蓮葉點地梅

蓮葉點地梅

蓮葉點地梅是雙子葉植物藥報春花科植物,分布於湖北西部,四川中、西部,陝西南部。

基本信息

蓮葉點地梅介紹

【藥 名】:蓮葉點地梅


【來 源】:為雙子葉植物藥報春花科植物蓮葉點地梅。
【別 名】:破頭風雲霧草(湖北)
【動植物資源分布】:分布於湖北西部,四川中、西部,陝西南部。
【拉丁名】:原植物蓮葉點地梅 Androsace henryi Oliv
【考 證】:始載於《中國高等植物圖鑑》。

名稱及別名

蓮葉點地梅蓮葉點地梅
【名稱】:蓮葉點地梅
【科屬】:雙子葉植物藥報春花科植物蓮葉點地梅。
【別名】:破頭風、雲霧草,大虎耳草,破頭風,青虎耳,四兩麻,湯元葉,岩銅錢草,雲霧草
【拉丁名】:原植物蓮葉點地梅AndrosacehenryiOliv
【異名】:Androsacehenryivar.crassifoliaHand.-Mazz.

形態特徵

多年生草本。根狀莖粗短,基部具多數纖維狀鬚根。葉基生,圓形至圓腎形,直徑3-7厘米,先端圓形,基部心形彎缺深達葉片的1/3,邊緣具淺裂狀圓齒或重牙齒,兩面被短糙伏毛,具3(-5)基出脈;葉柄長6-16厘米,被稍開展的柔毛。花葶通常2-4枚自葉叢中抽出,高(7)15-30厘米;傘形花序12-40花;苞片小,線形或線狀披針形,長3-9毫米;花梗纖細,近等長,長10-18毫米,密被小柔毛;花萼漏斗狀,長3-4毫米,被小伏毛,分裂達中部,裂片三角形或狹卵狀三角形,果時幾不增大,具明顯的3-5脈;花冠白色,筒部與花萼近等長,裂片倒卵狀心形。蒴果近陀螺形,先端近平截。花期4-5月;果期,5-6月。

藥用價值

【功效】:祛風止痛。
【主治】:治頭痛、目痛。
【性味歸經】:辛、苦,平。入肝經。
【用法用量】:內服:用本品浸酒後服用。

生長分布

分布於湖北西部,四川中、西部,陝西南部。

相關條目

生物 醫學 植物 草藥

報春花科點地梅屬植物

點地梅屬,報春花科,約100種,分布於北溫帶,我國約60種,產西北和西南,他處少見。一年生或多年生、矮小草本;葉各式,全部基生或旋疊狀排列於枝上;花小,白色或紅色;萼5裂;花冠高腳碟狀或近輪狀,管短於萼,裂片5,喉部有環紋或有摺與裂片對生;雄蕊5,內藏;子房球形,花柱短;蒴果卵狀或球形,5裂。本屬和Primula屬很相近,惟冠管短於花萼,且於喉部收縮。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