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毒蘊膚證

熱毒蘊膚證

熱毒蘊膚證,中醫病證名。是指由肺胃積熱上蒸,復遇風寒外襲,血瘀凝結而成;或嗜酒之人,酒氣薰蒸,復遇風寒之邪,交阻肌膚所表現出來的一類病證。本病證見於酒齄鼻病,相當於西醫病名酒渣鼻。

熱毒蘊膚證熱毒蘊膚證

《內經》 言其“陰陽相貫,如環無端”。血在脈內的運行方式是循環的,其“往復不已,環周不休”。血液之所以能在體內沿著血脈“如環無端”“往復不已”地循行,是在心、肝、脾、多臟腑共同協調而配合之下實現的,這些臟腑的作用又通過氣的推動和氣的固攝兩種作用力量對立統一,相互協調之下完成的。

臨床表現

面色淡白無華或萎黃,口唇、爪甲色淡,頭暈目眩,或心悸,失眠,多夢,或手足拘攣麻木,或婦女月經量少色淡,或月經後期,或經閉。舌淡苔白,脈細。

護理方式

熱毒蘊膚證熱毒蘊膚證
一般護理 居室安靜,床鋪整潔,被褥常洗曬,勤換衣服,保持全身皮膚清潔。限制患部運動,避免碰觸皮損而引起繼發感染。瘙癢時塗藥止癢,勿用熱水燙洗或搔抓,以免加重病情。

飲食護理 宋*陳自明《外科精要》云:“畜、禽、菜糧等,宜者製造如法,勿令太飽;忌者慎勿嘗啖”。指出於疾病有益者如法食之;對疾病有礙者應忌食。①濕熱蘊膚證:食物宜清淡,易於消化。進食苦瓜、馬齒莧、絲瓜、芹菜、冬瓜等,以清熱祛濕;常食解毒、健脾、利濕、清火的綠豆粥、薏苡仁粥、赤小豆湯及西瓜等。因證屬濕熱為患,故忌食辛辣刺激、肥甘厚味等,防其助濕生熱。②熱毒入營證:多飲開水,用鮮茅根、鮮生地煎水代茶;食用橄欖、蓮藕、荸薺、鮮梨、西瓜等清涼多汁果品以解熱除煩止渴;忌食酒類及辛辣魚腥發物或油膩之品,防其助熱生火。③氣陰兩虛證:食大棗、核桃、蜂蜜、肉皮凍及冰糖、梨汁等益氣養陰食物及果品;常食百合粥、銀耳羹等富有營養且又養陰潤燥食品以調養之。

證候觀察護理 本病病情較重,變化迅速,尤其是熱毒入營證,密切觀察病情變化,重點護理。絕對臥床休息,住單人病房,謝絕探視,防止交叉感染。定時測量T、P、R、BP,如高熱神昏時要降溫輸液,使用醒腦開竅藥物。保持皮膚清潔,五官、外陰、肛門等部位及皮損處用黃連液輕擦,以預防感染。長期臥床者,2h翻身1次,防止褥瘡。

防禦措施

熱毒蘊膚證熱毒蘊膚證
辨證敷藥,因證組方 內服藥講究辨證論治,據證配伍組方;外用藥也應辨證敷藥,因證組方,根據藥物性皮炎的不同證型和階段而靈活運用。如濕熱蘊膚證初起紅斑、水皰為血熱毒盛,用黃連粉清熱燥濕解毒,敷後紅斑消退,水皰乾枯;若病情繼續發展,患處糜爛、滲液較多則為濕毒重,則重用清熱解毒的鮮品濕敷,能迅速控制病情。

證異藥換,藥隨證變 藥疹皮損變化迅速,要緊緊圍繞證候的特點而更換藥物。如熱毒入營證以血分熱毒為重,故重用涼血解毒的鮮生地搗爛貼敷,則紅腫消退、血皰乾枯而漸愈;若大皰破後為熱清而濕存,用藥液濕敷以收乾,滲液減少或無滲液時用麻油調散藥外塗,乾燥結痂者,則選用麻油或無刺激的軟膏薄塗,以清熱潤膚,使乾痂脫落而皮膚潔淨。這種因證組方,藥隨證變的敷藥方法乃祖國醫學辨證施護的精華。

相關詞條

壅結證熱毒陷營證熱毒上攻證熱毒傷陰證熱毒傷津證毒入營證熱毒入絡證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