聊大商學院

聊大商學院

聊城大學商學院是在原經法學院的基礎上於2004年1月組建的。學院以“育經世致用英才。

學院簡介

聊大商學院聊大商學院
做富國裕民文章”為辦學宗旨,以培養“創造生活、創造財富、創造思想、創造未來”的高素質人才為工作重點,為他們將來成為知名的經濟學家企業家理財家金融家奠定基礎和搭建平台,同時,向社會提供更多更好的經濟和管理研究成果,為經濟學和管理學的繁榮發展,為我國的經濟發展和社會進步做出貢獻。

商學院設有3個系:經濟學系工商管理系國際經濟貿易系;下設山東西部經濟發展研究中心、產業經濟研究所、工商管理培訓中心和山東省企業基層管理人員培訓基地。擁有產業經濟學國民經濟學兩個碩士學位點,全日制經濟學、工商管理和國際經濟與貿易3個本科專業,工商管理國際經濟與貿易2個專科專業,擁有函授(夜大)經濟學、工商管理、國際經濟與貿易、會計學本專科專業。目前有留學生研究生、本專科在校生1000餘人,是一個具有研究生、本科、專科全日制培養體系以及繼續教育、科研、開發、服務功能的文理結合的二級學院。

全院現有專任教師43人,其中教授5人,副教授7人,碩士生導師8人。另有兼職教師10人。中青年教師中5人具有博士學位,4人博士在讀,30人具有碩士學位。山東省高等學校中青年學術骨幹1人,聊城大學優秀人才3人。50歲以下的教師已經全部碩士化,擁有一支職稱、學歷、學緣、年齡結構合理、教學科研水平高、充滿生機與活力的師資隊伍。商學院教師以深化教學改革為動力,努力提高教育教學質量。

學院堅持教學與科研互動,注重以科研帶動教師隊伍素質和教學水平的提升,以科研促進教學質量的提高和課堂教學的學術性。近年來,學院的科研工作緊密圍繞產業經濟學和國民經濟學2個學科,整合力量、集中優勢實現突破。對高層次科研立項、高層次科研獲獎和高層次學術論著,學院從創收經費中予以資助。2004年以來,主持國家社科基金項目1項,省部級課題10多項;出版學術著作5部,教材3部,在全國重要學術刊物共發表論文220餘篇;獲得各級各類科研獎勵20餘項,其中省級科研獎勵3項。這些科研成果,不僅得到了學界同行的認可和較高評價,而且對於提高人才培養質量發揮了重要作用。省社科規劃辦重點項目“寡頭壟斷:我國電解鋁市場結構模式的現實選擇”、專著“新經濟視角下的產業組織理論研究”等一系列科研成果滲透、充實、套用到教學之中,既提高了教學質量和教學的學術性,也有力地推動了我院的教學改革和發展。

商學院是山東省工商管理培訓資格院校,以其豐富的教學資源、先進的教學方法、教學手段,為企、事業單位提供多層次、多種類的培訓。近年來,已成功為聊城市委組織部、聊城市經貿委、聊城市財政局國稅局地稅局等地方黨政機關以及晨鳴紙業時風集團東膠集團魯西化工集團中通集團昌潤集團華魯集團華信集團鳳祥集團等國內十幾家知名企業培養了大批經濟管理人才,並與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生院等單位聯合舉辦了4期研究生班,為聊城市的經濟社會發展培養了一批高層次經濟、管理法律人才。2004年獲得了同等學力人員申請經濟學碩士學位的培養資格,2005年招生20餘人。

商學院全體師生員工決心發揚團結、博採、實踐、創新的精神,學兄弟院校之所長,集世界管理之精粹,努力提高教學科研水平,為國家經濟建設培養更多高水平的經濟、管理人才,為聊城大學的跨越式發展以及聊城市的經濟社會發展,做出我們應有的貢獻。

商學院以“育經世致用英才,做富國裕民文章”為人才培養理念,以培養既有經濟和管理理論知識,又有實踐能力,富有創新精神和社會責任感,立足於山東,服務於區域經濟社會發展的複合型人才為目標。按照“深化教育教學改革,加強師資隊伍建設,突出學生套用能力,提高學生綜合素質”的發展思路,力爭在較短的時間內,把我院建成部分學科具有明顯特色和優勢、綜合實力居於省屬高校前列、在國內有一定影響的二級學院。圍繞這一目標,學院確立了突出特色、提高質量、提升水平,打造商學院品牌的發展思路。重點加強學科建設和師資隊伍建設,在人才培養、科學研究、社會服務等方面突顯辦學特色,形成競爭優勢;加強與國內外知名高校商學院的交流與合作,實行開放式辦學,努力提高教育教學質量、人才培養質量,努力提高學術水平。

機構設定

聊大商學院聊大商學院

師資力量

聊大商學院聊大商學院
巨榮良教授,男,1965年生,山東臨朐人,聊城大學商學院黨總支書記院長產業經濟學碩士生導師南開大學在讀博士,聊城大學優秀人才。兼任山東省經濟學會理事,聊城市內部審計師協會副會長、聊城市金融學會學術委員。1991年畢業於南開大學,獲經濟學碩士學位。1998年11月被破格評聘為教授。2000年7月至2002年2月,任臨清市副市長。主要研究方向:產業組織理論、社會主義經濟理論。主講課程:政治經濟學、產業經濟學等。主持省社會科學規劃研究項目《我國縣級政府管理模式創新探索》、省軟科學項目《區域農業循環經濟發展模式及政策支持體系研究》,參與國家社會科學基金項目課題2項。出版專著《新經濟視角下的產業組織理論研究》、《居民個人投資》、《居民投資學》等4部。在《財貿經濟》、《投資研究》、《經濟學家》等國內重要學術刊物發表論文60餘篇,多篇被《新華文摘》、人大複印資料轉摘或全文複印。曾獲山東省社會科學優秀成果三等獎1項,山東軟科學優秀成果二等獎1項,山東高等學校優秀科研成果一、二、三等獎各1項。

宋士雲教授,男,1966年生,山東陽穀人,經濟學博士,聊城大學商學院副院長,勞動經濟

聊大商學院聊大商學院
學、產業經濟學碩士生導師,山東省高等學校省級中青年學術骨幹,聊城大學第二層次優秀人才。1995年畢業於中國人民大學,獲經濟學碩士學位。2005年畢業於中南財經政法大學,獲經濟學博士學位。1998年11月被破格評聘為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中國近現代經濟史、貨幣金融理論與實踐、社會保障等。主講課程:金融學社會保障等。主持和參與省部級項目《中外社會保障理論與制度比較研究》《山東省大中型企業技術創新面臨的障礙及對策研究》等多項。在《世界經濟》、《中國經濟史研究》、《當代中國史研究》《經濟管理》《農業經濟問題》等雜誌發表論文60餘篇,其中有20餘篇被《新華文摘》、《高等學校文科學術文摘》、人大複印資料等轉摘。出版著作4部。曾獲山東省社會科學優秀成果二等獎3項,山東高等學校優秀科研成果一等獎1項、二等獎2項、三等獎2項。
聊大商學院聊大商學院
李純英,男,1948年12 月生,山東聊城人,聊城大學商學院經濟學系教授、產業經濟學碩士生導師。主要教學經歷、任課情況:1980年以來,主要從事政治經濟學、馬克思主義哲學世界經濟農業經濟區域經濟學等課程的教學。其中農業經濟理論、區域經濟理論除為本科生開設,還為研究生開設。長期以來,教學精益求精,授課富有學術性、啟發性、趣味性,受到學生的一致好評。主要科研情況:在《巨觀經濟管理》《世界經濟》《經濟理論與經濟管理》、《經濟縱橫》、《經濟問題》、《價格理論與實踐》等刊物,發表論文近80 篇;獨立撰著《農村經濟發展研究》一書,與人合作著書多部;主持完成省部級課題4項,課題曾受到省委宣傳部的表揚。論著和課題具有較高的學術水平和套用價值,例如評價剝削、農村城鎮化的重點、我國農業為工業積累的時間界定、工業返哺農業的時間界定等問題上有重要的理論創新。

王金嶺,男,1949年12月生,山東茌平人,聊城大學商學院經濟學系教授、產業經濟學碩士生導師。1

聊大商學院聊大商學院
976年8月畢業於山東大學政治經濟學專業,直接分配到本校任教至今。先後任助教講師副教授、教授。期間,於1979年9月至1981年2月,曾在山東大學經濟系進修研究生課程,主修《資本論》與《經濟學說史》,師從馬家駒教授和胡世凱教授。從教以來,先後主研過《政治經濟學》、《資本論》《經濟法》《馬克思主義方法論》等多門課程,多次獲校級課堂教學優秀獎和教學觀摩優秀獎。在教學的同時,積極教學研究及改革、創新,曾獲省級教學成果二等獎。主要研究方向:《資本論》方法論,區域經濟可持續發展研究。已經出版的專著有《〈資本論〉第一卷方法論析要》、《可持續發展視野中的經濟學解讀》,教材三部。在國內學術刊物上發表論文10篇。曾經獲得山東高校優秀科研成果三等獎,校級優秀科研成果一、二等獎。另外,主持、參與完成省級重點研究課題三項,均已通過省級鑑定。

劉金鐘,男,1948年

聊大商學院聊大商學院
3月生,山東茌平人,聊城大學商學院經濟學系教授、產業經濟學碩士生導師。1974年畢業於山東師範大學政治系,留校後來我校從事經濟學教學工作至今。出版專著《區域經濟問題》,主編《中國社會主義建設》《社會工作概論》等著作,發表《略論國有企業的定位和戰略調整》《市場經濟條件下,多種分配方式的並存》等論文。開設的主幹課為政治經濟學,研究方向為區域經濟學。

系所設定

學院現設有3個系:經濟學系、工商管理系和國際貿易系;擁有產業經濟學、國民經濟學碩士學位授予點,全日制經濟學、工商管理、國際經濟與貿易本科專業, 工商管理、國際經濟與貿易專科專業;有校級重點學科產業經濟學;擁有經濟學、工商管理、會計學、市場行銷等繼續教育本專科專業;全日制研究生、本專科學生和繼續教育在校生1000餘人。學院還擁有山東西部經濟發展研究中心、山東省企業基層管理人員培訓基地、產業經濟研究所和工商管理培訓中心,是一個具有研究生、本 科、專科全日制培養體系以及繼續教育、科研開發服務功能的文理結合的二級學院。

歷史沿革

1974年
山東師範學院聊城分院時期為政治系,設思想政治教育本科專業。

1996年
增設國際貿易專科專業。

1999年
增設經濟學本科專業。同年,政治系更名為經濟學與法學系

2000年
增設法學本科專業。同年,更名為經濟學與法學學院。

2001年
增設工商管理本科專業。

2002年
產業經濟學專業碩士學位點實現首屆招生。

2002年
經法學院下設經濟學系、工商管理系、政教系、法學系、國際共運研究所

2004年
根據聊城大學發展之需要,經法學院分為商學院和政法學院。商學院,下設經濟學系、工商管理系、國際貿易系、產業經濟研究所、山東省欠發達地區經濟研究中心、工商管理培訓、經濟法律諮詢中心,擁有經濟學、會計學、工商管理、市場行銷與國際貿易五個專業。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