抄過場

抄過場是戲曲舞台調度程式,專業名詞。

抄過場

正文

戲曲舞台調度程式,俗稱“抄過兒”。在戲劇情節不中斷的情況下,另用兩組戲劇人物各從上、下場門分頭出場,自舞台兩側經台口交叉疾走,再同時分頭下場,叫做“抄過場”。劇本上常標以“分上,過場下”等舞台提示,多用於追趕、包圍或搜尋等場合以渲染緊張的戲劇氣氛,演出時常用〔急急風〕鑼鼓配合。抄過場是戲曲舞台上運用多重空間以激化戲劇衝突的常用手法之一。如京劇《二堂舍子》中,王桂英剛一答應放沉香去逃生,台前就有秦府校尉的“抄過場”,表示秦府人馬已在搜捕沉香;《長坂坡》中麋夫人投井自盡之前,有張遼、樂進、李典、夏侯惇四曹將“抄過場”,表示曹兵已經逼近;《打登州》中瓦崗寨弟兄營救秦瓊時的“抄過場”,是表示包圍了校場。

配圖

相關連線

京劇術語·表演程式

京劇的表演程式是在長期的舞台實踐和豐富紛繁的社會生活中高度提煉的表演語彙,它不僅使生活萬象舞蹈化、音樂化、節奏化,而且形成了規範不變。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