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仙山景區

萬仙山景區

萬仙山景區是個石頭的世界,石磨石碾石頭牆,石桌石凳石頭炕,渾石到頂的農家莊院,一幢幢,一排排,依山順勢地座落在千仞壁立的山崖上,別有一番山村情趣。萬仙山景區的郭亮洞,長1200米,洞頂是嶙峋的怪石,開鑿時留下的支撐廊頂的天然石柱,形成了崖下的“照明視窗”,被讚譽為“世界第八奇蹟”。

基本信息

景區簡介

萬仙山景區萬仙山景區

萬仙山景區位於河南省新鄉輝縣市西北部太行山腹地沙窯鄉境內,距新鄉市 75 公里 ,總面積 64 平方公里,最高海拔 1672 米 ,年平均氣溫比山下低 6 度。這裡群峰競秀,層巒疊嶂,溝壑縱橫,飛瀑流泉,既有雄強而蒼茫的石壁景觀又有妙曼而秀雅的山鄉風韻,集雄壯奇幽俊為一體。

由中華影視村——郭亮、清幽山鄉——南坪、人間仙境——羅姐寨三個景區組成,被評為國家 AAAA 級旅遊區、國家地質公園、國家森林公園、河南最美景區之一,是著名的影視寫生、休閒避暑、戶外運動基地。萬仙山被譽為“太行明珠”、“華夏奇觀”。先後有《清涼寺鐘聲》《走出地平線》《倒霉大叔的婚事》《戰爭角落》《舉起手來》《天高地厚》等40多部影視片在中華影視村郭亮拍攝。萬仙山景區以優美的自然風光、古樸的風俗民情吸引著眾多的中外遊客,同時景區正積極創建國家5A級景區,以精品旅遊品牌服務海內外遊客。景區主要景點有紅岩絕壁大峽谷、影視村、絕壁長廊、天池、蓮花盆、白龍洞、喊泉、日月星石、黑龍潭瀑布、五峰山林海、磨劍鋒瀑布、七郎峰、螞蟻山等 200 多處單體景點。

對外開放以來,80多個國家的3000多個旅遊團先後來此觀光,日本名古屋電視台、國辦不少影視廠家在此拍攝了《開鑿太行山的人們》《雙雄會》《包公》《常香玉》、《清涼寺的鐘聲》、《走出地平線》等20多部影視片。著名電影導演謝晉,揮筆寫下了“太行明珠”的題詞。
門票:35元
位置:位於輝縣市西北55公里的太行山腹地。

地貌地形

萬仙山風景區是國家4A級風景區萬仙山風景區是國家4A級風景區
萬壑有聲伴天籟,千峰無語立斜陽。風光旖旎,景色秀麗的萬仙山位於太行山南麓,至峰頂可遠眺黃河,俯瞰牧野,一覽逶迤群山。

萬仙山匯聚百里太行赤岩絕壁的精華,赤紅色的懸崖高越百米,似凝固的岩瀑石幕,曲折、盤鏇、迂迴、流暢的圍、隔、堵、截出八條深澗峽谷。飛瀑、洞穴、老樹、古寨、石牆、石街、石房子組成一個個鮮亮的景點。 進入萬仙山腹地,環顧一座座奇峰,多層重疊,赳赳向上,直刺雲天,姿態迥異,似神似仙,惟妙惟肖,霧遮雲繞,飄然欲動:甲冑在身的將軍峰,揮手遙望的華山石人,仰天側臥的虎嘯石,錯落有致的七郎峰,幾欲開屏的孔雀,鎮定落座的石鷹,體積上萬立方米的太行石王。還有那四大龍洞--黃龍洞白龍洞紅龍洞黑龍洞;四大崖梯--續梯、天梯、猴梯、寨門梯;四大奇石--日月星石、龍鱗石、神龍石、鴛鴦石;四大古寨--漢王寨鐵打寨、羅姐寨、藺相如寨

萬仙山保留著原始次生林,覆蓋著古老的植被,生長著千餘種植物,兩百多種草藥,十多種食用菌,可稱得上植物類王國的天然寶庫。萬仙山山高林密,人跡罕至,是眾多野生動物的樂園,金錢豹獼猴黃羊時有出沒,山雀角雉等隨處可見。還有眾多色彩斑斕的蝴蝶

豐富的水源

良好的林木植被涵養了豐富的水源,泊泊青泉、淙淙小溪從岩縫中流出,匯成一條條瀑布,衝擊出一個個深潭,黑龍潭瀑布、磨劍峰瀑布、白龍潭瀑布、雪山潭瀑布、通天河瀑布、喊泉似一束束冰絲銀紗垂掛在谷底峰澗。

氣候生態

萬仙山風景區是國家4A級風景區萬仙山風景區是國家4A級風景區
萬仙山景區坐落在太行山腹地,森林覆蓋率達95%以上,環境優美,是理想的避暑勝地。午時如春,晚時如秋,這裡有“仙化”的村居,“人化”的山水。

春日繁花錦簇,夏日綠海蔽眼,秋日紅葉似火,冬日積雪如銀,一年四季可游可觀。這裡有一特殊地貌景觀,即紅岩絕壁大峽谷景觀,為一古老的原生地貌,深約200餘米,若從谷頂算起高差遷千餘米,寬約500餘米,最窄處僅有一米,長約20餘公里,峭壁筆直如削,裸露紅色岩體,橫亘天際,雄奇壯觀。

這裡地質發育較好,太古代、元古代、古生代、中生代、新生代地層都有分布,代表了華北地區地層構造,岩層出露好,各代地層接觸界線清楚,是了解華北地質構造的典型地區,呈現的繁多紋理,如書可讀,如畫可賞,芸集了萬千信息供人採集,是進行地球科普教育的理想課堂。中國地質學院教授、國家建設部風景名勝專家顧問陳安澤先生稱這裡是“一座天然地質博物館”。

北京大學城市與環境學系教授、國家建設部專家顧問謝凝高先生說:“萬仙山奇峰插天,造型豐富,植被茂密,動物眾多,深峽幽谷,潭、瀑、溪眾多,水質甘洌。峰、崖、峽、瀑、樹互為構景,達到了步移景遷之境。不僅是一座地質博物館,也是一個生態博物館”。

歷史文化

萬仙山風景區萬仙山風景區

自秦漢以來,萬仙山上就有人家。光武帝劉秀被王莽追殺時,曾路過此地,北宋楊家將西征時曾在這裡紮營 ,一個個古寨的寨牆、墟址依然殘存,流傳著許許多多故事和傳說。

二十世紀八十年代,萬仙山撩開神秘的面紗,著名導演謝晉在這裡執導《清涼寺鐘聲》,題寫了“太行明珠”,於本正導演在這裡執導《走出地平線》,先後有《倒霉大叔的婚事》、《戰爭角落》、《舉起手來》、《天高地厚》等40多部影視劇在這裡拍攝外景。許還山楊在葆濮存昕郭達潘長江倪萍等眾多藝術家在這裡擔綱表演,郭亮村被譽為“華夏影視村”、“中國第一影視村”。

萬仙山俊秀的景色,吸引著眾多書畫家、攝影家前來寫生、採風。書畫家張仃六進萬仙山,題寫“華夏奇觀”。張憑、王世龍、侯德昌等書畫家、攝影家在這裡留下了傳世之作。中央美院、廣州美院落等100多所藝術院校把萬仙山定為寫生基地,每年有數萬名學生在這裡臨景習作。

景點介紹

五龍嘯

聚洞天含涎孕靈氣,萬仙飄臨雲底奇石萌秀色。萬仙山景色獨特,山高氣爽,氣溫與山下相差6度,盛夏季節,山下酷熱難擋,山上清涼如秋。 萬仙山四季四景,應時變幻,春、花團簇錦,嫩飾赤岩;夏,綠漫峰巒,山丹點綴;秋,雲高天藍,紅葉盡染;冬,雪填溝壑,冰掛高懸。

萬仙山

沒有商業泛濫的喧囂,沒有精雕細啄的人造景觀,沒有時尚開發的硬傷。仍然保留著渾然天成,仍充盈著洪荒野氣,讓人在跋涉的喘息中融入自然。 走進萬仙山,住農舍,食農家飯,聞炊煙裊裊,瞧百年老宅,看藍天白雲,聽瀑鳥合鳴,走林間小道,吸太行氧吧,坐石凳弈棋誦詩,臨景揮筆,潑墨丹青,可領略時光倒流,歸返原始的韻味。 走進萬仙山,森林浴、生態游、觀日出、賞明月、登石梯、攀崖壁、探洞穴、濯清泉、認草藥、拾蘑菇、品山泉甘甜,嘗山果純香,憑弔山寨墟址,發思古之幽情,看影視村天然外景,聽村民講拍攝趣聞,平添幾分遊樂,幾分遊興。

萬峰競秀俏裝列陣作儀仗 千瀑急流同吟合奏迎賓曲 萬仙山道路順暢,連線兩省五市,從鄭州、邯鄲、安陽、晉城、菏澤、長治、洛陽、開封等地乘車,半日之內即可抵達景區核心。景區賓館設施齊全,尤其是家庭旅館別具特色,已成為各界朋友旅遊、避暑、休閒勝地和影視、寫生基地。萬仙山景區是個石頭的世界,石磨石碾石頭牆,石桌石凳石頭炕,渾石到頂的農家莊院,一幢幢,一排排,依山順勢地坐落在千仞壁立的山崖上,別有一番山村情趣。萬仙山景區的郭亮洞,長1200米,洞頂是嶙峋的怪石,開鑿時留下的支撐廊頂的天然石柱,形成了崖下的“照明視窗”,被日本人交口讚譽為“世界第八奇蹟”。

溶洞

這裡還是個溶洞的世界。萬仙山景區的紅龍洞、白龍洞、黃龍洞內,倒懸的鐘乳石是洞的主宰,千姿百態,形神各異,引人入勝,發人遐思,使人由衷嘆為觀止。對外開放以來,80多個國家的3000多個旅遊團先後來此觀光,日本名古屋電視台、國辦不少影視廠家在此拍攝了《開鑿太行山的人們》、《雙雄會》、《包公》、《常香玉》、《清涼寺的鐘聲》、《走出地平線》等20多部影視片。著名電影導演謝晉,揮筆寫下了“太行明珠”的題詞。

天池

原來是一條峽谷,長 326米,最寬處31米,最深處62米。峽谷底紅石岩層清晰,多級瀑布,水潭連線,水擊石壁,聲如雷鳴龍吟,被喊作龍吟峽。1975年,郭亮人從山下抬沙子,背水泥,攀爬天梯,在此築壩修成水庫。壩高39米,蓄水量19萬立方米。成為郭亮一景,被稱為天池。

紅岩絕壁大峽谷

峽谷寬5-500米,兩旁絕壁深130多米,長 40公里,如剁,岩石色澤赤紅,被稱為“紅色絕壁大峽谷”。峽谷的北側是絕壁長廊郭亮洞,從洞口向南觀望,可看到雄峻壯觀的絕壁,可看到崖上人家的瓦舍炊煙及崖邊粗壯的黃榆樹。從峽谷南側可看到絕壁長廊的35個天窗及郭亮洞橫穿絕壁的雄姿。大峽谷的底部是雪山潭瀑布,瀑布上方是一道100多米深的峰澗。冬天,潭水和瀑布連在一起成為一座冰山,開春的時候。冰雪消融,巨大的冰塊開裂墜落,聲震如雷,轟鳴之聲在峽谷內久久迴蕩,氣勢磅礴,驚心動魄。

蓮花盆

位於郭亮村後一座海拔1557 米的山峰上。從絕壁上浸出來的泉水,歷經多少萬年,漬銹成一個石盆,盆沿外卷,形似蓮花瓣,盆內面積約12平方米,常年有一泓清水,旱澇不涸不溢,清涼、甘甜可口,稱為聖水。相傳,玉皇大帝王母娘娘巡遊人間,經過此處,見盆內清水盈盈,飲之勝似天界仙酒,觀周圍奇山怪石,草木靈秀,不覺停留數日,讓隨行樂仙在旁邊一個窯龕內彈奏歌舞,觀音菩薩聞知也趕來助興,看美景聽韶音。為了起居方便,觀音菩薩用拂塵在岩壁上打出兩張石床,中間有石壁相隔,石壁上有一圓孔,躺在床上可以通話,卻互相看不見。這兩張床稱為觀音床。 仙樂歌舞的地方,被稱為戲台窯。窯內石階排列前低後高,極似現代的劇場。

紅石橋

這裡最早是個木頭橋,三根木頭並排連線。抗日戰爭時期,八路軍往來行走不便,和當地民眾一起拆除木橋,從河邊采紅石壘成拱橋,歷經戰亂,石橋彌堅。從上個世紀八十年代開始,一個個影視劇組來郭亮拍攝外景,紅石橋在許多影視劇中顯露身姿,傳奇經歷中又多了幾分情趣。

景區特色

萬仙山景區萬仙山景區

仙山風景區萬仙山景區是個石頭的世界,石磨石碾石頭牆,石桌石凳石頭炕,渾石到頂的農家莊院,一幢幢,一排排,依山順勢地坐落在千仞壁立的山崖上,別有一番山村情趣。萬仙山景區的郭亮洞,長1200米,洞頂是嶙峋的怪石,開鑿時留下的支撐廊頂的天然石柱,形成了崖下的“照明視窗”,被日本人交口讚譽為 “世界第八奇蹟”。

這裡還是個溶洞的世界。萬仙山景區的紅龍洞、白龍洞、黃龍洞內,倒懸的鐘乳石是洞的主宰,千姿百態,形神各異,引人入勝,發人遐思,使人由衷嘆為觀止。萬仙山的峽谷之中,瀑布也十分壯觀,且潭、瀑、溪眾多。黑龍潭、白龍潭、通天河、磨劍峰、雙龍溪、郭亮等眾多瀑布,形態各異,多姿多彩,有的婀娜多姿,似仙女梳妝;有的如天河決口,氣勢宏大。更有一瀑,因水從半山壁上一酷似龍頭口中吐出故又叫龍涎。置身其下,大聲呼喊,水流陡然增大。這裡還是一個溶洞的世界,神秘的白龍洞、黃龍洞、紅龍洞、硃砂洞,洞中有洞,深不可測。

當年武漢軍區一行人上午8時入洞,至下午4時尚未探到盡頭。倒懸之鐘乳鬼斧神工,有似石幔、石瀑、石人、石佛、還有的似石獸,妙不可言。那渾石到頂白灰勾縫的房舍、村落,依山傍水;更有甚者,建在百米懸崖之上,點綴在蔥鬱的松林之中,白雲悠悠,仙風道骨之情油然而生,極具華北民居特色,其山鄉味,民俗風情甚濃,與雄山秀水相得益彰。

交通路線

萬仙山自駕車路線:
1、新鄉——萬仙山
距離:約70公里車程:約1.2小時
線路:新鄉北環路——約走11公里——新輝立交右轉——上新輝公路向輝縣方向——抵輝縣市區的第一個轉盤左轉——輝縣市南環路——輝縣市西環路——小屯轉盤直走(向山西方向)——岳村收費站(已撤銷)15公里愚公洞——南村轉盤向左轉15公里南寨鎮丁字路口左轉(有路標)——走12公里抵達萬仙山景區

焦作市著名旅遊景點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