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長安城考古遺址公園

漢長安城考古遺址公園

漢長安城遺址是西漢時期的都城遺址,位於現在西安城西北10公里處。漢長安城的城牆均為板築土牆,牆高8米,牆基寬16米。東城牆長5940米,南牆長6250米,西牆長4550米,北牆長5950米,共有12個城門。城內分為9個市區,街道寬闊平整,規劃整齊。

基本信息

簡介

漢長安城考古遺址公園漢長安城考古遺址公園
漢長安城,位於西安城西北方向。漢長安城是中國歷史上第一個國際大都會和當時世界上規模最大的都城,是中國歷史上建都朝代最多、歷時最長的都城,是漢民族文化形成過程中的中心。漢長安城遺址是我國迄今規模最大、保存最為完整、遺蹟最為豐富、文化含量最高的都城遺址,是1961年被國務院列為第一批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的“國家級”大遺址。其城垣內面積36平方公里,加上建章宮等遺址,遺址保護總面積達到65平方公里,占西安四大遺址保護總面積108平方公里的60%,占到未央區全區262平方公里的四分之一。

地理位置:西漢都城遺址,位於中國西北部陝西省的西安市。

年代:公元前2O2年~公元8年。

發掘年代:1956年至今。

漢長安城遺址是西漢時期的都城遺址,位於現在西安城西北10公里處。漢長安城的城牆均為板築土牆,牆高8米,牆基寬16米。東城牆長5940米,南牆長6250米,西牆長4550米,北牆長5950米,共有12個城門。城內分為9個市區,街道寬闊平整,規劃整齊。長樂宮、未央宮、建章宮是漢長安城最著名的三大宮殿群。長樂宮位於城的東南部,周長約10公里。未央宮位於城的西南部,周長約11公里。僅長樂、未央兩宮就占去漢長安城內一半面積。建章宮在城外的上林苑,占地也十分廣闊。

背景資料

漢長安城考古遺址公園漢長安城考古遺址公園
【漢長安城遺址】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位於西安城西北約5公里處未央區漢城鄉。面積36平方公里。西漢都城長安,是當時全國的政治、經濟和文化中心。西漢以後,新莽、東漢(獻帝)、西晉(愍帝)、前趙、前秦、後秦、西魏、北周、隋等相繼以漢長安城為都,從漢初建城到隋文帝開皇二年(582)遷都大興城,歷時近800年。漢高祖五年(前202),將秦朝的興樂宮重加修飾並改名為長樂宮,將都城從櫟陽遷於此。蕭何又主持修建了太倉和武庫。漢惠帝元年(前194)開始修建長安城牆。漢武帝太初元年(前104)興建北宮、桂宮、明光宮、建章宮,開鑿昆明池和上林苑,前後歷時90年。城牆全部用黃土夯築而成,高12米,寬12~16米;牆外有壕溝,寬8米,深3米。因城牆建於長樂宮和未央宮建成之後,為遷就二宮的位置和城北渭漢長安城遺址河的流向,把城牆建成了不規則的正方形,缺西北角,西牆南部和南牆西部向外折曲,過去稱長安城"南為南斗形,北為北斗形",或稱為"斗城"。全城共有12個城門,每門3個門道。東面自北而南為宣平門、清明門、霸城門,南面自東而西為覆盎門、安門、西安門,北面自西而東為橫門、廚城門、洛城門,西面自北而南為雍門、直城門、章城門。城內主要建築群有長樂宮、未央宮、北宮、桂宮、武庫等。未央宮由前殿、椒房殿等40餘個宮殿組成。

現存遺址

(1)城牆,周長25700米,基寬12~16米,最高處殘高近10米;(2)未央宮前殿遺址,東西200米,南北350米;(3)椒房殿遺址,東西150米,南北200米;(4)官署遺址,東西150米,南北70米;(5)少府遺址,東西210米,南北80米;(6)天祿閣遺址,邊長20米,高10米;(7)石渠閣遺址,東西80米,南北90米,高8米;(8)武庫遺址,東西70米,南北350米;(9)桂宮鴻寧殿遺址,邊長50米,高7米;(10)羅寨遺址,東西400米,南北500米;(11)樊寨遺址,東西100米,南北100米;(12)講武殿遺址,邊長25米,高17米;(13)樓閣遺址,東西700米,南北190米;(14)未央宮夯台遺址,東西10米,南北25米,高9米。漢長安城及城內宮殿遺址,曾出土大量建築材料、漢俑、簡冊、秦漢封泥等珍貴文物,是研究漢代歷史的重要實物資料。

遺址保護

中華人民共和國建立後,不斷加強對漢長安城遺址的保護,劃定保護範圍,豎立保護標誌,嚴格控制遺址範圍內的基本建設工程。遺址範圍內建立了村、鄉兩級基層文物保護小組。

遺址公園名單

漢長安城考古遺址公園漢長安城考古遺址公園
國家文物局網站報導,國家文物局日前下發通知,漢長安城考古遺址公園入選第一批國家考古遺址公園名單。
長安城之修復

漢長安城的修建經歷了三個時期。漢高祖時,將秦代的興樂宮更名為長樂宮,又建起了未央宮,北宮和武庫。漢惠帝又分5次完成了長安四面城牆的修築工程,並建成了東市和西市。第三個階段是漢武帝時期,在長安城內增築了桂宮和明光宮並擴修北宮,城西南擴充了上林苑,並開鑿昆明池。這是漢長安城市建設的鼎盛時期,西漢末王莽時期,在城南修建起明堂、辟雍、宗廟等禮制建築。
漢長安城遺址位於今西北郊約3公里的漢城鄉一帶,其平面開頭為不規則的長方形。四面城牆除東城稍直外,其餘三面均有曲折。南城牆在修築時,沿著已修好的長樂宮和未央宮營建,使南牆東半部向內收縮,這就使之呈現出南斗六星的形狀。
漢長安城的城牆高大結實,漢惠帝前後用了5年時間才修築而成。至今地表其東南埂尚較完整,殘存最高達8米。牆體全部以夯土板築而成,寬厚結實,夯層清晰可辨,高大結實的城牆和護城壕構成了漢長安城的防禦體系。
漢長安城四面有3座城門,每座城門大小不一,但都依據嚴格的規制設計,這8條街道在城內交錯縱橫,將長安成分割成了大小不等的一塊塊方形或長方形區域,宮殿區約占全城面積的1/3。主要建築是目前保存遺址的未央宮前殿,位於城的西南部,又稱西宮,為當時朝廷正式的朝會之所。它利用龍首原的高台作殿基,體現出封建帝王至高無上的威嚴和地位。

第一批國家考古遺址公園名單

國家文物局日前公布了第一批國家考古遺址公園名單和立項名單。包括圓明園考古遺址公園在內的12個項目被批准為第一批國家考古遺址公園,晉陽古城考古遺址公園等23個項目獲得國家考古遺址公園立項。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