蘭州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

蘭州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

蘭州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是國務院1991年批准的首批27家國家高新技術產為開發區之一,高新區管委會行使市級經濟、行政和社會管理許可權,同時設有工商、稅務、銀行、社會保險、人才市場和創業服務中心等完善的支撐服務體系和中介服務體系。高新區現有企業1097戶,其中高新技術企業280戶,外商投資企業34戶。技工貿總收入每年以30%左右的速度穩步增長。先後培育壯大和引進了藍星清洗、蘭港石化、奇正藏藥、莫高股份、亞盛集團、蘭光科技、可口可樂、民海生物等知名高新技術企業和外商投資企業。

基本信息

簡介

蘭州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蘭州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
蘭州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是國務院1991年批准的首批27家國家高新技術產為開發區之一。高新區管很會行使市級經濟、行政和社會管理許可權,同時設有工商、稅務、銀行、社會保險、人才市場和創業服務中心等完善的支撐服務體系和中介服務體系。高新區現有企業1097戶,其中高新技術企業280戶,外商投資企業34戶。技工貿總收入每年以30%左右的速度穩步增長。先後培育壯大和引進了藍星清洗、蘭港石化、奇正藏藥、莫高股份、亞盛集團、蘭光科技、可口可樂、民海生物等知名高新技術企業和外商投資企業。

蘭州高新區按照“發展高科技、實現產業化”的建區宗旨,不斷最佳化投資軟硬環境,各級探索新型的管理體制和運行機制,努力推動科技成果轉化和產業化,突出發展具有地方優勢的新材料產業和生物工程與運行機制,努力推動科技成果轉化和產業化,突出發展具有地方優勢的新材料產業和生物工程與新醫藥產業,強化“一區多園”的發展格局,先後建成了軟體園、留學人員創業園、大學科技園等專業園區,陸續獲得4個國家級授牌:國家高新技術創業服務中心、國家級新材料產業基地、國家火炬計畫軟體產業基地、蘭州大學國家大學科技園

優勢

蘭州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蘭州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
十幾年來,蘭州高新區憑藉蘭州的綜合科技優勢和基礎工業優勢,從實際出發,大膽探索,通過體制創新和技術創新,有效激活了本地的科技資源,形成了突出的技術創新能力和資源聚集能力。完善的服務、優惠的政策、健全的機制、優美的環境,優越的地理位置、便利的交通,使蘭州高新區成為蘭州地區人氣最旺、環境最優、發展最快的區域之一,成為蘭州市的經濟成長級、對外開放的視窗、創新創業的基地,投資興業的沃土,安居樂業的家園。

臨空優勢

蘭州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距離中川機場交通快捷。由於航空運輸的巨大效應,促使航空港相鄰地區及空港走廊沿線地區出現成產、技術、資本、貿易、人口的聚集,從而形成多功能經濟區域。航空港作為區域經濟發動機,依託大型機場的吸引力和輻射力,在機場所在地周邊地區和更廣泛地區內,將形成與航運相關的產業集群,從而帶動區域經濟的發展,在這個過程當中,機場所在地的臨空經濟產業群的發展又起著先導作用。據國際民航組織測算,每100萬航空旅客可為周邊區域創造11.3億美元的經濟效益,並且能夠帶來1000個直接和3700個間接工作崗位;每新增10萬噸航空貨物將直接創造出800個工作崗位;每新增一個航班將直接增加750個工作崗位。如上海浦東地區、重慶的北碚新城、天津的濱海新區、成都的雙流國際新城等都是臨空經濟的最大受益者。蘭州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可以充分利用中川機場作為全省最大的機場和毗鄰省會城市的比較優勢,建設蘭州市的副城區和空港衛星城,成為推動全省經濟發展的引擎。

區位優勢

蘭州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位於蘭州1小時都市經濟圈,地處蘭州、白銀、西寧區域經濟和高速通道大三角中心位置,在西北五省區具有“坐中四連”的區位優勢,距白銀市60公里、定西市80公里、西寧市195公里,是歐亞“大陸橋”的重要連線點,可謂占盡地利。

土地資源優勢

蘭州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土地集中連片,平坦開闊,價格低廉,為蘭州周邊地區供地價格最低的產業基地。目前儲備熟地4000畝,可為項目建設提供充裕的土地資源。

水資源優勢

國家大型二級自流灌溉水利工程——設計水量32立方米/秒,年引水量達4042億立方米的引大入秦工程為產業基地長期發展提供了充足優良水源。其中,尖山廟水庫已成功實現蓄水。作為第二水源,該區域地下水資源總量達0.54億立方米,可滿足蘭州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各類項目用水需求。

電力資源優勢

蘭州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電力資源豐富充裕,周邊30公里範圍內,分布著不同電壓等級和容量的6座變電站(所),具有擴容增容的便利條件,新建110千伏變電所已投入使用,可為項目建設提供充足的電力供應保障。

交通運輸優勢

中川機場和高速公路是蘭州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對外交通的主要依託。中川機場已開闢30多條通往國內外的空中航線,使產業基地具備甘肅其他地區無法比擬的航空交通條件。同時對外公路交通十分便捷,基地毗鄰機場高速公路、省道201線、龍泉至中川縣級公路,基地快速幹道網與現有公路有機結合,形成了通往蘭州、西安、白銀、新疆、西寧等地的快速交通系統。

開發區介紹

蘭州高新區主要經濟指標一直保持高速增長的態勢,技工貿總收入從1991年的1.21億元增長到2002年的85.9億元,增長了71倍;增加值從3022萬元增長到21.1億元,增長了70倍;稅收從258萬元增長到3.1億元,增長了120倍。預計2003年上半年完成技工貿總收入52億元,完成增加值12億元(其中工業增加值9億元),完成出口創匯1000萬美元。共完成國家級火炬計畫46項,省級火炬計畫52項,儲備了一批技術領先的產品和項目,培育成長起一批世界一流的技術和產品。截止2002年底,註冊進區企業總數達498戶,其中:高新技術企業248戶,外商投資企業32戶。企業中過千萬元的達到68戶,其中過億元的19戶,過5億元的4戶。

總體思路

蘭州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蘭州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
蘭州高新區“二次創業”的總體思路是:以創新為靈魂,以營造環境為重點,把改善軟環境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建立面向市場的運行機制;進一步拓展發展空間,增強對周邊地方和傳統產業的改造與輻射作用,形成若干個在區域經濟發展中起龍頭作用的專業園區;選擇新材料產業和生物技術與新醫藥產業作為突破方向,建設有濃郁地方特色的高新區。發展目標是:主要經濟指標以每年30%以上速度持續增長,力爭到2005年技工貿總收入突破150億元,到2010年,綜合實力進入全國高新區中等水平行列。真正把蘭州高新區建設成甘肅省和蘭州市高新技術資源積聚地、構建市場經濟新體制的示範地、“三個代表”的模範實踐區和具有鮮明特色的高新技術產業化基地。

國家級高新區全包羅

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是我國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發展的產物,它以智力密集和開放環境條件為依託,主要依靠科技實力和工業基礎,利用一切可能獲得的國外先進科技、資金和管理手段,面向國內外市場,創造局部最佳化環境,最大限度地解放和發展科技生產力,促使我國的高新技術成果儘快實現商品化、產業化和國際化,是我國發展高新技術產業的主要基地。
中關村科技園區
石家莊高新技術產業開發
包頭稀土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
吉林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
海口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
淄博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
烏魯木齊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
武漢東湖新技術開發區
大慶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
廈門火炬高技術產業開發區
重慶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
天津新技術產業園區
成都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
中山火炬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
佛山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
惠州仲愷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
珠海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
濰坊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
廣州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
南昌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
瀋陽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
桂林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
襄樊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
鄭州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
寶雞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
蘭州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
威海火炬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
杭州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
深圳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
南京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
福州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
西安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
合肥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
青島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
濟南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
上海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
昆明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

貴陽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
大連高新技術產業園區
太原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
南寧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
長春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
哈爾濱高新技術產業開發
長沙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
株州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
洛陽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
蘇州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
無錫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
常州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
綿陽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