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爾達維亞蘇維埃社會主義共和國

摩爾達維亞蘇維埃社會主義共和國

摩爾達維亞蘇維埃社會主義共和國,蘇聯加盟共和國之一,簡稱摩爾達維亞,現稱摩爾多瓦。摩位於東歐,南部和羅馬尼亞接壤,北部和烏克蘭蘇維埃社會主義共和國相鄰。首都基什尼奧夫(今基希訥烏)。

基本信息

基本信息

摩爾多瓦語:РепубликаСоветикэСочиалистэМолдовеняскэ
語言:摩爾多瓦語和俄語
首都:基什尼奧夫(今基希訥烏
共和國主席團主席:斯涅古爾(獨立時)
面積:33,843k(居蘇聯第14位)
人口:4,337,600(1989)(居蘇聯第九位)
人口密度:128.2/km㎡
貨幣:蘇聯盧布(рублэ)
時區UTC+3
國歌:《摩爾多瓦蘇維埃社會主義共和國國歌》
摩爾達維亞蘇維埃社會主義共和國國旗摩爾達維亞蘇維埃社會主義共和國國旗

概況

摩爾達維亞蘇維埃社會主義共和國,蘇聯加盟共和國之一,簡稱摩爾達維亞,現稱摩爾多瓦。摩位於東歐,南部和羅馬尼亞接壤,北部和烏克蘭蘇維埃社會主義共和國相鄰。
摩歷史上是羅馬尼亞的組成部分,1812年,沙俄占領摩部分領土,即比薩拉比亞地區。1859年1月,摩爾多瓦和瓦拉幾亞合併組成羅馬尼亞。1878年,南比薩拉比亞再次被俄國兼併。十月革命後,摩爾多瓦於1918年1月宣布獨立,3月與羅馬尼亞合併。1940年6月,史達林藉口建立東方戰線,再次占領摩爾多瓦,成立摩爾達維亞蘇維埃社會主義共和國,成為蘇聯15個加盟共和國之一。蘇聯解體後,摩爾達維亞於1991年8月27日宣布獨立,改名為摩爾多瓦共和國。同年12月21日,摩加入獨立國家國協(獨立國協)。1993年8月5日,摩國家議會否決摩加入獨立國協的決定。1994年4月8日,議會重新批准摩加入獨立國協。
在蘇維埃時代,摩爾達維亞雖然進行部分的工業化,不過,仍然大部分依靠農業。雖然占有前蘇聯的不到百分之零點二的領土面積,但是摩爾達維亞的農業輸出幾乎占蘇聯的百分之二點五(包含百分之四十的酒類輸出)。它也是菸草和制酒用葡萄的大宗生產國,並且是葵花子和甜菜的主要生產地。
摩爾達維亞蘇維埃社會主義共和國國徽摩爾達維亞蘇維埃社會主義共和國國徽

國歌

《摩爾達維亞蘇維埃社會主義共和國國歌》

詞:埃米利安·布科夫、伊萬·博達列夫
曲:史蒂芬·尼亞加、E·拉扎列夫

摩爾達維亞蘇維埃,
我們的國土遍野鮮花,
和其他姐妹共和國一道,
跟偉大俄羅斯邁開步伐,
向著聯盟美好的未來進發。
兄弟的頌歌讚美我們國家,
在黨的明智領導之下。
列寧的事業,偉大的事業,
實現它的是強大的聯盟國家!
列寧的事業,偉大的事業,
實現它的是強大的聯盟國家!
跨世紀的榮耀,重生的國家!
願勞動作你創造的動力,
共產主義是不變的目標,
幸福通過實踐來得到它!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