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姆渡遺址

河姆渡遺址

河姆渡遺址是中國晚期新石器時代遺址,位於距寧波市區約20公里的寧波餘姚市河姆渡鎮,面積約4萬平方米,1973年開始發掘,是中國已發現的最早的新石器時期文化遺址之一。是中國採用榫卯技術構築木結構房屋的實例。 1983年,國務院公布河姆渡遺址為第二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2018年6月,入選浙江省第二批省級考古遺址公園。

基本信息

地理環境

位置境域

河姆渡遺址位於距寧波市區約20公里的餘姚市河姆渡鎮,坐標範圍東經120至121度,北緯29至30度,中心地理坐標為東經121°09′、北緯30°30′。

地質地貌

河姆渡遺址仿古塑像建築復原圖 河姆渡遺址仿古塑像建築復原圖

河姆渡南面的四明山,北面姚江平原中部的慈南山地和東面南北走向的烏石山、羊角尖山、雲山等低山丘陵三組山系構成碩大的工字,這種地貌猶如今天圍海造田工程上拋築的丁壩和順壩,具有很大的促淤成陸功能。距今1萬年前開始的全新世初大規模海侵時,四明山北麓成為一片淺海,從長江口順潮而下的泥砂搬運到這裡後,受工字形地貌的阻擋而沉積下來,使河姆渡一帶的淤積快於其兩翼,當海退開始後,河姆渡一帶自然最先出露成陸。根據低塘鎮西村地下31米處發現的貝殼層的年代8020年,推測海退發生在距今7500年左右,所以距今7000年前河姆渡確實是四明山前的一塊高地。

氣候

根據河姆渡遺址孢粉資料和考古發掘材料分析,7000年前河姆渡的氣候比現溫暖濕熱,平均氣溫比現高3-4℃,年降雨量比現多500毫米左右,與廣東、廣西南部和海南島相似。

發掘歷程

第一次發掘

1973年11月4日至1974年1月10日,浙江省文物管理委員會和省博物館的考古專家們,為配合農田水利建設工程需要,對河姆渡遺址進行了第一期考古發掘,取得了突破性的發現。

第二次發掘

1977年10月8日至1978年1月28日,考古學家們又對該遺址進行了第二期考古發掘,兩次共揭開遺址面積2630平方米,發現墓葬27座,灰坑28個,出土石器、陶器、木器、骨器等各類文物6300餘件,其中有不少是歷來罕見的珍品,豐富了河姆渡文化的內涵,引起了全國考古界、史學界的重視。

建設沿革

建設目的

為了完整的保留下來河姆渡的 文化,歷史,文物,建立了河姆渡遺址。並在1982年,國務院公布河姆渡遺址為第二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修繕歷史

1973年11月4日至1974年1月10日,對河姆渡遺址進行了第一期考古發掘。

1977年10月8日至1978年1月28日 ,考古學家們又對該遺址進行了第二期考古發掘。

1993年在遺址西側建起了博物館。

2002年,建起“河姆渡原始生態區”。

文物遺存

綜述

河姆渡遺址發掘發現的文物遺存具有數量巨大、種類豐富的特點,為研究距今七八千年前氏族公社繁榮時期人們的生產、生活情況提供了比較全面的材料。如兩次發掘出土的陶片達40萬片之多,用同樣的發掘面積作比較,是其它新石器時代遺址所不及。又如出土的紡織工具有紡輪、繞紗棒、分徑木、經軸、機刀、梭形器、骨針近10種,根據這些部件,可以復原當時的織機,其它的遺址就沒有這么具體。它的文化特色主要還在稻作農業、乾欄式建築、紡織和水上交通方面。

耜耕農業

河姆渡遺址兩次考古發掘的大多數探坑中都發現20-50厘米厚的稻穀、穀殼、稻葉、莖桿和木屑、葦編互動混雜的堆積層,最厚處達80厘米。稻穀出土時色澤金黃、穎脈清晰、芒刺挺直,經專家鑑定屬栽培水稻的原始粳、秈混合種,以秈稻為主(占60%以上)。伴隨稻穀一起出土的還有大量農具、主要是骨耜,有170件,其中2件骨耜柄部還留著殘木柄和捆綁的藤條。骨耜的功能類似後世的鏟,是翻土農具,說明河姆渡原始稻作農業已進入“耜耕階段”。當時的稻田分布在發掘區的北面和東面,面積約6公頃,最高總產為18.1噸。

乾欄式建築

河姆渡遺址塑像2 河姆渡遺址塑像2

河姆渡遺址兩次發掘範圍內發現大量乾欄式建築遺蹟 ,特別是在第四文化層底部,分布面積最大,數量最多,蔚為壯觀。建築專家根據樁木排列、走向推算,第四文化層時至少有6幢建築,其中有幢建築長23米以上,進深6.4米,檐下還有1.3米寬的走廊。這種長屋裡面可能分隔成若干小房間,供一個大家庭住宿。清理出來的構件主要有木樁、地板、柱、梁、枋等,有些構件上帶有榫頭和卯口,約有幾百件,說明當時建房時垂直相交的接點較多地採用了榫卯技術。

河姆渡遺址的建築是以大小木樁為基礎,其上架設大小梁,鋪上地板,做成高於地面的基座,然後立柱架梁、構建人字坡屋頂,完成屋架部分的建築,最後用葦席或樹皮做成圍護設施。其中立柱的方法也可能從地面開始,通過與樁木綁紮的辦法樹立的。這種底下架空,帶長廊的長屋建築古人稱為乾欄式建築,它適應南方地區潮濕多雨的氣候環境,因此被後世所繼承,今天在中國西南地區和東南亞國家的農村還可以見到此類建築。建造龐大的乾欄式建築遠比同時期黃河流域居民的半地穴式建築要複雜,數量巨大的木材需要有專人策劃,計算後進行分類加工,建築時需要有人現場指揮,否則七高八低,彎彎曲曲的房子是不牢固的。建築技術說明河姆渡人已具有現代人一樣較高的智商。

紡織工具

河姆渡遺址塑像3 河姆渡遺址塑像3

河姆渡遺址出土的紡織工具數量多、種類豐富。數量最多的是紡輪,有300多件,質地以陶為主,還有石質和木質,形狀以扁圓形最常見,另有少量剖面呈梯形狀。織的方面有經軸、分經木、繞紗棒、齒狀器、機刀、梭形器等,紡織專家認為這是原始踞織機的部件。縫紉用的是骨針,有90多件,最小的骨針長僅9厘米,徑大0.2厘米,針孔大0.1厘米,與今天大號鋼針差不多。從出土的葦編和器物上精緻的圖案看,當時織品為經緯線數量相同的人字紋和菱紋。

河姆渡遺址出土的木槳共8支,系用原木製作,形似後世的木槳,只是形體略小一些。有槳一定有船,推測河姆渡人已划著獨木舟在湖泊之中捕魚采菱,也可能用於氏族間交流時的交通工具。河姆渡遺址發現的漆器有20多件,早期單純用天然漆漆於木器表面,稍後在天然漆中摻和了紅色礦物質,使器物色彩更加鮮亮,第三文化層中出土的木胎漆碗是其中的代表作品。

藝術品

河姆渡遺址發現的原始藝術品可分為獨立存在的純藝術品和施刻於器表之上集實用和觀賞於一體的裝飾藝術兩大類,而以後一類數量居多,充分表現了河姆渡人的審美興趣和文明程度。藝術品中最為人稱道的是“雙鳥朝陽”紋象牙雕刻件,該器長16厘米、寬5.9厘米、厚約1厘米,形似鳥窩。器物正中陰刻5個同心圓,外圓上部刻火焰紋,兩側各有一隻圓目利喙的鷙鳥向對而視。畫面布局嚴謹,線條虛實結合,圖畫寓意深刻,有人說它象徵太陽,另有人認為是鳥在孵蛋,象徵對生命、生殖的崇拜。說明該器物具有強烈的宗教意義,原始先民已有複雜的精神生活。

遺址價值

經濟文化價值

農業起源表明人類社會從單一的攫取式經濟開始向生產式經濟發展,這一轉變拓展了食物來源,為人類發展奠定物質基礎,所以在人類發展史上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農業文化價值

河姆渡原始稻作農業的發現糾正了中國栽培水稻的粳稻從印度傳入、秈稻從日本傳入的傳統說法,在學術界樹立了中國栽培水稻是從本土起源的觀點,而且起源地不會只有1個的多元觀點,從而極大地拓寬了農業起源的研究領域。

精神文化價值

河姆渡遺址人工栽培稻穀的發現說明農業不是哪個聖人發明的,而是人類自身進步的結果,從而有利人們樹立辯證唯物主義史觀和民眾觀念。

歷史文化價值

中國考古學家夏鼐把這一發現稱為建國以來新石器時代考古的一項重大成果,並指出河姆渡文化發現的意義在於“表示長江下游地區在新石器早期的重要性,這裡當時已有相當發達的文化。”人類學和考古學家賈蘭坡先生說:“河姆渡遺址的發現,使人耳目一新,過去誰會想到遠在距今7000——5000年前,長江下游會存在著如此燦爛的文化呢!”

河姆渡文化 的發現,使長江下游地區史前考古學跨上了新台階,改變了過去人們的認識,以事實糾正了以往認為江南前文化發展較晚的觀點。正如考古學家蘇秉琦先生所說:“過去有一種看法,認為黃河流域是中華民族的搖籃,中國的民族文化先從這裡發展起來,然後向四面擴展,其它地區文化比較落後,只是在它的影響下才得以發展。這種看法是不全面的。在歷史上,黃河流域曾起過重要作用,特別是在文明時期,它常常居於主導地位。但是在同一時期內,其他地區的古代文化也以各自特點和途徑在發展著。”

研究成果

社會性質

1.河姆渡文化的發現與確立,擴大了中國新石器時代考古研究的領域,說明在長江流域同樣存在著燦爛和古老的新石器文化。

2.農業起源表明人類社會從單一的攫取式經濟開始向生產式經濟發展,這一轉變拓展了食物來源。

獨特事物

1.陶器

陶器以夾炭黑陶最富特點。尤其在早期,無論炊器和飲食容器,都屬這種陶質。胎泥純淨,含鐵量僅為1.5%左右。以大量的稻殼及稻的莖、葉碎末為羼和料。工藝技術上比較原始,器物均為手制,不甚規整;據測試,燒成溫度為800~900℃,在缺氧的還原焰中燒制而成。胎質比較粗厚疏鬆,重量較輕,吸水性強。晚期階段,基本上仍用手制,但有的經慢輪修整。出現了三足器、袋足器等較複雜的器形,有的陶器燒成溫度提高到1000℃左右。

2.編結紡織

關於編結紡織,在河姆渡發現有蘆葦席殘片,採用二經二緯的編織法。質輕的木紡輪,連同大小輕重不一的陶、石紡輪。可供抽紗捻線之用。還發現了據認為可能屬於原始腰機部件的木質打緯刀、梳理經紗的長條木齒狀器、兩端削有缺口的卷布軸等。

3.骨器

河姆渡文化的骨器製作比較發達,有耜、鏃、魚鏢、哨、錐、針、管狀針、匕、有柄匕、梭形器、鋸形器、鑿、匙等各種器物,廣泛使用於生產和生活領域。有笄、管、墜、珠等裝飾品。還有蝶形器(原料有木、石、骨、象牙4種)、靴形器等暫不明用途的器物。磨製普遍精細,少數有柄骨匕、骨笄上,雕刻圖案花紋或雙頭連體鳥紋,堪稱精美的實用工藝品。另有20餘件象牙製品,其中刻有雙鳥朝陽圖像的蝶形器、鳳鳥形匕狀器、雕刻編織紋和似蠶紋的小盅等,顯示了當時的精湛技藝。

開發建設

河姆渡遺址為國家級文物保護單位,河姆渡遺址景區由博物館、遺址現場展示和原始生態區三部分組成,江澤民主席為河姆渡遺址博物館題 寫了館名。

1993年在遺址西側建起了博物館,整座建築造型猶如一隻展翅欲飛的大鳥,表現了先民愛鳥、崇鳥的習俗。文物陳列館分三個展廳,以三百餘件出土文物精品為依託,輔以模型、木雕、燈箱、照片等,展示了七千年前先民的生產生活內容和精神面貌,反映了先民的勤勞和智慧。觀覽其中,您將為先民的創舉深深地嘆服。

博物館自對外開放以來,國內外專家學者紛至沓來,參觀考察、追根尋源,從中得到靈感和啟示。目前已接待觀眾六十餘萬人次,外賓涉及七十二個國家和地區,1995年被國家文物局評為“全國優秀愛國主義教育基地”,1997年被中宣部公布為“全國百家愛國主義教育示範基地”。

為了使河姆渡文化內涵的展示更加形象化、生動化,更具直觀性、趣味性,從而吸引更多的觀眾,充分發揮河姆渡遺址的愛國主義教育功能,1999年又在遺址保護區的原兩期考古發掘現場開發建設了“河姆渡遺址發掘現場和原始聚落展示區”。展示區占地面積23000平方米,主要由兩大區域組成:2800平方米的考古發掘現場復原展示區;河姆渡乾欄式建築復原和原始聚落展示區。其側重複原五幢計1200平方米的河姆渡乾欄式建築,展示其總體風格和榫卯木構技術。並運用情景雕塑及規定環境置景等藝術手段,展示七千年前先民生活、生產的狀態及場景,生動形象地演示遠古中華的歷史起源和文明啟蒙。

2002年,利用河姆渡遺址東北地形、地貌高低錯落的優勢,建起“河姆渡原始生態區”。生態區占地約七百畝,以一片樹林植被和一條貫穿森林、沼澤的曲徑溪河與小型湖泊沼澤為骨架,營造了古樸幽深的原始生態環境。

河姆渡景區東距寧波25公里,西距餘姚25公里。百米寬的姚江在博物館南面自西向東流過。周圍有山有水,自然環境優美,具有濃郁的江南水鄉田園風光特色,不愧是一處集考古、教育、休閒於一處的旅遊度假勝地。

外界評價

考古學家蘇秉琦先生所說:“過去有一種看法,認為黃河流域是中華民族的搖籃,中國的民族文化先從這裡發展起來,然後向四面擴展,其它地區文化比較落後,只是在它的影響下才得以發展。這種看法是不全面的。在歷史上,黃河流域曾起過重要作用,特別是在文明時期,它常常居於主導地位。但是在同一時期內,其他地區的古代文化也以各自特點和途徑在發展著。”

中國考古學家夏鼐把這一發現稱為建國以來新石器時代考古的一項重大成果,並指出河姆渡文化發現的意義在於“表示長江下游地區在新石器早期的重要性,這裡當時已有相當發達的文化。”

人類學和考古學家賈蘭坡先生說:“河姆渡遺址的發現,使人耳目一新,過去誰會想到遠在距今7000——5000年前,長江下游會存在著如此燦爛的文化呢!”

旅遊信息

開放時間

4月-10月: 8:30-17:00(16:30起停止進場)

講解服務時間:8:30-11:00,13:30-16:00

11月-3月:8:30-16:30(16:00起停止進場)

講解服務時間:8:30-11:00,13:00-15:50

門票價格:免票。

交通指南

巴士:

1、寧波汽車南站乘高速汽車前往(半小時一班)。

2、寧波汽車北站或餘姚汽車東站乘往羅江方向的中巴車,隨到隨乘。

公交:

寧波333路(錦江—龔馮),終點站下車,換餘姚公交405路到河姆渡門口下車即可。

寧波301路(寧波火車站 — 天下玉苑),終點站下車轉乘餘姚515路,河姆渡遺址站下車

餘姚515路(餘姚汽車南站 — 天下玉苑)河姆渡遺址站下車

餘姚603路(丈亭 — 車廄)河姆渡遺址站下車

自駕:1、走滬杭甬高速公路 :A.出餘姚道口右轉經餘姚市東環線、S61省道線至三七市鎮看路標指示→河姆渡遺址博物館。B.出餘姚道口或大隱道口走S59線至車廄過車廄大橋→河姆渡遺址博物館。

2、走杭州灣大橋 :A.至庵東道口出,走梁周線到餘姚後,走S61省道線至三七市鎮看路標指示→河姆渡遺址博物館。

B.至杭州灣大橋南連線線慈城道口下,走S61省道線至三七市鎮看路標指示→河姆渡遺址博物館。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