禿小耳柃

禿小耳柃

禿小耳柃,小灌木植物。產於廣東信宜花樓山和陽春山河尾山一帶;多生於海拔800-1200米的山地林中或竹林中。模式標本采自廣東信宜。

基本信息

形態特徵

小灌木,高1-2米;枝圓柱形,纖細,當年生新枝淺黃褐色,密生灰棕色披散柔毛,小枝灰褐色或暗褐色,無毛;頂芽錐形,密被長柔毛。葉紙質,長圓形,長2-3.5厘米,寬0.7-1.2厘米,頂端短尖至短漸尖,尖頭鈍或有微凹,基部兩耳形,兩側稍不整齊,略抱莖,耳片基部圓形,邊緣有細鈍鋸齒,上面綠色,有光澤,無毛,下面淡綠色,除中脈被柔毛外,其餘無毛,中脈在上面凹下,下面凸起,側脈約12對,兩面均不明顯;葉柄極短,長約1毫米,疏被柔毛。花1-3朵腋生,花梗短,長約1毫米,無毛;雄花:小苞片2,闊卵形,無毛;萼片5,卵形或長圓狀卵形,長約1.5毫米,頂端鈍而有小凸尖,無毛;花瓣5,白色,披針形,長3-4毫米;雄蕊5-10枚,花葯具3-4分格,退化子房疏被柔毛。雌花:小苞片、萼片及花瓣與雄花同,但較小;子房圓球形,3室,初時被極稀疏柔毛,迅即脫落變無毛,花柱長2-2.5毫米,頂端3裂。果實卵形或卵圓形,長約4.5毫米,無毛,成熟時深藍色;萼片及花柱均宿存;種子歪卵形,扁而具稜角,棕褐色,有光澤,具密網紋。花期10-11月,果期次年3-4月。

茶科——柃木屬植物

柃木屬約130種,分布於亞洲熱帶和亞熱帶地區及西南太平洋各島嶼。我國有81種,13變種,4變型,分布於長江以南各省區,個別種類可達秦嶺南坡,多數種類分布於廣東、廣西及雲南等省區。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