陽三焦,是津氣升降之出路,汗的有無,與津氣升降出人和盈虛通滯有關,反映了水津不通與外泄兩類病變。臨證所見,以無汗、熱汗、自汗、盜汗、頭汗、手足心汗最為常見,雖然都屬衛氣與水津失調,機理卻有不同。
無汗:見於外感風寒之表證。寒邪束表,毛竅為徹邪侵而呈收縮反應,妨礙津氣出表,遂呈表實無汗。
熱汗:溫邪上受或寒邪束表,肺衛受邪,氣鬱化熱,熱迫水津外泄,兼見發熱、口渴,謂之熱汗。
自汗:外無表證而體常自汗,謂之自汗。衛強營弱,營衛不和者有之;表衛氣虛,津失其固者,亦常有之。
盜汗:睡中出汗,稱為盜汗。此證陰虛、陽虛、濕熱皆能致之,細究其理,都與衛氣有關。素體陰虛,陽氣偏旺,入睡衛陽內入營陰,不能固密於表,加之衛陽與陰分伏熱為伍,狼狽為奸,陰虛陽湊,陽蒸陰分則血熱,血熱則液泄而盜汗作矣!若腎陽虛不能化氣行水,水停少陽三焦,當其人睡之時,衛陽內歸陰分而表衛更虛,無力固護陰津,則水津外泄而盜汗作矣!若氣鬱化熱,津凝成濕,停滯少陽三焦,入睡時衛氣內歸陰分,凌晨時衛氣由陰出陽,水津隨衛氣外泄,而盜汗亦作矣!上述三類盜汗,濕熱盜汗最為常見,陰虛盜汗偶亦有之,陽虛盜汗常與自汗並存而為數最少。或問:古人均謂盜汗是因陰虛陽湊,熱蒸陰液而呈盜汗,何以徑謂濕熱盜汗居多?須知此證以小兒與青年、壯年最為多見,小兒與青年生機旺盛,陰陽無所偏頗,何來陰虛?察其舌紅苔黃微膩,即為濕熱盜汗指征。
頭汗:汗出見於頭部,齊頸而還,兼有頭身困重,脘痞苔膩,是三焦濕熱上蒸頭面引起;若食則頭面汗出,是胃熱上蒸使然。
半身出汗:汗出僅見身體一側,或左、或右,或上、或下,多因營衛失調,或痰、瘀阻滯身體一側,經脈不通,氣血不能周流,以致患側無汗,健側有汗。
手足心汗:脾主四肢,手足心汗多與脾胃有關。故《張氏醫通》云:“脾胃濕蒸,旁達四肢,則手足多汗”。
陰囊潮濕:是因水濕從少陽三焦下注前陰所致。究其病性寒熱,則三焦濕熱下注者有之;寒濕下注者有之;不偏寒熱,僅因脾虛不能運濕,濕隨氣陷,下注前陰者,亦有之。

3.疼痛

疼痛是常見證象之一,實證是因經隧攣急,氣血津液流通不利;虛證是因氣血津液虧損,經脈失去陽氣之溫,津血之濡,攣急而痛。疼痛病理研究,岐黃早有論述。《素問·舉痛論》云:“五臟卒痛,何氣使然?經脈流行不止,環周不休。寒氣人經而稽遲,位而不行,客於脈外則血少,客於脈中則氣不通,故卒然而痛。其痛或卒然而止者,或痛甚不休者,……或喘動應呼者,或心與背相引而痛者,或脅助與少腹相引而痛者,或腹痛引股者,或痛宿昔而成積者,或卒然痛,死不知人,少間復生者,或痛而嘔者,或痛而後泄者,或痛而聞不通者。凡此諸痛,各不同形,別之奈何?”

在此提出外寒相侵引起經隧痙攣產生疼痛,因其病位涉及五臟而有不同證象,如何辨證?下面對此作了解答。

“寒氣客於脈外則脈寒,脈寒則縮踡,縮踡則脈絀急,絀急則外引小絡,故率然而痛,得炅(熱)則立止;因重中於寒,則痛久矣!寒氣客於經脈之中,與炅氣相薄,則脈滿(化熱而呈脹滿),滿則痛而不可按也。寒氣客於腸胃之間,膜原之下,血不得散,小絡急弓做痛,按之則血氣散,故按之痛止;按之則熱氣至,熱氣至則痛止矣!寒氣客於俠脊之脈則深,按之不能及,故按之無益也。寒氣客於沖脈,沖脈起於關元,隨腹直上,寒氣客則脈不通,脈不通則氣因之,故喘動應呼矣!寒氣客於背俞之脈則脈泣,脈泣則血虛,血虛則(脈絡攣急而)痛,其俞注於心,故相引而痛。寒氣客於厥陰之脈,厥陰之脈者,絡陰器、繫於肝,寒氣客於脈中則血泣、脈急,故脅肋與少腹相引痛矣!厥 當是寒字)氣客於陰股,寒(當是厥宇)氣上及少腹,血泣在下,相引故痛引陰脅……。寒氣客於腸胃,厥逆上出,故痛而嘔也。寒氣客於小腸,小腸不得成聚,故後泄而痛矣!熱氣留於小腸,腸中痛,癉熱焦渴,則堅乾不得出,故痛而聞不通矣!”所舉12種痛證,其中10種都因寒引起經脈攣急,氣血凝聚而呈疼痛。惟有“滿則痛不可按”是因寒導致局部氣鬱化熱,才久痛不休;“痛而閒不通”是因風寒束表,導致氣鬱化熱,熱盛傷津,腸中燥屎停積,不通而痛,說明痛證因寒者多。因為五臟經隧均由肝系筋膜構成,筋脈有遇寒則攣的特性;流通於經隧中的氣血津液,有遇寒則凝的特性。經脈攣急,氣血不通,則痛作矣!不過應當留意,局部氣鬱化熱,以致充血、水腫、化膿、糜爛而呈疼痛,較為常見,不可一律視其為寒。余如血瘀成癓,液結為石,骨質增生,導致氣血不通而痛,亦復不少。
疼痛隨其性質不同,各具特徵,不同特徵反映了不同的病變本質,常見疼痛特徵,約有以下十種。

四診四診

一是脹痛:痛有脹感,謂之脹痛。以胸、脅、脘、腹、腰、脹痛最為常見。外感風寒或恚怒傷肝,經脈攣急,衛氣運行不利,常成此證。單純氣滯者少,兼見血郁、濕滯者多。
二是竄痛:疼痛部位遊走不定,謂之竄痛。病在氣分,是因邪客少陽三焦,衛氣運行不利,而兼經脈攣急使然。
三是重痛:疼痛兼有重感,謂之重痛。濕滯體表常見此證。《金匱要略》所謂“腰下冷痛,如帶五千錢”,即屬濕滯體表腰部而呈重痛實例。
四是刺痛:痛如針刺謂之刺痛。有外傷病史、或痛程較長、或痛點固定不移,屬於血瘀。若系新病,部位並無定處,則與掣痛毫無二致,是因經脈攣急所致,不是瘀血阻絡,應當明辨。以上是氣血津液病變表現的特徵。
五是掣痛:經脈攣急而痛,謂之掣痛。寒主收引,經脈因寒而攣,牽引小絡,則疼痛作矣!但亦不盡如此,因熱而痛者偶亦有之。如暑溫熱人心包(大腦)而呈暴痛如裂即是一例。
六是絞痛:疼痛劇烈猶如刀絞,謂之絞痛。機理不一,中寒氣閉,胃腸經隧攣急、套疊而痛者,有之;情緒激動,包絡攣急,心區絞痛者,有之;膽液凝結成石,阻塞膽道而痛者,有之;尿液凝結成石,阻塞尿道而痛者,亦有之。凡此種種,均因經脈痙攣或阻塞不通使然。惟有腫瘤後期劇痛難忍,不屬此例。以上是以經脈攣急為主的特徵。
七是冷痛:痛處覺冷或遇冷即痛,謂之冷痛,病性屬寒。多因寒滯經脈、關節,津血痹阻所致。也有自身陽虛,經脈失溫而致者。
八是熱痛:痛處灼熱謂之熱痛。是氣鬱化熱,津凝成濕,血郁於絡,阻滯不通的綜合反映,病性屬熱。如體表之瘡、癰、療、癤,牌系之齦腫而痛、胃痛、腹痛等等,都是局部病變。
九是隱痛:局部微痛不休,謂之隱痛。多由局部氣血微結不通,或糜爛久不癒合,或氣血虧損不能溫養經脈所致。見於多種慢性病中。
十是虛痛:經隧空虛而痛,謂之虛痛,病性屬虛。氣虛、血虛皆能致此,如飢餓則胃部疼痛,乃氣虛而攣也;吐、衄、血崩,大量失血而心區絞痛,小腹急痛者,乃血虛而攣也。

4.小便異常

小便異常,常見尿量異常、尿質異常、排尿異常三類證象。
腎系經隧是由肝系之膜構成,三類證象雖然都是水液失調,實與尿路痙攣、鬆弛、受壓有其密切關係。少陽三焦是將腎系與其餘四髒連為一體的大腑,是水津升降出人之路。水液能在三焦運行,需要五臟相互協調/才能運行不息,通調無滯。任何一髒功能失調,都會引起水津通調失度。水津隨其衛氣升降出人,衛氣發生病變,出現氣虛、氣滯、氣陷,都可引起小便失調。所以小便異常,應當聯繫五臟與衛氣進行分析,才能揭示致病機理。除此以外,腎系血瘀、血溢,液結成石,阻塞尿路。精壅精室,壓迫尿路;或尿路痙攣,妨礙尿液下行;尿路鬆弛,腎關失健,也可引起小便失調。所以,五臟皆能令其小便失調,非獨腎也;氣血精液皆能令其小便失調,非獨津也。
(1)尿量異常:①尿量增多:口渴、尿多,晝夜尿量超過2 500毫升,謂之消渴。尿中含糖者謂之糖尿病,無糖者謂之尿崩證。多由腎陽虛損,不能化水為氣,蒸騰四布使然。故景岳云:“陽不化氣則水精不布,水不得火則有降無升,所以直人膀胱而飲一溲二,以致源泉不滋(指腎陽不能化水為氣上升於肺),天壤枯涸者,是皆真陽不足,火虧於下之消證也。”但亦不能專責腎陽不足,氣虛不能固精、攝精(指谷精)也難辭其咎,兩種機理並存,尤為常見。此外,一般小便清長量多,畏寒怯冷,也是腎陽虧損,腎氣不因所致。
②尿量減少:小便晝夜少於400毫升,謂之尿少。小便少而短赤,為熱盛傷津,或吐瀉失水,或過汗傷津所致。若尿少而見浮腫,則是肺、脾、肝、腎四髒功能異常,即肺失宣降,脾失健運,腎失氣化,肝失疏調,水液內停所致。
(2)尿質異常①尿濁:尿液渾濁,或白如米泔,或凝結如脂,排尿時無痛感,謂之尿濁。兼見形寒怯冷,腰膝酸軟者,為腎陽不足,氣化失司。脂液下流;兼見神疲食少,小腹下墜者,為脾虛氣陷,氣不固攝谷精,精微下泄;小兒尿如米泔,則因食積阻滯,運化失常,谷精隨其水液下注前陰。所以小便渾濁,陽虛不能轉化谷精,下泄而濁者有之;氣虛不能固攝谷精,下泄而濁者有之;脾功能障礙,谷精下泄者亦有之。
②尿血:尿中帶血,尿色變紅,或夾血塊,謂之血尿。兼見尿頻、尿急、尿痛,為邪客腎系,氣鬱化熱,由氣人血,熱迫血溢,成為血淋;兼見潮熱盜汗,為癆蟲侵人腎系,化熱傷陰,腎水虧虛,陰虛火旺,灼傷血絡,此為腎系自病。尿道澀痛,兼見口舌生瘡,舌尖紅降,為心經濕熱從三焦下注前陰,熱迫血溢,是心病及腎,心腎同病。兼見發熱口苦脈象弦數,為肝經血熱,迫血外溢,是肝病及腎,肝腎同病。小便呈洗肉水樣,色淡微紅,兼見面色蒼白,食少神疲,為脾氣虛弱,統攝無權,是脾病及腎,脾腎同病。
③小便夾精:尿中夾有精液,或尿後精液自出,謂之小便夾精。兼見尿濁、尿痛,舌紅苦黃,是濕熱蘊結下焦,擾動精室.;兼見五心煩熱,舌紅少苔,是腎陰虧損,虛火擾動精室;兼見形寒怯冷,腰膝酸軟,是腎陽虛衰,腎氣不固,封藏不密;兼見食少便溏,少氣懶言,是中氣下陷,氣不攝精。
(3)排尿異常①小便頻數:兼見尿急、尿痛,舌紅、脈數,是邪侵腎系,氣鬱化熱,濕熱蘊結,尿路攣急所致。病在氣分,謂之氣淋,熱人血絡,謂之血淋;感冒咳嗽,兼見小便頻數,是肺失宣降,水道失調;兼見小便清長,夜尿增多,則病性屬寒,是腎陽不足,腎氣不固,膀胱失約所致。
②小便不通:小便不通,謂之癃閉,寒熱虛實皆能致之。驟感風寒,肺衛閉郁,尿路攣急而閉,病性屬寒。濕熱蘊結,精室肥大,壓迫尿路而聞,病性屬熱。腎陽衰憊,氣化無權;或中氣下陷,清陽不升而閉,病性屬虛。血瘀成癓,液結成石,阻塞尿路而聞,病性屬實。此外,腎功能衰竭,氣化不行,水停為腫而呈小便不通,間亦有之。
③小便澀痛:急欲小便又欲便不能而呈尿頻、尿急、尿痛,是小便不暢。小便不暢是因尿路率急使然。蓋五臟經隧均由肝系之膜構成,經隧感受刺激而呈攣急,於是頻急而痛見矣!若小便不利兼見尿來中斷,因結石阻於膀胱下口者有之;精室肥大壓迫尿路者亦有之。
④餘瀝不盡:尿後點滴不盡,是因腎氣虛損,不能固攝膀胱所致。
⑤小便失禁:小便失去控制而自遺,謂之小便失禁。為腎陽虛衰,腎氣不固,膀胱失約。若病人神志昏迷而小便自遺,是因心神失其主宰,病勢垂危。
⑤遺尿:夢中小便自遺,謂之遺尿,小兒多見,成人偶亦有之。兼見食少神疲,是肺脾氣虛,氣不攝津;兼見形寒怯冷,是腎氣未充,膀胱失約;兩種機理並存,尤為多見。如果不是夢中遺尿,而是咳則尿出,婦女可見此證。是因腎的氣化不及,水液內停,從三焦上逆犯肺而咳;復因肺氣虛損,咳時耗氣,津無氣攝而遺。所以咳是腎失氣化,水泛高源,病本在下而病標在上;遺尿是因肺氣虛損,不能攝津,病本在上而病標在下。是下病及上與上病及下兩種機理並存的反映。

5.大便失常

(1 )便秘:便秘屬於牌系病變,以大便乾燥為其特徵。形成便秘機理有三:一是水津虧損,二是水津不布,三是傳導無力。
水津虧損:寒邪束表,溫邪上受,氣鬱化熱,熱盛傷津;或素體陰虛;或營陰暗耗,形成便秘,都是水津虧損所致。吳鞠通將其喻為無水行舟。
水津不布:水津不布機理有二,一是腎陽衰憊,氣化失常,水津不能四布,五經不能並行,致使腸道乾澀,成為便秘。應兼睏倦無力,舌淡而胖,才可確定其為腎失氣化,水精不布。二是三焦氣滯,也可影響水津不布。津氣運行三焦,津隨氣行,亦隨氣滯。如果肺氣失宣,脾氣失運,肝氣失疏,三焦氣鬱影響水津不能敷布於腸,可呈便秘,古人所謂氣秘,實即指此而言。若大便並不乾燥,惟呈大便不爽,也是三焦氣鬱使然。便秘或不爽均須兼見脘腹、脅肋、腰骶脹痛,才是氣鬱所致。
傳導無力:與衛氣虛損有關。腸能蠕動不息,有賴氣為動力。若中氣虛損,衛氣無源,動力告匱,則腸道傳導無力而便秘見矣!綜上可知,肺、脾、肝、腎功能異常皆能令人便秘,非獨腸也;氣虛、氣滯、血虛皆能令人便秘,非獨津也。
(2)泄瀉:泄瀉是牌系病變,以大便稀溏,次數增多為其特徵,是脾運障礙,腸內水分增多所致。泄瀉機理甚多,就其病性言之,有寒有熱,有虛有實;就其機理言之:
有牌系自病,也有它髒累及。從致病因素來講:飲食不潔,邪從口人,侵犯胃腸,牌運障礙,氣鬱化熱,津凝成濕,濕熱互結,下趨成瀉者,有之;暴飲暴食,食積停胃,傳導異常而瀉者,亦有之。從自身功能失調來講:牌運障礙,水濕停滯,下注成瀉者,有之;中焦虛寒,運化力弱,水濕停滯,下注成瀉者,有之;虛寒更甚,不能腐熟水谷而成完谷不化者,有之;泄瀉日久,腸道鬆弛,成為洞泄者,亦有之。從它髒累及來講:
外感風寒,肺衛閉郁,津氣不能出表,從三焦內歸胃腸,濕隨氣陷成瀉者,有之;腎陽氣化不及,水濕停滯三焦,妨礙腸道水津輸出,下注成瀉者,有之;肝木克土,腸道蠕動增強而使大便次數增多者,有之;水谷未曾消化即因傳導亢進而成饗泄者,有之;腸道痙攣,腹痛即瀉者,亦有之。由此可見,它髒功能失調引起水液正常輸布或腸道弛張失度,都可導致泄瀉,故謂肺、脾、肝、腎皆能令人瀉,非獨腸也。

6.嘔吐

嘔吐屬於牌系病變,究其病理,是因脾運障礙,津氣逆亂,經隧攣急使然。嘔吐病位雖然在胃,卻與心、肺、肝、腎有關。蓋津氣運行關係肺、脾、肝、腎,經隧攣急關係心、肝故也。形成嘔吐機理有八,先從牌系功能失調言之:食積停胃,傳導失常(高位腸梗阻),胃氣不能順降上道而吐酸腐者,有之;腸道阻滯,腹痛、便結,妨礙胃氣下行,上逆而吐者,有之;脾胃同主中焦,職司升降。中焦虛寒,升降失調,吐瀉腹痛,兼見舌淡脈遲者,有之;飲食不潔,邪犯胃腸,氣鬱化熱,津凝成濕,濕熱互結,升降失調,吐瀉交作,兼見發熱、舌紅、脈數者,亦有之。以上四種機理,屬於脾胃自病。再從它髒累及言之:外感風寒,腠理凝閉,津氣不能出表,從三焦內歸胃腸,升降逆亂,外有表證而內有嘔吐,或氣鬱化熱,津凝成濕,濕熱互結,吐瀉而兼舌紅苔黃者,有之;腎功能障礙或腎功能衰竭,氣化不及,水停三焦,胃腸輸津功能受阻,成為渴欲飲水,水人即吐,或嘔吐兼有尿臭味者,有之;邪傳膽經,氣鬱化熱,橫逆犯胃,嘔吐兼見日苦、脅痛者,有之;溫邪上受,首先犯肺,氣鬱化熱,逆傳心包,心包受邪,從三焦波及胃腑,嘔吐不止兼見高熱、頭痛者,亦有之。以上四種機理是因它髒有病,波及胃腸。由此可見五臟皆能令人嘔吐,非獨胃也。黃元御云:“胃本不嘔,膽木克之則嘔。”說明嘔吐多因胃腸攣急使然。

四診四診

7.眩暈

眩暈是以病人有時突然眼黑,少頃方定;或自覺如坐車船,天鏇地轉,噁心欲嘔為其特徵。《素問·至真要大論》云:“諸風掉眩,皆屬於肝”。肝主全身筋膜,本證屬於膜絡病變,病在肝系,其致眩機理與五臟功能失調及氣血津精虛滯有關,病標雖在肝系,實由五臟氣血陰陽發生病理改變所致。其基本病理是五臟功能異常,氣血津精阻滯、虧損,引起膜絡攣急、鬆弛,成為眩暈。
形成眩暈機理有八:一是氣虛致眩: 元氣虛損、心氣虛不能鼓動血流,衛氣虛不能約束脈絡一營血上升無力一腦失血充一成為眩暈。二是血虛致眩:營血虧損一脈絡空虛一腦失血榮一成為眩暈。三是陰虛致眩:陰津虧損一水不涵木一膜絡失濡以致緊張一成為眩暈。四是精虛致眩:腎精虧損不能生髓一髓海不足一腦膜鬆弛或緊張一成為眩暈。五是陽虛致眩:腎中陽微一陰精不能化生陽氣一腦失陽氣溫煦,經脈攣急一成為眩暈。六是氣鬱致眩:風寒外束,或暴怒傷肝一膜絡攣急一三焦氣鬱一清陽不能上升,濁陰上踞陽位一膜絡腫脹、攣急一成為眩暈。七是血郁致眩肝經火旺,疏泄太過一血不貯藏於肝而充盈於脈一血隨氣逆一充於腦絡一成為眩暈。八是津凝致眩:腎陽虛衰不能化氣行水一從少陽三焦上逆於腦一阻於經脈則脈脹而急,蔽於膜原則膜松而弛一成為眩暈。綜上,五臟功能盛衰、氣血津精虛滯皆能致腦眩,非獨肝也。

8.心悸

病人自覺心中動悸不寧,謂之心悸,是心繫病變。其發病機理與津氣虛滯攸關。津氣生化輸泄關乎脾腎,聯繫脾腎分析其理,才能揭示致悸根源。此證有寒有熱,有虛有實。虛證是因心氣不足。心氣是由腎系元氣與牌系谷氣合成的衛氣從少陽三焦輸送而來,成為心臟搏動的動力。所以心氣虛損實與脾腎功能虧損休戚相關。心悸兼見聲低息短,少氣懶言,舌淡而嫩,脈虛無力,此為單純氣虛;兼見咽乾、口燥、舌紅、少苔,脈細微數,此為氣陰兩虛;兼見頭暈眼花,睏倦無力,舌質淡白,脈象虛弱,此為氣血兩虛;兼見神疲欲寐,形寒怯冷,舌質淡嫩,脈遲無力,此為陽氣虛損。
四者雖然都是心氣不足,兼證卻有陰虛、陽虛、氣虛、血虛之異。實證是因水液失調,變生痰飲水濕,從少陽三焦侵犯心繫,成為心悸。兼見頭暈失眠,苔黃而膩,脈象滑數,此為肺牌同病,津氣失調,氣鬱化熱,煉液成痰,痰火擾心;兼見起則頭眩,時吐稀涎,舌淡苔滑,脈象弦緩,此為脾腎同病,飲邪內結,上凌於心;兼見形寒怯冷,四肢浮腫,舌胖而有齒痕,脈象弦、儒、遲、數均有而無定體,此亦脾腎陽虛,氣化不及,水飲內停,上凌於心。此外,肺失宣降,長期不愈,妨礙心血運行,肺心同病而呈心悸、氣喘、咳痰、浮腫、口唇發紺,此為肺病及心,由功能失調轉為器質病變,殊難治癒。
驚悸:目擊異物,耳聞異聲,遇險臨危,心存恐怖,突然心率加快,謂之驚悸。是因神受刺激,心神浮動,導致神、心、血、脈同病而與一般心悸有所不同。因驚致悸,不僅陰血有虧,心氣亦有不足,以致一遇意外,心脈收引,即呈驚悸。若氣定神閒則處變不驚,何悸之有。此證雖然有虛有實,虛證較為常見,實證偶亦有之。兼見夜寐不寧,時而驚悸,頭暈眼花,脈細微數者,乃陰虛有熱之驚悸也;兼見眩暈痰多,大便秘結,苔黃而膩,脈滑數有力者,乃痰火凌心之驚悸也。
怔忡:平時心率正常,十日半月突然心率加快,發後漸復正常,謂之怔忡。此證本虛標實,是因心腎陽虛。心氣雖虧而其虛不甚,故平時不悸。但因腎陽已衰,氣化不及,水飲內停,停積稍久則凌心而悸矣!加之腎陽虛衰,表衛不固,微感外寒則脈攣而悸矣!

9、口苦、人體之液

惟肝分泌的膽汁色黃、味苦,故口苦一證,是因膽汁分泌過多或因膽汁不能隨其水津下行,滯留少陽三焦,隨津溢出舌面所致。外邪相侵,傳人厥陰,或郁怒傷肝,氣鬱化熱,肝經火旺,膽液分泌過多,上溢而呈口苦,此為肝系自病。其基本病理是:外感、內傷一肝經火郁一膽液生化過盛一滲入少陽三焦,隨其水津蒸騰而上一溢出舌面一呈為口苦兼見舌質偏紅,苔呈黃色,脈象弦數。若病人自覺口苦而舌質淡胖,脈象沉緩,則非熱蒸膽液上溢,而是脾腎陽虛,氣化不及,濕滯三焦,致使滲入三焦的膽液不能下行,隨津上溢於舌所致。其基本病理是:脾腎陽虛一氣化失常一濕滯三焦一膽液不能隨津下行而反隨津上溢於舌一成為口苦。三焦濕熱兼見口音,亦同此理。
或謂:口苦人皆謂是肝經有熱所致,今謂無熱亦有口音,恐非確論;人皆謂其膽液僅注於腸,參與消化,今謂尚有部分膽液滲入三焦隨其水津運行,亦似杜撰。提出部分膽液滲入三焦隨津運行的證據有三;黃疸病人常呈周身發黃,如果膽液只注於腸而不滲入三焦,隨津運行,怎能導致全身發黃,此其一也。有的病人所出汗水能將襯衫染成黃色,稱為黃汗。若非確有部分膽液是隨少陽三焦水津運行,何來黃汗?此其二也。人體之液,只有膽汁才是黃色,舌苦能夠變黃,是因熱蒸膽液隨津外溢於舌所致,若無部分膽液隨津運行,舌上之苦怎能變成黃色,此其三也。若口苦兼見舌淡而胖,淡無熱象可言,胖是濕滯象徵。這種口苦自然是因水濕阻滯少陽三焦,妨礙膽液下行歸腎,上溢於舌所致。余遇此證常用胃苓、理苓諸方利水滲濕獲效,證明確有此種機理,絕非杜撰。
綜上所述,膽汁生成以後,其輸泄之路有二:一是從膽管輸注於腸;二是滲人三焦隨其水津運行。

10.口渴

病人常欲飲水或渴不思飲,謂之口渴。口渴一證,並非純屬津虛,與氣血也有密切關係。究其機理有五:一是氣鬱化熱,熱盛傷津;二是突然失血,血虛陽浮;三是脾腎障礙,水津不布;四是腎陽衰憊,氣化失常;五是濕熱阻滯,津不上承。
除此以外,五臟陰虛,津不上濡而呈口乾不渴者有之;脾腎陽虛,水津不布而呈口乾不渴者亦有之。
氣鬱化熱,熱盛傷津:外感風寒,表衛閉郁,溫邪上受,首先犯肺,肺氣宣降失常,鬱結化熱,熱盛傷津,引水自救,口渴見矣!口渴兼見發熱、汗出,脈洪有力,自是熱盛傷津使然。其基本病理是:傷寒、溫疫一侵犯肺衛一氣鬱化熱一熱盛傷津一引水自救一口渴。
大量失血,血虛陽浮:血行脈中,謂之營陰;氣行脈外,謂之衛陽。血行脈中而不滲出脈外,有賴陽氣固攝,這一關係稱為血需氣固;吸人清氣有賴血載才能運行全身,這一關係稱為氣需血載。營衛相依,氣血相戀,不即不離,親密無間。如果突然大量失血,血中清氣失去依託,浮越脈外而夾衛氣外泄,同時與衛氣偕行之水津亦隨氣從汗孔外泄,於是發熱、汗出證象見矣!汗出傷津,引水自救,則口渴證象亦見矣!口渴見於失血以後,兼見發熱、汗出脈大而芤,自屬血虛陽浮機理。其病理程式是:突然大量失血一血中之氣無血運載一浮越脈外隨其衛氣出表一津失氣團也隨其氣外泄一發熱、汗出一汗出傷津,引水自救一口渴。

四診四診

上述兩種機理出現相同證象,卻有一寒一熱,一虛一實之異,前者屬於實熱,後者屬於假熱。
脾腎障礙,水津不布:脾主運化水濕,腎主化氣行水,水津能夠蒸化為氣,運行四布,實與兩髒休戚相關。如果平素陽虛,一遇外寒相侵,脾功能障礙,不能運輸水津,腎功能障礙不能化氣行水,水津不布,津不上承,則渴欲飲水,水人即吐,舌淡脈緩證象見矣!渴欲飲水,是因牌不運濕,腎不化氣,水氣不能上承於口所致;水人即吐,是因脾功能障礙,飲人之水不為腸胃吸收,仍然吐出使然。何以知其病因為寒?從舌淡無熱知之。其基本病理是:脾腎陽虛,外寒相侵一脾腎功能障礙一不能運化水濕,化氣行水一水津不布,津不上承一口渴與水人即吐並見。
腎陽衰憊,氣化失常:腎為水髒,水液之能四布,五經並行,實賴腎陽將其蒸化為氣,才能隨其衛氣敷布全身。如果腎陽疲憊,氣化失常,水津不能上承於口,則口渴見矣!景岳在論消渴證時指出:“陽不化氣,則水精不布,水不得火,則有降元升,所以直人膀胱而飲一溲二,以致源泉不滋,天壤枯涸者,是皆真陽不足,水虧於下之消證也。”水津不能上承之渴與小便多之消證並見,故景岳喻為“天壤枯涸”,此證曾在小便異常述及,糖尿病與尿崩證皆能見此,可以合參。
濕熱阻滯,津不上承:津氣運行三焦,有賴肺的宣降,脾的升降。濕熱阻滯少陽三焦,多因肺氣宣降失常,脾胃升降失職,氣鬱化熱。津凝成濕,濕熱互結,阻滯三焦,水津不能隨氣上承於口,於是口渴;口渴是因濕阻而非津傷,才呈口渴而不思飲。但應兼見胸悶不飢,肢體酸軟乏力,身熱不揚,苔黃微膩,才屬濕熱阻滯,津不上承機理。

11.月經異常

《素問·上古天真論》云:“女子二七而天癸至,任脈通,太沖脈盛,月事以時下,故有子;……七七任脈虛,太沖脈衰少,天癸竭地道不通,故形壞而無子也。”女子之經在十四歲前後開始一月一行,因其恰與月球環繞地球一月之數相符,所以稱為月經。月經來潮與沖任兩脈有關。沖任二脈起於女子胞宮,屬於腎系。月經是否正常,與沖任二脈盈虛關係至切。月經一月一行,應時而至,尤與肝系有關。肝藏血,主筋膜,司疏泄。全身經脈均由肝系筋膜構成,是供氣血津精流通的網路系統。月經是否正常,與肝臟輸出血量多少以及經脈弛張有關。經脈弛張失度引起月經不調稱為肝的疏泄失常。月經異常,也與津氣的盈虛通滯關係密切。氣指衛氣,肇始於腎而充盛於脾,其升降出人則賴肺的宣降,脾的升降,肝的疏調。氣虛則血失固攝而下泄,氣滯則經脈攣急而血行不暢。津隨氣行三焦,其生化輸泄則與肺、脾、肝、腎有關。津虛則血中津虧而經行量少,血色深紅;津滯脈內,則血中之液增多,而呈經淡如水;津滯脈外,則妨礙氣行而呈氣鬱濕滯,從而導致月經愆期,時前時後。所以月經異常,氣虛、氣滯者有之,血虛、血滯者有之,陰虛、濕滯者有之,沖任虛損者亦有之。
分析月經異常機理,要以期、量、色、質為其依據,才能較為準確地做出診斷,所以應該詳細詢問經期長短,經行天數,經量多少,經色深淺,有無瘀塊,才能據證析理,準確無誤。茲分經行先期,經行後期,經行先後無定期,經行腹痛,月經量少,月經量多,經閉、崩漏八個方面略述其常見病理於下,過細反令學者無所適從。
經行先期:月經二十餘日即來,甚至半月一至,稱為經行先期,先期而至機理,肝經有熱者,有之;氣虛不固者,亦有之。兼見心煩易怒,脅痛口苦,經色深紅,質稠不淡,舌紅脈數,即因肝經有熱,血不內藏於肝而提前疏泄所致;兼見心悸氣短,少氣懶言,經色淡紅而稀,舌淡而嫩,脈緩無力,即氣虛不能束脈,脈絡鬆弛,氣虛不固使然。
經行後期:經期三十餘日甚至四、五十日一行,謂之經行後期。是因肝經虛寒,經脈因寒而攣,氣血因寒而凝,不能應時而至,故常兼見經行腹痛,色黑夾塊,舌淡脈弱。此種機理,稱為沖任虛寒。
經行先後無定期:經行時前時後,謂之先後無定期。兼見經前或經行胸脅腰骶少腹脹痛者,為肝鬱氣滯,脈絡攣急,疏泄失調;兼見面色無華,神疲乏力,色黑夾塊,舌淡脈弱者,為沖任虛寒,氣血虛滯的虛中夾實證候。
經行腹痛:未婚少女最為常見。形成經前或經行腹痛機理,肝寒氣滯,經脈攣急而痛者有之;肝鬱化熱,經脈攣急而痛者,有之;瘀血阻絡,經行不暢而痛者,亦有之。
兼見小腹冷痛,得溫痛減,面青、舌淡,脈弦而緩者,此為肝寒氣滯,經脈攣急而痛也;兼見胸、脅、乳房、腰骶脹痛,舌紅脈弦,此為肝鬱化熱,經脈攣急而痛也;兼見血有瘀塊,塊下痛減,腹痛拒按者,此為瘀血阻絡,不通而痛也。因寒而痛者最多,肝鬱脈攣而痛亦復不少,血瘀而痛則偶亦有之。
月經量少:營血充盈,何來量少,惟因血虛津乏,化源不足,始能致此。是故血虛、陰虛居多,脾虛氣弱,生化不足,或腎功能障礙,不能化精為血,偶亦有之。如因失血繼見月經量少,兼見眼瞼、指甲、唇舌淡白,此為血虛所致。兼見月經先期,潮熱盜汗,兩顴發赤;唇若塗朱,脈象細數,此為血中津液虧損所致。兼見食少便搪,聲低息短,少氣懶言。舌質淡嫩,脈弱無力,此為脾虛氣弱,氣血生化不足使然。
月經量多:月經之量超出正常範圍,謂之月經量多。究其量多機理,血熱,氣虛皆能致之。肝藏血、司疏泄。疏泄適度,月經自然正常。若肝經有熱,迫血妄行,血不貯藏於肝而疏泄太過,月經量多見矣!血行脈中而不溢出脈外,有賴氣為固攝。氣充則固攝有權,月經之量正常。若氣虛血失氣固,則經量亦多矣!肝經血熱,迫血妄行,必兼舌紅、脈數;氣虛不固,必兼舌質偏淡,脈弱無力,依此辨證,無餘蘊矣!經閉不行:月經數月或經年不至,稱為經閉。致閉機理不外兩端,一是血少無源,一是血阻不通。就其血少經閒言之:一因血的生化之源不足,一因貯存之虧已甚。兼見食少便溏,聲低息短,少氣懶言,四肢無力,舌淡脈弱者,此為脾虛氣弱,氣血生化之源不足是也;兼見腰酸膝軟,性慾減退,形寒怯冷,舌淡脈弱者,此為腎陽不足,精化為血功能減退是也。若失血以後兼見面色無華,唇舌淡白,脈緩無力或脈虛而數,則屬庫存無多,因虛致閉。再從血阻經閉言之:又有血瘀、氣滯、痰阻之別。兼見面色晦暗,舌質青紫或有瘀點,脈帶澀象,是血絡瘀阻;兼見精神抑鬱,脅肋脹痛,為氣滯血瘀;兼見疾多、苔膩、脈滑,乃痰瘀互結。綜上所述,經閉不行有氣虛、腎虛、血虛、血瘀、氣滯、痰阻六種機理,前面三種病性屬虛。後面三種病性屬實。其中氣滯其血或痰滯其血均有血瘀病理並存,絕非單純氣鬱、痰滯,學者留意。

12.崩漏下血

陰道下血,量多勢急,急如山崩者,稱為血崩;淋漓不斷,點滴而下,緩如屋漏者,謂之漏下。崩證因於血熱居多,氣虛而兼血熱亦較常見;漏證則以中氣不足,氣不振血,或瘀血組絡,血不循經較為常見;下元虧損,沖任不固,則偶亦有之。
心為行血之器,肝為貯血之皿。血的運行調節,有賴心肝兩髒。由於供血環流之脈是由肝系之膜構成,血量多少有賴肝臟調節,蓋血流暢否與脈絡弛張有關,所以與肝關係尤為密切。血行脈中,不滯不溢,環周不休,除與心肝兩系有關,還與氣血關係密切。血得陽氣溫煦才能溫和流暢,血得衛氣固攝才不漏泄脈外,血行無阻才能循行常道。血液遇寒則凝遇熱則沸,氣血一旦異常,影響血液運行,就會產生血瘀,血溢證象。外感六淫、內傷七情,氣鬱化熱,熱人血分,迫血妄行,血溢脈外,成為出血,是肝疏泄太過所致。血液不能貯藏於肝,溢出脈外,雖然因其出血部位不同而病機有木火刑金、肝火犯胃、腸風下血、血熱成淋、血熱發斑、血熱成崩之異,其實病理完全一致,都是氣鬱化熱,由氣人血,迫血妄行,僅因出血部位不同,兼證各異而已。血崩兼見血色深紅,量多勢急,發熱口苦,舌紅脈數,是血熱妄行所致。如果上述證象全具兼見心悸氣短,則是血熱妄行與氣虛不攝兩種病理同時存在,以上屬於血崩機理。
下血量少,淋漓不止,兼見心悸氣短,少氣懶言,小腹空墜,面色無華,舌淡脈弱,此為中氣虛陷,血失氣攝,下注前陰,兼見血色黑多紅少,或先紅後談,臍下冷痛,四肢無力,氣短神疲,面色蒼白,看淡苔薄,脈遲無力,或脈大而虛,此為下元虧損、沖任不固;氣虛不攝與沖任不固兩種機理並存尤屬常見。以上兩種機理屬虛。如經婦科檢查,子宮內有肌瘤而呈下血淋漓不止,此為瘀血阻絡,血行障礙,不能環流,以致血溢脈外。此證病性屬實。

13.不孕

婦女不孕,除先天缺陷不能受孕以外,氣血虛損,發育不良者,有之;痰瘀阻絡(輸卵管)、沖任障礙者,亦常有之。婦科檢查,子宮偏小,余無它病,此為沖任虛寒,氣血不足,發育不良;如果月經不調,夾有瘀塊,白帶亦多,經檢查有卵巢積液、囊腫、以及輸卵管不通,此為瘀血阻滯,水液停積的疾瘀阻絡。

14.流產

婦女懷孕未滿六月即墮出體外,謂之流產。此證或因孕婦氣血虧損,不能養胎,或因以前懷孕,用力過度,損傷胎氣,曾經半產,以致每到前次半產月份即重蹈覆轍;或因人工流產過多,沖任受損。所以流產都是氣血虛損,沖任不固,以致不能束胎,病性屬虛。

15.帶下

婦女陰道分泌液體增多,流出陰道,稱為帶下,屬於津液病變。其致病機理有因臟腑功能失調,濕濁下注者,亦有因外邪侵人陰道津凝成帶者。臟腑功能失調所致帶下,常見肝經濕熱,脾虛不運,沖任不固三種機理。帶下色黃量多,粘稠臭穢,兼見日苦、舌紅、脈數,是肝經濕熱,下注前陰。帶下色白量多,兼見食少神疲,頭暈眼花,血壓偏低,舌淡、脈弱,是脾虛不能運濕,濕隨氣陷,下注前陰。帶下清稀如水,兼見腰酸或痛,面色蒼白,舌淡脈弱,是腎陽虧損,沖任不固所致。人身九竅都與外界相通,致病因素可從孔竅侵人體內,發生病變。黴菌侵人陰道所致,則帶如豆腐渣狀;滴蟲侵人陰道,則清稀如水。由於帶下濕有去路,多見舌上無苔,不得因其無苔就憑此視為陰虛,學者留意。

16.舊病

詢問病人以往患過何病,可知是否屬於舊病復發;如果現在所患與舊病無關,也可作為治療時的參考。

17.病因

了解發病原因,可為治療提供重要依據。在無現代檢測手段以前,了解,病因只限於外界的氣候變化,自身的情志變化,以及飲食不節,蟲獸刀傷等三個方面。所以陳無擇《三因方》將其歸納為外因、內因、不內外因。

切診

切診是指用手觸按病人身體,藉此了解病情的一種方法。本節僅論切脈,余未備述。
切脈又稱診脈,是醫者用手指按其腕後撓動脈搏動處,藉以體察脈象變化,辨別臟腑功能盛衰,氣血津精虛滯的一種方法。正常脈象是寸、關、尺三部都有脈在搏動,不浮不沉,不遲不數,從容和緩,柔和有力,流利均勻,節律一致,一息搏動四至五次,謂之平脈。
切脈辨證,早在《內經》、難經》就有記載,經歷三千年來的不斷總結,對於何證出現何脈已有詳細論述。但對證象與脈象間的內在聯繫,卻無明析的概念,不能令人一目了然,以致學者只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脈證間的內在聯繫,如用一句話來概括,就是氣血津液出現虛滯,五臟功能出現盛衰,才會出現不同脈證。只有弄清氣血津液的生化輸泄與五臟間的關係,才能將氣血津液虛滯和五臟功能盛衰出現的證象與脈象聯繫起來,也才明白切脈能夠察其五臟病變的道理所在。
不同脈象的形成,與心臟、脈絡、氣血津液有著密不可分的關係。脈象的不同變化反映了心力強弱、脈絡弛張、氣血津液虛滯三個方面的變化。由於氣血津液都需五臟協同合作才能完成其生化輸泄,所以氣血津液的虛滯也就反映了五臟功能的盛衰,從而反映於脈,形成不同的脈象。
心臟搏動的強弱,脈絡的弛張,是引起脈象變化的根源。心臟搏動有力,脈象隨其病因證象不同而呈洪大滑數等脈;無力則脈象常呈遲細微弱等脈。心臟搏動與脈象起伏,都是肝系膜絡交替收縮與舒張的反映。如果血絡鬆弛則呈孺、緩;緊張則呈弦緊;
痙攣則呈結代等等。只有將固定的心臟、脈絡和流動的氣、血、津液連在一起分析,才能揭示脈象變化的本質,對於何證出現何脈才有理有據,不是無源之水,無本之木。
氣血津液虛滯變化,可以反映不同的脈象。
先從氣的虛滯言之:
氣是心臟搏動的動力,心氣是由腎系生化的元氣,脾系生化的谷氣,肺系吸人的清氣,注人心臟,成為心臟活動的能源。脾腎功能衰退,心氣也就隨之衰弱,脈象與心相應也就呈現緩慢或虛數無力。若將這一連鎖反應進行逆向推理,脈象無力是因心氣不足,心氣不足則是脾腎化氣功能衰退所致。氣行脈外,營衛和調,則脈不浮、不沉、不遲、不數。如果風寒束表,毛竅收縮,脈絡緊張,衛氣充盛於表,則脈隨氣浮,呈為輕按即得的浮緊脈。若衛氣因寒、內歸臟腑,則呈重按始得的沉緊脈,久病氣虛,脈伏於里,則呈重按始得的沉弱脈。若陽氣虛衰,無力助心行血,則脈呈遲緩微弱。若風寒束表或風熱犯肺,氣鬱化熱,心陽亢進,則脈應之而呈洪大有力而數。
若因氣鬱引起脈的傳導阻滯,則脈應之而澀。若因氣鬱引起脈絡不舒,則脈應之而弦。
由此可見,脈的浮沉遲數,有力無力,均與氣虛、氣滯有關。
次從血的虛滯言之:血行脈中,充盈流暢,才呈正常脈象。若因血的化源不足導致血虛,乃是由實變虛,逐漸減少,脈能與其相應而逐漸變細,所以脈呈細弱。如果突然大量失血,脈管仍呈原狀卻脈無血充,遂致形如蔥管,按之中空,呈為芤脈。如果血滯、血瘀,脈的傳導受阻,微呈攣急,即呈按之猶如輕刀刮竹,大波之內又有細密微波應於指下的澀脈。
再從津的虛滯言之:脈的形態改變也與津液有關。血中津少,脈失液充,其脈也就應之而細。由於津虛是因營陰暗耗或因熱病後期傷津,常常兼有熱象,是故營陰虧損之脈常呈細數且與香紅少苔並見。若脈外津虛與脈內津虛並存,脈失津濡而呈脈絡緊張,即呈指下如按琴弦的弦脈。上述脈象是因肝腎陰虛。若因脾腎陽虛,氣化失常,水飲內停,血中津多而呈舌體淡胖,水停脈管夾層而使脈絡緊張,也能呈為弦脈,雖然同屬弦脈卻有寒、熱、虛、實之異。
綜合上述,一切脈象都是心力強弱,脈絡弛張,氣血津液虛滯的綜合反映;心臟、脈絡氣血津液發生病變,又與五臟發生病理改變有關,所以切脈能察五臟盛衰。
切脈只是四診之一,有些病變不是單憑切脈就能做出診斷,應該四診合參,並宜結合現代檢測手段才能全面認識疾病。如果片面強調切脈能知病變所在,會將學者引人歧途。脈的形態很多,令人難以掌握,茲將常見脈象的病理略述如下。病理描述難免有誤,列出僅作拋磚引玉之想。
1.浮脈風寒束表一衛氣為御邪侵,充於肌表一脈隨氣浮於外一輕按即得一謂之浮脈。
2.沉脈 病在臟腑一脈位深藏,舉之不足,按之有餘一、謂之沉脈。有力為實,無力為虛。
3.遲脈 陰盛陽衰一心功減退,搏動遲緩—一息三至,去來極慢一謂之遲脈。陰盛為寒,陽衰為虛。
4.數脈 表衛閉郁,氣鬱化熱,或由氣人血,氣血兩播一心動亢進—一息六至,多於常脈一謂之數脈。亦有心氣虛衰一搏動無力一每次輸出血量不足,心動加速以求代償一成為虛數。
5.細脈 氣血兩虛,陰虛偏甚一氣虛則輸出量少一加之血虛脈失血充,則脈細如線一謂之細脈。
6.微脈陽氣衰微,氣血俱虛一脈細而軟一按之欲絕,若有若無一謂之微脈。
7.弱脈氣血兩虛一氣虛無以鼓動血行,血虛無以充盈於脈一極軟沉細,按之乃得,輕取難尋一謂之弱脈。
8.實脈 三焦實熱或腑氣不通一心動亢進一搏指有力一謂之實脈。
9.洪脈 氣鬱化熱,氣分熱盛一心功能亢進一按之洪大有力寸謂之洪脈。若大而虛,按之無力是壯火食氣,心氣已虛。
10.弦脈 肝腎陰虛一水津虧損,脈失津濡一脈絡緊張一脈象端直而長,如按琴弦一謂之弦脈。少陰陽虛,氣化失常一水停三焦,充於脈內及其夾層一脈絡為之緊張,觸之如按琴弦一謂之弦脈。肝膽氣鬱一脈為氣束,不能舒張一如按琴弦一亦可成為弦脈。
11.緊脈 風寒束表一脈絡收引一脈形如索,輕按即得一謂之浮緊;寒中三陰一脈絡收引一其形如索,重按始得一謂之沉緊。
12.滑脈 痰食妊娠,停阻經隧一所阻部位脈絡緊張一血流受阻一聚集如珠,流於脈內一往來流利,如盤走珠,應指圓滑一謂之滑脈。
13.澀脈 氣滯、血瘀、痰凝一脈絡傳導受阻,微攣一血流不暢一按脈猶如輕刀刮竹一謂之澀脈。
14.濡脈水濕阻滯一脈因受濕而弛一按之無力,如帛在水中,輕手相得,按之無有一謂之濡脈。氣血陰陽虧損,生化無源一脈無血充一亦呈濡脈。
15.芤脈突然大量失血一脈失血充一形如蔥管,按之中空一謂之芤脈。
16.結脈心繫陰陽虧損一脈絡痙攣一傳導阻滯一脈律不勻,時有止歇一謂之結脈。遲止定期,謂之代脈。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