濱柃

濱柃

濱柃(學名:Eurya emarginata (Thunb.) Makino.),是山茶科柃木屬植物,產於浙江沿海、福建沿海及台灣等地,朝鮮、日本也有分布。 (概述圖參考來源: )

基本信息

形態特徵

濱柃 濱柃

灌木,高1-2米;嫩枝圓柱形,極稀稍具 棱,粗壯,紅棕色,密被黃褐色短柔毛,小枝灰褐色或紅褐色,無毛或幾無毛;頂芽長錐形,被短柔毛或幾無毛。葉厚革質,倒卵形或倒卵狀披針形,長2-3厘米,寬1.2-1.8厘米,頂端圓而有微凹,基部楔形,邊緣有細微鋸齒,齒端具黑色小點,稍反卷,上面綠色或深綠色,稍有光澤,下面黃綠色或淡綠色,兩面均無毛,中脈在上面凹下,下面隆起,側脈約5對,纖細,連同網脈在上面凹下,下面稍隆起;葉柄長2-3毫米,無毛。

花1-2朵生於葉腋,花梗長約2毫米。雄花:小苞片2,近圓形;萼片5,質稍厚,幾圓形,長1-1.5毫米,頂端圓而有小尖頭,無毛;花瓣5,白色,長圓形或長圓狀倒卵形,長約3.5毫米;雄蕊約20枚,花葯具分格,退化子房無毛。雌花的小苞片和萼片與雄花同;花瓣5,卵形,長約3毫米;子房圓球形,3室,無毛,花柱長約1毫米,頂端3裂。果實圓球形,直徑3-4毫米,成熟時黑色。花期10-11月,果期次年6-8月 。

生長環境

多生於濱海山坡灌叢中及海岸邊岩石縫中。

分布範圍

產於浙江沿海(普陀山、象山、椒江、洞頭、平陽、溫州)、福建沿海(川石、連江、福清、長樂、平潭、南日、惠安、廈門、東山)及台灣(台北、台東、花蓮、屏東)等地。朝鮮、日本也有分布 。

主要價值

在中國國內內,濱柃還沒有得到廣泛套用,現仍屬於新開發的野生觀賞植物還處於種苗繁育階段,僅有舟山的少量種苗供應市場,但由於尚未能有大量工程苗供園林套用,遠遠不能滿足苗圃和園林工程套用的需求。伴隨濱海園林工程的增多,眾多園林設計師紛紛把目光投向濱柃這一新興特色樹種,因此其市場開發前景廣闊,發展與推廣潛力極其巨大。

茶科——柃木屬植物

柃木屬約130種,分布於亞洲熱帶和亞熱帶地區及西南太平洋各島嶼。我國有81種,13變種,4變型,分布於長江以南各省區,個別種類可達秦嶺南坡,多數種類分布於廣東、廣西及雲南等省區。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