莊陵[朝鮮端宗陵寢]

莊陵[朝鮮端宗陵寢]

莊陵,朝鮮端宗陵寢。位於江原道寧越郡的莊陵是朝鮮時代(1392-1910)第6代國王端宗在位總計三年,在王位1年,在上王位2年,(1452-1455)的墓地。

朝鮮端宗莊陵 朝鮮端宗莊陵

端宗擁有極悲慘的命運,當時13歲的端宗被叔叔首陽大君給篡奪了王位,導致16歲開始了在清冷浦的流放生活,並在當年即被叔父首陽大君後來的朝鮮世祖毒殺。莊陵的規模雖然不大但被保存的很完整,墓地的周圍被松樹所圍繞,到了夏天也很涼爽。有別於別的王陵的地方是,在莊陵有忠臣壇用來祭念為了端宗而死的忠臣們。

朝鮮端宗在位總計三年,在王位1年,在上王位2年因為端宗之後的朝鮮君主均出自世祖一脈,因此任何對世祖繼權的指責都將成為對朝鮮王朝本身的質疑。正因如此,直到復位,朝廷一直以魯山君的名義祭奠端宗,其祭奠過程與燕山君相同。直至朝鮮肅宗七年(清康熙二十年,1681年)追封其為大君,肅宗二十四年(康熙三十七年,1698年)追尊復位,上廟號“端宗”,諡號為純定安莊景順敦孝大王,陵號為莊陵。無嗣。葬於江原道寧越郡莊陵。這也是朝鮮王朝近五百年間,唯一一座不在京畿的王陵(追封的各王不算)。
魯山君夫人宋氏被追封為定順王后,徽號為端良齊敬,京畿道南楊州市真乾邑思陵。端宗與定順王后的神主移入宗廟永寧殿,並舉行了袝廟之禮。與此同時《魯山君日記》升格為《端宗實錄》,並在莊陵附近修建“死六臣祠”,為其舉行國家級別的祭祀。該事件被後世稱為“端宗復位”。與同一時期為朝鮮定宗追上廟號一事相似,這兩件事體現了根扎於肅宗頭腦之中的理學思想,同時也是對朝鮮世祖及朝鮮太宗不遵守禮法行為的批判。1967年開始在每年的寒食節慶前後都舉辦端宗祭慶典。

南北朝君主陵墓

君主陵墓地點
宋孝穆帝劉翹興寧陵江蘇省丹陽丹徒區
宋武帝劉裕初寧陵江蘇省南京市麒麟門外
宋少帝劉義符江蘇省南京市
宋文帝劉義隆長寧陵江蘇省江寧蔣山
宋孝武帝劉駿景寧陵江蘇省江寧岩山
宋前廢帝劉子業江蘇省江寧龍山
宋明帝劉彧高寧陵江蘇省江寧幕府山
宋後廢帝劉昱蒼梧王墓江蘇省江寧壇西
宋順帝劉準[南宋皇帝]遂寧陵江蘇省江寧
齊宣帝蕭承之萬安陵江蘇省丹陽胡橋鄉
齊高帝蕭道成泰安陵江蘇省丹陽胡橋鄉
齊武帝蕭賾景安陵江蘇省丹陽建山鄉
齊文帝蕭長懋崇安陵江蘇省江寧金牛山
鬱林王蕭昭業鬱林王墓江蘇省丹陽
海陵王蕭昭文海陵王墓江蘇省丹陽
齊景帝蕭道生修安陵江蘇省丹陽胡橋鄉
齊明帝蕭鸞興安陵江蘇省丹陽荊林鄉
東昏侯蕭寶卷東昏侯墓江蘇省丹陽
齊和帝蕭寶融恭安陵江蘇省南京黃山
梁文帝蕭順之建陵[南梁]江蘇省丹陽荊林鄉
梁武帝蕭衍修陵江蘇省丹陽荊林鄉
梁簡文帝蕭綱莊陵江蘇省丹陽蕭梁河
梁昭明帝蕭統安陵江蘇省南京市
梁元帝蕭繹江蘇省江寧
梁宣帝蕭察平陵湖北省江陵紀山
梁孝明帝蕭巋顯陵[西梁]湖北省江陵紀山
陳景帝陳文贊瑞陵
陳武帝陳霸先萬安陵江蘇省江寧上坊鎮
陳文帝陳蒨永寧陵江蘇省南京市甘家巷
陳廢帝陳伯宗臨海王墓
陳宣帝陳頊顯寧陵江蘇省南京市西善橋
陳後主陳叔寶河南省洛陽市邙山
魏道武帝拓跋珪金陵內蒙古托克托縣
魏明元帝拓跋嗣金陵內蒙古托克托縣
魏太武帝拓跋燾金陵內蒙古托克托縣
魏文成帝拓跋浚金陵內蒙古托克托縣
魏獻文帝拓跋弘金陵內蒙古托克托縣
魏孝文帝元宏長陵[北魏]河南省孟津邙山
魏宣武帝元恪景陵[北魏]河南省洛陽市邙山
魏孝明帝元詡定陵[北魏]河南省登封嵩山
魏孝莊帝元子攸靜陵河南省洛陽市邙山
安定王元朗河南省安陽野馬崗
魏孝武帝元修雲陵陝西省富平
魏孝靜帝元善見河南省安陽漳水
魏文帝元寶炬永陵[西魏]陝西省富平
齊神武帝高歡義平陵河南省臨漳漳水
齊文襄帝高澄武寧陵河南省臨漳南鼓山
齊孝昭帝高洋文靖陵
齊武成帝高演 永平陵
齊後主高湛陝西省安康
周文帝高緯成陵陝西省富平宮裡鄉
周閔帝宇文泰靜陵陝西省富平
周閔帝宇文覺昭陵
周武帝宇文邕孝陵[北周]陝西省鹹陽底張鎮
周宣帝宇文贇定陵[北周]
周靜帝宇文闡恭陵

西夏君主陵墓

君主陵墓地點
夏太祖裕陵寧夏賀蘭山平吉堡
夏太宗嘉陵[西夏]寧夏賀蘭山平吉堡
夏景宗泰陵寧夏賀蘭山平吉堡
夏毅宗安陵寧夏賀蘭山平吉堡
夏惠宗獻陵寧夏賀蘭山平吉堡
夏崇宗顯陵[西夏]寧夏賀蘭山平吉堡
夏仁宗壽陵寧夏賀蘭山平吉堡
夏桓宗莊陵寧夏賀蘭山平吉堡
夏襄宗康陵[西夏]寧夏賀蘭山平吉堡
夏神宗原陵寧夏賀蘭山平吉堡

南梁時期君主陵墓

唐朝君主陵墓

隋朝君主陵墓

君主陵墓地點
隋文帝—楊堅泰陵[隋]陝西省扶風縣三峙原
隋煬帝—楊廣煬帝陵江蘇省揚州市雷塘
隋孝成帝—楊昭莊陵
隋恭帝—楊侑莊陵陝西省乾縣陽洪鄉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