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人營養雜糧譜

二十 二十三 三十二

圖書信息

出版社: 中國社會出版社; 第1版 (2009年2月1日)
叢書名: 中國食文化叢書
平裝: 269頁
正文語種: 簡體中文
開本: 32
ISBN: 750872285X, 9787508722856
條形碼: 9787508722856
尺寸: 20 x 13.8 x 1.2 cm
重量: 281 g

作者簡介

高小鋒,女,出生於廣西桂林,大學學歷,漢族,現任廣西桂林商貿旅遊技工學校麵點專業教師,學生科科長。中國食文化叢書編委會高級編委。
她長期效力於烹飪理論研究和烹飪教學工作,積累了豐富的教學經驗,她在平日工作中嚴格要求自己,愛崗敬業,積極向上,通過自己學習編著的論文榮獲桂林市勞動局專業論文二等獎,在第二屆全國創新大賽中榮獲麵點金獎,在第三屆中國美食節上榮獲麵點類比賽特金獎。在迎奧運全國比賽中榮獲麵點金獎。
她勤奮好學、不斷進取將自己的教學經驗和成果編寫成圖書和論文,多次在國內專業報刊上發表。她先後與中國食文化叢書編委會主任張仁慶先生合作,編寫《中國麵點700例》《廚師培訓教材》等圖書。為推廣烹調技術、弘揚祖國的食文化做出了積極的貢獻!
張仁慶,漢族,1955年3月出生於山東煙臺。經濟法學碩士。現任北京中國食文化中心主任、國家級中式烹調評審、中國食文化叢書主編。
多年致力於中國食文化的研究和烹飪教學工作。先後編輯出版了《實用科技信息彙編》《中國名菜30例續編》《家庭烹飪》《調味與拌餡》《中國迷宗菜》《調味寶典》《中國名菜薈萃》《煙臺家常菜譜》《中國名師菜典》等食文化的圖書100餘種,並策劃錄製了《中國冷拼》《西點精粹》《魯菜精選》《雞尾酒的調製》《宮廷御膳》等20多部VCD和電視教學片。

內容簡介

《老年人營養雜糧譜》主要內容:五穀為養,五穀雜糧是我國勞動人民最早培育的糧食作物。它養育了中華兒女,培養了炎黃子孫,是中國五千年飲食文化的重要標誌。現代科學飲食認為“三白”食品(白米、白面、白糖)含糖量大、熱量高,是造成慢性病的元兇。五穀雜糧既解決了吃飯的飽腹問題,又增加了適當的熱量,均衡而低糖,是健康的食品。
老年人是慢性病患病的主要群體,改變膳食結構,科學飲食防百病是當務之急,此書向您介紹了以五穀雜糧、低糖、低熱量、多營養的食品原料製作的各種雜糧麵食300例,是老年人健康飲食的新選擇。

目錄

第一章 蒸製麵食類
金銀饅頭
二 三面饅頭
三 高粱饅頭
四 墨金饅頭
千層卷
六 金花饅頭
戧面雙饃
八 雜麵饃饃
九 金銀花饃
十 美味棗饃
十一 雞蛋蒸饃
十二 香絲盤卷
十三 小棗二面花捲
十四 二面荷葉卷
十五 二面蝴蝶卷
十六 佛手卷
十七 脂油蔥花二面卷
十八 蔥花鹹卷
十九 金銀花捲
二十 二面千層卷
二十一 雙色花捲
二十二 雞蛋金絲卷
二十三 米麵牛蹄卷
二十四 糖三角
二十五 梅乾菜肉包
二十六 二面茴香包
二十七 韭菜二面肉包
二十八 白菜二面肉包
二十九 素菜包子
三十 羊肉包子
三十一 三鮮二面小籠包
三十二 牛肉包子
三十三 二面叉燒包子
三十四 二面灌湯包
三十五 豬肉小包子
三十六 蒸三合面千層餅
三十七 蒸玉米面棗餅
三十八 莜麵瓜絲蒸餃
三十九 燙麵牛肉蒸餃
四十 二面三鮮蒸餃
四十一 二面豬肉蒸餃
四十二 莜麵素餡蒸餃
四十三 二面羊肉水餃
四十四 蕎面牛肉餃子
四十五 蕎面豬肉水餃
四十六 蕎面素餡餃子
四十七 黏黃米豆包
四十八 蕎面灌湯包
四十九 羊肉燒賣
五十 豆面小窩頭
五十一 黍子面窩頭
五十二 玉米面發酵小窩頭
五十三 紅豆玉米面窩頭
五十四 玉米面小窩頭
五十五 秫米麵小窩頭
五十六 白芸豆窩頭
五十七 黑香米窩頭
五十八 黃米糰子
五十九 倉囫圇
六十 柿子添倉饃
六十一 黃米蒸黃
六十二 金粟供佛
六十三 糍粑
第二章 五穀米飯類
一 二米蒸炒飯
二 雞蛋炒飯
三 小米炒飯
四 什錦二米飯
五 蔥香二米飯
六 高梁紅棗飯
七 三毛燜米飯
八 豌豆燜飯
九 黑米雞肉飯
……
第三章 創新布點類
第四章 美味糕點類
第五章 雜糧集錦類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