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桃黴素

竹桃黴素

竹桃黴素,屬於大環內酯類抗生素欄目,英文名稱:Oleandomycin,注射劑:0.2g,功用作用:抗菌譜與紅黴素同,抗菌活力較。與紅黴素有不完全的交叉耐藥性,有時可對耐紅黴素的菌株有效。須口服時宜用三乙醯竹桃黴素。本品在甲醇、丙酮、氯傷、無水乙醇或稀鹽酸中易溶,在水中幾乎不溶。

基本信息

藥物介紹

藥物名

竹桃黴素
英文別名OleandomycinPhosphate
藥理藥動抗菌譜與紅黴素同,抗菌活力較低。與紅黴素有不完全的交叉耐藥性,有時可對耐紅黴素的菌株有效。
適應症

化膿性鏈球菌引起的急性咽炎、急性扁桃體炎。敏感細菌引起的鼻竇炎、中耳炎、急性支氣管炎、慢性支氣管炎急性發作。肺炎鏈球菌、流感嗜血桿菌以及肺炎支原體所致的肺炎。

用法用量肌肉注射,一次0.2g,一日4次;靜脈滴注,一次0.4g,一日2次。
不良反應

1、胃腸道反應:腹瀉、噁心、腹痛、稀便、嘔吐等;
2、皮膚反應:皮疹、瘙癢等;
3、其它反應:如厭食、陰道炎、頭暈或呼吸困難等;

藥品類別大環內酯類抗生素

功用作用

對革蘭陽性菌,如葡萄球菌、化膿性鏈球菌、綠色鏈球菌、肺炎鏈球菌、糞鏈球菌、梭狀芽孢桿菌、白喉桿菌等有較強的抑制作用。對革蘭陰性菌,如淋球菌、螺鏇桿菌、百日咳桿菌、布氏桿菌、軍團菌、以及流感嗜血桿菌、擬桿菌也有相當的抑制作用。此外,對支原體、放線菌、螺鏇體、立克次體、衣原體、奴卡菌、少數分枝桿菌和阿米巴原蟲有抑制作用。金黃色葡萄球菌對本品易耐藥。

藥理毒理

竹桃黴素竹桃黴素
竹桃黴素系通過阻礙細菌轉肽過程,從而抑制細菌蛋白質的合成。體外試驗證明竹桃黴素對臨床上多種常見致病菌有效,包括革蘭氏陽性需氧菌:金黃色葡萄球菌、釀膿鏈球菌(A組β溶血性鏈球菌)、肺炎(鏈)球菌、α-溶血性鏈球菌(草綠色鏈球菌組)和其它鏈球菌、白喉(棒狀)桿菌。竹桃黴素對於耐紅黴素的革蘭氏陽性細菌,包括糞鏈球菌(腸球菌)以及耐甲氧西林的多種葡萄球菌菌株呈現交叉耐藥性。革蘭氏陰性需氧菌:流感(嗜血)桿菌、副流感(嗜血)桿菌、卡他(摩拉)菌、不動桿菌屬、耶爾森菌屬、嗜肺軍團菌、百日咳桿菌、副百日咳桿菌、志賀菌屬、巴斯德菌屬、霍亂弧菌、副溶血性桿菌、類志賀吡鄰單胞菌。厭氧菌:脆弱類桿菌、類桿菌屬、產氣莢膜桿菌、消化鏈球菌屬壞死梭桿菌、痤瘡丙酸桿菌。性傳播疾病微生物:沙眼衣原體、梅毒密螺鏇體、淋球菌、杜克(嗜血)桿菌。其它微生物:包括特南包柔螺鏇體(Lyme病體)(Lymediseaseagent)、肺炎支原體、人型支原體、脲素原體、卡氏肺孢子蟲、鳥分枝桿菌屬、彎曲菌屬、單核細胞增多性李斯德桿菌。下列革蘭氏陰性菌通常是耐藥的:變形桿菌屬、沙雷菌屬、摩根桿菌、綠膿(假單胞)桿菌。動物模型研究發現,本品存在於吞噬細胞內,且當吞噬細胞被活化後,釋放出高濃度阿奇黴素,因此本品可在感染部位達高濃度。約12%的靜脈給藥劑量在3天內以原型藥物從尿中排出,且大部分在起首24小時內排出。此外,本品可經膽道以原形(膽汁內可見高濃度的阿奇黴素)及10種代謝物排出。業已證實,代謝物不具有抗菌活性。

藥代動力學

本品對胃酸穩定,口服吸收好。單劑頓服100mg後2h達峰濃度,為0.35μg/ml;而頓服1200mg後的峰濃度可達3.97μg/ml。本品能迅速分布至各種組織中,肺組織中的藥物濃度達17.5μg/g;在扁桃體、鼻黏膜、皮膚中的濃度約為同期血藥濃度的2~6倍。藥物在細胞內與細胞外的濃度之比為16:4。蛋白結合率為42%~70%。主要經糞及尿排泄。消除半減期為2.6~4.4h。輕度腎功能不全者、或老年人、或輕度至中度肝功能不全者無需調整用藥劑量。

適應症

主要用於敏感細菌所致的上、下呼吸道,包括扁桃體炎、咽喉炎、副竇炎、支氣管炎、肺炎等、皮膚、軟組織感染、膿癤、丹毒、毛囊炎、傷口感染等,療效與其他大環內酯類相仿。本品也可用於沙眼衣原體或溶脲脲原體所致生殖泌尿系感染、愛滋病患者的非典型分支桿菌感染等。

用法用量

成人口服,常用量一次250mg,每12小時1次;重症感染者一次500mg,每12小時1次。根據感染的嚴重程度應連續服用6~14日。兒童口服,6個月以上的兒童,按體重一次7.5mg/kg,每12小時1次。或按以下方法給藥:體重8~11kg,一次62.5mg,每12小時1次;體重12~19kg,一次125mg,每12小時1次;體重20~29kg,一次187.5mg,每12小時1次;體重30~40kg,一次250mg,每12小時1次;根據感染的嚴重程度應連續服用5~10日。

注意事項

竹桃黴素竹桃黴素
1、進食可影響藥物的吸收,故需在飯前1小時或飯後2小時口服。

2、輕度腎功能不全患者(肌酐清除率>40ml/分鐘)不需作劑量調整,對較嚴重腎功能不全患者中的使用尚無資料,給這些患者使用阿奇黴素時應慎重。

3、由於肝膽系統是排泄的主要途徑,肝功能不全者慎用,嚴重肝病患者不應使用。用藥期間定期隨訪肝功能。

4、用藥期間如果發生過敏反應(如血管神經性水腫、皮膚反應、Stevens-Johnson綜合症及毒性表皮壞死等),應立即停藥,並採取適當措施。

5、治療期間,若患者出現腹瀉症狀,應考慮假膜性腸炎發生。如果診斷確立,應採取相應治療措施,包括維持水、電解質平衡、補充蛋白質等。

6、使用本品期間,如出現任何不良事件和/或不良反應,請諮詢醫生。

7、同時使用其他藥品,請告知醫生。

8、請放置於兒童不能夠觸及的地方。

副作用

1、胃腸道反應,可有噁心、嘔吐、腹痛及腹瀉,反應與劑量大小有關。

2、過敏反應,可有蕁麻疹及藥物熱。

3、可引起肝臟損害,如血清丙氨酸氨基轉移酶升高,出現黃疸等。

4、靜注或靜滴乳糖酸紅黴素可引起血栓性靜脈炎,靜注發生的可能性較多。肌注局部刺激性大,可引起疼痛及硬結,因此不宜肌注。

相互作用

本品可干擾卡馬西平代謝,使後者血藥濃度明顯增高,二者合用時應監測血藥濃度,必要時調整用藥劑量。與茶鹼合用可使茶鹼血濃度增高,但一般不必調整茶鹼的劑量。本品可使下列聯合套用的藥物血藥濃度發生變化:地高辛(上升)、茶鹼(上升)、口服抗凝血藥(上升)、麥角胺或二氫麥角鹼(上升)、三唑侖(上升)而顯示更強的作用。對於卡馬西平、環胞黴素、己巴比妥、苯妥英等也可有類似的阻滯代謝而使作用加強。

檢查

竹桃黴素竹桃黴素
有關物質取本品內容物適量,照竹桃黴素片項下的方法檢查,應符合規定。水分取本品的內容物,照水分測定法(附錄ⅧM第一法A)測定,含水分不得過5.0%。溶出度取本品,照溶出度測定法(附錄ⅩC第二法),以0.1mol/L鹽酸溶液1000ml為溶劑,轉速為每分鐘100轉,依法操作,經45分鐘時,取溶液適量,濾過,取續濾液作為供試品溶液;另取裝量差異項下的內容物,混勻,精密稱取適量(相當於1粒的平均裝量),置1000ml量瓶中,加乙醇(每2mg約加乙醇1ml),充分振搖使溶解,再加0.1mol/L鹽酸溶液稀釋至刻度,搖勻,濾過,取續濾液作為對照溶液。精密量取上述兩種溶液各適量,分別置具塞試管中,加0.1mol/L鹽酸溶液製成每1ml中含阿奇黴素約50μg的溶液,搖勻,再加入硫酸溶液(75→100)5ml,混勻,放置,冷卻至室溫,照分光光度法(附錄ⅣA),在482nm的波長處分別測定吸收度,按二者吸收度的比值計算每粒的溶出量。限度為75%,應符合規定。其他應符合膠囊劑項下有關的各項規定(附錄ⅠE)。

抗微生物藥物

治療除寄生蟲感染以外的感染的藥物,是抗微生物藥物,包括抗菌藥物、抗病毒藥物、抗真菌藥物、抗原蟲、滴蟲、分枝桿菌藥物、抗衣原體、支原體藥物等,部分書籍上把抗寄生蟲藥物也歸為抗微生物藥物。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