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安高句麗國家考古遺址公園

集安高句麗國家考古遺址公園

高句麗(公元前37年至公元668年)是中國地方少數民族政權中持續最久的政權,存世長達705年,前後經歷了28位君王。而集安作為高句麗政治、經濟、文化中心有425年之久,保留了大量遺蹟。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國內城、丸都山城兩座高句麗早中期(公元1至5世紀)都城,以及14座王陵、26座貴族墓葬,和一塊詳細記載高句麗政權歷史的文字碑刻"好太王碑"。這些遺蹟距今已有2000多年歷史,從不同側面反映了高句麗的歷史,為全世界都留下了彌足珍貴的文化遺產。2004年7月,高句麗王城、王陵及貴族墓葬被列入《世界遺產名錄》。

基本信息

簡介

高句麗王城、王陵及貴族墓葬國家考古遺址公園包括國內城、丸都山城、將軍墳、好太王碑、禹山貴族墓地、高句麗採石場6處核心區,麻線626號墓、西大墓、千秋墓、麻線2100號墓、麻線2378號墓、七星山211號墓、七星山871號墓、王字墓、臨江墓、角觝墓、舞踴墓、馬槽墓、散蓮花墓、禹山992號墓等10餘處遺址展示區。其中國內城核心區占地面積約5萬平方米,丸都山城核心區占地面積約280萬平方米,將軍墳核心區占地面積約10萬平方米,好太王碑核心區占地面積約16.5萬平方米,禹山貴族墓地核心區占地面積約5萬平方米,高句麗採石場核心區占地面積約165萬平方米。
國家考古遺址公園,是指以重要考古遺址及其背景環境為主體,具有科研、教育、遊憩等功能,在考古遺址保護和展示方面具有全國性示範意義的特定公共空間。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