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夢

多夢

多夢是一種醫學術語,是指人完成睡眠過程後,感覺亂夢紛紜並伴有頭暈疲倦的一種狀態。中醫學認為,多夢的根本原因在於機體內在變化。古書中記載,氣血不足、情志損傷、陰血虧虛、痰熱內擾肝膽、勞累過度、飲食失節等原因都會導致多夢。而用現代醫學來解釋,神經衰弱、大量腦力勞動導致腦神經興奮過度、睡姿不正確、失眠症的影響也會導致多夢。

基本信息

症狀概述

多夢多夢

多夢最明顯的症狀就是夢境紛紜、睡臥不寧,所以,夜間多夢的人往往睡眠質量低下、白天精神不振。要解決多夢的問題,還要從根源入手,針對病因進行治療和調節。

每個人都做夢。但大多數人醒來後不久就忘記夢了,最多只留下某些感覺。那些醒後還清晰記得夢的內容的,只能是睡眠質量不高,或者是多夢。

中醫解讀

失眠多夢正如《靈樞·大惑論》所云:“衛氣不得人於陰,常留於陽。留於陽則陽氣滿,陽氣滿則陽蹺盛;不得入於陰則陰氣虛,故目不瞑矣。”《靈樞·邪客篇》指出:“今厥氣客於五藏六府,則衛氣獨行於外,行於陽,不得入於陰。行於陽則陽氣盛,陽氣盛則陽蹺陷,不得入於陰,陰虛,故不瞑。”可見,陰陽失和是失眠多夢的關鍵所在。中醫失眠多夢,已有幾千年的歷史,從《黃帝內經》到《本草綱目》,均有相關藥物及配方記載。中藥治療失眠多夢,較之西藥的最大的優點在於,從病理上進行根治。缺點在於,起效較慢,病人往往因為服用時間太長而中途放棄。中藥的研究以及市場化在國內一直是較為落後,一直到90年代都沒有一個失眠多夢的中藥推向市場。

病因

多夢多夢
(1)睡眠知識及睡眠與夢感的關係所知甚少。

(2)與人的情緒狀態有關。

(3)對自己的健康過分關心,對夢感過分關注,導致夢感增強。反過來又加重對健康的擔心,對失眠的恐懼,以至形成惡性循環。

(4)在REM睡眠中和後期覺醒更可能回憶起夢的內容。

(5)個體功能狀態差異,不同的個體的夢感不同,甚至同一個體在不同時期,不同功能狀態,夢感也不盡相同,所以,有的人會感覺一段時間夢多,而另一段時間夢少。

在夜裡做夢後白天就感到有氣無力,其實這是一種心理因素所致。做夢者總是把夢中的內容和自己心情不愉快的事情聯繫在一起,使思想負擔加重,情緒受到壓抑,從而出現種種不適現象。

治療

如果是因為心氣不足而造成,失眠多夢要以養血益氣、寧心安神為治療原則。

藥用

人參、黃芪、茯苓、白朮、山藥、蓮肉、砂仁、沉香、檀香和甘草等中藥進行調節治療;痰火內擾造成的夢境紛紜可利用茯神、竹茹、枳實、黃連、半夏、陳皮、甘草、生薑、大棗和珍珠母等草藥,以達到清熱化痰的目的;如果是因為用腦過度或心情憂慮,那么就要集中精力用於排除感情心理因素了,可以適當參加體育活動、睡前熱水洗腳、按摩足底、睡前飲熱牛奶、多食用安神補腦食品等進行調節;若是睡姿不正確可通過及時糾正來避免多夢情況的繼續出現。

食療

排除感情心理因素,建議適當參加體育活動,睡前熱水洗腳,按摩足底,喝杯熱牛奶。飲食多一些安神補腦的。

糯米大棗粥。糯米60克,紅棗20克,桂圓(肉)10個,加水文火煮熟,睡前食用。紅棗有安神補血功效,糯米食後能使用人沉睡,主治心煩健忘、睡眠不香。

(1)牛奶飲:

取牛奶250毫升,睡前頓服。適用於失眠或入睡不深者。

(2)瘦肉蓮子羹:

取瘦豬肉片250克,蓮子肉50克,加水共煨燉至熟,調味服食。適用於失眠、氣短乏力者。

(3)核桃芝麻散:

取核桃仁、黑芝麻各50克,炒熟研末後加入白糖15克混勻即可。日服1次,每服約10克。適用於心悸失眠、腦中作響者。

(4)百合龍骨湯:

取龍骨15克,加水煎煮60分鐘後,加入百合30克煮熟,吃百合飲湯。每日1次,飲湯400毫升。適用於失眠心煩,盜汗者。

(5)二味粳米粥:

取酸棗仁、白朮各10克,加水煎湯去渣,放入粳米50克煨粥,調味服食。日服2次,每服500毫升。適用於心脾兩虛所致的失眠健忘,食少乏力者。

(6)桂圓大棗粥:

取桂圓肉15枚,紅棗7枚,與粳米50克加水共煨粥。每日2次。適用於頭暈失眠、面色蒼白者。

(7)首烏靈芝粥:

取何首烏、靈芝各15克,水煎取汁去渣後加入糯米50克共煨粥。日服2次。適用於心血不足而致的頭暈失眠者。

(8)蓮心小麥粥:

取淮小麥30克,加水煎湯去渣後,下入蓮子心10克、小米50克煨粥,調味服食。日服2次。適用於心腎不交而致的心煩失眠、口乾盜汗者。

(9)五味子酒:

取五味子30克,加入黃酒500毫升中,密封浸漬30天后即成。日飲1次,每飲30毫升。適用於心腎不交而致的心煩失眠、口乾盜汗者。

(10)當歸燉豬心:

取當歸10克、豬心1隻,與醬油、生薑、茴香、食鹽、清水各適量煨燉至熟後,去當歸,放入少許味素調勻即成。適用於失眠、心悸、胸悶者。

(11)雞蛋小米粥:

取小米50克,加水煮粥,粥成後打入雞蛋1枚,攪散稍煮即可。適用於長期失眠者常服。

(12)靈芝薑湯:

將靈芝、黃芪各15克加水浸潤60分鐘切片,與豬肉100克、料酒、食鹽、蔥、姜、胡椒各適量,加水共煨湯。隨量佐餐。可補肺益腎、養血安神,適用於失眠者。

(13)靈芝粉:

將靈芝乾品研成細粉,每次9克,每天早晚用溫開水沖服。

(14)靈芝丸:

將靈芝乾品1500克研製成細末,煉蜜為丸,每丸5克,每天早晚各1次,每次用黃酒溫服1丸。本丸有養心安神,美容駐顏功效。

15)靈芝酒:

靈芝100克,浸泡於1000毫升米酒中,一周后開始飲用,每晚1小盅。久飲可強身安神美容顏。

(16)靈芝茶:

靈芝草10克,切成薄片,沸水沖泡代茶飲。可補中益氣,養心安神,益壽延年。

(17)糯米靈芝粥:

糯米50克,靈芝5克,小麥60克,砂糖30克。將糯米、小麥、靈芝洗淨,靈芝塊用紗布包好,共放入砂鍋加水800毫升,用文火煮至糯米、小麥熟透,加入糖調味即可服食之。養心、益腎、補虛。每日1次,一般服5~7天便有效。

(18)豬心燉柏子仁:

豬心1個,柏子仁15克。將豬心洗淨,把柏子仁放入豬心內,封口,上鍋加水,中火燉熟即成。服食時,將豬心切片,或佐膳食用,或單獨食服之。適用於心神不寧,神衰自汗,失眠健忘等症。

(19)豬心煨大棗:

豬心1個,大棗15克。取豬心帶血剖開,納入大棗,置碗內加水蒸煨至熟,服食之。可療治心悸不寧,善驚易怒,坐臥不安,多夢易醒等。

(20)參歸燉豬心

黨參50克,當歸10克,豬心1隻,味素、食鹽適量。將豬心去油脂,洗淨;再選擇上等黨參、當歸和豬心放入砂鍋內,加水適量,用文火燉至豬心熟爛即成。以味素及食鹽調味,可分2次食服,每日1~2次,連服7~10天。有補氣養血安神之功效。本方可用為心血虛、氣血不足致心悸氣短、怔忡失眠、面色無華等症的補養和治療膳食。

(21)玉竹鹵豬心:

玉竹50克,豬心500克,生薑、蔥、精鹽、花椒、白糖、香油、滷汁各適量。將玉竹揀去雜質加水適量,用文火煎煮40分鐘,取藥汁;將豬心剖開,去血水,置鍋中,倒入藥液,加入生薑、蔥、花椒,用文火煮至六成熟時撈出。鍋中倒入滷汁,下入豬心,再用文火煮熟出揩淨浮沫。再在鍋內加滷汁適量,放入精鹽、白糖、味素和香油適量,加熱成濃汁,將其均勻地塗在豬心裡外即成。可分2次服食,每日1~2次,連服7~10天。有滋陰養血,安神寧心功效。適用於心血不瞳,心陰虧損的心悸、心煩、失眠等症的補養和治療。

(22)豬心丹參山楂湯:

豬心1個,丹參20克,山楂25克。將豬心洗淨切片,同丹參、山楂共入鍋中,加水適量,小火燉至豬心熟爛離火。吃肉喝湯,每日1劑,連用7~10日為一療程。有養血、安神、寧心功效。適用於血虛心悸、乏力、怔忡、自汗、失眠等症。對防治動脈粥樣硬化、心絞痛和血管栓塞有很好效果。

(23)煨豬心:

豬心1000克洗淨,放鍋內,入蔥、姜、豆豉、醬油、面醬、黃酒適量,加水用小火煨燉,熟爛後收汁,待冷,用刀切成(24)玫瑰棗仁豬心:

豬心1個,棗仁20克,玫瑰10克。豬心洗淨,棗仁玫瑰搗醬灌入豬心中,放碗中入籠蒸熟,切片,加各味調料等,隨口拌食之。

(25)蓮芯糯米散:

蓮子芯、糯米。共為細末,酒調服。可治勞心吐血證。每次6~9克,日服3次,常服食,能治驚悸怔忡。

(26)蓮芯茶:

蓮子芯5克,開水沖泡飲用。有清火、寧心、降壓功效。適用於高血壓、頭昏、失眠諸證。

(27)龍芍蓮芯飲:

蓮子芯6克,白芍9克,龍骨15克,3味共入砂鍋,加水煎服,每日煎液分早晚2次服食之,7~10天為1療程。可治高血壓、頭昏、心悸、失眠等症。

(28)蓮子粉粥:

蓮子肉皮帶心50克,桂圓肉30克,冰糖適量。先將去皮乾蓮子磨粉,用水調成糊狀,放入沸水中,同時放入桂圓肉,煮成粥,加入冰糖,每晚睡前服食1小碗。有養血安神,除煩寧心功效。適用於心血不足所致面白少華、心悸不寧、夜眠不安、多夢等。

(29)陳皮茯苓粥:

陳皮20克,茯苓30克,粳米100克。先將陳皮、茯苓煎取藥汁去渣,然後加入粳米煮粥,或將陳皮曬乾和茯苓共為細末,每次用3~5克,調入已煮沸的米粥中,同煮粥。每日1~2次,連服食10~15天。理氣健脾,化痰安神,合而食之,適用於脾胃氣滯,中焦濕阻所致的胸膈滿悶、腹部脹滿、消化不良、心悸噁心等症。

(30)茯苓包子:

茯苓30克,麵粉1000克,豬肉500克,生薑、胡椒、香油、料酒、精鹽、醬油、大蔥、骨頭湯等各適量。將茯苓塊放入鍋內,每次加水約250毫升,煎煮3次取汁,調入發酵麵團中;豬肉剁餡,加醬油等調料拌勻,按常規製成包子,上籠蒸熟。酌量分次食用,每日1~2次,連服10~15天。養心安神,除濕化痰。本方以茯苓為主製作膳食包子,適宜於脾胃虛弱、痰濕阻滯、小便不利、痰多納少、心悸失眠等。

(31)蓮子麥苓糕:

蓮子肉30克,茯苓20克,麥冬30克,麵粉100克,桂花、白糖適量。以上各味均粉碎成細面,加入白糖、桂花適量與麵粉拌勻,以水和面成麵團,上屜蒸成糕,每日早餐食50~100克,連用10~15天。能健脾安神,滋陰清熱。適用於心陰不足、脾氣虛弱所引起的驚悸、怔忡、口乾乏力諸病症。

(32)蜜百合

新鮮百合100克,蜜50克,拌和百合,蒸令軟,時時含如棗大,咽津。可安神助眠。

(33)小麥百合生地湯:

小麥30克,百合15克,生地20克,生龍齒15克。將小麥布包,與百合、生地、生龍齒共煎,飲湯。每日1劑,連服7~10天為1療程。有滋養心陰,鎮安心神功效。適用於治療心神不寧、心煩驚悸、多夢易醒等症。

(34)柏子仁茶:

炒柏子仁15克。每日1劑,泡茶飲服。治療血虛心悸,失眠盜汗。過食油膩之後,也可消食。此方有明顯的寧心安神作用。

(35)百合二仁蜜:

鮮百合50克,柏子仁10克,酸棗仁25克,紅棗10枚,蜂蜜2匙。將柏子仁、酸棗仁、百合共入砂鍋中,水煎2次,去渣合計一大碗,加入大棗和適量清水,小火燒30分鐘,離火,加入蜂蜜攪勻即成。每日1劑,連用5~7天為1療程。有潤肝養心,安神寧心功效,對陰虛火旺型的心煩不寐、心悸耳鳴等療效較佳。

(36)百合生地棗仁湯:

百合45克,生地18克,酸棗仁20克,冰糖適量。將百合、生地、棗仁共入鍋中,水煎2次,去渣合汁一大碗,加入冰糖稍煮即成。每日1劑,連服7~10天。有滋陰養心,鎮靜安神功效。

(37)核桃人參湯:

核桃仁25克,生曬參6克,生薑3片,冰糖少許。將核桃仁、人參、生薑共入砂鍋中,加水適量,煎汁1碗。去參、姜、加入冰糖稍燉即成。每日1劑,臨睡前溫服,連服3~5天為1療程。能補氣溫腎,安神寧心。心慌氣短、動則喘甚、畏風自汗、食少乏力等症患者,食之甚佳。

(38)酸棗仁粥:

酸棗仁100克,以水500毫升,研濾取汁粳米100克煮作粥,候臨熟,入地黃汁50克,更微煮過,不計時候食之。治骨蒸,心煩不得眠臥。

(39)酸棗仁散:

酸棗仁50克。炒熟令香,搗細過篩為散。每服5克,以竹葉湯調下,不計時候。治膽虛睡臥不安,心多驚悸。

(40)棗仁豆沙包:

酸棗仁50克,人參10克,麵粉500克,紅豆沙200克,白糖100克,青紅絲25克。酸棗仁炒黃研粉,人參研粉與紅豆沙、糖、青紅絲合勻為餡。面加酵母發開,搓條後切成20個小麵團,擀片包餡,上籠蒸15分鐘即可。補氣安神,治療失眠。

(41)棗仁丹參飲:

連皮酸棗仁30克,丹參15克,加水濃煎,每日1劑,早、晚分服,治失眠症。

(42)龍眼棗仁飲:

龍眼肉10克,炒棗仁10克,芡實12克。以上三味合煮成汁,其味甘酸適口,有補脾安神功效。凡因心脾血虛、心悸、怔忡、不寐、健忘、神疲、遺精等症者,皆宜飲之。

(43)棗竹燈心粥:

棗仁20克,玉竹20克,燈芯草6克,糯米200克。先將棗仁、玉竹、燈芯草用清潔紗布包紮,放入鍋中,與糯米同煮成粥,撈出紗布包,即可食粥。4味共煮成粥,可奏養陰清火、安神鎮靜、和中除煩之功效,服食時,可酌加冰糖。

44)蓮芯龍眼散:

蓮子芯5枚,研細末,用龍眼肉1個包裹,或裝入空膠囊內,睡前吞服。治陰虛火旺型失眠多夢、煩熱口乾諸證。

蓮芯30枚,水煎,放鹽少許,每睡前服用。

蓮子芯5克,決明子10克,泡水代茶飲。可治高血壓所引起的怔忡、睡眠不實諸症。

牛奶飲:

200毫升,煮沸,加適量糖拌勻,臨睡前溫熱狀態口服飲食之。臨睡前喝牛奶可以使人睡得安穩、深沉。

棗15克,脫脂奶粉25克。將大棗洗淨,加水煨湯,去核,約一杯容量,將脫脂奶粉溶入,再沸,臨睡前溫服,可起安神入眠的作用。這對中老年知識分子尤為適宜,而且,適用於青少年學生,對幫助老年人的睡眠更有好處。

筍500克,清水洗淨,去葉,留漿液,將萵筍切成2~3厘米小段,榨取汁液,用杯收集後,將漿液拌入,攪勻後可加糖適量,調和服之。

柏子仁

安五臟,益氣,除濕痹”。

1)柏子仁豬心飲:

柏子仁15克,豬心1隻。將豬心洗淨、剖開,將柏子仁放入豬心內,再將已放入柏子仁的豬心盛入砂鍋內,加水適量,文火煨燉熟,以豬心爛為度。食用時,可放少許調料。具有養心安神之功效。用於陰虛火旺引發的心悸心煩、失眠等症。

2)豬心粥:

豬心1隻,小米100克。將豬心切成細絲,鍋中放油微炒,和小米做成稀粥,加精鹽少許即可。以粥代飯,早晚各食1次較重者,可在臨睡前再吃一小碗豬心粥,以助入睡。

(53)豬心蘸珠粉:

2隻,珍珠粉5克。將豬心洗淨,文火煨煮,放精鹽少許,煮至豬心熟透。豬心切片蘸珍珠粉後食服,分4次食完,早晚。1周為1療程。

豬心大棗湯:

大棗10枚。煮湯調味食用。隔2~3日服1次,7次為1療程。能養心補血。治血虛所致驚悸怔忡。

55)萵筍漿飲:

小米粥:

米30~50克,紅糖適量。加水常法煮粥。有養胃、安眠、補益腎氣的作用。

方式

忌臨睡前吃東西:如果臨睡前吃東西,腸胃等又要忙碌起來,這樣加重了它們的負擔,身體其它部分也無法得到良好休息,不但影響入睡,還有損於健康。

忌睡前用腦過度:臨睡前則做些較輕鬆的事,使腦子放鬆,這樣便容易入睡。否則,大腦處於興奮狀態,即使躺在床上入睡,時間長了,還容易失眠。

忌睡前情緒激動:人的喜怒哀樂都容易引起神經中樞的興奮或紊亂,使人難以入睡,甚至造成失眠多夢。

忌睡前飲濃茶、喝咖啡:濃茶、咖啡屬刺激性飲料,含有能使人精神處於亢奮狀態的咖啡因等物質。睡前喝了易造成入睡困難。

忌久臥不起:中醫認為“久臥傷氣”,睡眠太多會出現頭昏無力,精神萎靡,食慾減退。

忌當風而睡:房間要保持空氣流通,但不要讓風直接吹到身上。時間長了,冷空氣就會從毛細管侵入,引起感冒風寒等疾病。失眠者皆有夜晚睡不著而白天卻感到精神不振的體會。這樣不但影響工作、學習和生活,而且還會引發其他疾病,很不利於健康。

預防

以清淡而富含蛋白質、維生素的飲食為宜。

參加氣功、太極拳等強調精神力鍛鍊的運動,提高神經的調節能力。

生活有規律,定時上床,晚餐不宜過飽,睡前不飲茶和咖啡等刺激性飲料。睡前不宜洗頭,睡前洗頭會刺激腦部神經,導致興奮從而影響睡眠質量。正確的洗頭時間應當以睡醒後半小時後最佳,可恢復精力。

需要放鬆心情,不可對做夢過分關注,睡前半小時到1小時之間,不宜思考問題或看書等,應作適當的體力活動,避免緊張的腦力活動。也可以吃一些食物來預防失眠如:牛奶、水果、糖水、小米粥、酸棗仁粥、蓮子粉粥等。不要輕易使用催眠鎮靜藥物,因為它有晨起後有睏倦感、易成癮、停藥後反彈等副作用不宜長期服用。如果出現多夢,先從自身心理找原因或者求助於醫生。

眠納多寧、卵磷脂等保健食品,有很好的調節神經功能方面的作用,有助於改善睡眠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