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產資料公有制

生產資料公有制

生產資料公有制,指生產資料歸社會成員共同占有的所有制形式。歷史上迄今有過兩種生產資料公有制,即原始公社公有制和社會主義公有制。社會主義公有制即生產資料的全民所有制和集體所有制。是社會主義的根本經濟特徵,是社會主義經濟制度的基礎。

理論基礎

馬克思和恩格斯認為,

生產資料公有制《資本論》談生產資料公有制
社會主義社會應當實行生產資料社會所有制。在他們看來,以一種集體為基礎的資本主義所有制只能轉變為社會所有制。所謂社會所有制,就是由整個社會占有一切生產資料,並由整個社會來管理生產和組織分配。馬克思和恩格斯認為,社會所有制有不同的形式。由社會本身直接占有一切生產資料、管理一切生產部門和組織產品的分配,這是社會所有制的最高形式。在還存在無產階級專政的國家的時候,實行國家所有制;國家所有制是社會所有制的初級形式。針對在資本主義工業中生產力水平具有不同層次和農業中存在大土地占有制與小土地占有制的情況,馬克思和恩格斯還提出可以建立工人合作社和農民合作社的構想。工人合作社是國家所有制的一種特殊形式。農民合作社是一種集體所有制的形式;它是在小農占比較大的數量的國家裡,由私有制向社會所有制過渡的一個必要環節。

社會主義實行生產資料公有制。消滅生產資料私有制和建立生產資料公有制,是社會主義最主要的特徵,是社會主義制度同資本主義制度具有決定意義的差別。馬克思主義認為,所有制是生產關係的基礎,它決定人們在生產中的相互關係、產品交換和分配的關係;生產關係的總和又構成整個社會的基礎,它決定該社會的政治法律文化等制度。因此,生產資料所有制形式是區別各種社會制度的根本標誌。

資本主義私有制占主要地位的社會是資本主義社會;以社會主義公有制為主體的社會是社會主義社會。空想社會主義在描繪未來理想社會制度時,一般都主張“財產公有”。他們所說的“財產公有”,一般又把它理解為既包括生產資料,又包括個人生活資料,因而是一個模糊的概念;他們只是一般地談到公有制,很不徹底,在許多人那裡,還保留著資產階級的或小資產階級的所有權要求。跟空想社會主義不同,科學社會主義認為,未來新社會的基礎是生產資料公有制,社會主義生產資料公有制究竟採取什麼具體形式或必然具有什麼形式,在社會主義社會除了公有制外是否還存在其他所有制形式,這些問題在科學社會主義發展史上有不同的規定和解決。

列寧在社會主義建設的實踐中,充分地注意到了科學社會主義創始人的這些思想,提出了兩種社會主義公有制的觀點,即國家所有制和合作社集體所有制。列寧認為,在一定時期內,國家所有制是社會主義公有制的一種基本形式;在社會主義國家的條件下,合作社是一種社會主義所有制形式。史達林社會主義所有制觀點基本上是列寧的。從社會主義的實踐來看,在不同國家,在同一國家的不同的社會主義發展階段,社會主義公有制和公有化程度各不相同。在中國現階段,社會主義公有制,除國家所有制和勞動民眾集體所有制外,還出現了各種形式的經濟聯合體所有制;既存在社會主義所有制,還存在非社會主義所有制,如個體所有制,私營企業,以及中外合資、中外合作和外商獨資企業等。這種以公有制為主體、多種經濟形式並存的所有制結構,適合中國現階段生產力的發展水平和適應中國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的客觀需要。

發展演變

人類最早的生產資料所有制是原始公有制,它也是人類最早的一種所有制形式。

生產資料公有制《禮記》中提出了“天下為公”的構想
人類社會進入文明時代,古代的一些思想家們曾對人類社會的公有制形式進行過典型描述,如中國的戰國末年或秦漢之際的儒家思想家們在《禮記·禮運篇》中就提出了對“天下為公”的“大同”社會的構想:“大道之行,天下為公,選賢與能,講信修睦。故人不獨親其親,不獨子其子,使老有所終、壯有所用、幼有所長、鰥寡孤獨廢棄者皆有所養,男有分、婦有歸。是故謀閉而不興,盜竊亂賊而作,故外戶而不閉,是謂大同。”這裡不僅提出了公有制的所有制形式,而且描繪了此基礎上,由公有制決定的社會生活的方方面面,人與人的關係。

十七、十八世紀的歐洲空想社會主義者不僅在批判資本主義制度的基礎上,更具體地提出了公有制的實現形式,如義大利空想社會主義者康帕內拉在《太陽城》一書中具體描繪了公有制的實現形式。法國空想社會主義者聖西門提出了“實業制度”來構想的公有制。英國空想社會主義者歐文則從公有制到分配原則提出了較完整的社會主義生產關係的概念,歐文還積極地實踐他的社會主義公有制。雖然實驗失敗了,但在人類社會公有制的演變進程中卻是一個里程碑。空想社會主義的思想家們認識到造成資本主義社會罪惡的根源是私有制,必須以公有制來取代之。

在中國封建社會的歷史發展進程中也有過較具體描繪公有制和在實踐中積極探索的思想家和實踐者,如東晉田園詩人陶淵明在所著《桃花源記》中就提出了公有制的構想。洪秀全領導的太平天國運動則不僅以理論綱領的形式頒布《天朝田畝制》對公有制給予了具體的規定,而且在定都天京(南京)後實行了公庫制度,這是公有制的嘗試與實踐。

馬克思主義誕生後,最早實踐公有制形式的是人類的第一個無產階段政權,1871年法國無產階級建立的巴黎公社。1917年以列寧領導的俄國十月革命的勝利,第一個社會主義國家建立,公有制在人類社會正式確立。

中國制度

把生產資料公有制為主體、多種經濟成分並存的經濟制度確定為中國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基本經濟制度,並寫入黨章,這是中國從中國社會主義制度的性質、中國的基本國情以及中國今後改革的總體目標的要求等方面,綜合考慮得出的科學結論。

生產資料公有制生產資料公有制

一是,中國是社會主義國家,要堅持和完善工人階級領導的以工農聯盟為基礎的人民民主專政的政治制度,必須走共同富裕的道路,以公有制為主體、多種經濟成分並存,是堅持國家的社會主義性質的經濟基礎。經濟基礎決定上層建築,只有保持強大的有活力的公有制經濟的主體地位,才能保證社會主義方向。

二是,中國還處在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經濟雖然有了明顯的發展,但與世界許多已開發國家比較,中國的生產力還不發達,人民生活水平仍然不高,還有相當一部分地區和人民沒有擺脫落後狀況,解放和發展社會生產力仍然是中國長期的艱巨任務。歷史經驗證明,搞單一的公有制經濟,不利於社會生產力發展。在公有制為主體的前提下,發展多種所有制經濟,是發展中國社會生產力的客觀需要和必然要求,有利於中國經濟的迅速發展,有利於綜合國力的增強和人民大眾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

三是,根據“三個有利於”的原則,一切符合社會化大生產規律的經營方式和組織形式,都應當大膽地為發展社會主義社會的生產力所用。不僅公有制經濟要進一步鞏固和發展,非公有制經濟同樣要鼓勵其發展。非公有制經濟形式,包括個體經濟,私營經濟以及海外資本,在社會主義初級階段對中國社會生產力的發展,是一個重要的積極因素。應當也必須更好地發揮他們在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中的積極作用。同時,中國社會主義建設的實踐也已經充分證明,確立公有制為主體、多種經濟成分並存的所有制結構是完全必要的。

新中國建立以後有很長一段時間,由於對基本國情認識不足,對什麼是社會主義,如何建設社會主義以及中國處在社會主義的什麼階段等基本問題總是缺乏正確認識,在所有制關係上,盲目追求“一大二公”、“純而又純”,搞“窮過渡”,致使所有制關係政策出現了偏差,嚴重地影響了中國經濟發展,破壞了生產力,使中國社會主義建設事業受到了損失。在這期間,中國曾幾次就所有制關係做出政策調整,是發展生產力的需要。歷史經驗也充分說明,所有制關係的每一次冒進,給帶來的是生產力的破壞、經濟的衰退、人民生活水平的下降,而所有制關係的每一次調整和完善,帶來的是生產力的迅速發展、經濟的恢復、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應當深刻地汲取歷史教訓。現在有些在所有制問題的認識上,之所以跳不出框框,根本原因就在於舊觀念的影響。應當努力清除舊觀念的束縛,中國還處在社會主義初級階段,正確認識什麼是社會主義,怎樣建設社會主義這些基本問題的同時,對經濟管理模式,應正確區別社會主義本質的東西和非本質的東西。堅持社會主義本質的東西,對非本質東西,不能當作社會主義本質的東西加以固守。

十一屆三中全會以後,中國針對國情,首先從調整所有制關係入手,提出了以公有制為主體,多種經濟成分共同發展的方針。批判了“一大二公”觀念,改革了人民公社體制,在廣大農村推行了以家庭聯產承包為主的責任制和雙層經營體制,並積極推進多種所有制經濟的發展。在農村所有制結構改革成功的推動下,城市工業和其他行業的所有制結構也進行了大調整,對公有制的實現形式進行了探索,從而把生產改革推向了新的階段,初步形成了以公有制為主體、多種經濟成分共同發展的新局面。

中國十五大對所有制結構改革又做了新的部署,提出了許多新思想、新觀點和新要求。根據十五大報告的基本精神,調整和完善所有制結構重點是,要加大改革力度,通過國有資產重組,最佳化資本結構,調整國有經濟的戰略布局,發展多種形式的集體所有制經濟,著力提高公有制經濟的活力和在整個國民經濟中的影響力,充分發揮公有制經濟的主體作用,並以此促進個體、私營和其他所有制經濟的發展。

相關詞條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