薩吾爾登

薩吾爾登

薩吾爾登”是新疆蒙古族最主要的民間舞蹈,在各地蒙古族居區廣為流傳,深受廣大人民的喜愛。新疆蒙古族無論男女老少,幾乎人人都會跳薩吾爾登。薩吾爾登既是新疆蒙古族民間舞曲和歌舞曲的曲牌名稱,同時又是民間舞蹈的統稱。

簡介

薩吾爾登薩吾爾登

“薩吾爾登”是新疆蒙古族居住區一種樂舞的名稱,是以蒙古族樂器“托部秀爾”(彈撥樂器)伴奏,以表現馬為主、又可自由發揮的舞蹈形式。

“薩吾爾登”樂曲中有許多是以馬為標題,專門描繪馬的形象如走馬、快馬乃至跛馬的曲調,而這些曲調為人們所熟知,因此,表演者或獨自表現信馬漫步草原、或兩人表現雙馬競技,雖然只在原地而舞,但觀眾依然感受到他們所展示的意境。表演進入高潮時,樂手更加投入,在快速地彈奏中還不時地模擬馬的嘶鳴聲,把圍坐在氈帳內人們的思緒引向開闊的藍天、無垠的綠野。

這時,人們隨著樂曲的變化自由進場即興而舞,或表現擠奶擀氈,或模擬山羊頂角、雄鷹展翅;姑娘們則常用“揉肩”、“輕抖肩”以及“下腰”、“揚手揉臂”等優美的動作,抒發她們對草原美好未來的憧憬與遐想。

“薩吾爾登”和“托部秀爾”的故鄉是新疆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博湖縣,目前已被列為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同名雕塑目前已安放在博湖縣開都河景區。

由來

薩吾爾登薩吾爾登

關於薩吾爾登一詞的由來,有很多種說法。一說是形容一種馬步。一說是指彈奏“托布秀爾”琴時,手的來回甩動。一說是由土爾扈特蒙古語“薩吾那”而來,意為馬的頭上下不停地彈動,“登”是托布秀爾彈奏時發出的“登登”聲,兩詞合二為一,就是薩吾爾登。一說與蒙古語“薩吾爾”、“薩吾爾登”有聯繫,蒙古族人看到小孩玩耍時常說“薩吾爾、薩吾爾地玩”,看到小孩高興地蹦跳時常說“薩吾爾登、薩吾爾登地跳”,意指逗人喜愛的小孩動作。
薩吾爾登常在喜慶節日、男婚女嫁、迎賓送客的家宴等娛樂活動時跳。活動場地、人數不限,一般是在氈房和氈房附近的草地上進行。
薩吾爾登的動作十分豐富,有表現勞動和日常生活的,如擠奶、搗奶、套馬、獻茶、敬酒、擀氈、播種、收割等;有表現婦女生活的,如照鏡、描眉、梳辮等;有模擬動物的,如模擬雄鷹翱翔,模擬山羊、田鼠,模擬及表現馬的各種馬步及鳥類的各種動作;還有表現愛情和模擬各種人物形象的。
薩吾爾登分徒手跳、持具跳、載歌載舞跳和對歌對舞跳幾種形式。 由於受生活、居住環境及服飾穿戴習慣的影響,薩吾爾登下肢動作比較簡單,主要風格體現在上肢。手、腕、肩、臂的彈、壓、推、拉、揉、繞;以腰為軸的前俯後仰;肩前推則肘後頂,肩後頂則肘前推;腳慢手快,稜角分明;以及每一動作雙膝始終帶彈性的屈伸顫動形成為薩吾爾登的鮮明特點。

舞蹈類別

蒙古族薩吾爾登舞薩吾爾登

1.愛來德比里格薩吾爾登
“愛來”是鷂鷹的意思,“德比里格”,鷂鷹振翅。這個“薩吾爾登”的動作是模仿玩耍的鳥類飛翅和其他動作。據老藝人的說法,這是學“薩吾爾登”的入門動作。通過模仿鳥、羊、駱駝、馬、山羊等動物的動作,來表達內心世界的方法,也是蒙古人愛護大自然的本性體現。
2.交熱哈爾薩吾爾登,即黑走馬薩吾爾登
“交熱哈爾薩吾爾登”中有“巴爾郎哈吉樂薩吾爾登”、“巴里進克爾薩吾爾登”、“額若里得哥太沙爾嘎薩吾爾登”、“莫仁新尼地樂薩吾爾登”、“塞汗叫讀爾薩吾爾登”、“哈特讓薩吾爾登”等。這些“薩吾爾登”的主要特點,是模仿馬的步伐和樣式來跳的馬舞。
(1)交熱哈爾薩吾爾登
“交熱”是指走馬的一種步伐,“哈爾”是指馬的顏色,黑色的意思。兩個都是蒙語名稱。其跳舞動作和技巧是模仿走馬的步伐,腳部動作快又均勻,手的動作像騎馬一樣蹭腰,跟著樂曲跳舞。舞蹈中腳部動作比較多。據民間老藝人的回憶,從前跳這個舞蹈時,跳舞者在自己的手腕、腳腕處掛上小鈴。這樣一來,節奏均勻的鈴聲,悅耳動心。由此看來,跳這個舞蹈的人很可能是一個演藝水平高、精通歌舞的藝人。
(2)巴爾郎哈吉樂薩吾爾登和巴里進克爾薩吾爾登
這兩個“薩吾爾登”都是模仿馬的快步動作,所以腳步和手的彎弄的動作少。
(3)額若里得哥太沙爾嘎薩吾爾登
“額若里得哥”是被羈絆的意思。跳這個舞時,像前後腿被綁的馬一樣,一蹩一蹶,動作很滑稽,讓人看了開心大笑。其中的“道個楞薩吾爾登”與“額若里得哥太沙爾嘎薩吾爾登”相似,也可能是名稱不同的一個“薩吾爾登”。
(4)莫仁新尼地樂薩吾爾登和塞汗叫讀爾薩吾爾登
這兩個“薩吾爾登”舞蹈與前面所提的“薩吾爾登”一樣,模仿馬的步伐來跳。這也和蒙古人歷來與馬相伴的生活習性有關。
3.拖布肯薩吾爾登
“拖布肯”是穩重的意思,即穩重的薩吾爾登。跳這個“薩吾爾登”舞蹈的特徵是手腕、肩部的動作、技巧。手腳運用等比較緩慢,由此得名。此“薩吾爾登”舞蹈里還包含著“叟呼兒靠克新”(瞎子老頭)、“早克塞薩吾爾登”(直立的薩吾爾登)兩種。從這三個“薩吾爾登”舞蹈的動作、特點、內容、意義觀察,表演者的動作緩慢、認真,而且跳舞步子小。它們的名稱都具有方言性。
4.呼爾登薩吾爾登
“呼爾登”是快的意思,即快步薩吾爾登。這個“薩吾爾登”與“拖布肯薩吾爾登”比起來動作快,手腳迅猛,變化較自由,並且占用場所大。
5.哈努村薩吾爾登
“哈努村”是袖子的意思。蒙古人歷來就有根據在生活的遭遇或所見所聞來作詩歌的習慣。這個“薩吾爾登”是由生活中常用的衣裳的袖子來取名。跳這個舞蹈的藝人模仿被風吹的楊柳一樣悠揚的動作來表演,並且常用坐跪或彎腰的姿勢,非常優美。“好爾買薩吾爾登”即“大襟薩吾爾登”,同樣也多用衣裳的下擺飄動,手腳動作配合婀娜多姿。平常婦女多參與這個“薩吾爾登”,這是她們最愛跳的生活中的勞動舞。
6.烏孫乃多里乾薩吾爾登
“烏孫乃多里乾”是水浪的意思,即水浪薩吾爾登。這個“薩吾爾登”是模仿自然現象的舞蹈。也是遠古的蒙古人信仰薩滿教所致,與他們的遊牧生活息息相關。在這個“薩吾爾登”中,表演者模仿人們觀察到的生活與自然界的現象和響聲。主要特徵是舞蹈動作起伏較大。這個“薩吾爾登”一般由男女共同參與。
7.索倫薩吾爾登
“索倫”一詞原先是指達斡爾和鄂溫克族。很有可能是以前蒙古人在與這些民族共同生活的過程中受他們的舞蹈文化滲透,或者也可能是“薩吾爾登”舞蹈的某些動作與他們的舞蹈有相同之處,所以有了這個名稱。
8.錫外德里鄧薩吾爾登,即圓形薩吾爾登
衛拉特方言中的“錫外”,指的是城牆或堡壘。在古代,蒙古人打仗是用木頭或石頭建造圓形堡壘抵禦侵犯的敵人。這種堡壘一般都是圓形的。而“德里鄧”是口風耳的意思。跳這個舞蹈的場地小,像是在“錫外”中的小兔子一樣,由蹦蹦跳跳的滑稽動作而取名為“錫外德里鄧”(堡壘中的口風耳)。此名稱也包含著轉圓跳舞的特點。
9.烏鄧薩吾爾登,即房門薩吾爾登
“烏鄧”一詞指的是蒙古包的門。由此可以進一步肯定,“薩吾爾登”是在蒙古包中產生的說法。
10.杜爾冬薩吾爾登,即綢巾薩吾爾登
這是“薩吾爾登”舞蹈中男男女女配合的雙人舞蹈。舞蹈時人們唱著:
頭巾就是頭巾/中間有花兒的頭巾呀/如有愛心/那么好的那米吉力呀/把頭巾舉到天窗看一看/曙光一樣好看呀/並坐著身旁/那么好的那米吉力/把頭巾舉到門檻前看一看/鏡子一樣發光的頭巾呀/坐近看一看/那么好的那米吉力!
唱歌的同時,男女雙雙翩翩起舞。
11.烏熱里動古薩吾爾登,即解繩薩吾爾登
這個舞蹈的動作中,手像解繩套一樣上下環繞,左右交錯,腳步動作變化不多。整個舞蹈節奏緩慢。
12.烏如克特可
“烏如克”是灰褐色的意思,“特可”是公山羊,即灰色的山羊“薩吾爾登”。“烏如克特可”是“薩吾爾登”舞蹈中最有特點的、充滿神話故事的舞蹈。“烏如克特可”有一個神話故事:很久以前,有一個剝削民眾的可惡可汗。有一天,這個可汗帶大臣和射箭手打獵途中遇到了一群野黃羊。可是,可汗和他的部下精疲力竭也沒有射中一隻。這群野黃羊就像與他們作對似的,在不遠處玩耍歡舞。於是,可汗非常生氣,下死命令:“你們沒有射中這些黃羊,就模仿他們跳舞。誰不會跳就殺頭,誰跳的好就得到牲畜、金錢的獎賞。”大臣們只好像黃羊一樣跳舞。可這樣一來可汗更生氣,一連殺死好幾個人。這時,一個少年彈起托布秀兒,地上的木刻小山羊就跟著節奏跳起來。可汗說話算數,獎勵了少年。從此,民間就有了這個“烏如克特可”的舞蹈。打仗或打獵回來,大家聚集一起唱歌跳舞的情況,符合古老的蒙古人的生活習俗,也符合“薩吾爾登”舞蹈中拍手稱快或唱歌狂奔的習俗。
按照內容、形式、動作來比較和研究,完整的曲子也只有12種。目前,在新疆有衛拉特蒙古族的地區,對一種舞蹈有不同名稱是很自然的。隨著歷史的發展變化,語言本身也在變化。同一種舞蹈,有不一樣的名稱,同一個名稱有不一樣的表演時很正常的。

形式多樣

巴彥浩特“伊克奈爾”會場上,460人同時跳起薩吾爾登舞。巴彥浩特“伊克奈爾”會場上,460人同時跳起薩吾爾登舞。

薩吾爾登的動作十分豐富,有表現勞動和日常生活的,如擠奶、搗奶、套馬、敬酒、擀氈、播種、收割等;有表現婦女生活的,如照鏡、描眉、梳辮等;有模擬動物的,如模擬雄鷹翱翔,鳥、馬、牛、山羊、駱駝、鴨子、田鼠等各種動物的動作及步態;有模擬自然景物的,如水波、草浪等,還有模擬各種人物形象和表現愛情的。
薩吾爾登一般分為徒手跳、持具跳、載歌載舞跳和對歌對舞跳這幾種形式。
帶道具的有頂碗和雙手各拿一雙筷子跳。手拿托普修爾邊彈邊跳,其動作中除硬肩、聳肩、轉身之外有反彈托普修爾的舞姿和動作。跳法有達勒勒恩比(即提壓腕動作)、敖德勒恩比(即繞臂動作)、阿查比(即托重而跳),薩吾爾登的典型動作有硬肩、聳肩、壓提腕、抖手、繞臂等,在2人、3人和多人的對舞中除抖肩、叉腰擺動胳膊、曲腿馬步等基本動作外,動作可即興千變萬化。當所有的人都被請到場中載歌載舞,那種沸騰感會讓人熱血膨脹,幸福和滿足的感覺油然而生。
薩吾爾登舞蹈是簡單的,它的起伏和搖擺是對自然的描摹、草原的描摹、生活的描摹。
薩吾爾登舞和蒙古族另一個著名的舞蹈安代舞一樣,與遠古時期的圖騰崇拜不無關係。舞蹈作為人的“肢體語言”或者說是“動態語言”,也是人類所獨有的。在我們身邊有許多模擬鳥獸情態的舞蹈,比如傣族的孔雀舞、塔吉克的鷹舞,還有熊舞、刀郎麥西熱甫等舞蹈無不與狩獵等生活相關。在陰山西端的托林溝岩畫就是北方最古老的狩獵舞蹈畫,這幅岩畫與古籍中記載的“百獸帥舞”相印證。通過在新疆和內蒙發現的岩畫,專家認為中國舞蹈最早出自於北方遊牧民族。
薩吾爾登的神奇還在於它在簡單中的千變萬化。誰也說不清楚這個舞蹈究竟產生於那一年,又被多少代人跳過。跳過了多少的歲月,歡樂了多少的蒙古包。
當草原上蒙古包里薩吾爾登的舞步隨著拖布秀兒的鏇律鏇轉起來,整個草原都會被激情的鏇風點燃。薩吾爾登就是這樣,具有神奇的魔力。

藝術特色

薩吾爾登薩吾爾登

“薩吾爾登”是蒙古族和碩特部獨創的藝術,手腕動作較多,下肢工作比較簡單,很多動作來自生活,有多種表現形式。經過漫長的歷史,“薩吾爾登”舞蹈幾近失傳,2004年以來,經內蒙古阿拉善盟和阿拉善左旗努力挖掘,這一民族瑰寶又重現異彩。

神奇舞蹈
薩吾爾登是快樂的,是平民的、是屬於土地的、草原的、它不像蒙古族的只屬於天空的長調那么憂鬱而高貴。薩吾爾登的開始就是草原狂歡的開始,就是草原遊牧部落的狂歡節的開始。這種熱烈的洪流會將牧人木訥的猶豫劃開,會將穹窿的氈包掀翻在地。會將牧人醉酒的雙足送上歡樂的穹頂。
這種舞蹈所含有的魅力還遠不止這些,最重要的一點是在這個時候所有的參與者、所有的觀望者都會忘記了自己的年齡而年輕起來,這個時候所有的人都是18歲。這才是薩吾爾登最神奇的魅力。
這個神奇的舞蹈的故鄉就在新疆,可以說,只要是蒙古人就會跳薩吾爾登,只要有蒙古人的聚會就會有薩吾爾登的舞蹈。
無論是在賽里木湖畔,在美麗的天鵝湖還是鞏乃斯大草原,在巴音那木、還是東都精或者是在溫泉河邊,只要是有蒙古包的地方,薩吾爾登的腳步就跳躍過,就歡樂過。
薩吾爾登是歡快的,它的明快的節奏和輕盈的舞步,尤其當兩人對舞的時候它的前仰後合,左搖右擺是和諧的糾纏、是原地的奔跑,是雄性的纏繞和蛇扭的嬌柔,會讓你心悸搖盪。
激情而舞
薩吾爾登是新疆蒙古族最主要的民間舞蹈。 關於“薩吾爾登”一詞的由來說法不一。有說是形容一種馬步;有說是指彈奏“托布秀爾”琴時,手的來回甩動;也有說是由蒙古語“薩吾那”而來,意為馬在奔跑的時候頭上下不停地彈動。我個人比較傾向於第一種說法,因為“撒吾那”具有奔跑之意,也是形容一種馬步。
其實我最初產生這樣的想法和傾向於“奔跑奔騰”的感覺是在看到了一次次舞蹈的場面後才確定的,因為當所有的人都扭動著腰肢,交叉著雙足,擺動著手臂沉醉搖曳的時候,你看到的、想到的、感受到的就是一種沸騰、奔騰、搖曳、盛開、幸福的感覺。那場面水乳交融,搖擺如微風中的夏花、奔騰如同歡奔的群馬、沸騰如同海水的波浪,快樂到了極致。
薩吾爾登經常會在喜慶節日、男婚女嫁、迎賓送客等娛樂活動時跳起來。其實即便沒有什麼安排,但凡需要快樂,薩吾爾登就會忽然來臨。沒有場地、人數限制,隨著拖布秀兒的彈奏會有一兩個人先跳起來,然後他們再將在座的客人一個個請起來。於是這個氈包就躍動和鏇轉起來了。

文化傳承

薩吾爾登薩吾爾登

“薩吾爾登舞一度在內蒙古消失了一百多年……”阿左旗文體局局長額寶勒德的一席話,得知原來這個舞蹈的來歷頗不簡單。2004年,開始對民族傳統藝術進行系統的挖掘、整理。盟歌舞團的工作人員在額濟納旗的一些老藝術家那裡發現了這種舞蹈,但因為已經消失了一百多年,老人們也不能記起完整的舞姿了。

後來,額寶勒德局長聽說新疆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有這種舞蹈,就想去學習取經,但當地政府認為這是本地特有的舞蹈,拒絕外傳。無奈之下,額局長又去了蒙古國,從那裡找到了會跳薩吾爾登舞的藝術家溫都爾勒,並邀請她於2005年11月在阿左旗舉辦了一期培訓班。自此以後,薩吾爾登舞開始在我盟流行起來,目前全盟會跳薩吾爾登舞的已經有一千多人。特別是在有關部門的安排下,蒙一小和二小的學生都開始學習這種舞蹈。記者還了解到,盟歌舞團和阿左旗烏蘭牧騎都在薩吾爾登舞的基礎上,注入了新的藝術內涵,讓阿拉善特色的薩吾爾登舞出現在觀眾面前,成為我盟的一種特色舞蹈、品牌舞蹈。

可以說在蒙古族的所有舞蹈之中薩吾爾登是最歡樂和最具有感染力的舞蹈。
如果說氈房、草原、馬頭琴、征戰、遷徙、遊牧、酒、敖包、是對蒙古族人最為簡潔而直接的描述,長調和拖布秀兒彈奏下的薩吾爾登則是對於蒙古族人精神的支持。那么可以說在薩吾爾登的漩渦下牧人的沉鬱會釋然,快樂會爆發;如果說長調是蒙古人持重、隱忍、尊嚴、傷痕的記憶,那么薩吾爾登則使得蒙古人耿直、坦誠、忠實、快樂的天性袒露無遺。否則,在天蒼蒼野茫茫的草原穹廬下精神的歸屬地恐怕只有那依附著巨大神靈的掛滿經幡的樹了。那樣的狀態會是怎樣的一種清淨和無奈。
這個夏天我有幸在和布克賽爾、博樂精河巴音那木、東都精草原還有在阿勒泰的汗德噶特蒙古鄉被捲入這樣的漩渦,激情而舞。尤其在精河人大吾主人的安排下,在蒙古族風情園一邊感受著蒙古美食,傾聽民間歌手的古老長調,然後被他們詼諧幽默的舞蹈吸引著也學跳起來。
當請你跳薩吾爾登舞的人站在你的面前擺動著水波一樣的肢體盛情邀請的時候,當潔白而尊貴的的哈達舉過來,當斟滿了奶酒的雕花的銀碗端過來,當激越的歡歌唱響,當歡樂的薩吾爾登跳起來的時候,你已經沒有任何拒絕的理由,你會身不由己地捲入和沉醉在歡樂的薩吾爾登的真誠的漩渦之中。

相關活動

盟歌舞團演員盡得薩吾爾登舞精髓,跳起來別有一番風情盟歌舞團演員盡得薩吾爾登舞精髓,跳起來別有一番風情

2007年9月11日,在阿盟歌舞團排練廳,身著土爾扈特民族服飾的姑娘們為記者表演了薩吾爾登舞。只見她們雙手五指併攏,用“揉肩”、“輕抖肩”以及“下腰”、“揚手揉臂”等優美的動作,讓人產生無盡的憧憬與遐想。記者發現,薩吾爾登舞手腕部動作較多,而下肢動作比較簡單,很多動作看起來非常眼熟。據舞蹈教練敖雲講,她去過新疆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從一位老人那裡得知,薩吾爾登舞很多動作都是來自生活:有表現勞動和日常生活的,如擠奶、搗奶、套馬、獻茶、敬酒、擀氈、播種、收割等;有表現婦女生活的,如照鏡、描眉、梳辮等;有模擬動物的,如模擬雄鷹翱翔,模擬山羊、田鼠,模擬及表現馬的各種馬步及鳥類的各種動作;還有表現愛情和模擬各種人物形象的。正是這些從生活中提煉的動作,最終形成了獨特的薩吾爾登舞。

2007年8月11日,內蒙古六十大慶活動進行得如火如荼。當國家副主席曾慶紅來到位於巴彥浩特的“伊克奈爾”會場時,受到我盟民眾的熱烈歡迎。460位身著民族服裝的阿拉善人同時跳起一種優美的舞蹈,曾慶紅大為感動,與大家一起翩翩起舞。中央電視台等各大媒體將這難忘的一刻傳遍了全國各地。這種舞蹈就是薩吾爾登舞。
8月12日晚,“慶祝內蒙古自治區成立60周年中央藝術團慰問演出”在巴彥浩特體育場隆重舉行,我盟的百餘名演員與中央藝術團的藝術家同台獻藝,6個本土節目中,薩吾爾登舞再次亮相,引來掌聲一片。8月15日,由文化部、國家廣電總局、新聞出版總署和自治區政府共同主辦的第三屆中國西部文化產業博覽會在呼和浩特隆重開幕。我盟展廳大螢幕前,盟歌舞團演員表演的薩吾爾登舞翩然怒放,吸引了不少來賓的關注。
8月20日下午5點,內蒙古國際會展中心的擴音器里傳出喜訊:阿拉善盟代表隊獲得全區民族民間廣場舞大賽第一名!此次大賽全面展示了自治區老年人豐富多彩的生活及健康向上的精神風貌。我盟代表隊表演的薩吾爾登舞,讓呼和浩特居民為之驚訝,他們說,從來沒有見到過這么特別的舞蹈。更讓人振奮的是,本次全區民族民間廣場舞大賽指定的5個規定舞蹈中,我盟的薩吾爾登舞位列其中,將在全區得到推廣。

新疆民族舞蹈

新疆舞蹈活潑優美,步伐輕快靈巧,身體各部分的運用較為細緻,尤其是手腕和舞姿的變化極為豐富;因為其地理位置時在歐亞大陸上的交通樞紐,因此文化有綜合特點,舞蹈呈現豐富多彩的有濃郁特色的特點。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