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樂鎮

民樂鎮

民樂鎮位於雲南省景谷縣城西北部,距縣城57公里,屬半山半壩區,面積724.86平方公里,屬無量山余脈,地勢由東向西逐漸傾斜。最高海拔東南邊牛尖山2200米,最低海拔西北嘎胡村細腰子880米;箐溝河流縱橫交錯,海拔相差大。民樂主體氣候屬南亞熱帶氣候,氣候溫和,最高氣溫38.6℃,最低氣溫0.2℃;年降雨量1227.6至1728.6毫米,年平均降雨量1411.6毫米。此外還有廣西壯族自治區北流市民樂鎮、湖南省花垣縣民樂鎮。

基本信息

人口民族

2003年末,全鎮總人口22884人。其中,農業人口21842人,非農業人口1042人,人口密度每平方公里30.9人。世居民族有漢族傣族彝族哈尼族、回等11個民族。少數民族人口11094人,占總人口的48.5%。

經濟發展

民樂鎮橡膠產業
2003年,全鎮國內生產總值(現價)11493.88萬元,其中,工業總產值完成6262萬元,農業總產值完成5231.88萬元,糧食產量達10992噸,農村經濟總收入達3960萬元,農民人均有糧416公斤;農民人均純收入達1465元;鄉鎮企業營業收入達6940萬元;地方性財政收入實現356.7萬元,人口自然增長率控制在6‰以內。

農業:糧食作物播種面積39268畝,總產量10992噸,比上年增長0.83%,農民人均產糧達503公斤。扶持發展了甘蔗種植面積6855畝,預計產量24000噸。茶葉13160畝,現已出產值的6000畝,茶葉產量達1819公擔;咖啡3250畝,產咖啡豆乾果180噸;桑樹2000畝,經過試養解舒率為68%,平均絲長1188米,獲得成功;橡膠400畝;熱區綠色經濟開發已成雛形。

林業:2003年完成造林種植面積29590畝,實現松脂產量3400.337噸。

工業:以茶葉加工為主的熱區生物資源開發和實法采冶為主的銅礦業開發基本成形。2003年采毛礦109887噸,比上年增長239.2%,實交稅金150萬元,比上年增長156.8%。

鄉鎮企業:2003年,全鎮有387個企業,從業人員1778人,其中,股份有限公司5個,私營企業7個,個體企業380個,營業總收入6940萬元,實現稅利334萬元。

社會事業

國小適齡兒童入學率達99.8%,鞏固率99.35%;國中生入學率99.8%,鞏固率97.1%。廣播電視事業抓“211”工程,實現村村通電視,電視人口覆蓋率達95%,擁有15個頻道的有線電視節目和一個自辦台節目,能保證節目的安全播出。

文化體育工作,鎮黨委、鎮政府認真貫徹實施《全民健身計畫綱要》,積極開展民間體育活動,挖掘民族文化,其中“彎棍舞、冠鳥舞、掃不吉祥舞”得到觀眾好評。

資源建設

民樂鎮民樂鎮
土地資源:全鎮有可耕地面積8萬餘畝,已耕面積49468畝,其中,水田26867畝,旱地22601畝。
森林資源:全鎮森林資源豐富,是景谷最大的林區之一,林業用地面積62萬畝,森林覆蓋率達82%,活立木蓄積量596萬立方米。

熱區資源:全鎮已開發的熱區面積26600畝,占全鎮面積的33.2%。

能源和礦產資源:境內瀾滄江支流較大的河流有3條,水資源豐富。銅礦儲量豐富,在0.43平方公里的宋家坡礦段已探明銅礦儲量5.7萬個金屬噸,據加拿大衛星航測和省地質專家預測民樂境內遠景銅資源量為246萬個金屬噸,屬大型銅礦床。

交通電力:2003年共投資30.856萬元修復原有鄉村路面。投資6萬元,開挖村組公路12公里,全鎮有143個村民小組通了路,通路率達95.3%。2003年來全鎮通電村民小組達140個,用電戶數達4939戶,合作通電率達93.3%,全年完成售電量455萬度,產值219.8萬元。

郵電通信:郵政、電信事業的基礎設施進一步改善,形成了固定、移動、流動市話齊發展通信網路。2003年全鎮程控電話用戶達1012戶,行動電話達721部。

發展思路

繼續打牢農業、交通能源、教育科技三大基礎;突出林業、土地、熱區資源開發和銅礦業開發四個特色;實施科教興鎮,可持續發燕尾服,易地扶貧,小城鎮建設四大戰略;建立茶葉咖啡、蠶桑、林業甘蔗銅礦業和畜牧業五大經濟支柱,為把民樂早日建設成為綠色生態產業和紅色銅礦產業開發大鎮而努力。

重點建設項目

立足民樂具有豐富的土地、熱區、林業和礦產資源優勢的特點,以“三個有利於”為標準,放心、放手、放膽發展個體私營經濟,營造良好的投資環境,加快綠色產業來開發和紅色銅礦業開發。年內計畫建成年生產電積銅能力達5000噸的銅礦業的前期準備工作。爭取瘴氣河水庫前期勘測立項工作和雲景線雲海至民樂40公里段縣鄉公路油路鋪設的土建工作以及30米寬,1700米長的“十字街”的引資開發上建工作,為工程移民搬遷和銅礦業用發創造條件。

花垣縣民樂鎮

民樂鎮紅苕
民樂鎮位於湖南省花垣縣西部,距縣城37公里。周邊分別與茶峒鎮貓兒鄉排吾鄉兩河鄉接壤,西部與貴州交界,總面積49.37平方公里。轄12個行政村、2個居委會,118個村民小組,總人口2807戶13388人,其中苗族人口占90%以上,人口自然增長率7‰。最高海拔850米,最低海拔310米,平均海拔為546米,屬典型的山區丘陵地貌。現有耕地面積13015.5畝,其中稻田面積8200.5畝,旱土面積4815畝。森林覆蓋率為47%。河流主要以清水江、壩務小溪、民樂小溪、水田河及潮水溪為主,其中潮水溪一日三潮,景色宜人,極具旅遊開發潛力。常年氣候溫和,四季分明,屬亞熱帶季風氣候。土壤構成大部分為酸性土壤,適合中晚稻、玉米紅苕線椒、油菜、花生等農作物生長。現完成退耕還林8900畝,其中退耕地6800畝,荒山2100畝,建成金秋梨基地2000畝,優質板栗基地1000畝。境內礦產資源豐富,錳礦探明儲量在2千萬噸以上,位居全國第三位,有“東方錳都”之美稱。現有錳礦開採企業16家,粗加工企業30家,深加工企業4家,年采錳礦石40萬噸,年產電解金屬錳3萬噸。通村公路里程40公里,基本實現“村村通”。2003年地區生產總值9300萬元,其中工業總產值6500萬元,農業總產值2200萬元,第三產業660萬元;財稅收入800萬元,糧食總產量326.7萬公斤,農民人均純收入1310元。

北流市民樂鎮

民樂鎮大紅八角
民樂鎮地處桂東南,是廣西壯族自治區北流市北部中心城鎮和廣西重點鎮之一,距324國道6公里,距離北流市區9公里,南廣高速公路貫穿其全境、洛湛鐵路貨運站坐落境內,交通十分更利。全鎮總面積167平方公里,轄18個村(街)委會,總人口6.5萬人。鎮區面積2.8平方公里,常住人口1.2萬人。

近年來,民樂鎮黨委、政府在上級黨委、政府的正確領導下,圍繞把民樂鎮建設成為“全國文明鎮”目標,推進各項事業迅速發展,先後被評為“廣西農村經濟實力十強鎮”、“廣西科技示範鎮”、“廣西小城鎮建設示範鎮”、“廣西文明鎮”、“全國創建文明村鎮先進鎮”、“全國文明鎮”等光榮稱號。民樂鎮農業綜合開發和農業產業化經營成效卓著。全鎮投資660萬元,綜合整治土地0.56萬畝,改善農業資源利用狀況,最佳化農業結構,提高農業綜合開發能力,實施農業持續穩定發展戰略。全鎮建成了八大優質農產品生產基地,主要農產品有優質稻穀、蘑菇淮山馬鈴薯潮菜紅薯苗、優質龍眼、大紅八角、竹筍、玉桂松脂、優質苗木等。其中大紅八角林6.5萬畝,是廣西大紅八角主產區。荔枝龍眼等優質水果2.5萬畝。水產畜牧業以飼

民樂鎮荔枝
養生豬、肉牛、家禽、奶水牛、本地塘角魚等為主,其中奶水牛、雜交牛已成為北流市聞名的品種,2005年畜牧水產總收入達7110萬元。鄉鎮企業異軍突起,民樂鎮抓住工業大會戰的契機,大力推進工業化進程,主要規劃建設了占地面積10平方公里的民北大街、新旺、會眾三個工業園區,並在北流市率先成立了鎮工業規劃區管理委員會,為投資者提供一站式優質服務。全鎮形成了以陶瓷、鋼球、水泥、小水電、製衣、燈飾、木器製品相結合的工業體系,全鎮現有企業1100多家,從業人員8000餘人,鄉鎮企業年創利稅達600多萬元以上。

民樂鎮被定為全國小城鎮經濟綜合開發示範鎮。小城鎮建設以三角坡福就柴行垌過路塘石塘蓮塘四河民樂新村等八個開發小區為主,鎮區面積由1990年的0.6平方公里擴大到2.8平方公里,交通便利、通訊事業發達,體育、文教、衛生等設施完善。2000年、2002年連續榮獲廣西第三屆、第四屆市容“南珠杯”競賽優秀城鎮獎。民樂鎮被農業部確定為全國首批生態家園建設示範鎮,生態旅遊業發展前景喜人。全鎮建成沼氣池3865座,建成了以羅政石塘南慶會眾等為主的一批生態家園示範村,其中羅政村的生態家園建設被國家旅遊局確評為“全國農業旅遊示範點”,石塘村“農家樂”生態旅遊村正在開工建設中。民樂鎮唱響“乾群同心,共謀發展”主旋律,全鎮經濟發展,社會穩定。2005年,全鎮完成財稅收入1419.4萬元,占年任務101.14%;農民人均純收入3093.8元,比增8.5%。

中國城鎮3

中國地大物博,城市眾多,鄉鎮就更多了,了解鄉鎮歷史,人文,更多的接近鄉鎮睥風土人情。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