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

杭州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

杭州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是浙江省高科技產業發展的重要“搖籃”,人稱“天堂矽谷”。

基本信息

杭州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杭州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

杭州高新區(濱江)是杭州市的一個新城區,由高新開發區、濱江區管理體制整合而成。其中,高新區建於1990年,次年經國務院批准成為首批國家級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之一,位於錢塘江北老城區原文教區一帶,面積11.44平方公里,是杭州高新區建設發展的發源地,也是高新技術的創新源和中小科技型企業的大孵化器;濱江區建於1997年,位於錢塘江南岸,面積73平方公里,下轄3個街道,現有28個社區、15個行政村,人口25萬。2002年市委市政府決定,高新、濱江兩區管理體制調整,實行“兩塊牌子、一套班子”,既按開發區模式運作,又行使地方黨委、政府職能,這不僅使高新技術產業有了新的空間,而且使“沿江開發、跨江發展”有了新的重要平台。2009年市委市政府再次作出重要決策,蕭山臨江圍墾區內濱江區所屬約8平方公里土地經置換整合成高新區(濱江)江東科技園,從而形成了“一體兩翼”的城市化新格局。

發展目標

杭州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杭州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

建區以來,圍繞市委市政府確定的“構築天堂矽谷,建設科技新城”目標,以科學發展觀為統領,堅持“發展高科技,實現產業化”,不斷完善區域創新體系,大力推進南北雙城(濱江新城和白馬湖生態創意城)建設,努力建設“生活品質之城”的新城區,經濟社會實現了快速健康發展。

經濟情況

2009年全區實現生產總值293.6億元,增長16.2%,人均GDP達1.79萬美元;財政總收入71.9億元,增長12%,其中地方財政收入36.9億元,增長16.9%;在全國54個國家級高新區中綜合排名第9。已成為全省最具影響力的科技成果產業化基地、高新技術產品出口基地、技術創新示範基地和創新型人才培養基地。近年來,我區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根據“創業富民、創新強省”和打造生活品質之城的要求,提出了今後五年建設“創新能力強、城市功能新、生活品質高”的創新型和諧社會示範區的奮鬥目標。

產業格局

杭州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杭州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

初步形成“兩強兩優兩新”的特色產業格局(“兩強”指通信設備製造業和軟體業,“兩優”指積體電路設計製造業和數位電視產業,“兩新”指動漫產業和網路遊戲產業);2006年高新技術產業實現技工貿收入885億元,占全區技工貿總收入的78.3%。
1、通訊設備製造業。2005年6月,杭州高新區通信產業園被國家信息產業部正式授予“國家電子信息產業基地(國家通信產業園)”。區內擁有100餘家通訊設備製造企業,2006年完成技工貿收入580億,代表企業有UT斯達康、東信、華為3Com、阿爾卡特等。
2、軟體產業。軟體產業基地是被國家發展計畫委員會和信息產業部正式批准的11個國家級軟體基地之一。全區擁有軟體企業1000餘家,其中11家企業進入國家規劃布局內重點軟體企業。2006年完成技工貿收入185億。初步形成杭州“天堂軟體”品牌,代表企業有諾基亞3G軟體研發中心、TATA諮詢服務、西門子軟體與系統工程、信雅達、恒生電子、浙大網新、浙大中控等。
3、積體電路設計製造業。國家積體電路設計杭州產業化基地是國家科技部於2001年12月正式批准設立,是七個國家級積體電路設計產業化基地之一。擁有積體電路設計企業30餘家。代表企業有中科微電子、三星半導體(中國)研究所、士蘭微電子等。
4、數位電視產業。籌建中的杭州數位電視產業基地首期規劃為500畝,目前已編制完成杭州數位電視產業基地建設規劃,積極引進數位電視關聯企業。
5、動漫、網路遊戲產業。2004年12月杭州高新區動畫產業園正式被國家廣電總局授予“國家動畫產業基地”。目前已有中南卡通、三辰卡通、盛大邊鋒、中國創網等40家動漫和遊戲企業加盟基地,2006年完成原創卡通片800多集,總計11000多分鐘。

園區環境

杭州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杭州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

杭州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建於1990年3月,1991年3月經國務院批准為國家級高新區。濱江區1996年12月經國務院批准設立。近幾年來,高新區(濱江)按照“構築天堂矽谷、建設科技新城”的總體要求,堅持“環境立區”,加強基礎設施建設,推進“平安濱江”、“清潔濱江”等工作,全區生態、居住、政務、人文、治安等環境不斷改善,2006年被環保總局和科技部評為ISO14000國家示範區,成為第六個獲此“國際綠卡”的國家級高新區。

社會風貌

地圖地圖

提升民生水平,提高生活品質,是科學發展觀的本質要求,也是推進創新創業的重要內源。我們堅持經濟建設、城市建設、社會建設、文化建設一起抓,初步營造了良好的和諧創業環境。
(一)加快社會事業建設。社會、文化事業建設水平是反映居民生活品質的度量衡。我區積極實施“名校集團化”戰略和“名師名校長”工程,與杭二中等名校合作興辦實驗學校、國際學校、開辦高教園區,走出了快速發展教育的新路子。集中優質資源,引進省級頂尖醫療機構,興建三甲濱江醫院,遷建省兒保醫院,取得了醫療衛生事業建設的新突破,使社會事業和文化建設儘快適應經濟建設和城市化進程。
(二)改善就業創業條件。就業是民生之本,創業是就業之源。我區為解決就業問題推出的“三券一員”(職業介紹券、用工補貼券、技能培訓券、就業幫扶員)。對招用失地人員就業滿一年的,給予用人單位每人2500元獎勵。在白馬湖生態創意城實施農居SOHO創業模式,希望以農居SOHO的低成本優勢引進文化人,帶動當地居民一起發展文創產業及相關服務業。
(三)完善社會保障體系。全面推進養老保險,全區98%的失地人員參加了農轉非基本養老保險,同時對勞動年齡段以上的農轉非人員給予每月461元的生活補貼,解決了他們的後顧之憂。積極推行農村新型合作醫療,全區99.8%的農民參加了新型農村合作醫療,通過“春風行動”進行兜底保障,社會保障網基本覆蓋到位。我們將繼續加大工作力度,爭取早日建成全國一流的和諧社會新城區。

國家級高新區全包羅

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是我國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發展的產物,它以智力密集和開放環境條件為依託,主要依靠科技實力和工業基礎,利用一切可能獲得的國外先進科技、資金和管理手段,面向國內外市場,創造局部最佳化環境,最大限度地解放和發展科技生產力,促使我國的高新技術成果儘快實現商品化、產業化和國際化,是我國發展高新技術產業的主要基地。
中關村科技園區
石家莊高新技術產業開發
包頭稀土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
吉林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
海口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
淄博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
烏魯木齊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
武漢東湖新技術開發區
大慶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
廈門火炬高技術產業開發區
重慶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
天津新技術產業園區
成都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
中山火炬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
佛山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
惠州仲愷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
珠海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
濰坊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
廣州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
南昌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
瀋陽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
桂林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
襄樊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
鄭州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
寶雞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
蘭州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
威海火炬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
杭州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
深圳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
南京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
福州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
西安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
合肥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
青島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
濟南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
上海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
昆明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

貴陽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
大連高新技術產業園區
太原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
南寧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
長春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
哈爾濱高新技術產業開發
長沙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
株州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
洛陽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
蘇州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
無錫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
常州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
綿陽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