穴鴞

穴鴞

穴鴞,身體纖瘦,腿頗長,體長僅20公分(8吋)。體呈褐色,具小白色斑點,臉和眉白色,眼黃色。

基本信息

概述

穴鴞穴鴞

穴鴞(burrowingowl) 是鴞形目、鴟鴞科的鳥類。身體纖瘦,腿頗長,成年穴鴞體長28厘米,以嚙齒類動物遺棄的洞穴為巢,或者自己打洞為巢,喜歡用多種發出惡臭的動物糞便來裝飾自己的小窩。活動範圍是在開闊的草地和農耕平原上,喜歡捕食個頭大的昆蟲,比如一些甲蟲和麻雀、老鼠等小動物。分布於美洲地區。

物種簡介

穴鴞穴鴞

鴞形目(Strigiformes)鴟鴞科(Strigidae)的小型鴞,學名為Speotytocunicularia。

棲息於西半球的北新大陸草原,由加拿大西南部到火地島

住在其他動物廢棄的洞裡。

主要吃昆蟲小型嚙齒類

身體纖瘦,腿頗長,體長僅20公分(8吋)。體呈褐色,具小白色斑點,臉和眉白色,眼黃色。

白天站立在洞穴周圍或樹樁上。當有人接近時便身體上、下擺動似打招呼,然後飛到不遠的地方。

生活習性

居住地 在種類眾多的貓頭鷹家族中,穴鴞的生活習性比較怪,不在樹上築巢,而喜歡住在洞穴中。

穴鴞 生活在北美拉丁美洲,活動範圍是在開闊的草地和農耕平原上。

成年貓頭鷹體長 一般在28厘米,翼展60厘米,喜歡捕食個頭大的昆蟲,比如一些甲蟲和麻雀、老鼠等小動物。

這種貓頭鷹以嚙齒類動物遺棄的洞穴為巢,或者自己打洞為巢,它們還喜歡用多種發出惡臭的動物糞便來裝飾自己的小窩。

對於貓頭鷹家門口經常發現糞粒的情形,鳥類學家早就有文字記載。但人們一直沒弄清楚貓頭鷹此舉用意何在:是為了引誘獵物還是為了掩飾嗅覺?曾經有人認為,因為食肉動物經常四處尋找鳥蛋或小鳥作為食物,穴鴞放糞粒也許可以迷惑它們的嗅覺從而保護自己。佛羅里達州大學的動物學家利維領導的研究小組對穴鴞的這一有趣行為進行了深入研究。

用途

因為穴鴞在春天繁育季節常常使用糞便,所以利維和同事懷疑這種發臭的填充物可能起到嗅覺偽裝的作用以保護它們的後代不受傷害。

試驗及結果 研究小組做實驗來檢驗這種嗅覺偽裝的效果。研究人員在穴鴞經常出沒的草原地區,模仿穴鴞巢穴的樣式挖了50個洞穴,並在每個洞穴中放置5枚鵪鶉蛋,然後將洞口堆滿了牛糞進行偽裝。穴鴞蛋的孵化時間通常是25天左右,結果發現,在50個洞穴中,只有1個沒被食肉動物發現,另外49個都被食肉動物扒開,藏匿於其中的鵪鶉蛋也被一食而空。

此實驗證明 糞便並不能掩蓋住鳥蛋的氣味,因此研究人員認為糞便可能有其他的用途。

三分之二的鳥類喜歡把屎殼郎作為食物,穴鴞也不例外,研究人員猜想這些糞便引誘穴鴞喜好的食物上鉤。

生物學界看法

穴鴞捕食的案例動搖了生物學界對鳥類智力的看法。

奧克蘭大學的加文·亨特表示,“這項研究很好地證明穴鴞將糞便作為一種工具,這或許是首次對工具在野生世界重要性進行量化研究,”

牛津大學行為生態學家亞歷克斯·卡西爾尼克說,“在某種程度上,這種行為就相當於一隻蜘蛛建造它的網一樣。這是一種非常複雜的行為,代表了一種較高智慧型”。

生物界一直以為,動物界中只有在分類上跟人類相似的靈長類動物懂得複雜的社交和使用工具。他們認為鳥類是一種愚蠢的動物,但這個穴鴞能夠使用工具捕食的研究表明,即使它們被視為“最愚蠢的動物”,它們的某些表現比被認為是高等動物的靈長類更加高明。

劍橋大學的生物學家特比希指出:“穴鴞的大腦只不過豌豆大小,但研究表明它們可能具有一定的思考力,比起大腦有一磅重的黑猩猩有時顯得更聰明。這個研究有可能動搖整個生物學界對於鳥類智力的看法,鳥類實際上比我們預想得要聰明得多。”

然而也有科學家認為,貓頭鷹利用糞便作誘餌,並不一定意味著它們是有意識地利用這種手段捕捉甲蟲。他們懷疑,貓頭鷹在洞口堆積動物的糞便,可能出於某些其他原因,比如,可能是為了掩蓋巢穴里剛孵出來的小鳥身上的味道,或許是為了吸引異性貓頭鷹。貓頭鷹本來就有收藏垃圾的習性,如易拉罐、破布片等,甚至在公路上被車軋死的蟾蜍都會被它叼回巢穴。這些動物的糞便剛開始時也許只是它們的收藏品,只是後來它們才發現這些糞便大有作用,能夠讓它們獲得意外的口福。

鴞形目的鳥類(三)

鴞形目Strigiformes有2科27屬205種。夜行猛禽。喙堅強而鉤曲。嘴基蠟膜為硬須掩蓋。翅的外形不一,第五枚次級飛羽缺。尾短圓,尾羽12枚,有時僅10枚。腳強健有力,常全部被羽,第四趾能向後反轉,以利攀緣。爪大而銳。尾脂腺裸出。無副羽,間或留存。耳孔周緣具耳羽,有助於夜間分辨聲響與夜間定位。營巢於樹洞或岩隙中。雛鳥晚成性。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