蛤蜊[動物名稱]

蛤蜊[動物名稱]
蛤蜊[動物名稱]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蛤蜊,軟體動物,殼卵圓形,淡褐色,邊緣紫色,生活在淺海底,有花蛤、文蛤、西施舌等諸多品種。 其肉質鮮美無比,被稱為“天下第一鮮”、“百味之冠”,而且它的營養也比較全面,它含有蛋白質、脂肪、碳水化合物、鐵、鈣、磷、碘、維生素、胺基酸和牛磺酸等多種成分,低熱能、高蛋白、少脂肪,能防治中老年人慢性病,實屬物美價廉的海產品。

基本信息

介紹

蛤蜊[動物名稱] 蛤蜊[動物名稱]

蛤蜊,有花蛤、文蛤、西施舌等諸多品種。其肉質鮮美無比,被稱為“天下第一鮮”、“百味之冠”,江蘇民間還有“吃了蛤蜊肉,百味都失靈”之說。蛤蜊的營養特點是高蛋白、高微量元素、高鐵、高鈣、少脂肪。許多貝類也具上述特點。為蛤蜊科動物四角蛤蜊或其他各種蛤蜊的肉。產我國沿海一帶。

形態特徵

蛤蜊[動物名稱] 蛤蜊[動物名稱]

貝殼2片,堅厚,略呈四角形。殼長36~48毫米,高34~46毫米,寬度

蛤蜊[動物名稱] 蛤蜊[動物名稱]

約當高的4/5。左右兩殼相等。殼頂尖,略向前屈,位於貝殼背緣中部稍向前端。殼面中部膨脹,向前、後及近腹緣急劇收縮,致前、後緣多少形成肋狀,小月面和楯面心臟形。殼面生長紋明顯粗大,形成凹凸不平的同心環紋。貝殼具殼皮,頂部白色或淡紫色,近腹面為黃褐色,腹面邊緣常有一極狹的黑色環帶。貝殼內面灰白色。鉸合部寬大。左殼具1個分叉的主齒;右殼有2個排列成八字形的主齒;側齒髮達,均成片狀。外韌帶小,淡黃色,內韌帶極發達,黃褐色。外套痕清楚,接近腹緣,外套竇不甚深,末端鈍圓。前閉殼肌痕稍小,呈卵圓形,後閉殼磯痕稍大,近四形。外套膜邊緣雙層,內緣有分枝的小觸手。水管為黃白色,末端具觸手。足部發達,側扁,呈斧狀。生活於淺海泥沙灘中,我國沿海均有分布 。

挖蛤蜊的方法

一把小鏟子。退潮時,仔細看沙灘上會發現一些小洞。注意,小洞的直徑一般不到三毫米。再大的可就是小沙蟹和海蚯蚓的洞了。用鏟子貼著小洞鏟下去,翻過來就是一個蛤蜊,運氣好的話可能有兩到三個蛤蜊。

還有一個方法很省力,但是效率不高。純屬運氣。趁剛剛漲潮的時候,海浪會把沙中的蛤蜊卷上來,只要站在海水沒及膝蓋的地方,海浪過來,一般都能摸到一,兩個。但必須是剛剛漲潮的時候 。

營養功效

營養價值

蛤蜊[動物名稱] 蛤蜊[動物名稱]

蛤蜊肉的營養價值豐富,在每100克蛤肉中含蛋白質10克、脂肪1.2克、碳水化合物2.5克,以及碘、鈣、磷、鐵等多種礦物質和維生素,而蛤殼中則含碳酸鈣、磷酸鈣、矽酸鎂、碘、溴鹽等。現代醫學研究發現,在文蛤中有一種叫蛤素的物質,有抑制腫瘤生長的抗癌效應。

化學成分

食部每100克含水分80克,蛋白質10.8克,脂肪1.6克,碳水化物4.6克,灰分3克,鈣37毫克,磷82毫克;鐵14.2毫克,維生素A400國際單位,硫胺素0.03毫克,核黃素0.15毫克,尼克酸1.7毫克;每公斤乾蛤含碘2400微克。又食部每100克含抗壞血酸5毫克。

沿海產地

蛤蜊[動物名稱] 蛤蜊[動物名稱]

蛤蜊是青島、大連、煙臺、威海等沿海城市的獨特海產品,在大連被稱為蜆子蛤蜊在青島被俗稱gá la(此處為輕聲)煙臺稱為蛤(gǎ)。蛤蜊的中文名叫雜色蛤仔,棲息在潮間帶中、下區以下的泥沙灘海底,以乾潮線以下產量最多。其棲息於泥沙中的深度,一般都不超過自己身體長度的2倍。每逢陰曆的初一、十五,落大潮後人們多去海灘挖掘這一海味來解饞,大量生產則用挖蛤蜊船在深水處采捕。

青島的花蛤是當地特產之一,每年5-6月份正是最肥鮮的時期。

選購技巧

蛤蜊 蛤蜊

選購蛤蜊時,可拿起輕敲,若為“砰砰”聲,則蛤蜊是死的;相反若為“咯咯”較清脆的聲音,則蛤蜊是活的。

捧起一把蛤蜊來,上下顛一下,如果聽到咳咳的聲音,那就是空殼的或者泥殼的,起碼是瘦了的……聽到咔咔的聲音就是有肉的,起碼不是很瘦的。

烹飪指導:蛤蜊等貝類本身極富鮮味,烹製時千萬不要再加味素,也不宜多放鹽,以免鮮味反失。蛤蜊最好提前一天用水浸泡才能吐乾淨泥土。

蛤蜊吐沙

蛤蜊 蛤蜊

1、用花生油:把海水或者鹽水倒入盛有蛤蜊的容器里;再在盛有蛤蜊的容器中加入幾滴花生油,然後用筷子攪開,使油花均勻鋪在水面上,這樣水與空氣隔絕,蛤蜊很快就會把泥沙吐出來。

2、使用鐵器:把鐵器(如一把剪刀)放進盛蛤蜊的容器中,貝類有聞到鐵味便吐泥沙的習性呢。這樣也能又快又好地讓蛤蜊吐沙。

3、用香油鹽水浸泡:如果時間允許的話,可以用放了香油和鹽的水來泡蛤蜊,用這個方法有一點要注意溫度,水最好是20攝氏度上下,如果直接用水龍頭裡放出的自來水,水溫低,蛤蜊不愛張嘴。用這個方法泡2-3個小時,蛤蜊會吐出很多泥沙。

4、來回搖晃:找個大點的,帶蓋子的盆或者盒子,把貝殼放進去,倒入少許水,沒過即可,然後用手不停地來回搖晃容器,力度適中,不要過大,不然蛤蜊的殼子就會碎,搖兩分鐘後,蛤蜊暈了,會吐出不少泥沙,用水洗一洗再搖一搖,反覆三次就差不多了。

5、焯水:這個方法是最直接最徹底去除蛤蜊中泥沙的方法了,不過要是用蛤蜊做湯的話就不要用這個方法,鮮味會流失。炒蛤蜊的話可以用。把蛤蜊放入開水鍋中,蓋上鍋蓋,一分鐘後撈出。再用水沖洗,把花蛤里的泥徹底洗乾淨,瀝乾水分備用。用這個方法可以毫無保留地去除泥沙。海邊一賣花蛤的小販曾告訴過我,用焯過蛤蜊的水涼一涼,沙子會沉底,取上面的水再洗,這樣可以保持蛤蜊的鮮味。

6、在青島從來不用上述方式,直接放到海水裡,幾個小時即可,蛤蜊離泥會自己吐淨泥沙,為的就是在受驚時吃進泥沙縮窩,在海水裡懸空就必須減輕自身重量好逃走。

蛤蜊粉

蛤蜊[動物名稱] 蛤蜊[動物名稱]

拉丁名: Mactra quadrangularis Deshayes 異名:蛤粉(《聖惠方》)

相關藥材:蛤蜊

來源:為蛤蜊科動物四角蛤蜊等貝殼的粉末,動物形態詳“蛤蜊”條。

製法:取蛤蜊殼入炭火中燒煅後研成細粉。吳球:"凡用蛤粉,取紫口蛤蜊殼,炭火煅成,以熟栝樓連子同搗,和成團,風乾用,最妙。"

食用方法

火焰蛤蜊

高度白酒與紅酒相融合,將蛤蜊浸醉,隨即點火,等酒燃盡,蛤蜊已是熟透狀態,再配以薑汁、日本醬油、香辣汁的輔佐,更令人垂涎。

芙蓉蛤蜊

操作:將蛤蜊洗淨,水燒開後氽一下,撈起,將肉取出;將蛋清打成泡糊,放入燒開的水氽一下,撈起,分別放蛤蜊殼內,再將蛤蜊肉放芙蓉上面,勾上玻璃芡即成。

懶人蛤蜊

做法:絲瓜去皮切粗條,入鹽拌勻;在一張鋁箔紙上放4塊絲瓜條,2個蛤蜊和少許薑絲後,澆點酒;折成長方包,放入烤箱,大火力烤10分鐘即成。

蛤蜊湯麵

大蒜拍碎,小白菜燙熟;用兩湯匙油爆香大蒜,放蛤蜊,淋酒和醬油,撒下水2湯匙,大火炒拌,蓋上鍋蓋悶至蛤蜊開口,放下其餘調味料拌勻,將蛤蜊盛出,注入清湯或水至鍋中,煮滾後加鹽調味即關火;細面煮熟,挑至面碗中,加入已調味之清湯再將炒好的海瓜子盛放麵條上,再放上小白菜便可上桌。

桑拿蛤蜊

桑拿蛤蜊因器皿的不同可以將蛤蜊煮熟也可以氣熟。煮熟就是將玻璃鍋或者沙鍋燒熱,然後將 N多的鵝卵石用油炸到一定溫度放入鍋內,把蛤蜊和酒一起倒在石頭上面;氣熟步驟差不多。

蛤蜊雲豆

蛤蜊洗淨煮熟,取肉。芸豆滾刀切成丁。鍋內加花生油,油開後,蔥、姜、蒜爆鍋,將芸豆、肉丁倒入鍋內炒熟,加水和蛤蜊湯,開鍋後,放入蛤蜊肉,將雞蛋倒入攪成蛋花,放少許鹽、味素、香油,倒入煮好的麵條碗裡即成。

蛤蜊炒蛋

蛤蜊[動物名稱] 蛤蜊[動物名稱]

煮熟蛤蜊取肉,韭菜切寸段,雞蛋打開,一併加入蛤蜊肉中,放適量鹽,再加入蛤蜊湯少許,拌勻。鍋內放油熱後將原料倒入鍋中,翻炒至成塊後,盛盤食用。

麻辣蛤蜊

花生油加熱後加入花椒、乾尖椒段、生薑塊、大蒜塊,炒香後加入少量水,倒入醬油,燒開,放鹽,倒入蛤蜊,翻炒至蛤蜊全部開口,放入香菜,味素,出鍋。

烤蛤蜊

蛤蜊[動物名稱] 蛤蜊[動物名稱]

在大瓷缸里放上燒紅的木炭,將洗淨的蛤蜊放入一個小鐵鍋內,把鐵鍋掛在缸里燻烤,烤出的蛤蜊鮮美無比,不加任何調料。

蛤蜊土豆餅

將洗淨的蛤蜊肉加土豆絲再拌上面糊,可以烙成蛤蜊土豆餅。

油炸蛤蜊

肉將洗淨的蛤蜊肉粘上澱粉雞蛋糊,一個個下鍋炸至金黃。

蛤蜊柿子湯

將洗淨的蛤蜊肉加入西紅柿和雞蛋可以做成鮮美的蛤蜊柿子湯,湯中加入少許香油,口味更佳 。

蛤蜊肉拌黃瓜

原料:

嫩黃瓜三根、大蒜、沙蛤蜊一斤。

做法:

1、沙蛤蜊洗淨,加沒過的涼水,大火煮開;

2、取出蛤蜊肉;

3、把煮蛤蜊的原湯汁倒入蛤蜊肉中,用笊籬旋洗蛤蜊肉,撈出備用;

4、用擀麵杖拍碎黃瓜,用手把黃瓜掰成小塊;

5、把洗好的蛤蜊肉和黃瓜塊混合,加入搗好的蒜泥和切碎的香菜碎;6、調入適量鹽、糖、陳醋、涼拌醬油、味素、香油拌勻裝盤即可。

小嘮叨:

1、用原湯洗蛤蜊肉是為了讓蛤蜊肉里的小泥沙充分洗淨,又不失原味;

2、拍黃瓜、掰黃瓜和用刀切出的黃瓜味道和感覺是大不一樣的。

蛤蜊蒸蛋

用料:雞蛋、蛤蜊、鹽料、酒、醬油、蔥花

做法:

1. 蛤蜊浸泡吐沙後洗淨,入加了少許料酒的開水鍋里煮至開口後撈出備用

2. 雞蛋加適量鹽徹底打散,加入約為蛋液1—1.5倍的涼白開攪勻

3. 準備好的蛋液過篩裝進盤子裡,用勺子刮淨蛋液表面的氣泡,把蛤蜊豎著擺進去

4. 把盤子上蓋上保鮮膜,入開水鍋小火蒸12分鐘左右關火,再虛蒸5分鐘。取出撒上蔥花,淋上醬油即可

小貼士:

1.蛤蜊是連殼一起蒸的,所以,蛤蜊殼也記得要刷洗乾淨再用。

2.蒸蛋的盤底,提前抹上薄薄一層食用油,蛋液就不會牢牢粘在碗上,蒸蛋碗會比較好洗。

3.勿必記得選用耐高溫型的保鮮膜!

4.另外,當前天冷了,蒸蛋時,涼白開不要用冰手的那種,微微有點溫熱蒸出來效果會更好 。

辣炒花蛤

花蛤算是很便宜的海鮮了,經濟實惠的花蛤也能烹飪出美味的佳肴!

原料:

花蛤蜊:一碗

調料:

食鹽、姜、蒜、料酒、香辣醬、香油、細香蔥各適量

詳細做法:

1、把花蛤放入鹽水中加入幾滴香油,養半天讓它吐盡泥沙

2、熱油爆香姜蒜和蔥白

3、下入香辣醬炒香

4、下入花蛤

5、加入料酒6、翻炒至花蛤全部開口後加入少許鹽和段即可出鍋

廚房小技巧:1、如果不喜歡辣,香辣醬可以不放。2、花蛤開口就表示熟了 。

蛤蜊粥

原料:

蛤蜊10個、大米(最好用東北大米)150克、薑絲20克、水、食用油1茶匙(5ml)、鹽適量、蔥花適量。

蛤蜊[動物名稱] 蛤蜊[動物名稱]

做法:1、提前將蛤蜊用鹽水浸泡2小時以上(也可以在水裡放入適量香油),讓其吐盡泥沙,用刷子將青蛤表面清洗乾淨;將米洗淨後用適量清水加少許鹽和食用油浸泡30分鐘,浸泡時加入的油會在熬粥時與粥融合,不用擔心油膩,如果將米提前用攪拌機打碎熬出的粥會更細膩粘稠;

2、鍋中放入足夠多的清水,大約2000ml,燒開後放入泡好的大米煮開,加蓋轉小火保持粥微開熬制40分鐘左右,注意時常攪動避免粥沾鍋,也要注意粥溢出來;

3、將洗淨的新鮮蛤蜊和薑絲放入到熬好的白粥中,轉大火燒開,等蛤蜊開殼以後即關火,用少量鹽調味即可(蛤蜊本身帶有鹹味,味淡的不用加鹽也可以)。

4、將粥盛出以後撒上適量蔥花即可。

絲瓜蛤蜊

原料:蛤蜊、絲瓜、鹽、紹酒、胡椒粉、蔥、姜。

做法:烹調時鹽要儘量最後放,否則絲瓜會變黑,影響美觀。

1、花蛤用清水侵泡、換水N次、搓洗乾淨。

2、絲瓜削去外皮,大蔥切成細末、姜切小蓉。

3、絲瓜切成大片。

4、中火燒熱鍋中的油。

5、待燒至五成熱時將蔥姜放入爆炒出香味,隨後放入蛤蜊。、

6、淋入紹酒,

7、翻炒片刻,蓋蓋燒兩分鐘。

8、開蓋蛤蜊張開。

9、放入絲瓜翻炒一分鐘.出鍋前撒鹽、胡椒粉調味、可以用水澱粉勾個薄芡 。

青島本地吃法

1、白煮

將蛤蜊跑淨泥沙,放入鍋中,加水適量,中火煮開,以水開時計時五至七分鐘後起鍋,此時鍋中蛤蜊都開口,盛出即食,肉質鮮嫩原滋原味,用來下酒或者宴客。

注意事項:不要頻繁開蓋查看蛤蜊是否開口,起蓋翻一次即可,掐時間關火起鍋即可。

食用時趁熱吃,吃不完的可以剝出冷凍,做湯頭或者爆炒都可。煮蛤蜊的湯不要倒掉,此湯鮮美無雙,吊湯、炒菜及各種食用均可,尤其是用來保持蛤蜊肉剝出後的鮮美滋味,做法:用涼透的鮮湯過濾殘渣後加入放置蛤蜊肉的可冷凍容器內,一起放入冰櫃,以後用做食材時,肉鮮湯醇,可一併食之。凡青島人中好食蛤蜊者,均不棄湯汁 。

2、曹家乾鍋蛤蜊

配料:蛤蜊500克跑淨泥沙,大蒜三五瓣拍扁切碎,大蔥少量切碎,辣椒按個人口味適量切碎,豬肥肉三十克切碎,花椒十餘枚,花生油十五克。

將花生油倒入鍋中,放入花椒大火爆炸,撈出拋棄,放入辣椒和肥豬肉爆炒,以肥肉萎縮發黃之時關火,靜置一二分鐘後開中火,油開放入大蒜和大蔥爆炒一下,大蔥微黃時放入蛤蜊,爆炒,蛤蜊會析出水分變成湯汁,不停翻炒,約三分至五分鐘後湯汁收縮濃稠,翻炒至湯汁欲乾,或剩少許湯汁時起鍋盛出,趁熱即食。

3、烤蛤蜊

用自製的,專為烤蛤蜊用的金屬格線,把用海水洗好的蛤蜊排列在上,蛤蜊口必須朝上,放置在爐子上,最多可放五六層,但每十來秒都要按順序替換最下層的到最上層,周而復始。

只要被烤制的一大排蛤蜊全部張口,都會立即被用當天現取的乾淨海水沖一下,滋滋蒸發過後,不用鹽也不用味素,就已經鹹鮮十足了。

衝過海水,立即再放在火爐上稍翻烤兩次,烤至微乾即可盛出裝盤 。

高齡蛤蜊

簡介

2013年11月13日,世界上最老生物的實際年齡比之前測算的還要大100多歲。但可惜的是,這個507歲“高齡”的軟體動物已經被科學家不小心弄死了。

發現

這種被叫做“明”的蛤蜊一種深海圓蛤類動物,研究人員2006年從北大西洋的海底將其捕撈出來,然後放置在冷凍櫃裡以待後續研究。然而,當研究者為了分析它而撬開它的殼時,生命跡象漸漸消失了。

年齡計算

英國班戈大學海洋科學家保羅·巴特勒說:“第一次我們計算有誤,也許那時我們正忙於出版我們的發現結果而有點草率。但我們現在能絕對確認我們得到了正確的數字。”

通過計算這個軟體動物內殼上的生長輪數,研究人員最初估算出驚人的結果,明已經有405歲了!這個結果已經得到了金氏世界紀錄的認證。

動物文化

1、王好古:“蛤粉乃腎經血分之藥,故主濕嗽、腎滑之疾。”

2、《本草衍義補遺》:“蛤粉治痰氣,能降、能消,能軟、能燥。”

3、《綱目》:“蛤喇粉寒制火而鹹潤下,故能降焉;寒散熱而鹹走血,故能消焉;堅者腝之以鹹,取其屬水而性潤也;濕者燥之以滲,取其經火化而利小便也。”

4、《本草經疏》:“蛤粉味鹹氣寒無毒。為諸痰之要藥。蓋痰未有不由火氣上炎煎熬津液而成,鹹能軟堅潤下,得之則火自降,痰結自消矣”。

雙殼綱軟體動物

雙殼綱(Bivalvia)通稱貝類。兩側對稱,身體側扁,都具有兩枚發達的貝殼包圍整個身體,故名雙殼綱。現存種類約有30000種。絕大多數為海洋底棲動物,沒有陸生的種類,極少數為寄生。多數貝類可食用,如蚶、牡蠣、青蛤河蜆蛤仔等;不少種類的殼可入藥,有的可育珠,如淡水產的三角帆蚌、海產的珍珠貝等。有的為工業品原料,有的可作肥料、燒石灰等。
螂猿頭蛤科
幫斗蛤科
里昂司蛤科
縫棲蛤科
擬日月貝科
海筍科
籃蛤科
海螂科
丁蠣科
鉗蛤科
棱蛤科
同心蛤科
刀蟶科
竹蟶科
紫雲蛤科
胡桃蛤目
斧蛤科
中帶蛤科
尼科巴立蛤
隔鰓目
假瓣鰓目
絲鰓目
心蛤科
猿頭蛤科
原鰓目
緣曲牡蠣科
蚌目
蟶螂科
銼蛤科
海月蛤科
不等蛤科
江瑤科
杓蛤科
孔螂科
旋心蛤科
筒蠣科
色雷西蛤科
蟶螂目
短吻蛤科
筍螂目
餅乾鏡蛤
角鏡蛤
薄殼鏡蛤
凸鏡蛤
絲紋鏡蛤
美女蛤
畦美女蛤
扁平美女蛤
華麗美女蛤
尖嘴薄殼蛤
蛛網綴錦蛤
綴錦蛤
短圓綴錦蛤
灑綴錦蛤
南海鴨嘴蛤
靚巴非蛤
鋸齒巴非蛤
織錦巴非蛤
剖刀鴨嘴蛤
薩摩亞船蛆
長柄船蛆
鴨嘴蛤科
珍珠貝目
黃卵蛤
野口卵蛤
細紋卵蛤
淡色黃文蛤
棕斑卵蛤
明卵蛤
日本卵蛤
斜角卵蛤
異側卵蛤
亞明卵蛤
珍珠蚌科
閃蜆
環紋蜆
簾蛤科
刻紋蜆
帽蚶科
蛤蜊科
隱齒亞綱
小蛋糕簾蛤
皺肋文蛤
斧文蛤
鳥蛤科
中華文蛤
透明脆蛤
角片小蛤蜊
真瓣鰓目
貽貝科
牡蠣目
細紋立蛤
立蛤
柏尖蛤
施獺蛤
斧薄蛤蜊
弓獺蛤
奇獺蛤
大獺蛤
貽貝目
中日立蛤
異齒亞綱
瓦氏鴨嘴蛤
古異齒亞綱
截形鴨嘴蛤
鈍綴錦蛤
四射綴錦蛤
紋斑巴非蛤
真曲巴非蛤
溝紋巴非蛤
巴非蛤
和藹巴非蛤
蚶蜊科
異柱目
蚶目
馬氏珍珠貝
滿月蛤科
列齒目
異韌帶亞綱
扇貝科
菲律賓獺蛤
北寄貝
鴨嘴蛤
渤海鴨嘴蛤
蚌科
海螂目
河蜆
青蛤
簾蛤目
翼形亞綱
西施舌
古多齒亞綱
船蛆科
蜆科
櫻蛤科
硨磲科
牡蠣科
海菊蛤科
珍珠貝科
蛤科
蛤蜊
珍珠貝
文蛤
蛤仔

軟體動物

軟體動物門是僅次於節肢動物的第二大門類。身體柔軟不分節,一般可分為頭、足、內臟團和外套膜四部分。具口的頭部位於身體前端。除雙殼類外,其他各類軟體動物口腔內有顎片和舌齒。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