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農壇

神農壇

神農山風景名勝區位於河南焦作沁陽市西北25公里處的太行山南麓,總面積50.2平方公里,是省級風景名勝區,因炎帝神農在此播五穀、嘗百草而得名,由紫金頂、雲陽河、仙神河、黑龍潭、白松嶺、臨川寺、懸谷山、堯舜路八大景區組成。

基本信息

地理環境

神農壇神農壇
神農山風景名勝區位於河南焦作沁陽市西北25公里處的太行山南麓,總面積50.2平方公里,是省級風景名勝區,因炎帝神農在此播五穀、嘗百草而得名,由紫金頂、雲陽河、仙神河、黑龍潭、白松嶺、臨川寺、懸谷山、堯舜路八大景區組成。

自然資源

神農山風景名勝區動植物種類繁多,被列為國家級保護動物的有金雕、麝等5種,珍稀植物有照山白樹、領春木等10種,奇花野草不計其數。如詩如畫的自然景觀,內涵豐富的人文景觀,險奇曠幽的原始森林,神農壇這一人間仙境,使人心曠神怡,心馳神往。

主要景點

二仙廟

神農壇神農壇
二仙廟始建於唐代,歷經宋、元、明、清,規模龐大。有唐、宋、金、元、明、清碑石200多通。李白、劉禹錫、韓愈、王鐸都曾至此遊歷並賦詩文。
白松嶺
白松嶺景區為省級自然保護區,長11.5公里,寬4.5公里,景區內生長著330多種植物,100多種中草藥和40多種珍禽異獸,其嶺巔上生長的白皮松為我國珍奇樹種。白松嶺享有'天然動植物園'的美稱。
太行獼猴
在太行山脈的榛莽危巒之間,生長著9個獼猴群,共2000多隻,就像是大山裡的9個原始部落。它們在斷崖間騰挪跳躍,在樹林裡採摘野果,過著悠然自樂的生活。女媧洞下面的平台上,就是一群太行獼猴幸福舒適的家園。上百只可愛的獼猴常在此歡蹦跳躍,或抓耳撓腮,或追逐打鬧,或攀援嬉戲,或向遊人乞食,或做出滑稽的動作,非常逗人。
伏羲殿
伏羲峰下的這座殿宇叫做"伏羲殿",它建造於元朝,內設有兩個石龕,分別供奉著伏羲和女媧的石像。關於伏羲殿的來歷,傳說伏羲峰下原有伏羲洞,伏羲和女媧在洞中結合,才有了人類息息相傳。據說沒有子嗣的夫妻,只要到伏羲洞裡住上一段時間,就會感地氣而懷孕。元朝至正年間,有一對夫婦結婚二十年還沒有子女,就從老家河陽搬到伏羲洞旁居住,一年之後他們真的生了一個胖小子。為感恩還願,他們就鑿岩開洞,建造了全石材結構的伏羲殿,表示紀念。
紫金頂
神農壇神農壇
紫金頂是神農壇的主峰,海拔1028米,傲立群山之巔,巍峨挺拔,直插雲霄,號稱"中天玉柱"。紫金頂部為100平方米的平台,四周為懸崖峭壁,懸崖上生長著古老的白松,實為登峰造極之所在。紫金頂俗稱小北頂、相傳太上老君曾在此築爐煉丹,峰頂常年紫氣環繞,金光流溢,與南頂武當並譽海內外。紫金頂上還有一個長、寬、深約一米的石坑,相傳是伏羲氏臥聽風聲、悟畫八卦之所,叫做"八卦坑"。
站在紫金頂上俯視東南方向,山下群峰參拱,谷壑縱橫,"山中有谷,谷中有山"奇特景觀在此博覽無餘,太行山脈的蔚然大氣盡收眼底,使人頗有"山登絕頂我為峰"、"會當凌雲頂,一覽眾山小"之感,更會有一種指點江山、激揚文字、號令天下的誼邁氣概。再向西方極目遠眺,群山邊綿起伏,雲霧藹藹,特別是傍晚時分,紅霞滿天,夕陽當歌,讓人疑是海外仙山。
捨身台
捨身台是一座筆直獨立的山峰,峰頂平坦處有5米見方,一條石造小徑將其與紫金頂連通。相傳伏羲坐於懸壇之上,聽八面來風之氣,畫出八卦之形。捨身台三面皆為懸崖,台下是幾十丈高的深淵,令人心悸腿軟。上捨身台,需要有足夠的勇氣和膽量,現在增設了護欄,所有的人都可以登台觀景了。
捨身台上一塊巨石“風動石”,長2米,寬0.8米,重達噸余。看似人工放置其上,實為造山動作的傑作。遊人置身石上,山風吹來,即感巨石晃動,搖搖欲附墜。
練何墓
練何後裔練其林(廣州市人)依據《練氏族譜》記載:“練何世居河內縣(今沁陽市),葬縣西北20餘公里的紫金壇(1999年更名為神農壇)上,二世及旁三世、四世、五世,葬三尖山、芝嶺。”自2005年開始,練氏後裔已經6次到沁陽市尋根謁祖。2005年6月3日,中華練氏宗親聯誼會會長練天漢、副會長練雨松、秘書長練其林和練洪金一行4人首赴沁陽尋根問祖。2007年7月3日,二赴沁陽尋根的是練其林和練觀城,他倆在焦作市志辦查閱《懷慶府志》、《沁陽市志》等文獻資料,找到了有紫金山、紫金壇、三尖山、芝嶺(均在今沁陽市紫陵鎮內)名字的記載,與練氏譜載相符合,因此認定了神農壇就是練姓始祖練何的仙居之地。
懸谷寺
懸谷寺位於懸谷山,因其冊勢形如蛟脊,龕若懸谷而得名。懸崖高二十丈,懸谷深30多米。寺在懸腹中,唐代創建,垮谷起壇,依山造寺,洞閣結合,飛檐彩飾,氣魄浩放。明、清續建。懸谷寺左側,是嗚玉泉,為隋代開發,泉水四季清洌。甘甜可口,清飲能除腰脊勞損等症。懸谷寺前是太行門,隋代就山姿而雕鑿、垮懸谷、有階道。今存楷書“太行門”巨石於谷底,每字一平方米。太平摩崖在懸谷山峭壁二級石台上,有三窟六龕,造像不至9厘米,大到2.5米,共1300多尊。千佛洞裡1251尊造像尊尊刻名,是研究我國古代佛教門派及藝術的珍貴資料。

焦作市著名旅遊景點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