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翅目

等翅目

等翅目通稱為白蟻,體形較小或中等。體軟,通常長而扁,白色或淡黃色及赤褐色直至黑色。頭前口式或下口式,能自由活動。口器為典型的咀嚼式,與直翅目相似,亞頦與外咽片癒合形成咽頦。觸角念珠狀。現已被併入蜚蠊目白蟻科。

基本信息

基本簡介

(圖)等翅目等翅目

等翅目(Isoptera)有翅亞綱的1目。中小型的社會性昆蟲。腹部柔軟,觸角念珠狀,翅膜質狹長,兩對翅相似,尾須一對。通稱白蟻或螱。在昆蟲中,它們屬於比較原始的類型。進化系統上與蠊近緣。

生活習性與螞蟻相似,屬於社會性昆蟲。白蟻與螞蟻雖一般同稱為蟻。但在分類地位上,白蟻屬於較低級的半變態昆蟲,螞蟻則屬於較高級的變態昆蟲。根據化石判斷,白蟻可能是由古直翅目昆蟲發展而來。最早出現於2億年前的二疊紀。白蟻的形態特徵與螞蟻有明顯的不同。

白蟻觸角念珠狀,腹基粗壯,前後翅等長;螞蟻觸角膝狀,腹基瘦細,前翅大於後翅。中國古書所稱蟻、螘、飛螘、蚍蜉、蠡、螱等,都與螞蟻混同。宋代開始有白蟻之名,並確定螱為白蟻的別稱。

物種類型

等翅目等翅目
1.生殖型:能交尾產卵繁殖後代,因其來源與形態的不同又可分3個類型:

①長翅型:是原始繁殖蟻。每巢內每年出現許多長翅型的繁殖蟻,到一定時期,群體出巢飛舞,脫翅,覓偶交尾,找尋適合的場所,建立新的群體。一般1個群體內只有1對原始蟻王和蟻后,但在有些種類中有2對或3對蟻王蟻后,另外還有多王多後者。

②短翅型:是補充繁殖蟻,常見於地棲種類,只有2對發育不全的翅芽。只有當雌蟻夭折或產卵能力減退時,可以成為生殖個體,其生殖能力比原來的雌蟻小。

③無翅型:是完全無翅的個體,形似工蟻,僅腹部膨大而已,一般極少見,只存在於極原始的種類失去了原來的蟻王蟻后的群體中。

2.非生殖型:不能繁殖後代,形態也與生殖型不同,都是完全無翅的個體。

①工蟻:頭圓,觸角長,有雌雄之分,但生殖器官退化,失去生殖能力。在群體中為數最多,其職能是,收集食物、

築巢和修補巢穴、開路、清潔、飼育雌蟻與兵蟻、照料若蟻、搬運卵、培養菌圃等。高等類群,如白蟻、土白蟻及象白蟻等具有二態,即有小型及大型兩種個體。有些種類缺工蟻,其職能由若蟻來完成。

②兵蟻:體形較大,複眼退化,有雌雄之分,但不能生殖。兵蟻的職能是在群體中起保衛作用,主要對付螞蟻或其他捕食者,因口器退化而不能取食,由工蟻飼餵。有些種類,如黃翅大白蟻、直鼻象白蟻等的兵蟻有大小兩型。兵蟻從其頭部及上顎的形態可分兩類:大顎型兵蟻,頭部長,高度骨化,上顎發達,形成各種奇特的形狀;象鼻型兵蟻,頭部延長成象鼻狀,上顎退化,有額腺。

變態類型為漸變態,由卵孵化後,幼蟲與成蟲之形態和生活習性都差不多,只是幼蟲的翅發育不完全,生殖器官尚未成熟,每經脫皮後其翅和生殖器官逐漸發育生長,此類幼蟲稱若蟲。生殖型蟻成熟後每天產卵多達數千粒,蟻后一生產卵可超過數百萬粒。繁殖個體能活6~20年,並經常交配。

形態特徵

(圖)等翅目等翅目

白蟻體軟而小,通常長而圓,白色、淡黃色、赤褐色直至黑褐色。頭前口式或下口式,能自由活動。觸角念珠狀。口器咀嚼式,下唇片4裂。有長翅、短翅和無翅類型。有翅者,翅2對,狹長,膜質,前後翅的大小、形狀和脈序相同。靜息時前後翅平置腹背。分飛後,翅常由基部脫落,殘存的翅基稱翅鱗。翅近前緣有較硬化的縱行翅脈,缺橫脈,有古網脈構造。跗節4節,一小部分3節,低級種類5節。尾須1對。

品級白蟻是多形態昆蟲,一般每個家族可分為兩大類型:①生殖型,又稱繁殖蟻,分原始繁殖蟻和補充繁殖蟻兩類。原始繁殖蟻是長翅型有翅成蟲(或稱成蟲第一型),每巢內每年出現許多長翅型的繁殖蟻,在一定時期,分群飛出巢外進行交配時,翅始脫落。在較低級的木白蟻和散白蟻巢中,往往有不離巢的有翅成蟲,但體色淡,翅脫落時並不整齊,其中有性機能者稱為擬成蟲。補充繁殖蟻有兩類:短翅型(或稱成蟲第二型)和無翅型(或稱成蟲第三型)。此種現象在較高級的白蟻科昆蟲的巢中比較少見。②非生殖型,不能繁殖後代,形態也與生殖型不同,完全無翅。包括若蟻、工蟻、兵蟻3大類。若蟻指從白蟻卵孵出後至3齡分化為工蟻或兵蟻從前的所有幼蟻。有些種類缺少工蟻,由若蟻代行其職能工蟻是白蟻群體中數量最多的一類,形態與成蟲相似,通常體色較暗,有雌、雄性別之分。工蟻頭闊,複眼消失,有時僅存痕跡。工蟻往往還有大、小型之分,無生殖機能,從事孵卵、哺育、築巢、遷居、培養菌類及保護母蟻等類勞動,有時還參加防禦工作。若干原始性白蟻,往往沒有工蟻。兵蟻是白蟻群體中變化較大的品級,除少數種類缺兵蟻外,一般從3~4齡幼蟻開始,部分幼蟻分化為色澤較淡的前兵蟻,進而成為兵蟻。兵蟻大致可分上顎型和象鼻型2類,前者有強大的上顎,後者有發達的額鼻。兵蟻往往有大、小型或大、中、小型之別。兵蟻在白蟻群體中所占的比例是固定的,多則被吞食消滅,少則分化增補。這種調節作用可能是通過兵蟻的頭部或胸部腺體所分泌的社會外激素在群體中的傳遞而實現的。兵蟻也有雌、雄之分。兵蟻的複眼除少數種類發達外,一般全缺,或退化只留痕跡。觸角的環節數常較生殖型個體少。兵蟻主要擔任防衛工作,有些種類(如家白蟻中的兵蟻)還可以從額腺中分泌防禦性乳汁。

生活習性

(圖)等翅目等翅目

白蟻是社會性昆蟲,由各種品級組成。在比較高級的白蟻中,都由一對脫翅後的雌、雄繁殖蟻掌管團體生活,雌的稱“蟻后”(母蟻),常與雄蟻同住於特建的“王宮”中。“王宮”一般位於蟻巢僻靜處,上下有小孔,供工蟻和兵蟻通行。蟻后深居宮內,專司產卵,雄蟻專司交配。在大白蟻的同一“王宮”內,曾發現發育相等的兩對蟻后和雄蟻。在較原始性的白蟻巢內,往往有大小不等的蟻后多個,可能是在原蟻后遺失或死亡之後補充繁殖起來的個體。蟻后產卵時,工蟻常在旁守護,連續不斷地把卵移送卵室內加以保護。巢內長翅型成蟲在一年中的某一特定期間,即能成群分飛。分群時期因白蟻的種類和環境條件而異。

在乾燥地區,分群時期多在雨季或驟雨前後,顯然,分群與大氣濕度有密切關係。海南島的海南土白蟻常在傾盆大雨下分群。土棲白蟻分群以前,常由工蟻在地面預築小丘狀羽化孔(分群孔),下連闊而扁的孔道(侯飛室),在條件適宜下長翅成蟲群集於候飛室待飛,如遇外界氣候適宜,這些長翅成蟲就突破羽化孔,群飛天空。群飛個體極多,但落地後絕大部分死掉,能進行交配生殖的很少。其中,被螞蟻、蜥蜴、蛙類以及其他小哺乳動物吞食的為數最多。雌、雄有翅成蟲一旦落地,雄蟻即追隨雌蟻,成對爬行,尋覓適當的交配產卵場所,作為新房,開始繁殖新的一代。雌、雄在追逐過程中,雙翅從翅基橫縫(肩縫)處脫落。

白蟻產卵初期,卵數不多,孵卵護幼的工作由雌、雄親蟻擔任。初期孵化的幼蟻經過1~2次脫皮,大約至3~4齡時分化出工蟻。從分群到第一工蟻出現,需時約6~7個月(指散白蟻)。兵蟻出現較晚。初孵幼蟻由親蟻哺以製成的食物。工蟻出現後,哺育後代工作逐步轉由工蟻擔任。蟻后由於卵巢發育,體軀逐步肥大,產生的卵數日漸增多。在較高等的白蟻中,蟻后生產的卵數能達數百萬粒。有一種土白蟻的蟻后,在24小時內能產4000粒卵。蟻后的壽命長的可達15~50年。非生殖品級的壽命約2~4年。

白蟻除以木質纖維為食外,高級的白蟻常有培養菌圃取食菌體的習性。草白蟻、大白蟻、須白蟻的工蟻和兵蟻日常在地面活動,蒐集食物。有的種類巢外活動的工蟻隊伍長達1米以上,寬約10厘米。每一工蟻都用口銜小葉片運往巢內。在隊伍的兩側,每隔一定距離就有一個兵蟻守衛,井然有序。在熱帶地區,這樣的隊伍可由30餘萬頭白蟻組成。在中國已知的白蟻中,經濟上比較重要的種有:鼻白蟻科的家白蟻,分布華中、華南。大白蟻科的剷頭堆砂白蟻,分布廣東、廣西、福建。鼻白蟻科的黃胸散白蟻,分布遼寧、河北、四川、雲南。鼻白蟻科的黑胸散白蟻,分布四川、河北、河南等地。白蟻科的黑翅土白蟻,分布北緯25°(洛陽)以南各省。白蟻科的土壟大白蟻,分布於廣西武鳴以南。

營養來源

(圖)等翅目等翅目

等翅目昆蟲大多分布於熱帶亞熱帶,少數種類分布於溫帶。它們的營養物質主要來源於植物,食性很廣,

主要包括:第一,生活的植物體,許多土棲白蟻和土木棲白蟻均能取食植物的根、莖。

第二,乾枯的植物與木材,木棲性白蟻取食於木材,以木材中的纖維素為主要食料;土木棲白蟻取食乾枯植物與木材。

第三,有許多種類能取食含纖維的加工產品,如紙張、布匹、塑膠等。還有些種類能培養菌圃,繁殖真菌,以其菌絲為食料供蟻后和若蟻食用。它們的消化道中常存在著大量的原生動物、細菌或真菌,能分泌消化酶消化纖維素和纖維素,利於消化與吸收營養。

許多等翅目昆蟲取食木材或其他植物質,會造成巨大危害,如家白蟻、散白蟻等種類會危害房室建築等。等翅目已知有6科、近2000種,中國已知有400多種。

昆蟲綱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