燎原鄉

燎原鄉

燎原鄉地處崇州市西南部,東接崇州市榿泉鎮、大邑安仁鎮,南與大邑蘇家鎮接鑲,西接大邑縣晉原鎮,北接王場鎮、王場工地和隆興鎮,屬平原地區。全鄉幅員面積27.9平方公里。原有行政、鏵頭、梓樂、湧泉、紫竹、雙塔、歧江、石堰、治水、淨泉、回龍、沙壩、壁山、極樂、七洞等15個行政村。2005年5月村組管理體制改革後,共成立2個社區(安順社區——轄行政、歧江、石堰3個村;崇德社區——轄治水、淨泉2個村)。新成立6個村:鏵頭村、梓樂村(轄原梓樂村、湧泉村)、紫竹村(轄原紫竹村、雙塔村)、回龍村、壁山村(轄原沙壩村、壁山村)、七洞村(轄原極樂村、七洞村)共161個村民小組。全鄉總戶數6646戶,總人口24871人,其中非農業人口524人,共有耕地面積21213.49畝。有著豐富的水資源:境內菜花河(三合堰支渠)、千功堰支渠、前螺溝、覺皇堰支渠等貫穿全境。燎原鄉地質屬於再積黃泥平壩湖積物,地壤PH值6.8——7.5顯中性。主產水稻、小麥、大麥、油菜。此外還有紫陽縣燎原鄉、蘭西縣燎原鄉。

基本信息

資源情況

燎原鄉紫竹古城
鄉境屬河西平壩地區,交通便利,土壤肥沃,1970年改造渠系後,全鄉農田由三合堰三、四、五支渠及千功堰一支渠灌溉,改變了歷年來的乾旱狀況。農業主產水稻小麥油菜等,在立足傳統農業之上又引進無花果、藕、魔芋花卉、珍稀苗本等多種經濟作物和苗木。燎原鄉距縣城17公里,水泥路貫通全境,交通較方便屬於農業鄉鎮,鄉黨委、政府本著“打造基地抓建設、統籌城鄉謀發展”的工作思路,採取“基地十企業十農戶”的農業產業化經營模式。依託成都億源食品有限公司蜀西泡菜廠,綠邦公司成功打造了4000畝大田蘑菇種植基地,2000畝蔬菜基地以及1000畝早熟梨基地和年出欄數5000頭肉牛養殖基地。進一步拓寬了成都飛龍蓄電池公司,成都巨龍蓄電池公司的產品市場占有領域。2005年實現國民生產總值29306萬元,鄉鎮企業增加值6069萬元,農業總產值11246萬元,工商稅收60萬元。

建制沿革

燎原鄉原名安順鄉。1948年5月,中國共產黨派人來安順秘密活動,後以星火燎原之意改為燎原鄉。1951年5月建立鄉人民政府,1956年2月合併安順、崇德兩鄉成立燎原鄉。1962年1月燎原公社又分為安順、崇德兩個公社。1980年10月安順公社復名燎原公社,1981設燎原鄉。1992年10月與隆興合併成立隆興鎮,設安順辦事處。1998年10月恢復燎原鄉建制,轄原有區劃。2004年9月與崇德鄉合併成立燎原鄉。

基礎設施

境內基礎設施完備,鄉鎮經濟發展較快,種、養、編多種經營全面發展,庭園經濟獨具特色,外出務工人員遍及西南、西北各省諸多城鎮,現有釀酒、玻瓶加工、建築等各類私營企業。

社會文化

燎原鄉有著悠久的歷史,所轄紫竹村境內有國務院公布的成都平原史前遺址——紫竹古城。燎原鄉是崇州市革命根據地,崇州市的第一個中國共產黨黨支部就誕生在燎原,是崇大新游擊隊根據地,2000年成立了崇州市愛國主義教育基地——安順地下黨活動室,全市各機關單位,學校都分批參觀每年接待人數得2000多人次。燎原鄉準備依託“紅色”資源,發展“紅色”旅遊。以毗鄰西南古鎮——安仁鎮,可帶動輻射,發展旅遊經濟。燎原鄉九年制義務學校2所,幼稚園6所,衛生院2所,有郵電所1所,供電所2所,信用分社2所。有移動、聯通、小靈通等設施。

紫陽縣燎原鄉

燎原鄉大黃
燎原鄉位於紫陽縣城西北45公里處,東臨本縣東木鄉,西與鎮巴碾子鎮毗鄰,南與鎮巴巴廟鎮相連,北與漢陰上七鄉接壤,素有一腳踏三縣之譽。總面積63.73平方公里,有耕地16350畝,林地面積有41300畝,牧草場10700畝,宜林地21000畝。轄5個行政村,19個村民小組。5821人,其中農業人口5680人。燎原民風淳樸,風景優美,氣候溫和,四季宜人,境內礦藏豐富,年產板石達10萬平方米,有發熱量超過2000大卡的優質無煙煤,有藏量、品位均居全國首位、並引起航空界廣泛關注的稀有金屬鈮鉭礦和鈦礦。塋石,石灰石貯量巨大。鄉黨委、政府在立足鄉情,深入調查研究的基礎上提出了"科教興鄉、乾果富鄉、藥材強鄉、板石壯鄉"戰略,確立並實施了以優質核桃、板栗為主的萬畝乾果基地建設,以大黃天麻厚朴棗皮、杜仲為主的萬畝藥材基地建設和以桑、羊為主的短、平、快主導產業建設的追趕型,跨越式的鄉域經濟發展路子。隨著退耕還林逐步推進,萬畝藥材基地和萬畝乾果基地已具規模,累計達到6000畝和4000畝,桑、羊主導產業建設成效顯著,2002年以來,新建羊圈154間,購種羊1358隻,新建蠶室128間,栽桑123萬株,折合面積1230畝,達到戶均一畝桑。2002年實現國內生產總值1045萬元,財政收入46萬元,農民人均純收入1264元。今日的燎原正鼓足風帆,沿著黨的"十六"大提出的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宏偉目標,借白河"三苦"精神之東風奮勇向前。

蘭西縣燎原鄉

燎原鄉葵花
蘭西縣燎原鄉現轄五個行政村,有67個村民小組,50個自然屯,戶數3590戶,人口1.75萬。燎原鄉位於蘭西縣西北部,距蘭西縣城55公里,西接安達、東臨青岡安蘭公路從南部穿境而過,交通便利。郵電通訊事業發達,光纜已延伸到鄉,全球通網路程控電話已發展到尋常百姓之家。信息傳遞十分快捷。電力能源充足,全鄉所有電網都已改造完畢。燎原鄉幅原面積149平方公里,其中耕地12.6萬畝,草原4.6萬畝,其中打草場近1萬畝,素有七分田地,三分草原之稱,可觀風吹草低見牛羊的自然風情,生態環境良好,具有農牧資源的先天優勢,畜牧業發展潛力極大。

近年來,勤勞智慧的燎原人,緊緊圍繞經濟建設這箇中心,實事求是,開拓進取,調結構、抓特色、興牧業,經濟工作不斷登台階。全鄉50個自然屯,已有10個屯建成了畜牧養殖專業屯,特別是7個肉牛養殖專業屯,起點高,站位準,65%的農戶養牛,85%以上存欄肉牛為西門塔爾、夏洛來等優良品種。目前,全鄉黃牛飼養量達到了3000頭,肉羊飼養量達到了9800隻。畜牧業的發展,正以專業屯建設為載體,集約經營,規模推進。預計到“十五”期末,以黃牛育肥為主,羊禽飼養為輔的新的經濟支柱將形成,牧業經濟將與第一產業平分秋色,占據經濟總量的“半壁江山”。

燎原鄉紫花苜蓿飼
為了突出牧業經濟主體,燎原鄉種植結構正大幅度調整,反彈琵琶以農養牧,強力追求質量效益農業。規劃用三年時間,退耕還草2.6萬畝,第一期退耕種草5200畝,項目已經啟動,其中優質紫花苜蓿飼草集中連片,分布種植在三個千畝以上地塊,長勢好,規模大。施農家肥,壠作直播,新的飼料、飼草產業將以A級標識投放牧業養殖市場;抓特色,燎原鄉綠色產業正在做大,以葵花為當家品種的綠色產業發展勢頭強進,借“金福黃花”品牌,無公害優質寸葵、甘葵2號新品種種植面積連年穩定在1萬畝以上,年產1000噸綠色葵花籽的規模已經形成。此外,北藥開發、食用菌開發為農民發展特色種植,開闢了增收新渠道。燎原鄉經濟與社會發展已呈現出勃勃生機和活力。

中國城鎮3

中國地大物博,城市眾多,鄉鎮就更多了,了解鄉鎮歷史,人文,更多的接近鄉鎮睥風土人情。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