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瓣毛茛

大瓣毛茛

多年生草本。根狀莖延伸,鬚根細長。莖直立或傾斜上升,基生葉和下部葉多數,葉片腎形或圓心形,基部有褐膜質寬鞘。花葯長1-1.2毫米,花絲與花葯近等長;花托無毛;聚合果卵球形;花果期7月至8月。

基本信息

物種簡介

種中文名:大瓣毛茛

大瓣毛茛大瓣毛茛

種拉丁名:Ranunculusplatypetalus(Hand.-Mazz.)Hand.-Mazz.
科中文名:毛茛科
科拉丁名:Ranunculaceae
屬中文名:毛莨屬
屬拉丁名:Ranunculus
國內分布:分布於雲南西北部、四川西北部。
海拔:4100
命名來源:[ActaHort.Gothob.13:155,fig.4,nu.20,21.1939]
中國植物志:28:291
英文植物志:6:401

外觀形態

大瓣毛茛(圖版90:3,Ranunculusplatypetalus(Hand.-Mazz.)Hand . - Mazz .in Acta Hort .Gothob .13 :155 ,fig .4 ,nr .20 ,21.1939 . —— R .micronivalisHand . - Mazz .va r.platypetalus Hand . - Mazz.Synb.Sin7:308 ,t.6,f.15.1931.),多年生草本植物。根狀莖延伸,鬚根細長。莖直立或傾斜上升,高約10厘米,單一或有分枝,有時下部節上生根,無毛或生白柔毛。基生葉和下部葉多數,葉片腎形或圓心形,直徑5-18毫米,3-5中裂至深裂不達基部,裂片有圓齒裂或再3-5淺裂,末回裂片半圓形至卵圓形,寬2-3毫米,無毛或有細毛;葉柄長1.5-3厘米,近無毛,基部有褐膜質寬鞘。上部葉無柄或有短柄,葉片3-5深裂,裂片長圓形,全緣。

花序特徵

大瓣毛茛花單生於莖頂,直徑約2厘米;花梗長2-3厘米,生白色曲柔毛;萼片卵狀橢圓形,長4-7毫米,帶褐色,無毛或有細毛;花瓣5,寬倒卵形至扇形,長7-10毫米,寬與長近等,有多數脈,頂端有凹缺,下部狹窄成長約1毫米的爪,蜜槽呈棱形袋穴;花葯長1-1.2毫米,花絲與花葯近等長;花托無毛;聚合果卵球形;瘦果稍扁,無毛,長1-1.5毫米,有縱肋,喙直伸或彎,長約1毫米。花果期7月至8月。

生境分布

大瓣毛茛分布於中國的雲南省西北部、四川省西北部。生長於海拔3500-4700米的山坡礫砂草地。模式標本采自雲南省中甸。

物種鑑別

大瓣毛茛的基生葉3-5中裂至深裂,裂片再3-5淺裂或有圓齒,末回裂片半圓形至卵圓形,花較大,直徑約2厘米,花瓣長及寬可達1厘米,頂端有凹缺,與鄰近種有別。

毛莨屬、毛茛科植物

毛莨屬、毛茛科(Ranunculaceae)被子植物門,雙子葉植物綱。多年生至一年生草本,少數為藤本或灌木。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