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角螺

管角螺

管角螺,是海產底棲動物,個體大,味美,營養豐富,是高級海產品。生活在近海10餘米等深線砂泥海底。主要分布與中國東南沿海及日本海。

基本信息

生活習性

據相關數據結果表明:管角螺生長速度較快;2個月對生長速度的測定:7月10日為11.0毫米,9月10日達到36.6毫米(50個平均值),平均月增長12.80毫米,最大個體49毫米。
管角螺食性為肉食性貝類,其肝胰臟腺發達,喜食雙殼類,尤其是薄殼無足絲種類,如縊蟶、藍蛤、雜色蛤等。食性兇猛,以發達的足纏經住貝殼,口吻伸入體內攝食,剛出膜的稚螺有攝食底棲硅藻的習性,對貝肉、蝦魚肉糜具明顯的趨食性,並當餌料不足時會自相殘食。繁殖季節、交配產卵期間,攝食率明顯下降,不喜揚食。
管角螺的生長與季節(水溫)、個體大小有密切關係。在浙江沿海幼螺飼養試驗中,快速生長期在水溫為20至28℃的5至10月;在10月下旬開始水溫下降到20℃以下時,生長速度明顯放慢;12月中旬當水溫下降至13℃時,幼螺基本不攝食。因此在每年的12月中旬至翌年3月上旬。管角螺處於生長停滯狀態半休眠),且體重略有下降。

實驗結果

幼螺飼養試驗結果,1年個體可達5cm,2年可達8cm;
不同大小的幼螺飼養對比結果,平均為3cm的幼螺,1年平均殼高增長率為79.4%,體重增長率600%;
個體平均為5cm的幼螺,1年殼高增長率59.5%,體重增長率400%,表明了隨著個體增長,生長速度減慢。

抗體能力

管角螺稚幼螺對低鹽的耐受能力

將5-10mm的幼螺置於海水比重為1.022-1.010,每隔0.002為梯度,結果在24h成活串均可達100%,無異常反應,爾後選擇1.007,1.005,1.002及淡水試驗,結果明顯出現麻醉,在1.007比重下24h後成活率僅53%,恢復正常鹽度仍陸續死亡;而在淡水中2h即出現死亡,即使過渡恢復到正常鹽度死亡率仍達90%以上。
因此管角螺耐受低鹽的下限為比重1.010(鹽度為13.0),而最適海水比重應在1.014-1.022(鹽度18.3-28.3)。

底質適應和耐乾露能力

在無底質培育的幼螺常聚集於池壁上,由於於露過久而死亡,有底質的則爬壁少,潛底較多,表明有底質比無底質好,且以泥砂質(粘土質)為最好,成活串68%;泥質次之,成活率47%,砂質較差,成活率29%。在20℃氣溫,遮陽條件下,成螺的耐乾能力為48h以上。

分布地區

主要分布在中國東南沿海及日本海,生活在近海10餘米等深線砂泥海底。

試驗情況

截止2011年來,由於資源量日趨減少。市場售價昂貴,供不應求。部分地區有人進行了人工養殖試驗和人工育苗技術的研究,但剛處在開始階。

技術人員在展示管角螺幼苗技術人員在展示管角螺幼苗

在上海水產大學、浙江大學、寧波大學等校的一批專家指導下,象山縣高塘島鄉林港村養殖戶陳宏笙成功攻克管角螺育苗、養殖技術難關,近日正式進入批量放養階段。管角螺屬螺中珍品,只重200克的管角螺市場價可賣到每公斤100元以上,在東南亞國家有很好的市場。圖為合作社的技術人員在展示管角螺幼苗。

養殖技術

一種管角螺人工養殖技術,該方法是利用面積為20m/㎡的養殖池,在其底部鋪設布滿通孔的水泥板,水泥板距離池底的高度為20厘米,使池底與水泥板之間形成空間;
然後在水泥塊上分別鋪網布和細砂,進水管直通池底,池底有一排水孔,排水孔一端通池外,池內的一端接有一條70厘米高與水面垂直的塑膠水管作為排水管;
螺苗開始放養密度為400~500粒/㎡隨著個體的長大而逐漸減疏,後期養殖密度為30~40個/㎡;
在換水時,水從池底經砂層往上冒,由於水的沖刷作用,砂層內的管角螺排泄物等髒物大部分被沖離砂層,然後從70厘米高的排水管排出,使養殖環境得到充分的改善,有利於管角螺的生長和減少病害的發生,提高成活率,同時可以減少對砂層的清洗次數而節省大量的人力。

藥用價值

【名稱考證】
角螺、響螺、海螺、號螺(《中國藥用動物志》)。
【科目來源】
盔螺科動物。
【藥用部位】
管角螺的厴。

【性味歸經】
苦、澀,寒。入脾、腎二經。
【功效主治】
燥濕收斂、清熱解毒。適用於濕熱帶下、頭瘡、下肢潰瘍久不封口者。用於外感風熱及肝膽熱毒耳痛;
或風熱上擾及肝膽濕熱耳內流膿者。
【用法用量】
內服:煎湯,5至15克。
外用:適量。

管角螺外型圖管角螺外型圖

【資源分布】
本種分布於中國東海和南海。
【古籍考證】
始載於《中國藥用動物志》。
【化學成分】
厴主由膠原蛋白組成。
【參考出處】
《中國藥用動物志》。

軟體動物

軟體動物門是僅次於節肢動物的第二大門類。身體柔軟不分節,一般可分為頭、足、內臟團和外套膜四部分。具口的頭部位於身體前端。除雙殼類外,其他各類軟體動物口腔內有顎片和舌齒。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