釣魚城考古遺址公園

釣魚城考古遺址公園

釣魚城坐落在今重慶市合川城東5公里的釣魚山上,其山突兀聳立,相對高度約300米。山上有一塊平整巨石,傳說有一巨神於此釣嘉陵江中之魚,以解一方百姓饑饉,釣魚山由此而得名。

基本信息

簡介

地點:重慶市合川區合陽鎮嘉陵江南岸釣魚山上。

範圍:占地2.5平方千米。 

特點:釣魚城峭壁、古城門、城牆雄偉堅固,嘉陵江、涪江、渠江三面環繞,儼然兵家雄關。 

門票:60元

從2009年9月1日起,釣魚城風景區門票價格由原30元調整為60元,同時,風景區內其他景點不再另行收費。

交通:從重慶到釣魚城,坐渝合高速公交到合川後乘坐111路公車即可

景點特色

山下嘉陵江、渠江、涪江三江匯流,南、北、西三面環水,地勢十分險要。這裡有山水之險,也有交通之便,經水路及陸上道,可通達四川各地。

釣魚城古戰場遺址至今保存完好。主要景觀有城門、城牆、皇宮、武道衙門、步軍營、水軍碼頭等遺址,有釣魚台、護國寺、懸佛寺、千佛石窟、皇洞、天泉洞、飛檐洞等名勝古蹟,還有元、明、清三代遺留的大量詩賦辭章、浮雕碑刻。1982年,釣魚城被列為國家級風景名勝區。

釣魚城保衛戰大事記

1234年宋、蒙聯合滅金後,南宋出兵欲收復河南失地,遭蒙軍伏擊而失敗。

1235年,蒙古侵略軍在西起川陝、東至淮河下游的數千里戰線上同時對南宋發動進攻,宋蒙戰爭全面爆發。

彭大雅任四川制置副使期間(1239—1240年),命甘閏初築釣魚城。1

241年,蒙軍蹂躪南宋大片土地,而四川則是三大戰場(另兩個為京湖戰場——今湖北和河南一帶、兩淮戰場——今淮河流域一帶)中遭蒙軍殘破最為嚴重的一個地區。

1241年蒙古窩闊台汗去世,其內部政爭不斷,對南宋的攻勢減弱。南宋充分利用此良機,對各個戰場的防禦進行調整、充實。

南宋淳二年(1242年),四川安撫制置史兼重慶知府余始築釣魚城。宋理宗派遣在兩淮抗蒙戰爭中戰績頗著的余玠入蜀主政,以扭轉四川的頹勢,鞏固上流。

1243年,余玠採納播州(今遵義)賢士冉璡、冉璞兄弟建議,遣冉氏兄弟復築釣魚城,移合州治及興元都統司於其上。

1251年,蒙哥登上大汗寶座,穩定了蒙古政局,並積極策劃攻宋戰爭。

1252年,蒙哥汗命其弟忽必烈率師平定大理,對南宋形成包圍夾擊之勢。

1254年,合州守將王堅進一步完善城築。四川邊地之民多避兵亂至此,釣魚城成為兵精食足的堅固堡壘。

1257年,蒙哥汗決定發動大規模的侵宋戰爭。率蒙軍主力攻四川。以四川作為戰略主攻方向,意欲發揮蒙古騎兵長於陸地野戰而短於水戰的特點,以主力奪取四川,然後順江東下,與諸路會師,直搗宋都臨安(今杭州)。

1258年,蒙哥挾西征歐亞非40餘國的威勢,分兵三路侵宋。蒙哥自率的一路軍馬進犯四川,

1258年秋,蒙軍相繼占據劍門苦竹隘、長寧山城、蓬州運山城、閬州大獲城、廣安大良城等,迫近合州

1259年2月蒙哥兵臨合川釣魚城。蒙哥東征西討,所向披靡,然而在釣魚城主將王堅與副將張珏的頑強抗擊下,卻不能越雷池半步。

1259年7月,蒙哥被城上火炮擊傷,後逝於溫泉寺。

歷史地位

釣魚城保衛戰長逾36年,寫下了中外戰爭史上罕見的以弱勝強的戰例郭沫若在釣魚城的題詞

,釣魚城因此被歐洲人譽為“東方麥加城”、“上帝折鞭處”。

釣魚城作為山城防禦體系的典型代表,在冷兵器時代,充分顯示了其防禦作用,它成為蒙古軍隊難以攻克的堡壘。中國人民革命軍事博物館古代戰爭館特意製作了釣魚城古戰場的沙盤模型,以展示其在中國古代戰爭史上的重要地位。

申報國家考古遺址公園

著名的奉節白帝城與合川釣魚城遺址申報“國家考古遺址公園”已通過初審,目前等待國家文物局終審。一旦通過終審,這兩處古蹟將成為該市首批“國家考古遺址公園”。

第一批國家考古遺址公園名單

國家文物局日前公布了第一批國家考古遺址公園名單和立項名單。包括圓明園考古遺址公園在內的12個項目被批准為第一批國家考古遺址公園,晉陽古城考古遺址公園等23個項目獲得國家考古遺址公園立項。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