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晉田園詩人

陶淵明一生大略可分為三個時期。 此外,還有宋刊《東坡先生和陶淵明詩》本和元刊蘇寫大字本等。 今人校注《陶淵明集》最為詳備。

中國第一位田園詩人──陶淵明”。五柳先生
陶淵明(365—427),東晉詩人、辭賦家、散文家。一名潛,字元亮,私謚靖節。潯陽柴桑(今江西九江)人。陶淵明出生於一個沒落的士族家庭。曾祖陶侃是東晉開國元勛,官至大司馬,都督八州軍事、荊江二州刺史,封長沙郡公。陶淵明的祖父作過太守,父親早死,母親是東晉名士孟嘉的女兒。陶淵明一生大略可分為三個時期。第一時期,陶淵明28歲以前,由於父親早死,他從少年時代就處於生活貧困之中。第二時期,從29歲到41歲,為學仕時期。第三時期,自41歲到病故為止,為歸田時期。因他不滿當時門閥士族把持政權的黑暗現實,不願為五斗米折腰,在做了80多天彭澤令後,賦《歸去來兮辭》,自行歸田,不復出。日與樵子家夫相處,以躬耕、詩酒為樂。歸田後20多年,是他創作最豐富的時期。陶淵明今存詩歌共125首,計四言詩9首,五言詩116首。另有散文辭賦十多篇。他的四言詩並不太出色。他的五言詩可大略分為兩大類;一類是繼承漢魏以來抒情言志傳統而加以發展的詠懷詩,一類是幾乎很少有先例的田園詩,因此他是中國田園詩的始創者。陶詩的藝術成就從唐代開始受到推崇,甚至被當作是“為詩之根本準則”,對後世影響較大。陶淵明死後100多年,蕭統蒐集他的遺文,區分編目,編定了《陶淵明集》8卷,並親自寫序,作傳。後來,北齊陽休之又在蕭本基礎上,增加了別本的《五孝傳》和《四八目》,合序目為10卷本《陶潛集》。陽本隋末失其序目,為9卷本。此後,別本紛出,爭欲湊成10卷,北宋時宋庠又重新刊定10卷本《陶潛集》,為陶詩最早刊本。以上各本都沒有傳下來。今能看到的最早版本是幾種南宋至元初本。主要有:曾集詩文兩冊本,南宋紹熙三年刊,有清光緒影刻本;汲古閣藏10卷本,南宋刊,有清代影刻本;有焦氏明翻本,今《漢魏七十二家集》中《陶集》5卷亦即焦竑翻宋本。此外,還有宋刊《東坡先生和陶淵明詩》本和元刊蘇寫大字本等。最早為陶詩作注的是南宋湯漢。元以後注本、評本日增。元初刊本有李公煥《箋注陶淵明集》10卷:常見有四部叢刊影印本。清代陶澍注《靖節先生集》10卷,有家刊本及文學古籍刊行社排印本。近人古直《陶靖節詩箋》,有“隅樓叢書”本,“層冰堂五種”本,後者稱為《陶靖節詩箋定本》。今人校注《陶淵明集》最為詳備。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