卡拉角勒哈

卡拉角勒哈

哈薩克語,意為“黑色的走馬”。哈薩克族有一句古老的諺語:“歌和馬是哈薩克的兩隻翅膀”。馬是哈薩克族生活中不可缺少的工具和夥伴,而“黑走馬”更是馬中尤物,它形象剽悍雄壯,通體黑亮,走時步伐平穩有力,姿勢優美,蹄聲猶如鏗鏘的鼓點。騎上黑走馬,猶如進入一種藝術境界,人在舞,馬亦在舞。由此而形成了以卡拉角勒哈命名的民間舞蹈和同名樂曲。

介紹

卡拉角勒哈是一種比較古老的舞蹈,關於它的來源,在哈薩克族民間有這樣的傳說:很久以前,草原上有一位哈薩克族小伙子發現了一群野馬,他揮動套馬索套住了一匹非常剽悍的黑色野馬。小伙子歷盡種種艱辛,克服重重困難,終於將它馴化成一匹上好的走馬。當他騎著黑走馬回到阿吾勒(家鄉)時,鄉親們聞訊紛紛前來祝賀。小伙子在馬上和馬下,用各種動作自豪而詼諧地表演了他捕捉和馴化黑馬的整個過程。從此,以騎馬為題材的,表現草原上駿馬賓士時矯健姿態的卡拉角勒哈舞蹈便在哈薩克族民間流傳。

卡拉角勒哈男性的動作輕快有力,剛健蒼勁,模仿黑走馬的走、跑、跳、躍等姿態,在全身一張一弛的律動中表現狙獷、剽悍和豪放的風格。女性的動作優美舒展、活潑含蓄,如顯示姑娘美麗而自豪的“花兒贊”,窺視戀人的“羞窺”,前俯後仰的“展裙吊花”等。男女的這些動作,都包含著特定的內容,與表演者的內心情感和幽默詼諧的面部表情融為一體,並根據舞者自身水平可以自由發揮,不斷增加新的內容和動作。表演者時常把勞動和生活中具有濃厚特色的各種動態揉進舞蹈之中,使卡拉角勒哈的舞蹈語彙和表演內容更加豐富多樣,並由此衍化出諸如“擀氈舞”、“擠奶舞”、“繡花舞”、“拉麵舞”等舞蹈。

卡拉角勒哈既可以在歡樂的大型集會中,也可以在小小的氈房裡進行表演。可以由一人單獨跳,也可以雙人對跳或多人集體表演。舞法亦可以因人、因地而異。視當時的氣氛和環境,有輕鬆愉快的表演,有剛強有力的表演,也有幽默滑稽的表演,從而得到各種不同的藝術效果。哈薩克族人在放牧、勞動之餘,常常伴著冬布拉的琴聲跳卡拉角勒哈,高歌歡舞達旦。

卡拉角勒哈以同名樂曲伴奏。這種樂曲的節奏感極強,明快活潑,鏇律宛如駿馬在草原上馳騁。它由哈薩克族的傳統樂器冬布拉彈奏,按照舞蹈的快慢來變換節奏,並形成了大同小異的地方特點和個人演奏技巧。

卡拉角勒哈即興表演時不需要專門的服飾和道具,可以隨時隨地即興起舞表演。在民俗活動等演出時需要戴氈帽,穿襯衫和帶彩色圖案的坎肩,穿長褲和靴子,扎牛皮腰帶。

萬人黑走馬

在2009年8月30日,青河縣城卻成了萬人空巷的盛大歡慶的日子。這個總共只有6.1萬人口的縣城當日有13288名民眾在縣城的4個廣場演出了聲勢浩大的哈薩克民族歌舞“卡拉角勒哈”,在歡快的音樂中,青河縣成了歡樂的海洋。這一活動成為了“大世界吉尼斯之最”。當日台北時間11時58分,前來參加萬人哈薩克民族歌舞“卡拉角勒哈”展演的地委副書記楊雅芳宣布展演開始,在青河縣文化廣場、青龍湖廣場、音樂噴泉廣場和阿熱勒鄉草原廣場上等4個會場同時進行了演出,展演活動以哈薩克族的民間傳統舞蹈“卡拉角勒哈”為表現主題,阿肯彈唱和現場冬不拉彈奏為輔助表演。  “卡拉角勒哈”是哈薩克族中最具有代表性的民間舞蹈,廣泛流傳於新疆境內的哈薩克族居住區。自古以來哈薩克族以畜牧業為主,男人騎馬放牧,婦女從事擠奶、剪毛、擀氈、熟皮等活動,這種逐水草而居的遊牧生活造就了其豐富多彩的草原文化藝術。“卡拉角勒哈”在哈薩克語中意為“黑色的走馬”,馬是哈薩克人生活中不可缺少的工具和夥伴,而黑走馬更是馬中尤物。形象中的黑走馬形之剽悍雄壯,走時步伐平穩有力,姿態優美,蹄聲猶如鏗鏘的鼓點,騎在黑走馬上猶如進入一種藝術境界,人在舞、馬亦在舞。由此而形成了以“卡拉角勒哈”命名的民間舞蹈和同名樂曲,“卡拉角勒哈”男子的舞蹈動作輕快有力,女子動作優美舒展,模仿形象逼真。“卡拉角勒哈”是凸顯哈薩克民族生活的舞蹈,在後代的生活中以現代歌舞形式所替代。代表著民間文化的“卡拉角勒哈”從民族生活的需求中逐漸走向舞台,又從舞台流傳回到民間。傳承人的高齡,現代化歌舞的替代,使“卡拉角勒哈”這一民間文化從民間即將消失。  此次青河縣大力組織這一活動也是旨在弘揚少數民族文化。青河縣委常委、宣傳部部長木黑提介紹:“阿勒泰地委為了大力弘揚少數民族傳統的優秀民間藝術,從去年起要求各中國小的課間操普及卡拉角勒哈,這就為這個民間藝術打下了良好的民眾基礎。” 據統計,當日參加演出的各族民眾的人數達到13288人,演出結束這個活動也創下了上海大世界吉尼斯紀錄。

新疆民族舞蹈

新疆舞蹈活潑優美,步伐輕快靈巧,身體各部分的運用較為細緻,尤其是手腕和舞姿的變化極為豐富;因為其地理位置時在歐亞大陸上的交通樞紐,因此文化有綜合特點,舞蹈呈現豐富多彩的有濃郁特色的特點。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