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背兔兒風

紅背兔兒風為植物界被子植物門(Angiospermae)雙子葉植物綱(Dicotyledoneae),又稱木蘭綱。

基本信息

物種名稱

中文名:紅背兔兒風
拉丁名:Ainsliaea rubrifolia Franch.
組名:花葶組 (Sect. Scaposae Beauverd)
科名:菊科COMPOSITAE)

形態特徵

多年生草本,根狀莖粗短,直或彎曲,長不超過3厘米,直徑3-5毫米,密生纖維狀鬚根,根頸密被向上的粗長毛。莖直立,單一或雙生,極細弱,花葶狀,除花序外不分枝,高17-40厘米,基部直徑約1毫米,被褐色長柔毛。葉基生的密集,呈蓮座狀,葉片紙質,長卵形、卵狀披針形或披針形,長5-9厘米,寬2.3-4.3厘米,頂端短尖,基部心形,兩耳通常略重疊,邊全緣或有疏的胼胝體狀小齒,具深褐色、向上彎拱的密緣毛,上面綠色,具灰白的雲石狀斑紋,被貼伏的疏硬毛或脫落變無毛,下面紫紅色,被褐色長硬毛,尤以基部及脈上較密;基出脈3條,中脈上部2對互生側脈均弧形上升,離緣彎拱連線,網脈有時明顯,網眼大;葉柄長3-11厘米,無翅,密被深褐色、長4-7毫米的粗硬毛;莖生葉少而小,披針形,長10-28毫米,寬3-9毫米,頂端短尖,基部鈍或略狹,絕無心形者,被毛與基生葉相似,1脈或有時具1對不顯著的側脈,葉柄短,下部的長5-8毫米,上部的更短或近無柄。頭狀花序通常具花3朵,於花期直徑6-8毫米,具梗,於莖頂排成下部狹、上部開展的圓錐花序,圓錐花序長12-18厘米,花序軸和分枝均被長硬毛;總苞圓筒形,直徑4-5毫米;總苞片約5層,均無毛,外層卵形至闊卵形,長2.5-3毫米,寬1-1.5毫米,頂端長漸尖,尖頭銳利,中層狹橢圓形至長圓形,長4-5毫?祝??1-1.2毫米,頂端漸尖,最內層長圓形,長約11毫米,寬約1.2毫米,頂端長尖;花托不平,無毛,直徑約1毫米。花全部兩性,花期9-10月者,花冠不開裂,隱藏於冠毛之中,長約為冠毛的2/3;花葯長2.2毫米,內藏,頂端鈍圓,基部的尾芒尖,長不足1毫米;花柱分枝內藏,線形,頂端鈍,內側略扁,長達1毫米。5-6月開花的植株,花冠略露出於冠毛之外,長可達7毫米,檐部5裂,裂片長圓形,長2-3毫米;花葯長約4毫米,頂端鈍,基部的尾長達1.2毫米;花柱分枝內側扁,頂端圓,內藏,不伸出於藥筒之外。瘦果紡錘形,具8縱棱,長約5毫米,直徑1.2-1.5毫米,被疏柔毛。冠毛近等長,褐黃色,羽毛狀,長約6.5毫米,基部聯合成環。花期5-6月及9-10月。

產地分布

產於四川城口峨眉、寶興)、陝西南部和甘肅東部。生於坡地溝邊或林地岩石上,海拔1 620-2100米。模式標本采自四川城口。

功效作用

【功效】:止咳化痰、活血止痛。
【主治】:可用於治療燥邪傷肺之咳嗽無痰,或痰少而粘、咽乾諸症。可用於治療風濕筋骨痛,跌打損傷。 【性味歸經】:辛、甘,溫。入肺、肝二經。
【用法用量】:內服,9一15克,水煎服;外用:適量,酒塗患處。

文獻來源

中國植物志 第79卷 || 菊科 COMPOSITAE || 花葶組 Sect. Scaposae Beauverd || 紅背兔兒風 Ainsliaea rubrifolia Franch. 23.紅背兔兒風 Ainsliaea rubrifolia Franch. in Morot Journ. de Bot. 8: 296. 1894; Diels in Bot. Jahrb. 29: 629. 1901; Beauverd in Bull. Soc. Bot. Geneve ser 2, 1: 380. 1909; S. Y. Hu in Quart. Journ. Taiwan Mus. 18: 101. 1965; 中國高等植物圖鑑4: 660.圖6734, 1975; 秦嶺植物志1(5): 385.圖277. 1985. 【藥名】:紅背兔兒風

相關種

馬邊兔兒風Ainsliaea angustata Chang
狹葉兔兒風Ainsliaea angustifolia Hook.f. & Thoms. ex Clarke
狹翅兔兒風Ainsliaea apteroides (Chang) Y. C. Tseng
心葉兔兒風Ainsliaea bonatii Beauverd
邊地兔兒風Ainsliaea chapaensis Merr.
閉花兔兒風Ainsliaea cleistogama Chang
厚葉兔兒風Ainsliaea crassifolia Chang
秀麗兔兒風Ainsliaea elegans Hemsl.
秀麗兔兒風(原變種)Ainsliaea elegans Hemsl. var. elegans
紅毛兔兒風 (變種)Ainsliaea elegans Hemsl. var. strigosa Mattf.
杏香兔兒風Ainsliaea fragrans Champ. ex Benth.
黃毛兔兒風Ainsliaea fulvipes Jeffrey & W. W. Smith
長穗兔兒風Ainsliaea henryi Diels
異花兔兒風Ainsliaea heterantha Hand.-Mazz.
寬葉兔兒風Ainsliaea latifolia (D. Don) Sch.-Bip.
寬葉兔兒風 (原變種)Ainsliaea latifolia (D. Don) Sch.-Bip. var. latifolia
寬穗兔兒風 (變種)Ainsliaea latifolia (D. Don) Sch.-Bip. var. platyphylla (Franch. ) C. Y. Wu
大頭兔兒風Ainsliaea macrocephala (Mattf.) Y. C. Tseng
藥山兔兒風Ainsliaea mairei Levl.
薄葉兔兒風Ainsliaea mattfeldiana Hand.-Mazz.
瀘定兔兒風Ainsliaea mollis Diels ex Limpr.
多苞兔兒風Ainsliaea multibracteata Mattf.
小兔兒風Ainsliaea nana Y. C. Tseng
直脈兔兒風Ainsliaea nervosa Franch.
花蓮兔兒風Ainsliaea paucicapitata Hayata
屏邊兔兒風Ainsliaea pingbianensis Y. C. Tseng
蓮沱兔兒風Ainsliaea ramosa Hemsl.
長柄兔兒風Ainsliaea reflexa Merr.
紅脈兔兒風Ainsliaea rubrinervis Chang
細穗兔兒風Ainsliaea spicata Vaniot
四川兔兒風Ainsliaea sutchuenensis Franch.
細莖兔兒風Ainsliaea tenuicaulis Mattf.
雲南兔兒風Ainsliaea yunnanensis Franch.

菊目百科(一)

菊目為顯花植物的一目,僅菊科一科,是顯花植物最大的科。分部廣布全世界,熱帶較少。
暗陳蒿
艾葉
艾蒿
矮蒿
矮沙蒿
暗綠蒿
矮叢光蒿
阿里山菊
阿壩蒿
阿爾泰香葉蒿
阿克塞蒿
矮叢蒿
矮小矢車菊
阿爾泰蒲公英
矮生黃鵪菜
矮亞菊
阿爾泰蓍
白舌紫菀
白背紫菀
扁毛紫菀
百日菊
白雪銀鱗紫菀
半邊蓮
薄葉薺尼
白鐘花
北疆風鈴草
薄葉雞蛋參
薄葉薺苨
半邊蓮屬
白參
北方沙參
白葉蒿
波密蒿
白莎蒿
濱海牡蒿
濱艾
白毛多花蒿
班瑪蒿
北艾
白苞蒿
巴爾古津蒿
渤海濱南牡蒿
白山蒿
斑葉蒲公英
白緣蒲公英
白花匹菊
白花蒲公英
白花珀菊
閉花兔兒風
邊地兔兒風
薄葉翅膜菊
白背兔兒風
察瓦龍紫菀
雛菊
翠菊
長梗紫菀
長毛三脈紫菀
長毛小舌紫菀
長葉紫菀
長圓葉褐毛紫菀
匙葉巴塘紫菀
川西藍鐘花
刺毛風鈴草
藏滇風鈴草
長花藍鐘花
長花黨參
川鄂黨參
長葉黨參
抽葶黨參
長葉沙參
長果牧根草
藏南黨參
長白沙參
藏南金錢豹
藏南風鈴草
長葉輪鍾草
草海桐屬
川西沙參
刺種莕菜
草海桐
纏繞黨參
臭黨參
長柱風鈴草
長柱沙參
川藏沙參
朝鮮艾
川藏蒿
藏東蒿
齒裂華西蒿
藏旱蒿
垂葉蒿
粗莖蒿
齒裂垂葉蒿
藏腺毛蒿
藏龍蒿
昌都蒿
叉枝蒿
藏白蒿
藏沙蒿
長梗米蒿
川南蒿
川西腺毛蒿
側蒿
錯那蒿
藏岩蒿
察隅蒿
藏北艾
朝鮮蒲公英
叉枝黃鵪菜
川西黃鵪菜

蒼葉蒲公英
策勒蒲公英
糙毛黃鵪菜
藏匹菊
糙葉矢車菊
蔥嶺蒲公英
除蟲菊
長錐蒲公英
長角蒲公英
長裂黃鵪菜
垂頭蒲公英
蔥岑蒲公英
川西蒲公英
草原狗舌草
藏蒲公英
川西小黃菊
粗齒兔兒風
刺苞果
齒葉蓍
翅膜菊
川甘亞菊
車前兔兒風
糙毛翅膜菊
長穗兔兒風
長葉翅膜菊
刺苞果屬
長柄兔兒風
翅膜菊屬
翅莖香青
車前葉黃腺
香青
苞紫菀
大花紫菀
大埔紫菀
大葉小舌紫菀
單頭峨眉紫菀
德欽紫菀
等毛短舌紫菀
滇西北紫菀
短莖紫菀
短舌紫菀
多花麗江紫菀
黨參屬
東風菜屬
短花盤沙參
滇湎黨參
大花黨參
短毛藍鐘花
多歧沙參
大萼藍鐘花
短柄半邊蓮
大葉黨參
大萼黨參
多毛沙參
頂花半邊蓮
袋果草
大青山風鈴草
袋果草屬
大花卵葉半邊蓮
大理山梗菜
短萼紫錘草
大花金錢豹
大頭青蒿
東俄洛沙蒿
墊型蒿
大花大籽蒿
鈍裂蒿
滇東蒿
多花蒿
東北牡蒿
東亞櫛齒蒿
凍原白蒿
多頭蒿
大頭柔毛蒿
大花蒿
東北絲裂蒿
大籽蒿
東方蒿
滇南艾
東北蒲公英
多毛蒲公英
丹東蒲公英
堆葉蒲公英
短喙蒲公英
大頭蒲公英
多裂黃鵪菜
東天山蒲公英
多葶蒲公英
滇北蒲公英
多裂蒲公英
大刺蒲公英
東川黃鵪菜
單頭匹菊
頂戟黃鵪菜
短舌匹菊
大花藿香薊
多花亞菊
繸裂矢車菊
瀘定兔兒風
櫟葉亞菊
柳葉亞菊
蓮沱兔兒風
藍兔兒風
柳葉蓍
肋果薊
綠香青
硫黃淡黃香青
卵裂黃鶴菜
拉薩蒲公英
蓮座狗舌草

頂羽菊
短裂亞菊
多裂亞菊
滇北亞菊
短瓣蓍
短冠亞菊
頂羽菊屬
大頭兔兒風
多苞兔兒風
燈台兔兒風
單頭亞菊
單頭尼泊爾香青
淡黃香青
淡紅變型
大山香青
多莖香青
淡黃變型
蝶須屬
峨眉紫菀
峨眉紫錘草
鄂西沙參
二色黨參
峨眉蒿
二郎山蒿
二色蒲公英
鄂西黃鵪菜
婦奶參
粉綠蒲公英
緋紅蒲公英
反苞蒲公英
分枝兔兒風
狗舌紫菀
光葉三脈紫菀
廣西銅錘草
高山黨參
管鍾黨參
廣西山梗菜
管花黨參
光萼黨參
光葉黃鐘花
光藍鐘花
貢山黨參
光葉黨參
光莖藍鐘花
甘孜沙參
光萼藍鐘花
高山沙參
高原蒿
高山艾
甘青小蒿
甘青蒿
甘菊
甘新青蒿
甘肅蒿
甘菊毛葉
高嶺蒿
高山矮蒿
光沙蒿
貢山蒿
甘肅南牡蒿
甘肅黃鵪菜
狗舌草屬
光滑匹菊
光果蒲公英
狗舌草
寡毛變種
光黃鵪菜
光苞蒲公英
高山蓍
光苞亞菊
光葉兔兒風
灌木亞菊紅花
黑山紫菀
褐毛紫菀
湖南紫菀
橫斜紫菀
紅冠紫菀
厚棉紫菀
灰毛萎軟紫菀
灰毛紫菀
輝葉紫菀
灰毛風鈴草
花柱草屬
花柱草
湖北沙參
灰毛黨參
灰岩風鈴草
黃白花藍鐘花
灰毛藍鐘花
黃紫花藍鐘花
海南半邊蓮
華東杏葉沙參
褐苞蒿
灰毛艾蒿
黃毛蒿
紅足蒿
蒿屬
黃金蒿
黃花蒿
海南牡蒿
黑柔毛蒿
黃綠蒿
黑蒿
海州蒿
灰蓮蒿
華西蒿
杭愛龍蒿
華蒿
灰苞蒿
紅輪狗舌草
紅花除蟲菊
黃鵪菜
黃鵪萊
荒漠蒲公英
寒生蒲公英
紅角蒲公英
華蒲公英
紅果黃鵪菜
和田蒲公英
厚絨黃鵪菜
黑苞匹菊
灰葉匹菊
紅果蒲公英
黑柱蒲公英
灰果蒲公英
黃鵪菜屬
畫筆菊
褐苞蓍
紅背兔兒風
藿香薊
紅毛兔兒風
華南兔兒風
厚葉兔兒風
藿香薊屬
黃花亞菊
厚葉翅膜菊
黃花珀菊
畫筆菊屬
花蓮兔兒風
和尚菜屬
紅脈兔兒風
黃毛兔兒風
紅花木根香青
灰毛香青
黑鱗黃腺香青
紅指香青
金盞花
堅葉變種
堅葉三脈紫菀
堇舌紫菀
假半邊蓮
金銀蓮花
聚花風鈴草
聚葉沙參
金鐵鎖
雞蛋參
江南山梗菜
桔梗屬
絹毛藍鐘花
薺苨
鋸齒沙參
金錢豹屬
絹毛蒿
尖裂葉蒿
吉隆蒿
假球蒿
莢毛蒿
江孜蒿
鹼蓬
尖櫛齒葉蒿
菌陳蒿
絹毛旱蒿
菊屬
吉塘蒿
角冠黃鵪萊
絹毛黃鵪萊
芥葉蒲公英
角冠黃鵪菜
江浙狗舌草
絹毛黃鵪菜
戟葉黃鵪菜
尖角蒲公
繐裂矢車菊
尖齒狗舌草
角苞蒲公英
鹼黃鵪菜
江亞菊
江孜香青
繭衣香
龍蒿
裂葉蒿
林艾蒿
柳葉蒿
亮蒿
長花黃鵪菜
長白狗舌草
川黔黃鵪菜
川甘蒲公英
橙舌狗舌草
黃花小山菊
褐頭蒿
華北米蒿
遼東蒿
林周蒲公英
卵裂黃鵪菜
麗江蒲公英
糙毛黃鵪萊
川北黃鵪菜
齒裂黃鵪菜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