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樑瀑布

石樑瀑布

石樑瀑布位於浙江天台山,是天台八景之一,位於中方廣寺東側。所謂“石樑”,系指山腰間一塊橫空架在溪上的天然巨石,其形狀宛如屋樑,故名“石樑”。石樑長二丈,最狹處不過半尺,最寬處也不過尺余,由於上狹下寬,背似龜,身似龍,故又有“龜背龍身”之稱。由於石樑銜接兩山,凌空橫亘,其上有雙澗合流,一股是來自東面的金溪,一股是來自西面的大興坑溪,兩股溪水匯集到此,穿過石樑奔瀉而出,形成了高達30餘米的飛瀑,此景又名“二龍爭壑”。明代徐霞客曾兩次來此探勝,他在遊記中寫道:“余從樑上行,下瞰深潭,毛骨俱驚,梁盡,即為大石所隔……。”遊人到此無不望而卻步,但這裡的鄉民們行走其上,卻如履平地。“石樑飛瀑”旁的摩崖上,有不少石刻題字。石樑腹部有郡守劉璈題的“前度又來”,取自唐代大詩人劉禹錫“前度劉郎今又來”之句;梁的下方有清代曹掄選的篆書“萬山關鍵”;石樑右側有郡守陳璚題的“神龍掉尾”、左側是宋代大書法家米芾所寫“第一奇觀”,以及康有為書的“石樑飛瀑”等刻石。

概況

石樑瀑布石樑瀑布

天台山風景點無數,瀑布亦處處可見。清初詩人潘耒在其《華頂》一詩中,有“峰巒一一插霄漢,澗瀑處處奔虹雷”之句。然天台之最佳處,在於一瀑,這就是著名的石樑飛瀑了。

石樑飛瀑並不比其它瀑布壯觀,但它卻有自己的獨特指出:首先它有一條二丈左右的巨大石樑,橫跨在兩崖之間,那微微拱起的梁面,像一條匍伏的巨蟒。金溪和大興坑兩條溪水,左右而來,匯合於此。溪澗岩石坎坷不平,水流隨之層層折跌而下,每一次折跌,激起一陣雪白的水花,接著又往下折跌。這樣經過4次折跌後,溪流終於在陣陣白浪之中流到了石樑附近,聚集成一個巨大的雪浪團,向石樑衝激過來。一部分被打回,而大多數則從梁底穿過,墜入幾十丈深的幽谷之中,發出震耳欲聾的聲音。石樑瀑布附近還有宋代大書法家米芾所題“第一奇觀”四字石刻、清末維新派領袖康有為的“石樑飛瀑”題刻,石樑腹部有郡守劉璈題的“前度又來”等。

石樑飛瀑的美景在於浪花萬朵,似堆雪撒珠,終年不絕,故有“冰雪三千尺,風雷十二時”之說法。從中方廣寺沿山徑可達下方廣寺。此時再回望石樑飛瀑,景色又有變化了。只見石樑高掛入雲,飛瀑九天抖落,仿佛銀龍從天而降,正如一首詩中所描繪的那樣:

石橋處處足徜徉,尤妙探奇在下方。

飛瀑寺前晴亦雨,曇華雲際遠偏香。

一簾詩畫懸空壁,萬古風雷撼彼蒼。

我欲臥遊支枕看,第三松畔設藤床。

當年徐霞客從石樑俯視百丈深淵時,曾記載道:“余從樑上行,下瞰深淵,毛骨俱悚。”

石樑飛瀑的另外一個獨特之處,是有浙東的畫山秀水和附近城鄉繁華的襯托。天台山本身美景頗多,又是佛教勝地,所以,石樑飛瀑亦因此而更聞名遐邇。談到天台石樑飛瀑,不禁令人想起一首歌詠天台石樑飛瀑的長詩,這就是清代進士魏源的《天台石樑雨後觀瀑歌》。全詩如下:

雁湫之瀑煙蒼蒼,中條之瀑雷硠硠,匡廬之瀑浩浩如河江。惟有天台之瀑不奇在瀑在石樑:如人側臥一肱張,力能撐開八萬四千丈,放出青霄九道銀河霜。我來正值連朝雨,兩崖逼束風愈怒。松濤一涌千萬蟲,奔泉沖奪遊人路。重岡四合如重成,震電萬車爭殷轔。汕頭草木思他徒,但有虎嘯蒼龍吟。須臾雨盡月華濕,月瀑更較雨瀑謐。千山萬山惟一音,耳畔眾響皆休息。靜中疑是曲江濤,此則雲垂彼海立。我曾觀潮更觀瀑,浩然胸中兩儀塞。不以目視以耳聽,齋心三日鈞天瑟。造物貺我良不慳,所至江山縱奇特。山僧掉頭笑:‘休道雨瀑月瀑,那知冰瀑妙,破玉裂瓊凝不流,黑光中線空明窈。層冰積壓忽一摧,天崩地坼空晴昊,前冰已裂後冰乘,一日玉山百頹倒。是時樵牧無聲游屐絕,老僧扶杖窮幽討,山中勝不傳山外,武陵難向漁郎道!’語罷月落山茫茫,但覺石樑之下煙蒼蒼,雷硠硠,挾以風雨浩浩如河江!”

天台山除石樑飛瀑外,還有水珠簾瀑布及銅壺滴漏諸瀑。它們距石樑飛瀑3公里,各具特色。其中銅壺滴漏是天生的腹部膨大;口門狹小的大石,高約四五丈,青黑色的玄武岩渾然一體,恰似一把大銅壺,呼嘯而下落的水流,跌入翁內,如雷鳴一般,然後在形似壺嘴的岩隙中盤鏇而出,直注入下面的碧潭內。

水珠簾瀑布另有一番景致。它位於銅壺滴漏的下游,是一較寬闊的瀑布。由於姿態特殊,猶如千串珍珠,垂掛下來,故得其名。

銅壺滴漏

石樑瀑布銅壺滴漏
石樑東行3.5公里,有一因地層裂陷而成的腹大口小的壺形瀑布,壺高15米,徑達7米,壺壁岩石光滑,呈古銅色。瀑水瀉落壺中,迴旋打轉,然後從形似壺嘴的岩隙中噴出,注入深淵,形成一泓碧潭,宛若古代計時工具“銅壺”之滴水,故名“銅壺滴漏”。

水珠簾瀑布

石樑瀑布石樑瀑布

在銅壺滴漏下游數百米處,有一條長十餘米、寬尺余,上寬下狹的天然石澗,宛如游龍軀殼,逢水流湍急時,一噴數十米,如白龍躍空,蔚為壯觀,人稱“龍游澗”。澗旁一40餘米的瀑布貼崖下墜,如一匹白練掛於岩壁間,又似千萬串銀珠下掛,組成一張輕柔可卷的水珠簾。清名人齊召南稱“珠簾春水”,即謂此。

相關傳說

在“一石橫空不渡人”的石樑一端,有一座罕見的小銅殿十分引人注目。銅殿高約1.3米、寬0.6米,內鑄500尊羅漢,闌楹間的題詞長達52字,左右兩壁也分別鑄有題詞。試想,在一座高僅4尺的銅殿內,雕塑500尊眉發畢備的羅漢小像,再加上眾多的題詞,其微雕工藝之精湛,不是奇妙絕倫嗎。

據佛家傳說,500羅漢是常隨釋迎聽法傳道的500名弟子。他們是怎樣到石樑來的呢?原來這是後唐時期,永嘉有個號稱“全億長史”的人做的俑。據《感應略記》記載:“永嘉全億長史畫半千羅漢形像,每一迎請,必於石橋宿夜焚香,具鑼欽幢蓋,引導入於殿,香風送幢幢之勢,前靡而入,入門即止。其方廣寺焚唄方作,先有金色鳥,飛翔後林樹石畔。吳越國工錢氏(俶)頻年施供養,造五百銅羅漢。”

錢俶造的500尊銅羅漢,當時安置於石樑橋邊的中方廣寺,稱“五百應真”。由於500羅漢“神靈”的傳說日久遠揚,也使天台山的名氣聞名天下。以致後來形成這樣一種風俗,每當“國難”當頭的時刻,歷代帝王都要遣使來天台山祭請,祈求羅漢的蔭護。如宋仁宗曾於景佑四年,派遣使者來天台供施“五百應真”,為了表示帝王的尊重之意,除了祭祀豐厚的禮品,還親賜御衣一襲,以象徵帝王親臨供奉。

在有關“五百應真”的種種傳說中,也有人將“五百應真”說成是戰國齊國田氏的後代,田橫500壯士的化身。宋、明以來,那些為躲避外族入侵,來天台隱居的文人,往往從“五百應真”聯想到田橫的500壯士,如清代無名氏的 《題五百應真》一詩中說道:“田橫五百真名士,拋骨飛流不帝秦!”表現了不屈的鬥志和崇高的民族氣節。

曇華亭位於石樑的右側,登亭眺望,飛瀑景觀盡收眼底。曇華亭不僅是觀瀑的最佳之處,關於它的來歷還有種種趣聞。據傳宋朝奸佞賈似道生前曾來天台山一游,曇華亭為賈似道俸資修建,該亭竣工時,供奉500聖僧的茶甌中出現異花,於是就在亭內立賈似道偶像祀之。但據宋憎法照在《曇華亭記》中記載,曇華亭原已有之,而茶甌中現出“異花”之事的傳聞亦非賈氏供佛時始有,賈似道不過加以擴建而已,只因為賈當時官至丞相,權傾朝野,所以才有這一欺世盜名之事。清康熙年間,台州知府張聯元查閱了有關史料,得知真情,認為這是“玷辱名山,無可洗滌”,遂將賈似道的像打破。此後,有人提出改建南宋狀元王十朋,但並未取得眾人的認可。清道光年間,該亭因年久傾圮重新修建,時逢天大旱,曾改名為“雨來亭”。1982年在舊址重建時,仍恢復原名。

《到石樑觀瀑布》

石樑瀑布袁枚

乾隆四十七年(1782),按陰曆是壬寅年。正月廿七日,袁枚暫別他南京小倉山下的隨園,作浙江之行,至五月廿七日還家,歷時四個月。這年,袁枚六十七歲。袁枚的"晚年好游"(袁枚自語),原因很多:一是,如他自己所說,"臨水登山,尋花問柳"是他的平生所好,小倉山畢竟偏於局小,他需要有大山大水來潤他的詩眼,壯他的文膽;二是,往年有相士預言他六十三歲得子,七十六歲壽終,因為前一個預言已被言中,於是第二個預言他也信了,覺得自己來日無多,必須儘快去遊歷平生想去而未去的地方;三是,以前,他高齡九十餘的老母尚在世,他不能外出太久,現在老母已經去世,他可以安心出遊了;四是,他雖然口頭承認自己已老,內心卻不肯服老,他要用實際行動證明自己還行。的確,袁枚的生命力要比一般人強得多,四年前他還生了最後一個孩子--他唯一的兒子阿遲。袁枚自己對這次壯遊也頗為得意,有詩道:"自覺山人膽足夸,行年七十走天涯。"

浙江之行是袁枚晚年漫遊的開篇。一百六十九年前,明萬曆四十一年(1613),差不多也是這樣的季節,徐霞客來游浙江。他們都從江蘇來,以浙江為第一站,開始了漫長的南遊。只不過,徐霞客那時只有二十八歲,而袁枚這時已經六十七歲了。徐霞客後來的足跡遠及雲貴,而袁枚也跑得不近,遠至兩廣,包括海南。歷史上有比他們跑得更遠的,比如漢代的張騫,唐代的玄奘,明代的鄭和,但他們都負有朝廷的使命,其意不在山水本身。在徐霞客、袁枚以後,西方來華的探險家,如斯坦因伯希和斯文赫定輩,他們都對西北絕域感興趣,冒死深入沙漠腹地,其意也不在山水。意在山水者,徐、袁二位才是。有趣的是,他們都選擇了南方。在唐詩里,我們領略到大漠孤煙、長河落日的壯闊,那是北方的風景。而明清以來的旅行家,似乎更偏愛幽峭、奇異、更多浪漫意味的南方山水。
和袁枚一起出遊的還有一位紹興籍的青年文人劉霞裳。這人的名字經常出現在袁枚的筆下。袁枚說他"有仲容之姣,每游山,必載與俱。"劉長得帥,兩人坐船時,吸引了岸上許多人的眼球,有個叫趙雲松的朋友就作詩開袁枚的玩笑:"白頭人共泛清波,忽覺沿堤屬目多。此老不知看衛玠,誤夸看殺一東坡。"(《隨園詩話》卷二)袁和這位弟子的關係很密切,出門時常帶著他。劉霞裳少年倜儻,和袁枚是一對同聲相應的好搭檔。

杭州是袁枚的父母之邦,祖宗墓廬所在,他每年都要來一趟。他此次來浙江,先在杭州逗留了一段時間,待至草長江南、群鶯亂飛的時候再開始渡江南下。杭州湖山之美,自古為人樂道;但西湖雖美,畢竟過於爛熟,雖可賞心悅目,卻難引起他審美上的驚奇。

給袁枚以審美驚奇的是天台、雁盪和處州一帶的山水。

袁枚沒有像徐霞客一樣留下一部旅行日記,我們無法詳知他每一天的行蹤,好在他一路上寫了許多詩文,他的《隨園詩話》和《小倉山房尺牘》里也有一些相關文字,憑著這些,我們可以為他此行大致勾勒出一個輪廓來。
袁枚是第一次到天台。他這次在天台呆了十來天。其間也有一些人事上的交往,比如去拜訪已故侍郎齊召南的兩位昆季和當地詩人張雨村(張外出未遇,但受到張的兒子熱情接待,袁枚就在張家住了三天),主題自然是游山。天台山是孟浩然李白歌詠過的地方,它的石樑瀑布早在唐朝就廣為世人所知,出名遠早於雁盪山大龍湫貴州黃果樹,連未到過天台的白居易都要在詩篇里引用它來比喻美麗的繚綾。天台山還有美麗的神話傳說,劉、阮遇仙的故事是古典詩歌里引用最廣的典故之一。天台又是宗教勝地,道教和佛教都有很多遺蹟,尤其是佛教,天台作為佛教天台宗的發祥地,名聲遠播海外,佛寺遍布全山,其中國清寺被譽於天台宗的祖庭。袁枚游天台諸寺時,寺里的和尚都撞鐘擊鼓,請袁枚禮佛,袁枚很不耐煩,就在扇子上寫了四句韻語讓他們看:"逢僧我必揖,見佛我不拜。拜佛佛無知,揖僧僧現在。"(《隨園詩話》卷十四)原來袁枚是個堅定的闢佛者。他在《佛者九流之一家論》里把陰陽、星巫、佛老一股腦兒都比作人身上的駢指贅疣,"君子之所不得已而存焉者",沒法子只好容忍它們的存在。袁枚追求現世的快樂--你看他那樣講究美食就可見一斑,他不會對虛無縹緲的天堂感興趣。他的天堂就是小倉山下的隨園。人們對袁枚有一個很大的誤解,以為他盛年退出官場,是對隱居生活感興趣,包括他的一些朋友都有這樣的誤解,以致他不得不寫文章為自己申辯,說自己辭官僅僅因為作郡縣小官太苦。事實上也如此,袁枚根本就不是一個隱士。袁枚喜歡美食,美色,美服,華屋,好詩,絕景……凡是人間一切美好的東西他都喜歡。喜歡不難,難的是能把一切喜歡的事都做得那樣雅致,那樣別出心裁,那樣富有創造性。
袁枚看山水寫山水,就別具一副手眼。他在天台寫的三十多首詩中,最精彩的是兩首古風,一首《登華頂作歌》,一首《到石樑觀瀑布》。袁枚寫詩,很注重選體。他在《隨園詩話》中勸人作詩慎用古風,認為古風需大才力,才力不逮,易致失敗。袁枚對自己的詩才是頗為自負的:"仆詩兼眾體,而下筆標新,似可代雄。"(《答程漁門》)對照上舉的兩首古風,還有他稍後寫的《觀大龍湫作歌》,你真不能說他是自吹。在天台,在雁盪,袁枚都寫了許多近體詩,但一旦遇到大風景,他就會下狠勁用古風去寫。且看他寫天台山最高峰華頂:"天台山勢如爭天,比高欲與天齊肩。到此自知高不去,擲下一朵青花蓮……"天台、雁盪,人都說如蓮花,民間傳說原是女媧娘娘丟下的三朵荷花變為天台、雁盪和金華三座山,袁枚卻說天台山欲與天公比高,比不過便擲下一朵青蓮,如此開篇,便叫人匪夷所思。然後,寫自己來華頂,披衣抱雲,下視眾山所見:"濃青襯淡綠,瑤草雜金苔。眾山八面齊安排,如坐如臥如奔走,為獅為象為嬰孩。雜卦傳中所罕譬,嫏 記內所難該,一一眼前羅列而崔巍。星辰晃從頭上墜,海水飛從腳底來。可以吞九點,走八垓遨嬉篷島,鞭驅雲雷。倘乘紙鳶竟飛去,何由知我非仙才!……"想像力,比喻,奇特的比喻來自奇特的想像力,要知道這是一個快七十的老人,不是杜甫泰山、李白夢遊天姥時那個年齡。山僧勸袁枚住在上方廣寺里,明晨看日出,袁枚惦記著石樑瀑布,說此來天台,觀瀑是一大願,謝絕了山僧,急著往石樑趕。袁枚平生第一次看到這樣的瀑布,愛極,於是就在石樑附近的下方廣寺連住兩宿,兩次去看瀑布,作詩兩首,一古風一七律,古風《到石樑觀瀑布》可與《觀大龍湫作歌》並稱寫瀑布的雙璧:

天風肅肅衣裳飄,人聲漸小灘聲驕。
知是天台古石橋。
一龍獨跨山之凹,高聳脊背橫伸腰,其下嵌空走怒濤。
濤水來從華頂遙,分為左右瀑兩條,到此收束群流交。
五疊六疊勢益高,一落千丈聲怒號。
如旗如布如狂蛟,非雷非電非笙匏
銀河飛落青松梢,素車白馬雲中跑。
勢急欲下石阻撓,回瀾怒立猛欲跳。
逢逢布鼓雷門敲,水犀軍向皋蘭鏖,
三千組練揮銀刀,四川崖壁齊動搖。
偉哉銅殿造前朝,五百羅漢如相招。
我本錢塘兒弄潮,到此使人意也消,心花怒開神理超。
高枕龍背持其尻,上視下視行周遭;
其奈冷泠雨濺袍,天風吹人立不牢。
北宮雖勇目已逃,恍如子在齊聞韶。
不圖為樂如斯妙,得坐一刻勝千朝。
安得將身化巨鰲,看他萬古長滔滔!

所有的想像、比喻,都用來表現石樑瀑布的狂顛之勢。詩采柏梁體,句句用韻,一韻到底,其勢也如瀑布。石樑瀑布對袁枚造成的審美震撼極大,使他以為,這樣的瀑布,該是瀑中的觀止了,再不必看別的瀑布了。在他的《浙西三瀑布記》中回憶說“初觀石樑時,以為瀑狀爾爾,龍湫可以不到”。

中國名瀑

中外名瀑內容廣泛有趣,文、史、地知識豐富,敘述簡明扼要,讀來引人入勝。讀後能增長豐富的文、史、地知識,開闊視野,陶冶心靈。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