尖葉毛柃

尖葉毛柃

尖葉毛柃,茶科柃木屬植物。灌木或小喬木,高1-7米,多生於海拔270-1200米的山地、溪邊溝谷密林或疏林中,也常見於山坡林緣陰濕處,是生物學植物系統分類中雙子葉植物綱下一個的物種名稱。

基本信息

形態特徵

尖葉毛柃尖葉毛柃
灌木或小喬木,高1-7米;嫩枝圓柱形,紅褐色,初時疏被貼伏短柔毛,後漸脫落變無毛,小枝纖細,稍開展,灰褐色或紫褐色,無毛;頂芽細錐形,密被短柔毛。葉堅紙質或薄革質,卵狀橢圓形,長5-9厘米,寬1.2-2.5厘米,頂端尾狀長漸尖,基部楔形,邊緣有細鋸齒,上面深綠色,有光澤,下面淡綠色,兩面均無毛,或初時下面疏被貼伏短柔毛,後變無毛,中脈在上面凹下,下面凸起,側脈約9對,兩面均不明顯;葉柄長2-3毫米。花1-3朵腋生,花梗長1-3毫米,無毛或幾無毛;雄花:小苞片2,圓形;萼片5,圓形或近圓形,膜質,淡綠色,長2.5-3毫米,頂端圓,常具小尖頭或微凹,外層2片多少疏被短柔毛或幾無毛,內層3片均無毛;花瓣5,白色,長圓形,長約4毫米;雄蕊14-16枚,花葯不具分格;退化子房密被柔毛。雌花:萼片5,圓形或近於卵圓形,頂端圓並有小尖頭;花瓣5,長圓狀披針形,長約3毫米;子房卵圓形,密被柔毛,3室,花柱長3-3.5毫米,頂端3裂。果實橢圓狀卵形或圓球形,長約5毫米,疏被柔毛。花期9-11月,果期次年7-8月。

分布

產於湖南南部(寧源、衡陽、宜章、莽山)、廣東(英德、乳源、連縣、連山、樂昌、從化、翁源、紫金、惠陽、仁化、南雄、高要、連南、懷集、德慶、陽山、陽春、鼎湖山、信宜)、廣西(興安、龍勝、大苗山、象州、龍津、灌陽、臨桂、靈川、容縣、大瑤山、大明山、恭城、賀縣、睦邊、上思、漢陽、南丹、環江、金秀)及貴州東南部(榕江、羅甸)等地;多生於海拔270-1200米的山地、溪邊溝谷密林或疏林中,也常見於山坡林緣陰濕處。模式標本采自廣東英德北江。
尖葉毛柃尖葉毛柃

區分

本種和尖萼毛柃E.acutisepalaHuetL.K.Ling在外形上很相似,區別在於後者的花葯具5-7分格,萼片長卵形,頂端尖,常具褐色小點,外面無毛,邊緣也無纖毛以及當年生嫩枝黃褐色等。

茶科——柃木屬植物

柃木屬約130種,分布於亞洲熱帶和亞熱帶地區及西南太平洋各島嶼。我國有81種,13變種,4變型,分布於長江以南各省區,個別種類可達秦嶺南坡,多數種類分布於廣東、廣西及雲南等省區。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