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業經濟學

產業經濟學

產業經濟學,是套用經濟學領域的重要分支。現代西方經濟學中分析現實經濟問題的新興套用經濟理論體系。產業經濟學從作為一個有機整體的“產業”出發,探討在以工業化為中心的經濟發展中產業間的關係結構、產業內企業組織結構變化的規律以及研究這些規律的方法。產業經濟學的研究對象是產業內部各企業之間相互作用關係的規律、產業本身的發展規律、產業與產業之間互動聯繫的規律以及產業在空間區域中的分布規律等。

基本信息

產業經濟學產業經濟學

產業經濟學,是套用經濟學領域的重要分支。現代西方經濟學中分析現實經濟問題的新興套用經濟理論體系。 產業經濟學從作為一個有機整體的“產業”出發,探討在以工業化為中心的經濟發展中產業間的關係結構、產業內企業組織結構變化的規律以及研究這些規律的方法。 產業經濟學的研究對象是產業內部各企業之間相互作用關係的規律、產業本身的發展規律、產業與產業之間互動聯繫的規律以及產業在空間區域中的分布規律等。

研究內容

它以“產業”為研究對象,主要包括產業結構、產業組織、產業發展、產業布局和產業政策等。探討資本主義經濟在以工業化為中心的經濟發展中產業之間的關係結構、產業內的企業組織結構變化的規律、經濟發展中內在的各種均衡問題等。通過研究為國家制定國民經濟發展戰略,為制定的產業政策提供經濟理論依據。

學科領域

產業經濟學產業經濟學

一)產業組織理論

產業組織理論主要是為了解決所謂的“馬歇爾衝突”的難題,即產業內企業的規模經濟效應與企業之間的競爭活力的衝突。
傳統的產業組織理論體系主要是由張伯倫梅森貝恩謝勒等建立的,即著名的市場結構、市場行為和市場績效理論範式(又稱SCP模式)。
SCP模式奠定了產業組織理論體系的基礎,以後各派產業組織理論的發展都是建立在對SCP模式的繼承或批判基礎之上的。
二)產業結構理論
產業結構理論主要研究產業結構的演變及其對經濟發展的影響。它主要從經濟發展的角度研究產業間的資源占有關係、產業結構的層次演化,從而為制定產業結構的規劃與最佳化的政策提供理論依據。
產業結構理論一般包括:對影響和決定產業結構的因素的研究;對產業結構的演變規律的研究;對產業結構最佳化的研究;對戰略產業的選擇和產業結構政策的研究;產業結構規劃和產業結構調整等套用性的研究等。
三)產業關聯理論
產業關聯理論又稱產業聯繫理論,側重於研究產業之間的中間投入和中間產出之間的關係,這些主要由里昂惕夫的投入產出法解決。
能很好地反映各產業的中間投入和中間需求,這是產業關聯理論區別於產業結構和產業組織的一個主要特徵。
產業關聯理論還可以分析各相關產業的關聯關係(包括前向關聯和後向關聯等),產業的波及效果(包括產業感應度和影響力、生產的最終依賴度以及就業和資本需求量)等。
四)產業布局理論
產業布局是一國或地區經濟發展規劃的基礎,也是其經濟發展戰略的重要組成部分,更是其實現國民經濟持續穩定發展的前提條件。
產業布局理論主要研究影響產業布局的因素、產業布局與經濟發展的關係、產業布局的基本原則、產業布局的基本原理、產業布局的一般規律、產業布局的指向性以及產業布局政策等。
五)產業發展理論
產業發展理論就是研究產業發展過程中的發展規律、發展周期、影響因素、產業轉移資源配置、發展政策等問題。
對產業發展規律的研究有利於決策部門根據產業發展各個不同階段的發展規律採取不同的產業政策,也有利於企業根據這些規律採取相應的發展戰略。
六)產業政策研究
從縱的方向來看包括產業政策調查(事前經濟分析)、產業政策制定、產業政策實施方法、產業政策效果評估、產業政策效果反饋和產業政策修正等內容;
從橫的方向來看包括產業發展政策、產業組織政策產業結構政策產業布局政策產業技術政策等幾個方面的內容;從其作用特徵來看包括秩序型(或稱制度型)產業政策以及過程型(或稱行為型)產業政策。

代表人物

產業經濟學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戰後在日本最先發展起來的。此時日本主要代表人物有筱原三代平馬場飛雄宮澤健一佐貫利雄。同時期的美國,在產業經濟學領域也成果豐碩,主要代表人物包括里昂惕夫、庫茲涅茨、劉易斯、羅斯托、霍夫曼、錢納里、麥可波特等人。

研究內容

產業經濟學產業經濟學
(1)市場體系與市場運行
本研究方向秉承原有的“商品流通體制發展”研究傳統,融入了新的研究對象、研究視角和學術理念,以巨觀市場的重構、規範、規劃、運行和發展為對象,研究重點涉及決定市場運行規律與因素、新型市場巨觀調控體系、市場秩序規制、市場供求調節、市場運行模式轉換與機制矯正以及市場體系的建立與健全等。在理論研究上取得了明顯突破,填補了國內外同類研究中的多項空白:①在研究中首次建立並運用“利益、效率形成理論”和“組織化渠道理論”探討了商品流通渠道的形成和市場秩序的規制問題;②提出了“二元規律”理論,即商品流通是社會經濟過程和自然過程的統一,強調要同時運用社會經濟規律和非經濟的自然規律對市場發展加以引導;③在市場重構方面提出了“三個重塑”理論,即重塑市場微觀主體,重塑市場組織體系,重塑市場運行的巨觀調控體系。這些研究成果為目前在研的國家社科基金重大項目“社會主義基本經濟制度與現代市場體系的結合與完善”奠定了理論基礎。
(2)產業發展與戰略產業
本研究方向融匯了原有的“企業發展與產業選擇”和“產業調整與產業融合”兩大研究方向,在產業組織理論中引入管理學的思想,以產業併購整合實踐中遇到的實際問題為切入點,強調“在產業融合和調整中實現產業發展,在產業選擇中確立戰略產業”的戰略思維,取得了如下突破:①在基礎研究方面,測度了中國計算機和積體電路產業之間的技術關聯度,找出了其中的變化規律,為探索併購重組促進產業發展的內在必然性奠定了理論基礎;②在戰略產業方面,通過對造船業國際競爭力的深入研究,掌握了不同產業競爭力評價和提升的方法和著力點;③在產業發展方面,探討了在產業平台上實現政企合作的途徑,為國家制定產業結構調整和升級的相關政策提供了解決方案。
(3)產業組織與市場競爭政策
本研究方向對市場進行全新的交叉研究方法,運用產業組織研究視角和方法探討解決市場與產業結構矛盾的新思路。本研究通過對不同經濟時代產業組織基本矛盾的轉化以及各國市場競爭政策的變化進行研究,系統剖析了中國市場壟斷的發展歷程及反壟斷政策的重點,取得了如下突破:①首次對市場與產業政策的關係進行了系統研究,提出了以市場為中心的“市場通論”體系。②分析了技術進步和經濟全球化對中國市場競爭狀態的影響,解析了建立有效競爭市場體系過程中的主要矛盾;③通過對中國市場壟斷的研究,探討了企業組織與市場競爭活力的矛盾,其成果直接推動了中國現階段產業組織合理化標準的確定,為企業組織選擇和市場組織選擇提供了依據。
產業經濟學產業經濟學

(4)市場監測與流通創新

本研究方向將原有的 “商業運行機制創新”研究進行了延伸和拓展,引向了更為具體也更具戰略價值的消費品市場和流通產業層面,通過對消費品市場的監控、分析和預測以及對流通產業運行的深度探討,發現了流通產業在活躍消費品市場、滿足消費需求的同時實現自我最佳化升級的演進規律,在如下方面實現了突破:①在國內外第一次系統地提出了流通產業經濟學的概念,並針對流通產業結構、組織和政策層面所特有的經濟特徵,完成了《流通產業經濟學》系列專著,成功實現了流通經濟學與產業經濟學的有效對接;②完成了國內最系統的消費品市場及十大子市場的年度監測,在市場預測、消費預警、價格走勢與供求態勢分析等領域形成了全新的觀點和方法;③在國內外第一次系統分析了流通產業技術裝備問題,從全新的視角探索了流通產業的性質和演進規律,並將流通標準化問題提升到了國家經濟戰略的高度。
(5)國際產業與貿易政策
本研究方向秉承“國際產業”的經濟學通用範式和經濟全球化條件下產生的理論研究需求,基於本學科在產業經濟學和市場理論方面的優勢研究基礎,形成了獨具特色的國際產業經濟學和國際貿易政策學兩大邊緣研究領域,對國際產業與內外貿一體化問題進行了開創性的研究,取得了重要突破:①構建了描述中國參與國際技術擴散、國際投資以及全球範圍內工業區位選擇的國際分工理論模型;②研究了中國改革開放以來的國際產業規模、結構和關聯的演變及其同世界經濟建立的聯動機制;③首次對中國貿易政策內生化的模型實施了綜合,有效構造了中國貿易流動的供給方程及其決策支持體系;④對環境產品與環境服務的新一輪談判議題——“貿易與環境”進行了前瞻性的研究,核心研究成果得到了世貿組織和聯合國貿發會的高度評價;⑤對綠色壁壘問題進行了綜合研究,並就中國應對國外綠色壁壘的預警機制與快速反應機制、中國運用綠色壁壘實現貿易條件最佳化等問題給出了目前國內最具影響力的解決方案。

意義

產業經濟學產業經濟學
一、研究產業經濟學的理論意義

產業經濟學的研究有利於統一的經濟學體系的建立;
產業經濟學的研究有利於經濟學和管理學的溝通;
產業經濟學的研究有利於套用經濟學的學科建設。
二、研究產業經濟學的現實意義

有利於建立有效的產業組織結構;

有利於產業結構的最佳化升級,落實科學發展觀;
有利於產業的合理布局,降低能耗,提高效益

其它相關

國家重點學科分布

擁有套用經濟學國家一級重點學科的高校:
中國人民大學、中央財經大學、南開大學、廈門大學。
擁有產業經濟學國家二級重點學科的高校(不含已擁有套用經濟學國家一級重點學科的高校):
東北財經大學,復旦大學,山東大學,暨南大學,西安交通大學,北京交通大學。

經濟學歷史起源

古希臘在經濟思想方面的主要貢獻中,有色諾芬的《經濟論》,柏拉圖的社會分工論和亞里士多德關於商品交換與貨幣的學說。色諾芬的《經濟論》,論述奴隸主如何管理家庭農莊,如何使具有使用價值的財富得以增加。色諾芬十分重視農業,認為農業是希臘自由民的最好職業,這對古羅馬的經濟思想和以後法國重農學派都有影響。柏拉圖在《理想國》一書中從人性論、從國家組織原理,以及從使用價值的生產三個方面考察社會分工的必要性,認為分工是出於人性和經濟生活所必需的一種自然現象。這個社會分工學說,縱然旨在為他構想的奴隸主理想國提供理論根據,但對當時的社會經濟結構提出了一個理論分析。這種分析與中國古代管仲的“四民分業”論和孟軻的農耕與百業、勞心與勞力的“通功易事,以羨補不足”的理論,基本上是一致的。亞里士多德在《政治學》與《倫理學》兩書中有關經濟思想方面的貢獻,不僅在於他指出了每種物品都有兩種用途,一是供直接使用,一是供與其他物品相交換,而且說明了商品交換的歷史發展和貨幣作為交換媒介的職能,指出貨幣對一切商品起著一種等同關係即等價關係的作用,從而成為最早分析商品價值形態和貨幣性質的學者。但是他對追求貨幣財富的商業資本和高利貸資本都從公正原則出發持否定態度。
古羅馬的經濟思想,部分見於幾位著名思想家如大加圖(公元前234~前149)、瓦羅(公元前116~前27)等人的著作中。
19世紀末期,隨著資產階級經濟學研究對象的演變,即更傾向於對經濟現象的論證,而不注重國家政策的分析,有些經濟學家改變了政治經濟學這個名稱。英國經濟學家W.S.傑文斯在他的《政治經濟學理論》1879年第二版序言中,明確提出應當用“經濟學”代替“政治經濟學”,認為單一詞比雙合詞更為簡單明確;去掉“政治”一詞,也更符合於學科研究的對象和主旨。1890年A.馬歇爾出版了他的《經濟學原理》,從書名上改變了長期使用的政治經濟學這一學科名稱。到20世紀,在西方國家,經濟學這一名稱就逐漸代替了政治經濟學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