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馬尼亞社會主義共和國

羅馬尼亞社會主義共和國

現羅馬尼亞在1965年-1989年的國名。

1944年8月23日,羅馬尼亞共產黨領導武裝起義,推翻安東尼斯庫的親納粹政府,1945年3月6日,在蘇聯的幫助下成立了格羅查為首的新政府。

基本信息

概述

羅馬尼亞社會主義共和國羅馬尼亞社會主義共和國
羅馬尼亞社會主義共和國(羅馬尼亞語:RepublicaSocialistaRomânia,英語:TheSocialistRepublicofRomania),是1947~1989年之間存在於現在羅馬尼亞的社會主義國家。領土面積約為23.84萬平方公里,首都是布加勒斯特,列伊(ROL)為其官方貨幣。
第二次世界大戰時,羅馬尼亞參加德、意、日法西斯同盟。1944年蘇聯紅軍進入羅馬尼亞,同年8月23日,羅馬尼亞共產黨領導發動反法西斯武裝起義,羅馬尼亞轉而加入了反德國法西斯戰爭。1945年3月6日成立聯合政府。1947年12月30日宣告成立羅馬尼亞人民共和國。1949年1月,羅馬尼亞人民共和國加入經濟互助委員會;1955年5月加入華沙條約組織。
1965年通過新憲法,改國名為羅馬尼亞社會主義共和國。
1989年12月22日,羅馬尼亞社會主義共和國總統齊奧塞斯庫政權被推翻,救國陣線委員會接管了國家一切權力,1989年12月28日改國名為羅馬尼亞,羅馬尼亞社會主義共和國停止存在。

成立

1944年8月23日,羅馬尼亞共產黨領導武裝起義,推翻安東尼斯庫的親納粹政府,1945年3月6日,在蘇聯的幫助下成立了格羅查為首的新政府。1947年12月30日宣布改國名為羅馬尼亞人民共和國(Republica Populară Română)。1963年,齊奧塞斯庫上台,通過新憲法,改國名為羅馬尼亞社會主義共和國。1989年,齊奧塞斯庫政權被推翻,結束了其在羅長達24年的統治,國名改為羅馬尼亞。

自然地理

羅馬尼亞社會主義共和國面積約為23.84萬平方公里。位於歐洲東南部巴爾幹半島的東北部,北部和東北與蘇維埃社會主義共和國聯盟為鄰,南接保加利亞人民共和國,西南和西北分別與南斯拉夫社會主義联邦共和國及匈牙利人民共和國接壤,東南臨黑海。地形奇特多樣,境內平原、山地、丘陵各占約1/3的國土面積。屬溫帶大陸性氣候。
羅馬尼亞山河秀麗,藍色的多瑙河、雄奇的喀爾巴阡山和絢麗多姿的黑海羅馬尼亞的三大國寶。多瑙河流經羅馬尼亞境內1075公里,其國土上蜿蜒流淌的大小數百條河川,多與多瑙河匯流,形成“百川匯多瑙”的水系。多瑙河不僅灌溉著兩岸肥田沃野,也為羅馬尼亞的電力工業和漁業等提供了豐富的資源。有羅馬尼亞脊樑之稱的喀爾巴阡山綿亘在羅40%的國土上。這裡林木茂密,森林資源豐富,地下蘊藏有煤、鐵和黃金等礦產。羅馬尼亞瀕臨黑海,景色秀麗的黑海海灘是著名的旅遊勝地。康斯坦察是黑海海濱城市和港口,是羅馬尼亞通往各大洲的重要門戶和全國造船業中心之一,素有“黑海明珠”之稱。

人口狀況

總人口為23,151,564(1989年),其中羅馬尼亞族占近89.4%,其他主要民族有匈牙利族、羅姆族(也稱吉卜賽族)、日耳曼族和烏克蘭族等。羅馬尼亞語是官方語言,匈牙利語是主要民族語言。羅馬尼亞的主要宗教有東正教、羅馬天主教、基督教新教和希臘天主教等。

首都

布加勒斯特(Bucharest),位於羅馬尼亞東南部瓦拉幾亞平原中部,多瑙河支流登博維察河從西北穿過市區。整座城市掩映在白楊、垂柳、菩提樹之中,到處綠草如茵。布加勒斯特是全國最大的工業中心,有機械、冶金、紡織、服裝和食品加工等工業。

行政區劃

全國分為41個縣和1個直轄市(首都布加勒斯特),縣下設市、鎮、鄉。各縣名稱如下:阿爾巴、阿拉德、阿爾傑什、巴克烏、比霍爾、比斯特里察·諾色烏德、博托沙尼、布拉索夫、布勒伊拉、布澤烏、卡拉什·塞維林、克勒拉希、克魯日、康斯坦察、科瓦斯納、登博維察、多爾日、加拉茨、朱爾朱、戈爾日、哈爾吉塔、洪尼多阿拉、雅洛米察、雅西、伊爾福夫、馬拉穆列什、梅赫丁茨、穆列什、尼亞姆茨、奧爾特、普拉霍瓦、薩圖·馬雷、色拉日、錫比烏、蘇恰瓦、特列奧爾曼、蒂米什、圖爾恰、瓦斯魯伊、維爾恰、弗朗恰。

國旗

呈長方形,長與寬之比為3:2。由三個平行相等的豎長方形組成,從左至右依次為藍、黃、紅三色,中間是國徽。藍色象徵藍天,黃色象徵豐富的自然資源,紅色象徵人民的勇敢和犧牲精神。

國徽

呈橢圓形。正上方是紅色五角星,下面是從山間初升的旭日,放射出黃色光芒,其下是山脈、森林、鐵塔、藍色的河流。周圍是金黃的麥穗,下方的國旗三色綬帶上用羅馬尼亞語寫著“羅馬尼亞社會主義共和國”字樣。五角星象徵革命政權,初升的旭日象徵社會主義制度,山脈、森林、鐵塔、河流象徵羅馬尼亞的自然資源和工業,麥穗象徵農民。

發展歷史

古代

羅馬尼亞的祖先為達契亞人。約公元前1世紀,布雷比斯塔建立了第一個中央集權和獨立的達契亞奴隸制國家。公元106年達契亞國被羅馬帝國征服後,達契亞人與羅馬人共居融合,形成羅馬尼亞民族,並先後組成瓦拉幾亞、摩爾多瓦和特蘭西瓦尼亞三個政治結構。14世紀時建立了瓦拉幾亞和摩爾多瓦兩個封建公國。16世紀後成為奧斯曼帝國的附屬國。

近代

1859年摩爾多瓦和瓦拉幾亞兩公國合併為一個國家,稱羅馬尼亞,附屬於奧斯曼帝國。1877年5月9日,羅馬尼亞宣布獨立。1878年南比薩拉比亞地區隸屬俄羅斯。1881年羅馬尼亞改稱羅馬尼亞王國

現代

1918年1月摩爾多瓦(比薩拉比亞)宣布獨立,同年3月與羅馬尼亞合併。第一次世界大戰結束後,1918年11月28日布科維納、12月1日特蘭西瓦尼亞分別宣布與羅馬尼亞合併,至此,羅馬尼亞成為統一的民族國家。
第二次世界大戰時,安東尼斯庫政權參加德、意、日法西斯同盟。1944年蘇聯紅軍進入羅馬尼亞,同年8月23日,羅馬尼亞共產黨領導發動反法西斯武裝起義,推翻了安東內斯庫政權,羅馬尼亞轉而加入了反德國法西斯戰爭。1945年3月6日成立聯合政府。1947年12月30日宣告成立羅馬尼亞人民共和國。1965年通過新憲法,改國名為羅馬尼亞社會主義共和國。
1989年12月22日,齊奧塞斯庫政權被推翻,救國陣線委員會接管了國家一切權力,28日改國名為羅馬尼亞,羅馬尼亞社會主義共和國停止存在。

政治體制

人民民主革命時期

自1944年8月23日至1947年12月30日羅馬尼亞人民共和國的成立這段時間,羅馬尼亞稱之為人民民主革命時期,其特點是:人民民主力量同資產階級政黨和君主政體的結合;資產階級政黨和君主政體因日益暴露其反動性而逐步退出歷史舞台,人民民主力量日益狀大,並最終導致人民民主政府的成立和人民共和國的誕生。
這一時期社會政治變革的基本內容是:在一切機構中清除法西斯分子,純潔革命隊伍,以及懲辦戰爭罪犯;建立以工農為主體的各級民主機構;實行土地改革等。

社會主義基礎建設時期

自1948年即人民民主革命完成至1965年為社會主義經濟基礎的建設時期,也是政治體制的形成和完善時期。在這一時期,實現了工人階級政黨的統一,建立了自中央和地方的議會制和各級執行機構,以及建立了人民民主組織。這些機構實行的管理原則是:一切活動都置於黨的領導和監督之下;堅持民主集中原則,下級服從上級,全黨服從中央;以工農聯盟為基礎廣泛調動人民民眾當家做主的積極性。
1955年羅工人黨三大(羅馬尼亞通常稱其為羅共七大)是提出完善政治和經濟體制的首次黨代會,其基本內容是廣泛實行民主集中制,精簡機構和減少非生產人員;克服過分集中的現象,擴大地方的許可權和企業的許可權,以刺激勞動民眾的首創精神。
精簡中央國家機關、把非生產性人員充實生產第一線以及擴大地方許可權是完善政治體制的首項措施,其目的是“克服過分集中”和中央統得過多的現象,以充分發揮地方的積極性。擴大議會的作用、廣泛實行民主集中制和擴大社會主義民主是第二項重大措施。為此,於1961年取消大國民議會常設主席團,建立羅馬尼亞人民共和國國務委員會作為國家最高權力機關和作為大國民議會附屬機關負責處理日常事務,其主席由黨的總書記擔任。同時,還擴大國民議會的如下許可權:監督國務委員會的工作,組織部長會議、中央部、最高法院和總監察院,以及制定國內外政策的總路線。擴大議會許可權的直接目的是,加強社會主義民主制度的建設,吸收廣大人民參與國家生活的領導。廣泛實行社會主義的法制是第三項重大措施,其目的是通過法律的形式建立社會主義民主制度。

社會主義全面建設時期

1965-1978年政治管理體制完善的基本內容是:進一步克服過分集中的現象,減少行政管理機構的中間環節和重疊機構;取消一長制,實行集體領導;廣泛建立民主制度,實行工人自我管理和地方自治。1965年羅共九次代表大會認為,羅馬尼亞人民共和國必須改為羅馬尼亞社會主義共和國以符合社會主義建設的實際內容;同時,羅馬尼亞工人黨改為羅馬尼亞共產黨。
(一)建立中央-縣-鄉三級行政體制
1968年2月16日,大國民議會通過法令,取消州和區的中間環節,把全行政區劃為39個縣和布加勒斯特直轄市,縣以下設立城鎮和鄉,事實上兩者為同一級,即城鎮管轄市區,鄉管轄農村。這樣,就形成了中央-縣-鄉三級行政建制,其主要優越性是:(1)取消了州這一級龐大的行政機構,把大量非生產性人員分配到生產第一線,從面避免了官僚主義和公文旅行,提高了國家機關的工作效率;(2)建立精悍的縣的行政機構,並使縣直接管轄其範圍內的政治、經濟、文化等活動,從而提高地方管理機構的工作效率;(3)縣成為地方唯一的決策機構,這就便於勞動者直接參加對國家的管理和直接監督;(4)加強了中央對地方的直接領導,從而提高了整個國家領導工作的效率。
(二)把加強黨和國家的領導同決策民主化結合起來
1、加強黨政統一領導,避免機構重疊和重複領導,提高工作效率。
2、完善議會機構的工作,擴大人民參與國家領導的權利。
3、通過廣泛建立自中央至基層的人民民主機構,吸收廣大勞動者參與對國家生活的直接領導和對國家活動的監督。
(三)廣泛建立民主制度和民主機構,實行地方和企業工人自我管理
1977年7月建立了全國勞動人民委員會,從而加強了對業已建立的各級勞動人民委員會的領導和進一步完善了勞動人民委員會制度。自中央至基層單位都實行勞動人民委員會制度,其最高權力機關為全國代表大會、各級代表大會和單位的勞動人民大會。勞動人民委員會為最高權力機構的常設機構,由50%以上的直接生產者和其中的85%工人和技師的代表組成。1978年,全國經濟單位和機關共建立了5,500個勞動人民委員會,擁有103,000個委員,其中勞動者的代表為49,000人。

建設發達社會主義時期

羅馬尼亞認為,黨和國家是政治體制的基本組成部分。因此,完善政治體制的中心內容是改善黨和國家的領導,而關鍵問題是改革幹部制度和建立行之有效的社會主義民主制度。
一、加強黨和國家對巨觀管理的決定性作用
(一)加強黨和國家領導的客觀必然性
加強黨和國家的領導作用意味著要加強黨和國家對巨觀的統一領導和集中管理,以保證不因經濟和政治體制改革的放權,尤其向地方和企業放權而導致巨觀失控;其次,要精簡黨政機構、克服官僚主義和過分集中的現象,以保證不斷提高黨和國家機關的工作效率;最後,要實現決策民主化,即在加強黨和國家領導作用的同時,必須實現決策、決策過程和決策層次的民主化,以及建立完整的和真正的社會主義民主制度。
(二)加強黨和國家的集中領導
黨和國家是政治體制的兩個基本組成部分,它們通過不同的方式履行各自職能,但都致力於實現一個目標——對社會主義和共產主義的建設進程實行統一領導。
(三)改善黨和國家的領導
20世紀80年代初以來,羅馬尼亞繼續採取措施完善黨和國家的領導,其中主要有:繼續克服過分集中和統得太死的現象;進一步改善黨和國家的關係;加強集體領導、改進工作作風和工作方法;密切黨和國家同人民民眾的關係。採取各種措施為廣大人民民眾參與國家直接管理創造條件。
二、改革幹部制度是完善整個政治體制的關鍵
(一)嚴格執行幹部的選拔制度
首先,要把最優秀的共產黨員選拔到幹部隊伍中來。其次,要重視選拔幹部的結構。最後,加強對幹部選拔的監督,即由上級任命和由同級勞動人民大會認可。
(二)加強對幹部的管理
為了加強對幹部的管理,羅馬尼亞頒布了一系列法令,如幹部的輪換制、培訓制和考核制。法律規定幹部隊伍必須保證年輕化,這是幹部管理制度的另一重大措施。幹部隊伍的知識化通過兩個渠道解決:一是自中央部主管生產或專業的部長至企業廠長,均由專家和工程師擔任;二是實行在職幹部輪訓制。
(三)堅持對幹部實行監督的制度
1986年羅共中央全會關於加強幹部管理的決議指出,加強對幹部的監督主要抓兩個環節,一是抓幹部的選拔,二是抓對幹部的考核。監督分為三個系統,一是上級機構有關部門實行監督,主要監督下級機關同上級機關簽訂契約的執行情況。二是國家和黨的監察或紀律檢查機構對幹部實行監督,主要檢查和監督各種法律、條例、決議和政策的執行情況。三是本單位勞動人民大會和勞動人民委員會實行監督。
三、建立社會主義民主機構體系和完善社會主義民主制度
自20世紀60年代中期後,羅馬尼亞採取各種措施,不斷完善社會主義民主制度。如實現中央決策民主化;自中央至基層單位都建立了完整的民主機構體系;廣泛實行參與制,即在企業和地方實行自我管理。

東歐劇變時期

1989年12月底,齊奧塞斯庫政權被推翻,羅共停止活動。12月22日成立救國陣線委員會和臨時政府。救陣首任主席揚·伊利埃斯庫代表救陣宣布十點綱領,綱領主張建立多黨制、自由選舉、制訂新憲法,立法、行政和司法三權分立;取消中央集權經濟制。
1990年2月1日,救國陣線委員會同全國30個政黨決定成立全國聯盟臨時委員會,揚·伊利埃斯庫任主席,6日,救國陣線獲批准成為政黨。同年5月羅舉行大選,救陣候選人揚·伊利埃斯庫當選總統。1989年12月22日以後實行多黨制。
1991年11月21日批准的憲法規定,羅馬尼亞是一個主權、獨立、統一和不可分割的民族國家,政體為共和制。議會是羅人民最高代表機構和唯一的立法機構,由參議院和眾議院組成,議員由普選產生,任期4年。

經濟

解放以前

解放前,羅馬尼亞是一個典型的農業國。工業創造的國民收入占很小的比重。1937年,工業所創造的國民收入只占全部國民收入的33.7%,而農業和林業卻占54.9%。1938年,生產資料的生產只占工業總產值的45.5%,機器製造和金屬加工工業的產值只占工業總產值的10.2%。羅馬尼亞石油儲備占歐洲第2位,但沒有石油機器製造業。第二次世界大戰前,99%的工具機靠進口。外貿以出口農產品和石油為主,其中原油占40.5%,糧食占32.2%,種子和豆類占5.5%,木材占9%。

社會主義時期

解放後,羅馬尼亞國民經濟獲得了高速發展,尤其1967年開始全面經濟改革後,其經濟成長率一直高於世界平均水平。1951-1980年,國民收入年平均增長9.3%,工業總產值年平均增長12.3%,農業總產值為4.3%,固定資產為7.3%;1980年,城鄉居民的實際收入比1950年增長3倍多。按人口平均的國民收入,1950年為100美元,1976年增加到1,100美元,1980年增加到1,500美元。
從20世紀80年代初起,由於世界能源和原材料危機對羅馬尼亞經濟的影響,以及在“損害農業發展的情況下發展工業,導致國民經濟比例失調和人民生活也受到影響”等原因,羅馬尼亞經濟發展速度有所下降。1981-1985年,社會產品年平均增長速度為3.3%,國民收入為4.4%,工業總產值為4%,農業總產值為3.5%。1986年,上述四個指標的增長速度分別為7.2%、7.3%、7.7%和12.8%。1987年,國民收入增長4.8%,工業商品產值為4.5%,農業總產值為2.3%。

經濟結構

解放初期,羅馬尼亞工業落後,主要表現在工業所創造的國民收入占很小比重;基礎工業薄弱;沒有一個完整的國民經濟體系。40多年來,羅馬尼亞黨和政府依照蘇聯模式,大力發展現代化工業,不斷加強工業在國民經濟中的主導地位。因此,一個完整的國民經濟體系已基本形成,部門結構發生了根本的變化。
1938年,工業創造的國民收入占30.8%,1950年為44%,1980年為58.6%,1986年為62.5%;甲類工業1938年占45.5%,1950年占53%,1986年占74.3%;第三產業所占的比重,由1938年的10.9%,增加到1980年的15.8%和1986年的13.8%。顯然,通常所說的國民經濟結構變化的三階段:現代化前階段(農林、漁和採掘業占主要比重)、現代化階段(工業占主要比重)和發達經濟階段(第三產業占主要比重),在上述數據的變化中也可見到羅馬尼亞經濟發展的一斑。

人民生活

1988年,羅馬尼亞下列產品的人均產量已經接近已開發國家的水平:一次能源消耗、水泥、拖拉機、卡車、車皮、化肥、化學纖維、塑膠、合成橡膠、電冰櫃電視機收音機、紡織品、鞋和食糖。人均鋼產量早在80年代初已超過美國,1986年產量為1,427萬噸。農業機械化和化學化的水平,也接近和超過某些已開發國家的水平。
1950年,職員月平均純工資為327列伊,工人為302列伊,1965年分別增加到1,028列伊和970列伊,1985年分別為2,827列伊和2,746列伊。居民平均住房面積為10至14平方米。
每1,000個居民擁有的耐用消費品的變化如下:1985年擁有的收音機、電視機、冰櫃、洗衣機、小汽車等,分別比1970年增長1.2倍、6.7倍、7.8倍、4.9倍和3.4倍。1986年,人均主要農產品的占有量如下:穀物1,329.6公斤,向日葵44公斤,甜菜310公斤,蔬菜302公斤,肉116.4公斤,奶247.2公斤,羊毛1.9公斤,蛋389個。
各級教育事業不斷發展,1986年在校學習的學生人數為550萬人,占全國人口的24%。在高等院校學習的學生人數為15.7萬人,在中等學校學習的學生人數為421.4萬人,在職業學校學習的人數為(主要是工人和技術人員)28萬人。1986年共有醫務人員為4.8萬人,平均475個居民有一個醫生,平均每千人有9.4張病床。

軍事力量

羅馬尼亞人民軍編制
1、國防部
2、總參謀部
【直屬部隊】第161空降團、第1海軍步兵營
3、第1集團軍(布加勒斯特)
第4坦克師:(TR-125/TR-85)
第1摩托化步兵師:(TR-85)
第1山地旅
第1炮兵旅
4、第2集團軍(布澤烏)
第7摩托化步兵師:(TR-85)
第19摩托化步兵師:(TR-85)
第57摩托化步兵師:(TR-85)
第2炮兵旅
5、第3集團軍(克拉約瓦)
第2摩托化步兵師:(TR-85)
第8摩托化步兵師:(TR-85)
第3山地旅
第3炮兵旅
6、第4集團軍(克盧日)
第6坦克師:(TR-125/TR-85)
第81摩托化步兵師:(TR-85)
第11摩托化步兵師:(TR-85)
第2山地旅
第4炮兵旅
7、空軍第1集團軍
第1殲擊航空師:(米格21)
獨立第11殲擊航空團:(米格23)
獨立第1殲擊轟炸航空團:(蘇7)
獨立第2殲擊轟炸航空團:(米格21)
獨立第3殲擊轟炸航空團:(米格17)
8、國土防空軍
第1防空飛彈旅
第2防空飛彈旅
第3防空飛彈旅
第4防空飛彈旅

對外交往

外交政策

羅馬尼亞社會主義共和國奉行友好與和平外交政策。主張保持獨立自主,與蘇聯保持距離,與中國友好,並和大多數西方國家保持外交關係,譴責蘇聯在勃列日涅夫統治時期侵略捷克斯洛伐克。同中國一樣,羅馬尼亞參加了絕大多數社會主義國家抵制的1984年洛杉磯奧運會。

對華交往

1949年10月5日,中國和羅馬尼亞建立大使級外交關係。長期以來,中羅兩國之間保持著密切的友好合作關係,羅馬尼亞社會主義共和國總統尼古拉·齊奧塞斯庫先後5次訪問中國。

“七日革命”和羅共政權的倒台

1989年,在東歐劇變的過程中,羅馬尼亞不可避免地受到波及,成為除前南斯拉夫外惟一一個以流血方式完成劇變的東歐國家。
蒂米什瓦拉的風波成為羅共政權倒台的導火索。在齊奧塞斯庫的指令下,羅馬尼亞軍警在市內開了槍,抓了一些鬧事者,平息了騷亂。齊奧塞斯庫決定12月21日在布加勒斯特舉行民眾大會,支持他在蒂米什瓦拉採取的鎮壓行動。他萬萬沒想到,這次集會恰恰給憤憤不平的民眾提供了上街鬧事的良機。21日中午在布加勒斯特市中心的共和國宮廣場上,數萬名布加勒斯特市民出席了這次民眾大會。齊奧塞斯庫的講話被反對者打斷,會場上一片混亂。齊奧塞斯庫未講完話,便退進室內。與會的人們很快匯成幾支隊伍在布加勒斯特的大街上開始了遊行示威,他們高呼反對齊奧塞斯庫專政的口號。在布加勒斯特市中心,軍警同遊行示威者對峙。
12月22日支持齊奧塞斯庫的羅馬尼亞軍隊開始倒戈,羅馬尼亞軍人從布加勒斯特市中心撤走。示威民眾立即向黨中央大廈衝擊。齊奧塞斯庫夫婦乘坐直升機從大廈的頂部平台逃走。羅馬尼亞共產黨失去了執政地位。幾日間,市民與支持齊奧塞斯庫的衛隊爆發激烈的流血衝突。直到羅馬尼亞救國陣線最終控制了局面。
齊氏夫婦最終被捕並受審,羅馬尼亞救國陣線組建的特別軍事法庭以屠殺罪、破壞政權罪;破壞公共財產罪、損壞國民經濟罪、在外國銀行存有10多億美元並企圖逃往國外等罪名判處夫婦倆死刑,並立即槍決。齊氏夫婦遭到槍決的畫面立即傳播到全世界,舉世驚愕。
此事件被稱為“七日革命”(1989年12月21日—1989年12月28日),又稱“十二月風暴”。羅馬尼亞社會主義共和國從此不復存在。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