渤海中京考古遺址公園

渤海中京考古遺址公園

渤海中京國家考古遺址公園是位於今內蒙古赤峰市寧城縣義鎮以西約15公里的鐵匠營子鄉和大明鎮之間的老哈河北岸。以遼中京遺址為中心區,計畫建成的國家考古遺址公園。2010年10月入選第一批國家考古遺址公園名單。

基本信息

簡介

渤海中京國家考古遺址公園以遼中京遺址為中心,位於今內蒙古赤峰市寧城縣天

遼中京遺址遼中京遺址

義鎮以西約15公里的鐵匠營子鄉和大明鎮之間的老哈河北岸。中京是遼最大的陪都,中京是遼宋澶淵之盟後契丹貴族為便於中原交往,利用北京每年所納歲幣,徵集燕雲地區遷來的漢族工匠,於遼聖宗統和二十五年(公元1007年)興建的。其“浮郭、宮掖、樓閣、府庫、市肆、廊廡”等,都是依照北宋首都汴梁的建築格式而建。中京有三重城:外城、內城和皇城。外城東西長4200米,南北寬3500米,正門曰朱夏門,門內有寬64米的弧形大道,直通內城的南門陽德門。內城在外城的中部,內外城成“回”字形。內城長東西2000米,南北寬1500米。皇城居於內城中北部,長寬相等,每邊長1000米,其北牆與內城之北牆結為一體,皇城中有祖廟、文化殿、武功殿及大殿等建築群,城內還建有一塔。

遼中京從建成到毀壞,歷時三百九十二年,因毀於明朝,當地人就稱這片土地為大明城,稱城中的塔為大明塔。遼中京遺址於1961年被列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渤海中京國家考古遺址公園目前正在積極推進前期工作中。

發掘與保護

遼中京的調查發掘過程

20世紀以來,遼中京受到了國內外遼史研究專家學者的重視。20世紀初,法國神甫閔宣化對遼中京進行了實地考查,在其《東蒙古遼東舊城探考記》一文中,對遼中京進行了敘述。但其根據書面材料對遼中京皇城位置的論證,被後來的考古調查證明是錯誤的。

1939年9月,日本鳥居龍藏夫婦及子女4人,對遼中京進行了17天的田野調查。這是鳥居氏繼1908年在喀喇沁王府任教師時對中京的第二次調查。

1958年,內蒙古文物工作隊隊長李逸友張郁先生,對遼中京進行了較為詳細的田野調查,在《考古通訊》1958年第四期發表了《內蒙古寧城縣(遼代)古城址調查》一文,該文較為詳細地記敘了遼中京的現狀與意義。使人們對遼中京有了深入的了解和認識。

1959年4月,以原昭烏達盟盟委書記烏力更為主任的遼中京發掘委員會成立。自治區文化局、內蒙古文物工作隊主持了這次發掘工作。發掘自1959年4月下旬開始,至1960年11月結束。這次發掘重點了解了遼代城市的布局,斷定了各文化層的可靠年代以及各時代地下遺蹟及遺物的埋藏和分布規律。

遼中京遺址的保護

1961年3月4日,遼中京遺址被國務院公布為第一批重點文物保護單位,這次共公布各類文物保護單位180處,其中古遺址26處,可見遼中京遺址地位之重要。

據當地老人講述:1883年(清光緒九年)夏,老哈河水泛濫,將中京外城東南部城牆沖毀。20世紀60年代,老哈河水再次湧入中京,外城東南部城牆又遭水毀。為了確保中京城免遭水患,1973年遼寧省文化廳撥出專款,在外城南門外的老哈河北岸修築了防護堤壩,並加設了40餘道石籠丁壩護堤,將洪水擋在了城外。

1994年,遼中京城內北小河洪水泛濫,河道北移,洪水直衝內城北牆,城牆面臨水毀的危險。1995年,國家文物局撥出專款,在內城北牆東部南側,修築了漿砌護牆石壩200米,同時沿壩加設隱蔽護牆石籠丁壩20條。使內城北牆得到了有效保護。

遼中京遺址內外矗立著遼金時期的古塔3座,經近年維修勘測得知,遼、金、元、清各代均對這幾座塔有過維修,但無資料記載。僅大明塔塔身正南佛龕兩側刻有蒙文兩行,譯為“大清鹹豐甲寅年敬修”。據此可知1854年曾有過一次維修。

此後,國家文物局撥專款於1982年、1987年、1997年、2001年進行了維修。半截塔因上部坍塌而得名,2002年由自治區考古研究所對塔基和地宮進行了考古發掘,取得了詳細的科學資料。

第一批國家考古遺址公園名單

國家文物局日前公布了第一批國家考古遺址公園名單和立項名單。包括圓明園考古遺址公園在內的12個項目被批准為第一批國家考古遺址公園,晉陽古城考古遺址公園等23個項目獲得國家考古遺址公園立項。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