礫地毛茛

礫地毛茛

礫地毛茛多年生草本 纖維狀的根,稍加厚在上面。 莖上升,3.5-15厘米,疏生微柔毛,單的或很少分枝,通常在下部節上生根。

基本信息

簡介

多年生草本。鬚根多帶肉質,稍厚,伸長。莖傾臥斜升,高5-20厘米,有時下部節著土生根,有分枝,近無毛。基生葉和下部葉的葉片近圓形或腎狀五角形,直徑1-3厘米,基部心形至截形,3深裂至3全裂,有時3中裂,裂片有2-3淺裂或深裂,有時全緣,寬卵形或倒卵狀披針形,邊緣相互貼近或覆蓋,頂端鈍或稍尖,質地較厚,下面帶紫色,無毛或上面有毛;葉柄長2-6厘米,上部生曲柔毛,基部有膜質寬鞘。上部葉有短柄,葉片3全裂,裂片披針形,寬1-5毫米。花單生,直徑1.5-2(-2.5)厘米;花梗生曲柔毛,果期伸長達6厘米;萼片橢圓形,長4-6毫米,帶紫色,外面生柔毛,邊緣膜質;花瓣5,寬倒卵形,長6-10毫米,頂端圓或稍凹缺,基部有狹長爪,蜜槽呈棱形袋穴;花葯橢圓形,長1-1.5毫米;花托無毛。聚合果卵球形,直徑約8毫米;瘦果卵球形,長及寬約2毫米或較大,為厚的2倍,大多平滑無毛,喙直伸至外彎,長約1毫米。花果期7月至8月。

礫地毛茛
礫地毛

分布於西藏東部、雲南西北部、四川西部及青海南部。生於海拔3600-5000米高山流石灘的岩坡礫石間。尼泊爾也有。模式標本采自雲南德欽。
四川西部有用全草入藥,鎮痛和祛風濕。
本種與冷地毛茛相近,但以瘦果平滑無皺紋,無毛,鬚根肥厚伸長以及基生葉裂片較寬大,分裂次數較少而有別。

藥學方面

【藥 名】礫地毛茛

礫地毛茛礫地毛茛
【拼 音】:SHUODIMAOGEN
【來 源】:為雙子葉植物藥毛茛科毛茛屬植物礫地毛茛的全草。
【功 效】:祛風濕、鎮痛。
【主 治】:治風濕骨痛、外用治各種外傷疼痛。
【性味歸經】:苦,溫。二經。
【用法用量】:內服:煎湯服,9一18克。外用:研末水調塗於患處。
【動植物資源分布】:分布於青海南部、四川西部、雲南西北部、西藏東部。
【拉丁名】:礫地毛茛ranunculus glareosus Hand.-Mazz. 的全草。
【考 證】:始載於《》。

毛莨屬、毛茛科植物

毛莨屬、毛茛科(Ranunculaceae)被子植物門,雙子葉植物綱。多年生至一年生草本,少數為藤本或灌木。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