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勝寺塔

福勝寺塔

福勝寺位於河南省鄧州市城區內古城街旁邊。福勝寺梵塔建於北宋時期,初建時為13級,高20餘丈,後為兵燹所毀。現存的梵塔共7層,高36。7米,通體呈八棱圓錐狀,是一座莊嚴古樸的樓閣式密檐磚塔。位於河南省鄧州市區大十字路口西南隅。宋天聖十年(1032年)建於鄧州大興國寺內。此塔又稱為興國寺舍利塔,原有十三層,元末遭兵火。後屢有修繕。今存七層。為八角形樓閣式磚塔,高36米,塔基直徑15米,外廓略呈拋物線形。內有塔心室和梯道。二層以上辟南、北拱門。內外壁嵌佛龕磚雕天王、菩薩、金剛、羅漢等圖像。塔下有地宮。1988年地宮中出土有金棺銀棒、佛頂骨、舍利子等文物。

基本信息

簡介

福勝寺塔福勝寺塔
福勝寺塔建於北宋早期,八角形,為七級樓閣式磚塔,高36米,因巍峨高大,故豫西民間有“鄧州有個塔,高天一丈八”的說法。福勝寺梵塔建於北宋時期,初建時為13級,高20餘丈,後為兵燹所毀。現存的梵塔共7層,高36。7米,通體呈八棱圓錐狀,是一座莊嚴古樸的樓閣式密檐磚塔。塔檐由青磚砌成,每層都有較高的塔身,由下而上,逐層遞減。塔柱、斗拱突出,層次分明。塔內第一、二、三層有梯,可盤鏇而上或憑梯斜上,四層以上則無梯可攀。每層塔體都有圓形塔心室,四層至七層,塔室聯為一體,形似罐狀。南北兩面有磚券拱門,可以遠眺。塔身周圍,每面都有磚浮雕的佛龕群,共有1100多塊。這些佛龕上雕著天王、菩薩金剛、羅漢、黃巾力士等神像,形狀各異,栩栩如生。佛龕的邊緣和拱門的周圍,都有浮雕成各種蔓草花紋的優美圖案加以裝飾,更顯得匠心獨具。整個塔體氣勢磅礴,雄偉壯觀,充分顯示了中國建築技術的民族風格和特色。

歷史

關於福勝寺塔的修建年代,《鄧州志》卷九記載較詳:“福勝寺在州治南關,天聖間創建,元至元末兵毀,明洪武初僧子顏重修。”過去很長時間內當地民眾一直稱其為隋塔。1951年修葺時,曾刻石作記,嵌於塔壁,也稱為“重修隋塔簡記”,認為塔始建於隋仁壽二年。當時之所以認為是隋塔,是將原由鄧縣運往開封的隋仁壽二年鄧州興國寺舍利塔銘,誤認為福勝寺塔銘的緣故。後雖根據此建築特點確定為宋塔,但缺乏確切紀年。這次地宮內發現的《地宮記》記明此塔始建於宋天聖十年(1032)二月二十五日。

建築藝術

福勝寺塔為七級仿樓閣式磚塔,平面呈八角形,塔門向南,塔高38.28米,塔基半徑8米,周長44.24米,基座面積200.96平方米,塔身自下而上逐層有明顯收分,第一層塔身最高,以上每層高度均勻遞減,有明顯的宋塔特色,每層塔檐都用青磚砌成,斗拱為五鋪作,檐口用磚雕椽,枋等,各壁轉角砌雕磚,共2000多件,內容有坐佛、菩薩、天王、力士、羅漢、伎樂、寶裝蓮花和各種花紋磚飾,總計25種,南北壁中間設半圓形拱券門,由南面第一層塔門可進入塔心室,室內設遞道,沿順時針方向盤鏇拾階而上,第二、三層均需先繞塔外檐平座,然後進入向上層登臨的梯道而至塔室,四層以上的內室為筒狀,不再設遞道,內壁以疊澀檐隔層,一至五層平層為八角形,五至七層為方形,第七層南壁設券門。

建築結構

福勝寺塔福勝寺塔

地宮位於塔心室之下,距地表深4.6米,坐南向北,偏東2°,由宮道、大門、甬道、宮室四部分組成。宮道位於大門北端,由於上部施工未及發掘,後經鑽探得知為長方形下坡道,長15.3米,寬2.35米。道內填一層黃土,一層磚渣。黃土層厚20厘米,磚渣層厚40厘米,略經夯打,最深處共12層。地宮的大門為門樓式建築,中間砌築一券門,高2.21米,寬1.22米,以封門磚堵封;券門之上有六朵五鋪作磚雕斗拱,再上有磚雕椽、大小連檐和瓦形磚,均向外懸挑。門外兩側砌牆,寬度與宮道相同。甬道與大門相通,高度也與大門相同。東西兩壁用長條磚錯縫平砌,在高1.63米處向上用楔形磚錯縫砌築為拱形頂。甬道內地面用磚錯縫平鋪。在大門內東壁的上方築一方形壁龕,高18厘米,寬12厘米,進深14厘米,可能為燈龕。甬道長6.13米。其內用乾擺磚堵封。所用磚的大小有兩種,一種長53厘米,寬24厘米,厚7.5厘米,另一種長43厘米,寬20厘米,厚7.5厘米。在甬道的南端與宮室的北壁上,另砌築一子券門,稍偏甬道的東部,高170厘米,寬82厘米,亦用青磚堵封。

宮室位於甬道的南端,平面呈六角形,每邊長65厘米。底部為方磚錯縫平鋪。周壁由底向上逐漸向內微縮,在1.92米處6個壁面疊砌向內縮,形成六角攢尖式項,高3.45米。頂部正中嵌銅鏡1面。東、南、北三面牆壁的上方各有鐵釘1個。整個宮室的壁面均塗白灰,整齊平整。

維修發掘

福勝寺塔福勝寺塔
由於年久失修,塔身損毀嚴重,1951年河南省人民政府曾撥款對一層進行了加固維修。福勝寺塔1963年被公布為河南省文物保護單位。由於周圍低洼潮濕,未能解決酥鹼對塔基的浸蝕,而且頂部坍塌更甚。1988年河南省人民政府再次撥款,省文物局責成河南省古代建築保護研究所對此塔進行全面修茸。

1988年在修復塔座時,發現這是一座地宮,並從中發掘出一批稀世珍寶。銀槨為長方形,安放在須彌座槨床上。槨的前方豎立兩根檐柱,其上承拖仿木結構的房頂,上有脊獸、瓦壟、瓦當、滴水、封檐板等,雕刻精細。銀槨蓋為七棱形,其上為線形紋飾,前方透雕雙鳳戲牡丹。銀槨兩側,鏨滿龍興寺、開元寺施主姓名和梵語。金棺放在銀槨內的前方,長19厘米,寬11厘米,高11厘米,重620克,前檔有仿木建築,其下有護法神2個。金棺左側為釋迦涅盤的故事,右側為出行圖。金棺內,前面放“頂骨”一尊,後邊放“佛牙”一枚,玻璃寶瓶放在銀槨的後方,米黃色的瓶中盛著米粒大小的佛祖舍利和無色透明液體。“舍利”瓶內,還有鎦金雙龍銀壺一件,彩色玻璃葫蘆一件,均為罕見之寶。

出土遺物

出土的遺物出土的遺物

地宮未遭盜掘,地面上淤積一層青泥。在宮室南部正中以磚砌高40厘米的方台須彌座。其上置白色石質須彌座,四周浮雕仰蓮,下邊四周浮雕覆蓮。東西長80厘米,南北寬64厘米,高72厘米。其束腰部分的北面和東面刻《地宮記》。石須彌座之上置一方形石函,石函蓋上東西各放鐵塔1件,西側塔體內還有2件玻璃葫蘆。其間放銅錢編織手爐1件,此外還有銅瓶1件。石函內放金棺、銀槨等珍貴文物。須彌座的前方乾擺縱橫。兩丁磚一垛,共11層,高80厘米。地平面上散布大量銅錢,中間一堆銅錢和偏東一堆銅錢之中各有銅鏡1件。清理時發現這兩堆銅錢都用繩穿結。從宮室壁面頂部殘存鐵釘的部位看,可知這兩堆銅錢原來成串懸掛在壁頂的鐵釘上,銅鏡系墜其下,後因繩朽墜地。此外,還在地宮內東邊發現鐵燈1件。總計出土文物28件,現分述於後。

金棺銀槨

金棺1件。金板製成。置於銀槨內前部,頭西尾東。作前高后低的長方形,長19厘米,前寬11厘米,後寬9厘米,前高13厘米,後高7厘米,重620克。

金棺底板四周向外呈斜面,其上鏨有麻點紋組成的壺門10個,兩側6個、前後4個,前後左右對稱。前擋上方高出兩側棺板有一三面形結構,正面上部壓印出四阿式屋頂,脊獸、瓦當俱全,從正脊兩端的吻獸處用金絲連結在前擋上方。檐下前擋上鏨一方框,框內鏨刻護法神像兩尊。左像面目猙獰,尖下頒,短須,頭後有火焰紋頭光一周,身著長袍,腰束帶,赤足站立,左手握劍,右手撫須。右像面部豐滿,怒目平視,短須,頭戴冠,冠帶向外飄曳,頭後亦有火焰紋頭光,身著寬袖長袍,赤足站立,左手撫須,右手握劍。後擋與前擋相同,上邊高出兩側棺板,表面鏨刻銘文6行,為:“維摩院僧趙過,觀音院僧惠應,龍山院僧儀朋、張谷,打造人趙素。”

右側棺板前高后低,板面鏨刻文殊菩薩坐於獅背的蓮台上。獅子張口昂首,挺胸前進,背負的蓮台下鋪有花薦。獅前有光頭獅童回首牽引。獅後隨三人,第一人為長須老翁,戴平頂高帽,身著長衣。後二人為高臀少女,身穿曳地長裙,雙手舉幡旗。獅子頭前的上方還刻有花束一枝,獅子的前後用麻點紋組成的卷草紋五組填補空白。棺板前端的邊沿處有麻點紋組成的卷草紋框線。後端邊沿處刻“未年三月造”五字題銘。

左側棺板與右側相同。表面鏨刻方框,框內刻涅架圖。下部刻一足床,床上方設帳。釋迦牟尼側臥於帳內床上,面部豐滿,身著掩足長衣,頭枕左上肢。床周圍有佛徒六人,作仰面痛哭狀。棺板前方刻有麻點紋組成的卷草紋。

棺蓋為八棱彬,蓋頂刻風鳥一對,頭向內,喙向前,高冠,各銜牡丹花一枝,頸部彎曲,作展翅飛翔狀。線條流暢,形態生動。雙鳳的周圍以麻點紋組成十一組卷草紋填補空白。棺蓋的前端為歡門式的裝飾,周邊勾出輪廓,內鏨麻點紋,上沿翻卷,扣在棺蓋的前方,並用金絲穿結。棺蓋的後尾將金板的六棱剪開,向下收縮曲卷。

金棺兩側棺板、前擋、後擋及棺底的周邊均鏨鑿圓孔,再用金絲穿結為一體,然後扣合棺蓋。金棺內前部放置“佛骨”1件;後部放置1件圓形銀盒,盒內有“佛牙”1枚。

銀槨1件。置石函內,頭西尾東。發現時銀槨外用帶花的絲綢方巾包裹,方巾在槨頂打結,可惜已朽殘,僅存殘片,無法知其原貌。

銀槨銀槨

銀槨坐於長方形須彌座狀的銅槨床上。槨床長40厘米,寬20厘米,高260厘米。上邊鑄造出仰蓮一周,下邊鑄造出覆蓮一周,底座已殘,束腰部位有壺門12個,左右兩側各4個,前、後兩端各2個。槨床的上下周邊均用圓形鉚釘穿鉚。槨床上部四周樹立圍欄。束腰方形望柱,尖狀柱頭,上端安圓形欄桿,用板片包在柱端,再用銀絲穿鉚。柱間的欄桿為方形,用銀絲交叉縛結固定在柱體上。圍欄下部的空間鑲嵌透雕的卷草、牡丹和菱形花飾欄板。在槨床之上,銀槨的前方,有一門樓,由兩根方形檐柱承托著仿木結構的屋頂,飾脊獸,壓印出瓦緝、瓦當、滴水、檐板等,檐下有仿斗拱構件。門樓之下豎立風宇匾,但從檀下兩側保留有長30厘米的絲繩位置觀察,原來匾額應懸掛在門樓檐下,絲繩朽毀才使匾額墜落在門樓下的槨床板上。匾額上摹刻楷書題銘,兩行,共20字,為:“諸法徒因生,如來說是因,彼法徒緣滅,大沙門所說。”

銀槨安放在槨床上圍欄內,長方形,前寬後窄,前高后低。長40厘米,寬20厘米,前端殘高34厘米,後端殘高24.6厘米,槨板厚2毫米。

前擋和後擋邊緣包在兩側槨板上,以圓形鉚釘鉚合。前擋的上部為五邊形,高出兩側槨板,並向外傾斜,與槨床上門樓相接。下方線刻門框、門楣和門砧,並刻出兩扇門扉,上有圓形門釘7排,每排8個。門框的上方壓印凸出的雙鳳紋,雙鳳間飾變形卷草紋花結,底面用乳釘紋補空。後擋的上部與前擋相同,但稍低於前擋。表面線刻仿木結構的四阿頂式建築,脊獸、瓦壠俱全。檐下有仿斗拱結構的飾件。其下刻出門框和兩扇門扉,門扉上有圓形門釘7排,每排6個。

銀槨兩側槨板前高后低,表面壓印凸起的僧院名稱和施主姓名。左側槨板有龍興寺僧惠談、惠宣、永寧等12人和開元寺僧守文、可惠、德崇等13人的法號;右側槨板有施主助教元吉、袁光□、□文正等28人的姓名和女弟子皇甫氏、李氏、黃氏、楊氏等。

槨蓋為七面形,壓印古錢形紋飾。前端有歡門式裝飾,外邊翻卷扣合在槨板前端,用圓形鉚釘穿鉚,兩側透雕對稱的雙鳳戲牡丹紋。

銀槨內前部放置金棺,後部放置玻璃舍利瓶。

其他文物

石函1件。方形,上部有覆斗形蓋,子母口,底部坐落在須彌座上的凹槽內。長寬各60厘米,高34厘米。

佛頂骨”1件。象牙質。呈不規則的橢圓形,底部磨平。高7厘米。

銀盒1件。半球形蓋,扣合在盒口沿的子口上。盒圓形,鼓腹,圜底,圈足。圈足的邊緣鑽圓孔,用銀絲連結在盒的下部。口徑6.5厘米,底徑4.5厘米,高7厘米(圖十八)。

“佛牙”1枚。褐色石質,不規則橢圓形。高2厘米。

玻璃舍利瓶1件。圓球狀,小口,圜底,鼓腹。口徑2厘米,腹徑11.5厘米,底徑5厘米,高12厘米。在銀槨內為了擺放平穩,瓶底墊有油泥一周。瓶內滿儲無色液體,內含粗沙和碎石子“舍利”,以及鎏金雙龍銀壺、紫紅色玻璃葫蘆各1件。瓶口原用青灰色油泥封閉,發現時油泥蓋已墜入瓶中。

鎏金雙龍銀壺1件。鑄造而成。小口外侈,長頸,鼓腹,平底。口上有蓮瓣紋蓋,以銀鏈與頸部的活動銀環柑連。腹部鑄出對稱的雙龍紋,表現鎏金。口徑1厘米,腹徑3厘米,底徑1.5厘米,通高5厘米。體小工精,極為罕見。

研究價值

福勝寺塔地宮的發現,是中國佛教文物的又一重要發現。出土的金棺、銀槨、鎏金雙龍銀壺、紫紅色玻璃葫蘆等文物,表明宋代手工業已達到相當高的水平,對於古代科技史、藝術史、宗教史等方面的研究都提供了珍貴的實物資料。

這次地宮內出土的兩件鐵塔,其形狀與浙江寧波阿育王寺木雕舍利小塔和安徽省博物館藏的金塗塔,以及福建泉州開元寺殿前的阿育王塔的形式相同,為上述三座塔的時代斷定提供了重要的佐證。

南陽市著名旅遊景點

概況科聖張衡、醫聖張仲景、商聖范蠡的故鄉和三國武侯諸葛亮的躬耕地;南陽市有中國最大的漢畫館,保存完好的清代府衙,縣衙和建築精品的山陝會館;還有千年古剎水簾寺、丹霞寺、菩提寺、香岩寺。
景點武侯祠 | 醫聖祠 | 張衡墓 | 鴨河口遊覽區 | 彭雪楓紀念館 | 桐柏山淮源風景名勝區 | 水簾寺 | 丹江風景名勝區 | 博望坡遺址 | 南陽山陝會館 | 菩提寺 | 漢桑城 | 漢議事台 | 恐龍蛋化石博物館 | 福勝寺塔 | 哪吒故里 | 龍潭溝風景區 | 老界嶺風景區 | 丹霞寺 | 花洲書院 | 泗洲塔 | 石人山南麓風景區 | 南陽市博物館 | 內鄉寶天幔國家地質公園 | 雲華蝙蝠洞景區 | 望花湖風景區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