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問歌

十問歌

“十問歌”始見於《景岳全書·傳忠錄·十問篇》:一問寒熱二問汗,三問頭身四問便,五問飲食六胸腹,七聾八渴俱當辨,九因脈色察陰陽,十從氣味章神見,見定雖然事不難,也須明哲毋招怨。 後見於清·陳修園的《醫學實在易·問證詩》:一問寒熱二問汗,三問頭身四問便,五問飲食六問胸,七聾八渴俱當辨,九問舊病十問因,再兼服藥參機變,婦人尤必問經期,遲速閉崩皆可見,再添片語告兒科,天花麻疹全占驗。 後又據衛生部中醫司《中醫病案書寫格式與要求》通知精神,改編為:問診首當問一般,一般問清問有關,一問寒熱二問汗,三問頭身四問便,五問飲食六問胸,七聾八渴俱當辨,九問舊病十問因,再將診療經過參,個人家族當問遍,婦女經帶病胎產,小兒傳染接種史,痧痘驚疳嗜食偏。

基本信息

簡介

明代醫學家張景岳在總結前人問診要點的基礎上寫成《十問歌》,清代陳修園又將其略作修改補充為:

一問寒熱二問汗,三問頭身四問便,

五問飲食六胸腹,七聾八渴俱當辨,

九問舊病十問因,再兼服藥參機變,

婦女尤必問經期,遲速閉崩皆可見,

再添片語告兒科,天花麻疹全占驗。”

《十問歌》內容言簡意賅,可作問診的參考。但在實際問診中,還必須根據患者的具體病情靈活而重點地詢問,不能千篇一律地機械套問。

新編十問歌

問診首當問一般,一般問清問有關。

一問寒熱二問汗,三問頭身四問便。

五問飲食六胸腹,七聾八渴俱當辨,

九問舊病十問因,再將診療經過參。

個人家族當問遍,婦女經帶並胎產。

小兒傳染接種史,疹痘驚疳嗜食偏。

原版十問歌賦

一問寒熱二問汗,三問頭身四問便。

五問飲食六胸腹,七聾八渴俱當辨,

九問舊病十問因,再兼服藥參機變。

婦女尤必問經期,遲速閉崩皆可見,

再添片語告兒科,天花麻疹全占驗。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