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峽遺址

石峽遺址

新石器時代遺址,位於中國南部廣東省的曲江縣。位於廣東省曲江縣馬壩鎮西南2.5公里,面積3萬平方米,發現柱洞、灰坑、陶窯等遺存,清理墓葬136座。遺址包含四個不同時期的文化層堆積。第一層是距今約6000年的新石器時代文化層,第二層是距今5000-4000年的石峽文化新石器時代晚期文化層,第三層是距今3800-3100年的早期青銅時代文化層,第四層是時代與中原地區西周晚期到春秋時期相當的晚期青銅時代文化層。

石峽遺址石峽遺址

地理位置

新石器時代遺址,位於中國南部廣東省的曲江縣。

年 代

公元前2900年~公元前2700年。

發掘年代

1973年。

簡 介

石峽遺址屬新石器時代晚期遺址,總面積約3萬平方米,已揭露面積達4000平方米。遺址包括三個時期的不同文化遺存,即石峽文化層、夏商時期文化層以及夏商至西周時期以菱紋陶為代表的青銅器時代文化層。遺址內發現有房址、灰坑、陶窯、墓葬等遺存。出土有各種石器、陶器、骨器、玉器等遺物3000餘件。 中國嶺南地區的新石器時代晚期文化。主要分布在北江、東江的中上游地區。年代約距今四五千年。石器工具普遍磨光,有弓背兩端刃、有段石錛、有肩石錛、鑿、鉞和鏃等。稻作農業發展程度較高,發現較豐富的粳、秈稻遺存。陶器中三足器、圈足器發達,有少量曲尺紋、漩渦紋幾何印紋陶。在石峽遺址發現墓地,多數墓坑經過燒烤,均單人葬,盛行二次遷葬。遷葬墓有兩套隨葬品,一套是同人骨一起遷來的殘破陶器,另一套是二次埋葬時新放入的。晚期大小墓差別明顯,反映出貧富分化和社會已出現特殊階層。大墓隨葬品多達數十件至百餘件,包括成批石器及琮、瑗、璧等貴重玉器,往往還伴放稻穀米粒作為祭奠食物。石峽文化與嶺南地區土著文化明顯有別,少數陶器具有良渚文化特徵。與北鄰的江西贛江流域樊城堆文化關係最為密切,有人將兩文化並稱為樊城堆-石峽文化

意 義

石峽遺址的發現和發掘,為探索中國嶺南地區原始社會的解體提供了重要的實物資料。

韶關市主要旅遊景點

概況韶關歷史上稱為韶州。相傳舜帝巡奏“韶樂”於城北30公里處的石峰群中,該處的36石後來統稱為韶石山。南朝梁、陳兩代,在今市境內設定兩州(衡州,東衡州)。隋開皇九年(公元589年)改東衡州為韶州,取州北的韶石山的“韶”字為名。到明嘉靖二十六年(公元1547年)於河西武水邊開設稅關,名為“遇仙橋關”。清康熙九年(公元1670年)又將南雄的“太平關”移到東河湞水邊,並在北門外增設“旱關”,統稱“三關”,韶關之名即由此而得。
景點必背瑤寨 | 丹霞山風景名勝區 | 風采樓 | 芙蓉仙洞 | 古佛岩 | 金雞嶺 | 九瀧十八灘 | 梅關古道 | 南華禪寺 | 韶石山 | 獅子岩 | 雙峰寨 | 粵北大峽谷 | 雲門寺 | 張九齡墓 | 中山公園 | 珠磯巷 | 梅嶺山 | 韶關南嶺國家級自然保護區 | 韶關國家森林公園 | 石峽遺址 | 楊東山十二度水自然保護區 | 雲髻山自然保護區 | 陽元山遊覽區 | 余靖紀念館 | 海豚水上世界 | 馬壩人遺址 | 廣東大峽谷 | 恐龍博物館| 南方紅豆杉森林公園 | 鐵龍洞 |車八嶺自然保護區 | 芙蓉仙洞 | 韶關中山公園 | 天井山森林公園 | 楊東山十二度水自然保護區 | 余靖紀念館 | 鐘鼓岩 | 鴕鳥寨 |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