芙蓉仙洞

芙蓉仙洞

芙蓉仙洞位於廣東韶關市武江區西聯鎮芙蓉村絲芧坪石腳下村,距市區10公里。該洞長近1.5公里(屬全省之冠),洞內長年保持20度左右溫度,它由石英岩和石灰岩組成,內有10多個天然大廳和2個支洞,總長約1.4公里,平均高度4米,最寬處20多米,最窄處約1米,洞內迂迴曲折,起伏有致,石筍、石幔、石柱、石鐘乳密布其中,有“金雞獨立”、“天馬行空”、“神龜出洞”、等幾十處景點。

基本信息

簡介

芙蓉仙洞芙蓉仙洞

芙蓉仙洞相傳是芙蓉仙子所居。仙洞內鍾乳累累、石幔層疊,洞中有洞、洞中藏洞。

洞內有大量的鐘乳石、石筍、石幔、石花。有的石花既像花又似果;有的像獅又像猴;還有的像天女下凡、觀音坐蓮。還有像盤龍臥虎、天女散花,真是千姿百態、美不勝收。更有犬牙交錯、神奇動人的仙人岩、石鐘岩、觀音岩、珍珠岩、芙蓉岩等。洞外竹翠林茂,水秀山明,風光綺麗,登高遠眺,整個西聯盤地的田園水色盡收眼底,令人心曠神怡,流連忘返。置身於此,遊人有如進入神話般的仙境。據說,這個仙洞可通往英德縣境內,還沒有人有此舉探險。

洞景風光

它由石英岩和石灰岩組成,內有10多個天然大廳和2個支洞,總長約1.4公里,平均高度4米,最寬處20多米,最窄處約

芙蓉仙洞芙蓉仙洞

1米,洞內迂迴曲折,起伏有致,石筍、石幔、石柱、石鐘乳密布其中,有“金雞獨立”、“天馬行空”、“神龜出洞”、等幾十處景點。

石筍和石鐘乳

芙蓉仙洞芙蓉仙洞

指在溶洞中直立在洞底的尖錐體。飽含著碳酸鈣的水通過洞頂的裂隙或從鐘乳石上滴至洞底。一方面由於水分蒸發,另一方面由於在洞穴里有時溫度較高,水溶解CO2的量減小,所以,鈣質析出,沉積在洞底。日積月累就會自下向上生長的是石筍,從上往下生長的是石鐘乳。石筍和石鐘乳是怎樣形成的?是碳酸鈣遇到溶有二氧化碳的水時,會反應生成溶解性較大的碳酸氫鈣;溶有碳酸氫鈣的水遇熱或當壓強突然變小時,溶解在水裡的碳酸氫鈣就會分解,重新生成碳酸鈣沉積下來,同時放出二氧化碳。洞頂的水在慢慢向下滲漏時,水中的碳酸氫鈣發生上述反應,有的沉積在洞頂,有的沉積在洞底,日久天長洞頂的形

成鐘乳石,洞底的形成石筍。還有是因為由於地殼不斷運動,海水退去,出現了綿延不斷的喀斯特岩溶地貌石灰岩山峰。這些露出來的石山,長期受雨水風霜沖刷,頂部變成刀山劍石狀了。石峰底座,由於地史時期地下水的長期溶蝕,河水的長期衝擊,漸漸地形成了溶洞。溶洞繼續被溶蝕擴大,而溶於水中的石灰岩溶液,從洞頂往下滴,甚至往下流,促進二氧化碳進一步擴散,同時溶液受蒸發作用,形成飽和,剩餘的碳酸氫鈣沉澱,就形成了自下而上生長的石筍。石鐘乳的形成,同石筍形成的過程是一樣的。只不過石鐘乳從上往下長就是了。那些頂天立地的“靈芝柱”,就是石筍和石鐘乳對接起來之後形成的。據說,石筍和石鐘乳,每百年才長高一厘米,長一米,就是一萬年了。在地上長成一個尖錐體,很象竹筍,故名石筍。

石幔

洞穴學名詞滲流水中碳酸鈣沿溶洞壁或傾斜的洞頂向下沉澱成層狀堆積而成,因形如布幔而得名,又稱石簾、石帷幕。

石柱

由於石筍和鐘乳石不斷地增長,最後連線起來,形成柱狀物,稱為石柱。由於它們的發育,最後會把洞穴填塞封閉起來。

石柱、石筍、石鐘乳是組成洞穴美景的主要部分。

石柱,在石柱縣 萬壽山有男石柱、女石柱兩道風景,合稱石柱。

石柱位於電白縣霞洞鎮,一說約建造於南朝至唐朝間,又一說年代無法考究。從霞洞開始向南朝海邊方向延伸,每隔1至1.5公里豎1條,共9條,呈弧形排列,每條石柱高度不一,一般高約4米左右,下大上小,縱向三面為平面,一面呈弧形,弧面朝著大海,平面對著浮山。在一石柱旁,埋有石船一條,船長約3米,厚約0.2米,寬約0.8米,兩頭微翹,整石雕鑿而成。

芙蓉仙洞芙蓉仙洞

石柱的用途,

傳說紛紜,綜合有六種提法:

(一)風水用途,因迷信地勢某方不利而設。

(二)船竿柱,紀念冼夫人船來,喜悅性的象徵(因聞冼夫人是沉海而死,又一說冼夫人巡視海南染疫而死,船載而歸)。

(三)路標,有人認為這裡古代是俚獠雜居,帶訊人員,不豎立標誌,走入岐途,往往被殺身亡,故要設路標。

(四)界號,有人認為所謂漢人坡是指古代在浮山嶺以南居住為漢人,以北為俚獠住宅之區,以此為界。

(五)有人認為是清代界石,清滅明後,明不服清統治,經常于海面作亂,清劃界豎石為界,凡內地居民,離海邊10里,才準定居,故立石為界。

(六)有人認為這裡有圖騰作用。

韶關市主要旅遊景點

概況韶關歷史上稱為韶州。相傳舜帝巡奏“韶樂”於城北30公里處的石峰群中,該處的36石後來統稱為韶石山。南朝梁、陳兩代,在今市境內設定兩州(衡州,東衡州)。隋開皇九年(公元589年)改東衡州為韶州,取州北的韶石山的“韶”字為名。到明嘉靖二十六年(公元1547年)於河西武水邊開設稅關,名為“遇仙橋關”。清康熙九年(公元1670年)又將南雄的“太平關”移到東河湞水邊,並在北門外增設“旱關”,統稱“三關”,韶關之名即由此而得。
景點必背瑤寨 | 丹霞山風景名勝區 | 風采樓 | 芙蓉仙洞 | 古佛岩 | 金雞嶺 | 九瀧十八灘 | 梅關古道 | 南華禪寺 | 韶石山 | 獅子岩 | 雙峰寨 | 粵北大峽谷 | 雲門寺 | 張九齡墓 | 中山公園 | 珠磯巷 | 梅嶺山 | 韶關南嶺國家級自然保護區 | 韶關國家森林公園 | 石峽遺址 | 楊東山十二度水自然保護區 | 雲髻山自然保護區 | 陽元山遊覽區 | 余靖紀念館 | 海豚水上世界 | 馬壩人遺址 | 廣東大峽谷 | 恐龍博物館| 南方紅豆杉森林公園 | 鐵龍洞 |車八嶺自然保護區 | 芙蓉仙洞 | 韶關中山公園 | 天井山森林公園 | 楊東山十二度水自然保護區 | 余靖紀念館 | 鐘鼓岩 | 鴕鳥寨 |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