秀市鎮

秀市鎮

秀市鎮是江西省宜春市豐城市下轄的一個鎮。位於豐城市東南部,豐城、臨川、崇仁三市(縣)交匯之處。東經116度,北緯28度在境內相交。距豐城市27公里,距省會(南昌)88公里,總面積251.825平方公里,下轄26個村委會,1個秀市居委會,共287個自然村,總人口為5.6萬人,總戶數為15970戶。贛語是當地的方言,均為漢族江右民系。

基本信息

歷史沿革

秀市鎮秀市鎮
秀市鎮歷史悠久,源遠流長。東漢建安15年(公元210年)建立的富城縣,其縣治就在秀市境內。歷經秀市公社、秀市鄉,1995年撤鄉設鎮。秀市鎮被譽為“文獻名區、人才淵藪”,晉代(公元317年)在豐城史載首任縣令、豐城劍發現者雷煥、宋禮部尚書黃時若、明工部尚書雷禮、探花孫曰恭等80餘位進士是秀市歷史名人的傑出代表。秀市鎮境內人文、自然景觀資源豐富。自然景觀有含秀湖鄧子龍岳母墓、古楠木群、中國道教第三十七佛地始豐山、古秀水橋九桂坊等不勝枚舉,美不勝收。

行政區劃

秀市鎮秀市鎮

秀市鎮地形似荷花瓣形,地勢起伏不平,東南高口環抱,西北小山畸連,中部丘陵平源。東西最長22公里,南北最寬為18公里,總面積252平方公里,其中耕地77889畝,占總面積的20.62%,旱地946畝,占總面積的0.25%,山地235658畝,占總面積的62.39%,村鎮建設、水域及其它用地63244畝,占總面積的16.74%。秀市鎮下轄25個村委會,1個居委會,261個村民小組。2002年末,秀市鎮總人口58117人,其中農業人口43203人。1995年12月經省政府正式批准撤鄉建鎮。

秀市鎮下轄村:源里村、姜坪村、灣里村、黃塘村、尚書村、新田村、新街村、紅洲村鹿崗村、座山村、汪家村、前山村、路下村、畲里村、秀市村、蔣家村、龍山村、雷坊村、榮港村洲上村、老徐坊村、中灣村、田心村、長溪村、塹坪村、范家村、園坊村。

基礎設施

秀市鎮古秀水橋
秀市鎮基礎設施完善,各項事業蓬勃發展。各行政村和村小組都修通了公路,且大部分已經硬化,交通十分便利。新建的集貿市場占地80畝,功能齊全、商賈雲集。秀市鎮建有一座35KV變電站,隨著農村電網改造的全面成功,生產和生活用電價格大幅降低。

文化衛生設施俱全,已全面實現了村村通電話,移動通訊履蓋整個秀市鎮,大部分村已開通了光纜電視。中心衛生院興建了檢測大樓,引進了先進的檢測設備。愛國衛生活動深入人心,連續八年被豐城市政府評為“十佳衛生集鎮”。教育條件優越,秀市中學建成為宜春市示範性中學,25個村全部實現樓房化。

豐撫公路豐崇公路秀洛公路穿境而過,京九線浙贛線豐樂線105國道昌樟高速近在咫尺,境內道路縱橫交錯、四通八達。境內有國家大型水庫一座,蓄水量1.1億立方米,小(一)型水庫二座,小(二)型水庫計30座,小型水庫346座,總可自流灌39990畝。

農業狀況

秀市鎮水稻種植
秀市鎮耕地面積6.1萬畝,山林面積19.8萬畝,年產糧食4000萬公斤,活立木蓄積量11萬立方米、毛竹103萬根。 秀市鎮是個農業大鎮,土壤類型繁多,主要為紅壤土、水壤土、潮土三個類型,其中紅壤土占總面積的55.24%,水稻土占43.85%。屬亞熱帶濕潤氣候,雨水充沛,四季分明,氣候宜人,年評均氣溫17.6—18.2℃。

傳統農產品以水稻為主,糧食年產量達4000萬公斤。秀市鎮充分利用丘陵山地資源豐富的優勢,加大了農業結構調整力度,按照“壓糧擴經”的思路,制定了系列優惠政策,積極引導農民在種養上下功夫,初步形成了以葛根種植、麻雞及良種豬養殖為典型的商效農業產業。其中葛根種植面積達2460畝,產值超過180萬元,通過“公司+農戶”的方式運作,綠健葛業有限公司年加工葛根10萬公斤,年產葛粉1.5萬公斤,產品遠銷上海浙江廣東湖南等省市。麻雞養殖專業戶220多戶,年產麻雞150多萬羽,市場拓展到湖北、浙江、上海、廣東、福建等沿海發達地區。為加快生豬生產,秀市鎮1994年興建了“萬頭養豬場”,1999年引進100多頭加拿大雙肌臀大約克良種豬,改良了品種。在示範基地的帶動下,2002年底,年出欄生豬千頭以上的養殖大戶6戶,出欄生豬近3萬頭。此外,秀市鎮還發展了銀杏種植1000畝,葡萄種植100畝,大棚蔬菜200畝,高產油茶改造2000畝,金銀花種植200畝等,特色農業蓬勃發展。

經濟狀況

秀市鎮煤炭產業
秀市鎮工業經濟比較發達,特別是地下的煤炭工業一直是支柱產業。受國家關井壓產和對高危行業逐步退出等影響,秀市鎮將發展目標瞄準向招商引資,強攻地面工業上,始終把招商引資作為突破口,充分利用本地豐富的竹木資源,充裕的勞動力資源,制定了《秀市鎮招商引資優惠辦法》,著力改善投資環境,鼓勵全民招商,做到親商幫商,下活商貿活鎮這盤棋,先後引進鉅豐工藝品廠,江西鑫輝羽絨有限公司,豐榮竹製品廠等5家企業落戶秀市。

總投資3—5億元的含秀湖旅遊開發已申報立項並完成了總體規劃,正在進行全面招商融資及一期開發準備工作;總投資445萬元的秀洛公路改造被列為國家商品糧基地建設項目;總投資370萬元的馬秀公路改造被列為國債項目;投資1700萬元的井門水庫改造已列為國家小型水庫改造項目;面積847.52公頃,設計投資1580萬元的土地整理項目已完成規劃設計,已通過省國土資源廳評審,已上報國土資源部立項。這些項目的建設,將為秀市鎮今後的快速發展奠定堅實的基礎。

2005年,秀市鎮實現財政收入2046萬元,國民生產總值達4.1億元,農民人均純收入3420元,各項存款餘額15069萬元。秀市鎮被省委、省政府評為2005年農村經濟發展百強鄉鎮,被宜春市政府評為安全生產先進單位。在豐城市各項考評均進入先進行列。有6家民營企業稅收上百萬元台階,1家上200萬元台階,9家民營企業進入豐城市納稅大戶百強。

秀市鎮旅遊經濟發展前景廣闊,境內的含秀湖(潘橋水庫)是國家大二型水庫,儲水量常年在1億立方米以上,水域面積約7.1平方公里,湖內大小島嶼林立,湖周圍全面封山育林,風景秀麗。距省城南昌僅84公里,可建成旅遊休閒的後花園。適宜開發水上遊艇、划船、游泳、垂釣、島嶼綜合遊藝休閒中心、動植物觀賞、農家樂等項目。

旅遊資源

秀市鎮秀市鎮旅遊景點

含秀湖位於江西省豐城市秀市鎮東南部,距離市區35公里(行車約需35分鐘),距省會南昌95公里,可經105國道、豐撫公路直達,區位優勢明顯,交通十分便利,是名副其實的省城休閒“後花園”,為旅遊黃金圈地。含秀湖屬國家大二型水庫,水域面積7.1平方公里,年蓄水量在1億立方米以上,最高洪水位72米,汛限水位為69米,最低水位45米,為贛江中下游大型水庫之一。湖區周圍植被茂盛,生態良好,屬北亞熱帶濕潤氣候,雨量充沛,四季分明,氣候宜人,特別是春、秋兩季,景色格外秀麗。湖區年平均氣溫17至18攝氏度,夏季氣溫比區外低8-12度,適合開展各種戶外旅遊活動。湖中水源優質,湖岸曲折,港汊眾多,野生動植物種類繁多,有松、竹、柏及野生灌木等植物,湖區人文景觀十分豐富,湖區原為五代後晉高祖元年(936年)始建的丹霞福地,周圍有豐城最早的縣治“富城”遺址;湖底有明朝開國元勛徐達故里角陂村和永樂探花孫曰恭故里同造村;湖區附近還有雷坊、黃塘古村、成仁坊、柱史第、九貴聯芳牌樓等古建築。有著名的景點如臥佛島、娘娘山、神龕寨、水下古村等。含秀湖已開發湖心島嶼探險、划船、釣魚、滑水游泳,狩獵、野營、燒烤、農家樂及各種娛樂項目。
丹霞湖位於豐城市秀市鎮東部,豐城與崇仁交界處,距市區36公里,交通便利。丹霞湖為國家大二型水庫--潘橋水庫,亦稱含秀湖。水庫儲水量常年在1億立方米左右,水域面積約7.1平方公里左右,是贛江流域的大型湖泊之一。丹霞湖風景區集人文歷史和自然風光於一身。湖中心原為丹霞觀和丹霞福地,相傳晉代孫權後裔孫法在此鑄鼎煉丹,丹成而霞現,(現灣里村據此史實在灣里村丹霞觀[此為地名]新建丹霞觀,蒞臨潘橋水庫邊上)。故名丹霞湖。丹霞湖湖面寬狹適中,具有開展水上娛樂項目理想的縱深水體。湖中有大小島嶼和半島十餘座,非常適合功能分區。湖區周圍遍布人文景觀,如豐城最早的縣治"富城"遺址,同造、角陂、黃塘、雷坊等古村;道教第三十七福地始豐山和仙林觀;明將鄧子龍岳母墓、汪家楠木林、成仁坊、柱史第、九貴牌坊等,眾多的文物古蹟和動人的傳奇故事,為丹霞湖增添了一層神秘的色彩。現來此參觀考察的專家學者和香港客商對丹霞湖的開發價值給予充分肯定,並流露出投資意向。

發展方向

隨著改革開放的不斷深入,秀市鎮以超常規的發展思路,科學提出“圍繞一個目標,實現四大突破,打造六個秀市,建設八大工程”的“十一五”規劃構想,即圍繞努力打造豐城綜合強鎮,奮力爭創宜春明星城鎮,著力穩固江西百強鄉鎮,全力構建活力魅力秀市的目標;到2010年,實現財政收入突破5000萬元、農民人均收入突破5000元、國內生產總值突破5億元、招商引資總額突破5億元;打造誠實誠信秀市、開明開放秀市、創新創業秀市、綠色生態秀市、和諧平安秀市、文明小康秀市;建設通達、家園、命脈、陽光、富民、生態、揚帆、平安八大工程。秀市鎮,正以“個個是形象,人人是環境”的理念,科學發展,和諧創業,闊步邁向美好的明天。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