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馬尼亞人

羅馬尼亞人

1.具有羅馬尼亞國籍的人。 2.羅馬尼亞的主體民族。

羅馬尼亞人

正文

有兩義:①東歐羅馬尼亞人口占多數的民族。約有1973萬人(1982),占全國人口的88.1%。屬歐羅巴人種巴爾幹類型。使用羅馬尼亞語,屬印歐語系羅曼語族。其遠祖系色雷斯人,早在青銅時代(公元前2000年紀初)就生活在喀爾巴阡山-多瑙河-黑海地區。約於公元前700年,達基亞-葛特人從色雷斯族群中分離出來。古希臘歷史學家希羅多德在《歷史》一書中曾提到葛特人,羅馬史書稱他們為達基亞人。主要分布在南至哈埃穆斯山、東達黑海北部、西到多瑙河中游、北抵加利西亞的喀爾巴阡山地區。達基亞人身材適中,男子蓄髮,留須,身穿長襯衣緊身褲,肩披羊皮襖或斗篷。貴族戴皮帽,穿馬靴。婦女穿短袖襯衣的裙子,圍大披肩。他們在同具有先進文明的希臘、羅馬和波斯的廣泛交往中促進了本身的發展,在公元前2世紀形成拉鐵尼文明(第二代鐵器)。公元前70年,葛特部落酋長布雷比斯塔斯將達基亞部落和葛特部落統一起來,建立了第一個獨立的奴隸制國家。羅馬帝國入侵時,曾遭到以國王德凱巴魯斯為首的達基亞人的抵抗。經過兩次戰爭(101~102年和105~106年),部分達基亞領土被羅馬人占領,劃為羅馬行省,當地居民遂被同化。271~272年羅馬軍隊和行政機構撤出後,羅馬化仍在繼續,形成了達基亞-羅馬人。此後,民族大遷徙的浪潮席捲達基亞,7世紀時有部分斯拉夫人留居下來,至10世紀亦融化於達基亞-羅馬人之中。 從此形成羅馬尼亞人(由羅馬一詞轉化而來),亦稱瓦拉幾亞人、沃洛幾亞人或弗拉幾亞人。大量的歷史文獻和出土文物充分證明了達基亞人的連續性。達基亞人和葛特人原使用色雷斯語方言,羅馬化後,改用拉丁口語。以後又吸收部分斯拉夫辭彙而形成羅馬尼亞語。14世紀建立摩爾多瓦蒙特尼亞兩公國,先後受奧斯曼帝國統治。1541年形成特蘭西瓦尼亞自治公國。1600年 3個公國實現統一,但歷時不到一年。1859年摩爾多瓦和蒙特尼亞合併,稱羅馬尼亞。1877年通過獨立戰爭,擺脫奧斯曼帝國而獨立。1918年特蘭西瓦尼亞與羅馬尼亞合併,形成統一的民族國家。1944年8月推翻反動統治,開始人民革命新紀元。1947年12月30日成立羅馬尼亞人民共和國,1965年改名為羅馬尼亞社會主義共和國。工業以石油提煉、石油化工、電力、鋼鐵、機械製造、化工等為主;輕紡工業較發達。農業生產的現代化水平日益提高,主要生產小麥玉米向日葵、甜菜、馬鈴薯亞麻等。葡萄等水果園藝業較發達。工業型的養畜場不斷發展,主要飼養豬、牛、羊等。
另有50萬羅馬尼亞人分布在巴爾幹半島、蘇聯美國
②羅馬尼亞居民的泛稱。

配圖

羅馬尼亞人羅馬尼亞人

相關連線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