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白草

翻白草

翻白草是一種多年生草本,根肥大,圓錐狀,單數羽狀複葉,基生葉有小葉8~11對,頂端小葉最大,兩側小葉向下漸次變小,小葉狹長橢圓形,長2~5厘米,寬8~15毫米,邊緣羽狀深裂。可作藥用,一般生長於低丘山坡草地或疏林下草叢中,主產山東、遼寧、安徽。全草皆可入藥,清熱解毒 、涼血止血,可治療痢疾、腹瀉、白帶、瘧疾、吐血、便血、外傷出血,赤痢腹痛、久痢不止、痔瘡出血、癰腫瘡毒。其它名稱:白頭翁、蛤蟆草、天青地白。 最早記載於《救荒本草》:翻白草,出鈞州山野。苗高七、八寸,細長鋸齒,葉硬厚,背白,其葉似地榆葉而細長,並黃花,根如指大,長三寸許,皮赤肉自,兩頭尖觥。《綱目》:雞腿兒,生近澤田地。高不盈尺,存生弱莖,一莖三葉,尖長而厚,有皺紋鋸齒,面青背白,四月開小黃花,結子如胡萎子,中有細子,其根狀如小白朮頭,剝去赤皮 其內白色如雞肉,食之有粉。 分布區域:中國、日本、朝鮮。

基本信息

異名別名

翻白草翻白草
中藥名:翻白草(《救荒本草》)潘百草

【異名】: 潘百草 雞腿兒(《救荒本草》),天藕兒(《野菜譜》),湖雞腿(《綱目》),雞腳草、雞距草(《草木便方》),烏皮浮兒、觭角草(《植物名匯》),土菜、茯苓草(《現代實用中藥》),郁蘇參、土人參(《福建民間草藥》),金線吊葫蘆、鴨腳參、細沙扭(《廣西中藥志》),雞腳爪(《四川中藥志》),野雞壩、蘭溪白頭翁、黃花地丁、千錘打(《湖南藥物志》),天青地白(《南京地區常用中草藥》)。雞腿根、雞腿子、白頭翁[廣西、福建]、葉下白、郁蘇參、委陵菜、雞爪參、土洋參(湖南)

翻白草屬薔薇科植物。《救荒本草》名雞腿根,《野菜譜》稱天藕,江蘇也叫雞腿苗,白雞腿。中國各地野生。生、熟食均可,並供藥用。

形態特徵

翻白草翻白草

多年生草本。根粗壯,下部常肥厚呈紡錘形。花莖直立,上升或微鋪散,高10-45厘米,密被白色綿毛。基生葉有小葉2-4對,間隔0.8-1.5厘米,連葉柄長4-20厘米,葉柄密被白色綿毛,有時並有長柔毛;小葉對生或互生,無柄,小葉片長圓形或長圓披針形,長1-5厘米,寬0.5-0.8厘米,頂端圓鈍,稀急尖,基部楔形、寬楔形或偏斜圓形,邊緣具圓鈍鋸齒,稀急尖,上面暗綠色,被稀疏白色綿毛或脫落幾無毛,下面密被白色或灰白色綿毛,脈不顯或微顯,莖生葉1-2,有掌狀3-5小葉;基生葉托葉膜質,褐色,外面被白色長柔毛,莖生葉托葉草質,綠色,卵形或寬卵形,邊緣常有缺刻狀牙齒,稀全緣,下面密被白色綿毛。聚傘花序有花數朵至多朵,疏散,花梗長1-2.5厘米,外被綿毛;花直徑1-2厘米;萼片三角狀卵形,副萼片披針形,比萼片短.,外面被白色綿毛;花瓣黃色,倒卵形,頂端微凹或圓鈍,比萼片長;花柱近頂生,基部具乳頭狀膨大,柱頭稍微擴大。瘦果近腎形,寬約1毫米,光滑。花果期5-9月。

分布情況

國內分布:產黑龍江、遼寧、內蒙古、河北、山西、陝西、山東、河南、江蘇、安徽、浙江、江西、湖北 湖南、四川、福建、台灣、廣東。生荒地、山谷、溝邊、山坡草地、草甸及疏林下,海拔100— 1850米。

國外分布:日本、朝鮮也有分布。

栽培技術

生物學特性

喜溫和濕潤氣候。以土質疏鬆肥沃的砂質壤土栽培為佳。

栽培技術

用種子繁殖,直播或育苗移栽法。直播法:春季3、4月間,翻耕土地,深25-30cm,耙細整平,作成1-2m寬的哇,於畦面上開淺溝,溝距12cm,將種子均勻播於溝內,復土3-5cm。育苗移栽法:可於春季或秋季,採用條播和撤播法播種,4月下旬移植,株行距15cm×25cm,穴深15cm,每穴植苗1株。

田間管理

幼苗期應結合鬆土間苗1-2次,經常除草,第1次追肥在幼苗生長出2-3枚真葉時,第2次在5月開花期,肥料以人糞尿及過磷酸鈣為主。病蟲害防治 蚜蟲危害,可用化學藥劑噴殺。

主要作用

全草入藥,能解熱、消腫、止痢、止血。塊根含豐富澱粉,嫩苗可食。

食用

翻白草的嫩莖葉、根皆可供日常食用,用熱水焯熟後,再用涼水浸泡半天,去掉苦澀之味,可涼拌、炒食、做湯、做餡等。

入藥

翻白草翻白草
性味】:甘、微苦、平,無毒。

【成分】:根含鞍質、黃酮類。

【功用】:清熱,解毒,止痢止血。可治婦女赤白帶和月經過多症。經臨床驗證,本品對糖尿病有治療功效

【採集】:夏、秋採收。未開花前連根挖取,除淨泥土,曬乾。

【來源】:薔薇科委陵菜屬植物翻白草Potentilla discolor Bunge,以全草或根入藥。夏秋採集,洗淨曬乾。

【性味歸經】:甘、微苦,平。

【用法與用量】:內服:煎湯,3~5錢(鮮者1~2兩);或浸酒。外用:搗敷

用藥禁忌:陽虛有寒、脾胃虛寒等少用。

【藥材】:乾燥的帶根全草,根呈紡錘形或圓錐形,有時分歧,長約5~8厘米 表面暗棕紅色,扭曲而皺縮,栓皮無剝落痕。無明顯的莖。葉根生,單數羽狀複葉 小葉片兩兩對生,長橢圓形,具短柄,頂端1枚較大,向下逐漸變小,皺縮,多從中脈向內對摺,上表面暗綠色,下表面灰白色;密布毛茸,邊緣具粗鋸齒。根頭部及葉柄均被白色毛茸。質稍脆,易碎。氣微臭,味澀。以無花莖、色灰白、無雜質者為佳。

【摘錄】:《全國中草藥彙編

【根】性味:味甘、微苦,性平,無毒。 圖冊參考資料

藥理作用:

清熱,解毒,止血,消腫。治痢疾,瘧疾,肺癰,咳血,吐血,下血,崩漏,癰腫,瘡癬,瘰癧結核。

1、全草煎劑用平板打洞法,對志賀痢疾桿菌及福氏痢疾桿菌有抑制作用。

2、本品體外無抗阿米巴原蟲的作用。

3、翻白草中提得成分富馬酸、沒食子酸、原兒茶酸、槲皮素、柚皮素、山柰素、間苯二酸,對福氏和志賀痢疾桿菌具有抑菌作用,尤以沒食子酸和槲皮素活性最強,最低抑菌濃度分別為59ppm/ml和37ppm/ml。

4、治細菌性痢疾,阿米巴痢疾:鮮翻白草乾全草或根一至二兩,濃煎,一日分二至三次服。(《南京地區常用中草藥》)

5、治瘧疾寒熱及無名腫毒:翻白草根五、七個,煎酒服之。(《綱目》)

6、治肺癰:鮮翻白草根一兩,老鼠刺根、杜瓜根各五錢。加水煎成半碗,飯前服,日服二次。(《福建民間草藥》)

7、治咳嗽:翻白草根。煮豬肺食。(《湖南藥物志》)

8、治痰喘:翻白草全草。煮冰糖服。(《湖南藥物志》)

9、治吐血不止:翻白草。每用五、七科,嚼咀,水二鍾,煎一鍾,空心服。(《綱目》)

10、治崩中下血:湖雞腿根一兩,搗碎,酒二盞,煎一盞服。(《瀕湖集簡方》)

11、治大便下血:翻白草根-兩五錢,豬大腸不拘量。加水同燉,去渣,取湯及腸同服。(《江西民間草藥驗方》)

12、治創傷出血:新翻白草葉。揉碎敷傷處。(《江西民間草藥驗方》)

13、治血友病:鮮翻白草二至三兩。煎湯服,每天一劑。同時將鮮草搗爛,外敷出血處。(江蘇《中草藥新醫療法資料選編》)

14、治脾胃虛弱白帶:翻白草配浮萍參、雞屎藤、隔山撬、糯米草根、土茯苓、苦蕎頭、仙鶴草。水煎服。(《成都中草藥》)

15、治腮腺炎:翻白草乾根,用燒酒磨汁塗患處。(《江西民間草藥驗方》)

16、治疔毒初起,不拘已或未成:韶白草十科,酒煎服。(《綱目》)

17、治臁瘡潰爛:翻白草(洗)。每用一握,煎湯盆盛,圍住熏洗效。(《保壽堂經驗方》)

18、治渾身疥癬:翻白草。每用一握,煎水洗之。(《綱目》)

鑑別方法

形狀鑑別

塊根呈紡錘形或圓柱形,少數瘦長,有不規則扭曲的縱槽紋,長3-8cm;表面黃棕色或暗紅棕色 栓皮較平坦;質硬而脆,斷面黃白色。基生葉叢生,單數羽狀複葉皺縮而捲曲,小葉3-9片,矩圓形或狹長橢圓形,頂端小葉片較大,上表面暗綠色,下表面密生白色絨毛,邊緣有粗鋸齒。氣微、味甘、微澀。以根肥大、葉灰綠色者為佳。

顯微鑑別

翻白草翻白草

小葉片表面觀:上表皮細胞類多角形,壁較平直,上、下表皮均有單細胞的非腺毛,尤以下表皮為多;除去密被的非腺毛可見下表皮細胞呈類多角形,垂周壁彎曲,較上表皮細胞為小,並可見毛茸基部和不定式氣孔。非腺毛有2種,一種極細長,多在1000μm以上,扭曲,直徑3-7μm,壁薄,著生於下表皮上;另一種平直或稍彎曲,多在1000μm以下,直徑9-22μm,壁厚3-8μm,基部較膨大。葉肉細胞含有較多草酸鈣簇晶,靠近葉脈處尤多,直徑9-32μm。

根橫切面:木栓組織為10餘列扁平細胞,栓內層為l-2列薄壁細胞。韌皮部外側細胞常合草酸鈣簇晶及方晶 形成層成環。木質部占根的4/5,由導管、管胞、木纖維及木薄壁細胞組成。射線寬廣,約30餘列細胞。本品薄壁細胞含有澱粉粒。

理化鑑別

(1)取本品粗粉0.5g,加乙醇10ml,回流提取2h,濾過。取濾液1ml於試管中,滴加l%三氯化鐵乙醇試液1滴,呈墨綠色。(檢查鞣質)

(2)薄層色譜 取樣品0.5g,加乙醇10ml,回流提取2h,濾過。濾液濃縮至約lml,供點樣用。另取沒食子酸為對照品。

分別點樣於同一矽膠CMC薄板上,以甲苯一甲酸乙酯一甲酸(5:4:1)展開,用三氯化鐵-鐵氰化鉀試劑噴霧,供試品色譜在與對照品色譜的相應位置,顯相同顏色斑點。

化學成分

1.根含可水解鞣質及縮合鞣質,並含黃酮類。全草含延胡索酸(fumaric acid),沒食子酸(gallic acid) 原兒茶酸(protocatechuic acid),槲皮素(quercetin),柚皮素(naringenin),山柰酚(kaempferol),間苯二酸(m-phthalic acid)。

2.新鮮植物含水分62.39%,抗壞血酸49.4毫克%。乾品含水分12.12%、蛋白質9.18%、脂肪4.03%,粗纖維21.89%、灰分7.25%、P2O5-0.26%、Ca0-2.63%。

臨床套用

治療頸淋巴結結核:取翻白草全草1.5~2兩,用黃酒1.5斤(不善飲者可減量)浸泡1晝夜,隔湯燉1小時許 以無酒味為度,加紅糖適量,1次或分數次1日服完。每日或隔日1劑,15劑為一療程,必要時停藥5天后繼續服第二療程。治療11例,絕大部分為用鏈黴素及其他抗癆藥物治療無效者。服藥l~2療程後,8例頸淋巴結周圍炎症消退,腫塊消失;

醫書記載

最早記載於《救荒本草》:翻白草,出鈞州山野。苗高七、八寸,細長鋸齒,葉硬厚,背白,其葉似地榆葉而細長,並黃花,根如指大,長三寸許,皮赤肉自,兩頭尖觥。《本草綱目》:雞腿兒,生近澤田地。高不盈尺,存生弱莖,一莖三葉,尖長而厚,有皺紋鋸齒,面青背白,四月開小黃花,結子如胡萎子,中有細子,其根狀如小白朮頭,剝去赤皮 其內白色如雞肉,食之有粉。

①《綱目》:治吐血,下血,崩中,瘧疾,癰瘡。

②《本草原始》:主無名腫毒,疔毒疥癩,臁瘡潰爛。

③《草木便方》:清利腸胃,除風濕。治赤白久痢成疳,塗惡犬咬傷。

④《福建民間草藥》:去瘀生新,散郁止血。

⑤《民間常用草藥彙編》:治咳嗽,紅崩。

⑥《廣西中藥志》:根:治產後腳軟,流產。葉:可驅風。

禁忌

脾胃虛寒者、食少便溏者忌用。

經現代醫學臨床驗證,主要有降血糖,治療失眠,防治併發症等作用,也可加入地骨皮。

翻白草別名雞腳爪、千錘打、天青地白等,屬薔薇科。各地均產,生熟均可食用,還可供藥用。根含黃酮類物質,翻白草性平、味甘苦、無毒。全草含鞣質。有清熱解毒、止痢止血之功效,可治婦女赤白帶下和月經過多。

薔薇科·委陵菜屬植物

委陵菜屬(Potentilla L.) ,薔薇科,約200多種,廣布於北溫帶,我國約90種,各地均有分布。一年生或多年生草本,少數為灌木;葉為指狀或羽狀複葉。

委陵菜
金露梅
翻白草
委陵菜屬
滇西委陵菜
多裂委陵菜
多頭委陵菜
多葉委陵萊
叢生荽葉委陵菜
鉤葉委陵菜
荒漠委陵菜
灰葉蕨麻
混葉委陵菜
大萼委陵菜
菊葉委陵菜
蕨麻
密枝委陵菜
耐寒委陵菜
匍匐委陵菜
匍枝委陵菜
蛇含委陵菜
蛇莓委陵菜
雙花委陵菜
荽葉委陵菜
大果委陵菜
等齒委陵菜
西藏委陵菜
細裂委陵菜
狹葉委陵菜
纖細委陵菜
腺毛委陵菜
楔葉委陵菜
星毛委陵菜
銀背委陵菜
銀露梅

窄裂委陵菜
皺葉委陵菜
簇生委陵菜
白萼委陵菜
間斷委陵菜
薄毛委陵菜
大花委陵菜
絹毛委陵菜
大理委陵菜
康定委陵菜
狼牙委陵菜
輪葉委陵菜
莓葉委陵菜
長瓣銀露梅
長葉二裂委陵菜
釘柱委陵菜
多齒雪白委陵菜
曲枝委陵菜
全白委陵菜
茸毛委陵菜
柔毛委陵菜
三葉朝天委陵菜
多莖委陵菜
齒萼委陵菜
石生委陵菜
多裂委陵萊
川邊委陵菜
條裂委陵菜
脫絨委陵菜
多葉委陵菜
川滇委陵菜
五葉雙花委陵菜
二裂委陵菜
西南委陵菜
西山委陵菜
翻白萆
垂花委陵萊
下江委陵菜
覆瓦委陵菜
顯脈委陵菜
腺粒委陵菜
剛毛委陵菜
小葉金露梅
小葉委陵菜
高原委陵菜
叢生釘柱委陵菜
雪白委陵菜
華西委陵菜
銀光委陵菜
白背委陵菜
銀葉委陵菜
羽毛委陵菜
黃花委陵菜
掌葉多裂委陵菜
直立委陵菜
雉子筵
中華三葉委陵菜
黃毛委陵菜
絹毛匍匐委陵菜
脫毛銀葉委陵菜
脫毛總梗委陵菜
垂花委陵菜
伏毛金露梅
伏毛銀露梅
無毛蕨麻
無毛小葉委陵菜
寬柄關節委陵菜
墊狀金露梅
裂萼釘柱委陵菜
裂葉華西委陵菜
裂葉毛果委陵菜
細裂小葉委陵菜
陵菜
變葉絹毛委陵菜
毛果委陵菜
高山總梗委陵菜
矮生大萼委陵菜
多對小葉委陵菜
關節委陵菜
小葉金霹梅
匍行狼牙委陵菜
薄葉皺葉委陵菜
叢生小葉委陵菜
星毛委陵萊
矮生二裂委陵菜
白毛金露梅
白毛小葉金露梅
銳齒西南委陵菜
銀霹梅
齒裂西山委陵菜
羽裂密枝委陵菜
假羽白背委陵菜
羽葉釘柱委陵菜
圓齒委陵菜
鄂西委陵菜
白毛銀露梅
總梗委陵菜
白毛皺葉委陵菜
絹毛耐寒委陵菜
台灣委陵菜
三葉委陵菜
矮生多裂委陵菜
朝天委陵菜
紫花銀光委陵陵菜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