甩髮功

甩髮功

戲曲表演基本功之一。生、淨、醜等腳色在頭頂上扎束一綹長發,稱“甩髮”;旦腳在“大頭”右邊分出一綹頭髮,叫做“發綹”。甩髮分“通梢”、“倒栽”兩種。“通梢”的發梢是尖的;“倒栽”的發梢是齊的;一般長度以垂至腰間為宜,醜和窮生略短。演員可以通過舞動甩髮或發綹來表現人物的激動心情,這種表演技術叫甩髮功。

甩髮功

正文

戲曲表演基本功之一。等腳色在頭頂上扎束一綹長發,稱“甩髮”;旦腳在“大頭”右邊分出一綹頭髮,叫做“發綹”。甩髮分“通梢”、“倒栽”兩種。“通梢”的發梢是尖的;“倒栽”的發梢是齊的;一般長度以垂至腰間為宜,醜和窮生略短。演員可以通過舞動甩髮或發綹來表現人物的激動心情,這種表演技術叫甩髮功。男腳色的甩髮又叫“梢子”,故又稱“梢子功”。以京劇常用的甩髮功為例,表現激憤的如《野豬林》林沖,表現瘋癲的如《打棍出箱》的范仲禹,表現恐懼的如《滑油山》的劉青提,表現焦慮的如《鐵籠山》的姜維,表現張惶的如《一箭仇》的史文恭,表現掙扎的如《刺湯》的湯勤,表現絕望的如《煤山恨》的崇禎帝,等等。甩髮功一般包括甩、揚、帶、閃、盤、鏇、沖等多種甩法,方向又有左、右、前、後和繞圓圈的不同。如《煤山恨》崇禎帝的甩髮,先在左右盤繞,然後直衝頂上,披落下來散為傘狀,遮住面部,屬特技。《蘆花河》“哭屍”一場的樊梨花,《戰宛城》“刺嬸”一場的鄒氏等,也都有複雜的甩髮技巧。

配圖

甩髮功

相關連線

京劇術語·表演程式

京劇的表演程式是在長期的舞台實踐和豐富紛繁的社會生活中高度提煉的表演語彙,它不僅使生活萬象舞蹈化、音樂化、節奏化,而且形成了規範不變。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