披針葉毛柃

披針葉毛柃

披針葉毛柃,Eurya henryi Hensl. ,山茶科柃木屬植物。分布於雲南元江、綠春、元陽、金平、屏邊、蒙自、文山;生於海拔1 700—2 300米的闊葉林下或林緣灌叢中。

基本信息

形態特徵

披針葉毛柃 披針葉毛柃

灌木,高2-5米;枝纖細,稍開展,嫩枝圓柱形,密被淡黃褐色披散柔毛,小枝灰褐色或淡褐色,無毛或近無毛;頂芽細錐形,密被黃褐色柔毛。葉薄革質,披針形至長圓狀披針形,長3.5-5 (-7)厘米,寬1-1.4 (-1-8)厘米,頂端漸尖呈尾狀,基部圓形或近圓形,邊緣密生細鋸齒,上面綠色,無毛,下面淡綠色,被貼伏柔毛,中脈在上面凹下,下面凸起,側脈10-12對,纖細,在上面明顯凹下,下面稍隆起,網脈有時在上面也稍凹下,在下面稍明顯而隆起;葉柄短,長約1. 5毫米。花1-2朵腋生,花梗長約2.5毫米,無毛。雄花:小苞片2,卵圓形,無毛;萼片5,幾圓形,膜質,長約1.5毫米,頂端圓,有黑色腺狀小尖頭,無毛;花瓣5,白色,卵狀長圓形,長約4毫米;雄蕊15-19枚,花葯具2-3分格,退化子房密被柔毛。雌花的萼片與雄花同,但較小;花瓣5,狹披針形;子房圓球形,3室,密被柔毛,花柱長約3毫米,頂端3裂。果實橢圓狀球形,未熟,密被柔毛。花期11-12月,果期次年6-8月。

生長環境

多生於海拔1700-2300米的山地林中或林緣陰濕地。

分布範圍

披針葉毛柃 披針葉毛柃

產於雲南東南及東北部(蒙自、屏邊、金平、文山、元陽 、鹽津)一帶;模式標本采自雲南蒙自。

本種提示

本種和二列葉柃E. distichophylla Hemsl.極近似,但葉片薄革質,披針形,頂端尾狀漸尖,基部圓形,側脈和網脈在上面明顯凹下,下面明顯隆起以及小苞片和萼片外面均無毛,花葯僅具2-3分格等易於區別。又本種和貴州毛柃E. kueichowensis Hu et L.K. Ling也很近似,但後者的嫩枝粗壯,葉片革質,較厚,遠較大,側脈和網脈在兩面均不明顯以及萼片外面常疏被短柔毛等也不難分開。

茶科——柃木屬植物

柃木屬約130種,分布於亞洲熱帶和亞熱帶地區及西南太平洋各島嶼。我國有81種,13變種,4變型,分布於長江以南各省區,個別種類可達秦嶺南坡,多數種類分布於廣東、廣西及雲南等省區。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