盧龍縣

盧龍縣

盧龍縣地處河北省東北部,隸屬於秦皇島市,位於東經118°46’至119°08’、北緯39°42’至40°08’之間。東距濱海城市秦皇島53公里,西距唐山68公里,北距瀋陽[遼寧省省會]433公里,周邊與秦皇島市撫寧區、昌黎、灤縣、遷安、青龍滿族自治縣五縣市區為鄰。盧龍縣轄12個鄉鎮,548個村委會,42 5萬人口(2015年),總面積961平方公里,耕地面積60萬畝。盧龍縣是中華詩詞之鄉、河北省園林城市、河北省文明城市。 盧龍縣殷商時期為孤竹國都,歷史典故“夷齊讓位”、“不食周粟”都發生在這裡,2009年獲“中國孤竹文化之鄉”的稱號。境內主要景點有尊勝陀羅尼經幢、陽山、桃林口景區等。2016年12月7日,盧龍縣被列為第三批國家新型城鎮化綜合試點地區。

基本信息

歷史沿革

殷商時期為孤竹國地,春秋屬北
永平府城圖 永平府城圖
燕,後為肥子國。秦漢至晉均屬 幽州遼西郡。隋開皇十八年(公元598年)始設盧龍縣,屬 北平郡。唐至遼、金時期屬 平州,元屬中書省永平路,明清為永平府首縣,屬直隸省所轄,民國二年(1913年)裁府設永平縣,翌年復置盧龍縣,屬津海道。民國十七年(1928年)直轄於河北省。抗日戰爭時期,先後建遷盧撫昌和盧撫昌聯合縣,1945年復盧龍縣治。屬冀東行署。

1949年8月,屬唐專署。1958年11月,析盧龍併入昌黎、遷安兩縣。1961年6月復置盧龍縣。1983年5月始,屬秦皇島市管轄。1988年,盧龍被國務院確定為全國247個開放縣之一。

行政區劃

截至2016年,盧龍縣轄9個鎮、3個鄉,548個行政村。9個鎮即:盧龍鎮(轄80個行
盧龍縣 盧龍縣
政村)、燕河營鎮(轄35個行政村)、雙望鎮(轄45個行政村)、劉田各莊鎮(轄76個行政村)、石門鎮(轄49個行政村)、潘莊鎮(轄27個行政村)、木井鎮(轄55個行政村)、陳官屯鎮(轄34個行政村)、蛤泊鎮(轄41個行政村);3個鄉為:印莊鄉(轄40個行政村)、劉家營鄉(轄15個行政村)、下寨鄉(轄37個行政村)。縣人民政府駐盧龍鎮。

地理環境

位置境域

盧龍縣地處河北省東北部,燕山南麓,明長城腳下,區位在北緯39º43′00″至40º08′42″,東經118º45′54″至119º08′06″之間。東西橫距28公里,南北縱距47公里。面積961平方公里。
東連撫寧縣,南接昌黎縣,西南隔灤河與灤縣相望,西瀕青龍河與遷安市為鄰,北與青龍滿族自治縣以長城為界。東距秦皇島市區82公里,西距北京225公里,西南距石家莊432公里。

地形地貌

盧龍縣
盧龍縣 盧龍縣
屬低山丘陵區,地勢北高南低,呈梯狀西北東南向傾斜,海拔22.7-627米,絕對高差599.3米,最高點
在劉家營鄉北尖山槐,最低點在蛤泊鄉閆深港村北深水港。全域主要分低山、丘陵、平原和盆地四種地貌類型,低山、丘陵主要分布在縣境中、北部,面積1182949畝,占全縣總面積的81.1%;平原主要分布於縣境南部,面積197562畝;盆地主要不西洋河扇形盆地,面積36602畝。

氣候

盧龍縣屬暖溫帶大陸性季風氣候區,四季分明。年平均氣溫10.7℃,降水725mm,雨量充沛。 

水系

盧龍縣境內主要有灤河、西洋河、飲馬河3水系18條河流分布於西部、東北部和東南部。 

自然資源

礦產資源

截至2008年,盧龍縣有金屬和非金屬礦產34種,礦產產地137處,以砂石為主。建築砂儲量3.4億噸,碳酸鈣含量80%以上的石灰石儲量1.2億噸,花崗岩儲量30萬立方米。境內礦產還有白雲石、矽石、重晶石、鐵、金、油母頁岩等。  

水資源

盧龍縣 盧龍縣
盧龍縣境內水資源主要由大氣降
水形成的地表水和淺層地下水構成。年平均地表水資源量14437萬立方米,地下水9441萬立方米。2010年,盧龍縣有水庫121座,其中小(一)型水庫21座,小(二)型水庫100座,總庫容5746萬立方米。有塘壩216座,控制流域面積46.36平方公里,蓄水池128座。

人口民族

2000年第五次人口普查統計,盧龍縣境內有漢族397829人,占總人口的98.6%,蒙古族166人,回族243人,藏族4人,維吾爾族3人,苗族24人,彝族18人,壯族661人,布依族22人,朝鮮族67人,滿族4317人,侗族4人,瑤族98人,白族8人,土家族21人,傈僳族2人,畲族2人,水族4人,達斡爾族3,仫佬族28人,布朗族1人,毛南族4人,仡佬族3人,錫伯族7人,鄂溫克族1人,鄂倫春族3人。

交通運輸

盧龍縣 盧龍縣
盧龍縣境內有北京至哈爾濱,北京至秦皇島電氣化鐵路,大同至秦皇島三條鐵路橫貫東西。五個火車站均勻分布。公路交通四通八達,縣鄉兩級柏油公路交織成網,102國道、205國道、京瀋高速公路橫穿縣境。盧龍縣距秦皇島港70公里、距山海關機場80公里的路程。

經濟

綜述

2012年,盧龍縣生產總值完成94億元,比2011年增長12.1%,增速居秦皇島市第1位。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完成48.7億元,比2011年增長23%;全部財政收入首次突破6億元大關,完成6.2億元,比2011年增長17%,增速居秦皇島市第3位。公共財政預算收入完成3.44億元,比2011年增長34.8 %,增速居秦皇島市第2位。所轄鄉鎮財政收入全部過千萬。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達到19384元,比2011年增長10%。農民人均純收入達到8068元,比2011年增長12%。 

第一產業

盧龍縣農業五大主導產業:甘薯、酒葡萄、設施蔬菜、石門核桃、畜牧養殖。2012年,盧龍縣新增蔬菜面積5870畝,其中設施蔬菜2070畝;新建設施蔬菜百畝示範方16個;建立領導幹部糧食高產千畝示範田29個;發展優質核桃1.4萬畝;升級改造酒葡萄面積2000畝,新增820畝。2012年,盧龍縣生豬、蛋雞、肉羊、奶牛等規模化養殖場(戶)達到1156個,標準化養殖場185個。全縣新增市級以上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6家,總數達到67家。2012年引進西紅柿、甜瓜、青椒、玉米等新品種79個,申報蔬菜綠色產品3個,無公害蔬菜產品15個,註冊蔬菜商標5個;建設循環農業示範區試點,在劉田各莊鎮趙官莊建成“畜+沼+菜”模式的循環設施蔬菜溫室10個。 

第二產業

2010年,盧龍縣規模以上工業企業47家,全年累計完成現價工業產值33.41億元,比2009年增長40.4%;完成工業增加值7.37億元,比2009年增長21.1%;實現利潤2900.6萬元,比2009年的增加3617.5萬元;上繳稅金8787.5萬元,比2009年增長25.6%。2010年,規模企業累計上繳稅金8787.5萬元,比2009年增長25.6%。
2012年,盧龍縣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完成19.6億元,比2011年增長46.4%,增速居秦皇島市第1位。 

第三產業

2012年,盧龍縣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完成27.1億元,比2011年增長15.4%。2012年,盧龍縣完成鮑子溝、六峪山莊、桃林口3A級景區申報工作。法華寺復建一期工程完成主體建設。西城牆局部修復、元代碼頭遺址修復工程已完成各項開工手續;成功舉辦了永平府古城保護開發研討會;永平府城牆被列為第七批國保單位,並完成整體修複方案設計,蔡家墳考古試挖掘工作取得階段性成果。總投資1.2億元的秦皇島龍飛物流有限公司和總投資0.9億元的秦皇島武山物流有限公司新建物流倉儲中心項目均已投入運營,佰工物流倉儲中心項目正在積極推進。完成了投資70萬元的劉家營市場二期工程。新建或改造日用品農家店25家、農資農家店10家。  

社會事業

教育

截至2012年,盧龍縣有盧龍中學、盧龍鎮中學、盧龍縣潘莊中學、盧龍縣陳官屯鄉中學、盧龍縣劉家營鄉中學、盧龍縣燕河營鎮中學、盧龍縣木井鎮中學、盧龍縣石門鎮中學、盧龍縣劉田莊鎮中學、盧龍縣劉田莊中學、盧龍縣木井中學等。

文化

2012年,盧龍縣投入資金135萬元,完成縣圖書館升級改造、盧龍數碼影院建設工作;引進專項資金40萬元,扶持民間藝術團60個,組建社區文藝團體及農民業餘文藝團體50多個。完成全縣548個行政村文化活動室、農村書屋及信息資源共享基層服務點建設並投入使用。 

歷史文化 

孤竹文化
盧龍縣殷商時期為孤竹國都,在傳國千年的歷程中,這裡一直是國都所在地,著名的歷史典故“夷齊讓位”、“不食周粟”也發生在這裡。從1996年開始,盧龍縣相繼建成“孤竹文物館”,成立“孤竹文化研究會”,創辦《孤竹風》雜誌,整理出版了《孤竹史稿》、《盧龍記憶》、《走近孤竹》等集學術研究和文學創作一體的書籍。2008年申報“中國孤竹文化之鄉”,2009年獲批。 

風景名勝

盧龍八景
盧龍縣 盧龍縣
龍八景,指盧龍古城昔日的八處人文和自然景觀,分別為:陽山列屏、虎頭喚渡、雪島聞鍾、釣台月白、孤竹風清、千松疊翠、萬柳含煙、漆流玉帶 。 
尊勝陀羅尼經幢
盧龍尊勝陀羅尼經幢座落在盧龍縣城內南門裡十字路口處。據《平州石幢記》載,石刻經幢為唐儀鳳年間始建,後於“正隆四年五月二十日遭風雷暴至仆之於地”。金大定九年(1169年)興工重建,十一年落成。1956年,被河北省批准公布為河北省第一批重點文物保護單位。2006年,被列為第六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冀東抗戰紀念館
冀東抗戰紀念館依山而建,內設序廳和3個展室,分別陳列抗戰時期前八路軍用過的子彈袋、手榴彈、刺刀、電話機以及軍服等實物,展示軍民堅持抗戰的珍貴圖片和以當時鬥爭生活為場景的繪畫作品等。 
柳河北山
1943年到1945年間,冀東十二地委和專署機關在這裡設址辦公,指揮前線軍民奮勇殺敵。冀東軍區司令員李運昌將軍曾長期在此指揮,冀東軍區十二團團長曾克林、抗日英雄馬本齋等抗日名將也都在這片土地上生活、工作和戰鬥過。抗日戰爭勝利後,中國及其軍隊第一批出關的軍政人員又是從柳河北山出發,進軍東北,從此拉開了開闢東北解放區、解放全中國的序幕。
桃林口景區
盧龍縣 盧龍縣
桃林口景區是依託國家大型水利樞紐工程桃林口水庫工程景觀和周邊自然景觀、人文景觀建成的風景旅遊區。景區總面積22萬畝,水域面積6萬畝。 
鮑子溝
鮑子溝地處蛤泊鄉,西臨昌盧公路,與昌黎葡萄溝相鄰,以盛產葡萄而聞名。

知名人物

盧龍縣 盧龍縣
夷、叔齊:商末孤竹君的兩個兒子。相傳其父遺命要立次子叔齊為繼承人。孤竹君死後,叔齊讓位給伯夷,伯夷不受,叔齊也不願登位,先後都逃到周國。周武王伐紂,二人叩馬諫阻。武王滅商後,他們恥食周粟,採薇而食,餓死於首陽山。 尤權,1954年1月23日生,中共第十七屆中央候補委員,第十八屆中央委員會委員。2012年12月任福建省委委員、常委、書記。2013年2月當選福建省人大常委會主任。 
顧金才(1939.2.12- ),男,河北省盧龍縣人。1965年畢業於西安工程兵工程學院。現任總參工程兵科研三所研究員。長期從事防護工程與岩土工程加固技術及理論研究工作。2001年當選中國工程院院士 。

城市榮譽

1996年,盧龍縣被命名為“中國甘薯之鄉”。
2009年6月,被中國民協命名為“中國孤竹文化之鄉”。
2009年7月,被民政部授予“千年古縣”稱號。  
2011年7月,被中華詩詞學會命名為“中華詩詞之鄉”。
2012年9月,盧龍順利通過河北省級衛生縣城考核驗收。
2012年,盧龍縣被農業部授予全國糧食生產先進縣稱號。
2012年9月,盧龍縣城被河北省委、省政府正式命名為文明縣城。 
2013年1月,被河北省政府命名為“河北省園林縣城”。 
2017年12月,獲評第一屆河北省文明縣城。

河北省縣級以上行政區劃

地級市 市轄區、縣級市、縣、自治縣
石家莊市長安區 | 橋東區 | 橋西區 | 新華區 | 裕華區 | 井陘礦區 | 鹿泉市 | 辛集市 | 藁城市 | 晉州市 | 新樂市 | 深澤縣 | 無極縣 | 趙縣 | 靈壽縣 | 高邑縣 | 元氏縣 | 贊皇縣 | 平山縣 | 井陘縣 | 欒城縣 | 正定縣 | 行唐縣
唐山市路北區 | 路南區 | 古冶區 | 開平區 | 丰南區 | 豐潤區 | 遵化市 | 遷安市 | 遷西縣 |灤南縣 | 玉田縣 | 唐海縣 | 樂亭縣 | 灤縣 | 漢沽管理區
秦皇島市海港區 | 山海關區 | 北戴河區 | 昌黎縣 |撫寧縣 | 盧龍縣 | 青龍滿族自治縣
邯鄲市邯山區 | 叢台區 | 復興區 | 峰峰礦區 | 武安市 | 邱縣 | 大名縣 | 魏縣 | 曲周縣 | 雞澤縣 | 肥鄉縣 | 廣平縣 | 成安縣 | 臨漳縣 | 磁縣 | 涉縣 | 永年縣 | 館陶縣 | 邯鄲縣
邢台市橋東區 | 橋西區 | 南宮市 | 沙河市 | 臨城縣 | 內丘縣 | 柏鄉縣 | 隆堯縣 | 任縣 | 南和縣 | 寧晉縣 | 巨鹿縣 | 新河縣 | 廣宗縣 | 平鄉縣 | 威縣 | 清河縣 | 臨西縣 | 邢台縣
保定市新市區 | 北市區 | 南市區 | 定州市 | 涿州市 | 安國市 | 高碑店市 | 易縣 | 徐水縣 | 淶源縣 | 順平縣 | 唐縣 | 望都縣 | 淶水縣 | 高陽縣 | 安新縣 | 雄縣 | 容城縣 | 蠡縣 | 曲陽縣 | 阜平縣 | 博野縣 | 滿城縣 | 清苑縣 | 定興縣
張家口市橋東區 | 橋西區 | 宣化區 | 下花園區 |張北縣 | 康保縣 | 沽源縣 | 尚義縣 | 蔚縣 | 陽原縣 | 懷安縣 | 萬全縣 | 懷來縣 | 赤城縣 | 崇禮縣 | 宣化縣 | 涿鹿縣 | 張家口市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 | 察北管理區 | 塞北管理區
承德市雙橋區 | 雙灤區 | 鷹手營子礦區 | 興隆縣 | 平泉縣 | 灤平縣 | 隆化縣 | 承德縣 | 豐寧滿族自治縣 | 寬城滿族自治縣 | 圍場滿族蒙古族自治縣
滄州市新華區 | 運河區 | 泊頭市 | 任丘市 | 黃驊市 | 河間市 | 獻縣 | 吳橋縣 | 滄縣 | 東光縣 | 肅寧縣 | 南皮縣 | 鹽山縣 | 青縣 | 海興縣 | 孟村回族自治縣
廊坊市安次區 | 廣陽區 | 霸州市 | 三河市 | 香河縣 | 永清縣 | 固安縣 | 文安縣 | 大城縣 | 大廠回族自治縣
衡水市桃城區 | 冀州市 | 深州市 | 棗強縣 | 武邑縣 | 武強縣 | 饒陽縣 | 安平縣 | 故城縣 | 景縣 | 阜城縣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