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岸工程

海岸工程

在海岸帶進行的各項建設工程屬海洋工程的重要組成部分。主要包括圍海工程、海港工程、河口治理工程、海上疏浚工程和海岸防護工程沿海潮汐發電工程、海上農牧場、環境保護工程漁業工程等。建築物和有關設施大都構築在沿岸淺水域。由於水下地形複雜和徑流入海的影響,海流、海浪和潮汐都有顯著的變形,形成了破波、涌潮、沿岸流和沿岸漂沙,特別是發生風暴潮的時候,海況更是萬分險惡,使海岸工程受到嚴重的衝擊,甚至造成破壞。在寒冷的地區,還會受到冰凍和流凍的影響。

基本信息

海岸工程

正文

為海岸防護、海岸帶資源開發和空間利用所採取的各種工程設施。主要包括圍海工程海港工程、河口治理工程、海上疏浚工程和海岸防護工程。是海洋工程的重要組成部分。
早在公元前1000餘年,腓尼基人就在地中海沿岸建立了海上船舶碇泊區,採用砌石堤防護。中國在公元前306~前 200年就在碣石(今秦皇島以南)、轉附(今芝罘島)、琅玡(今青島以南)等地建築了海港,自東漢(公元25~220)以來相繼興建了規模宏大的錢塘江海塘、蘇北海堰、浙東海塘、閩粵海堤等,到了唐代(618~907)建成的海塘、海堤長達數千公里,成為世界上最古老、最長的海岸防護工程。隨著生產的發展,人們從消極的防禦進而與海爭地,在沿海興建了用於農業、製鹽等的圍海工程,如中國在漢代就有小規模的圍海;荷蘭在中世紀初也開始建築海堤圍海,並於20世紀30年代完成了世界上規模最大的須德海圍海工程的堵海大堤。此外,為了適應不斷發展的海上航運和捕撈業,沿海國家和地區陸續興建了眾多的漁港、避風港、商港、軍港和修造船設施等海港工程,還通過整治大河河口和海上疏浚,獲得通海深水航道。以上都屬於海岸工程的範圍。1950年在美國召開的第一屆海岸工程會議上首次提出“海岸工程”這個術語。30多年來,海岸工程又增加了沿海潮汐發電工程、環境保護工程、用於水產養殖的海上農牧場和水下漁礁等漁業工程,以及在沿岸水域建造海上平台等內容。
海岸工程建築物及有關設施大多設定在沿岸淺海水域。在複雜的水下地形和入海徑流的影響下,波浪、潮汐、海流將發生顯著變形,形成破波、涌潮、沿岸流與沿岸漂沙,在發生風暴潮時還會出現更加險惡的海況,在寒冷地帶還要受冰凍和流凍的影響。這些因素都會對海岸工程設施發生作用,而工程設施也將對周圍的海洋環境及生態環境帶來影響。沿岸淺海水域的岸灘同海岸動力因素相互作用,形成複雜並不斷變化的地貌形態。沉積物質與年代的不同,使岸灘具有不同的覆蓋層。覆蓋層和埋藏基岩的深度與性質對海岸工程設施有重要影響,而工程設施對局部的地貌形態也會產生一定影響。
海岸工程建築物的結構型式通常分為斜坡式、直牆式、透空式、浮式等4種。前兩種為傳統的重型結構,由塊石、混凝土或鋼筋混凝土等材料構成;後兩種為輕型結構,由木材、鋼材或鋼筋混凝土等材料構成。重型結構一般能取得較好的工程效益,但也給周圍環境帶來顯著的影響。例如採用傳統的防波堤能獲得較平穩的海港水域,但也能造成海港泥沙淤積及周圍岸灘新的沖淤演變。輕型結構可減少對周圍環境的影響,在較深的水域也可減少工程造價,但工程效果和耐久性往往較差。由於海岸帶水文、地質條件的複雜性,海岸工程的布置及其建築物結構型式,常需要通過室內模型試驗、數學模型和現場測驗等手段進行研究論證。
海岸工程與海洋工程水文海洋工程地質、海岸動力地貌、建築工程學等學科以及生態學、環境科學有密切聯繫,而海岸動力學為其主要專業基礎。現在沿海各國都十分重視海岸帶綜合利用,大力開展海岸工程的科學研究和專業教育。
參考書目
 R.Silvester,CoastalEngineering,ElsevierSci-entific Publ.,Amsterdam,1974.

配圖

相關連線

海洋學相關知識(五)

海洋反照率
海灘旋迴
海上輸油氣管線
海灘剖面
海洋壓力水聽器
海水光散射儀
海水保守成分
浮游生物指示器
海洋光學遙感
海水主要成分
海洋高能環境
浮游生物泵
海洋重力調查
海上油氣開發工程
海上油氣勘探
海水顆粒物
海水非保守成分
海洋微表層
海檻
海洋觀測技術
海損事故
海洋腐殖質
海洋能轉換
海底區
海上拖運
海上安裝沉放
海水自淨作用
海洋磁力梯度儀
海冰密集度
海洋天然烴
海水腐殖質
海洋生藥學
海水離子遷移率
海水離子締合模型
海水磁導率
海崖
海洋地震漂浮電纜
海洋地震剖面儀
浮游細菌
海洋生化資源
海洋玷污
海洋環境預報
海洋環境質量
海洋環境評價
海岸階地
海洋環境監測
海洋地貌學
浮游生物記錄器
海洋環境化學
海水污染物背景值
海洋地球物理調查
海產栽培
海水成分恆定性
海洋地熱流調查
海底構造學
海岸效應
海產養殖
海流計
海水電導率
海灘岩
海洋折射地震調查
海上裝卸油系統
浮游生物網
海底完井
海底聲反射
海水密度
海底地震儀
海底地層剖面儀
海底
海洋天然產物化學
海平面變化
海洋聲散射體
海氣熱交換
海洋能源
海洋地震調查
海槽
浮游生物當量
海洋磁力儀
海洋碎屑
海洋地磁調查
海洋地磁異常
海洋生物聲學
海洋地球物理學
海洋生物噪聲
海圖基準面
海洋地層學
海底採礦
海洋同位素化學
海洋反射地震調查
海冰鹽度
海岸沙丘
浮游生物學
浮浪幼體
海洋光化學
海洋元素地球化學
海上貯油裝置
海底混響
海洋沉積學
海水透明度盤
海水透明度
海水透射率儀
海底散射
海洋氣溶膠
海洋氣團
海洋氣候學
海水腐蝕
海洋有機地球化學
海水碳酸鹽系統
海洋地震儀
海洋農牧化
海堤
海洋技術
海洋管理
海山
海洋鹽差能
海底谷
海洋重力儀
海洋水文學
海底管道
海洋天然產物
海底高原
海浪譜
海浪
海侵
海岸帶
海洋鋒
海洋重力異常
海洋輻射傳遞
海洋噪聲
海洋化學資源
海洋調查
海洋腐蝕
海底熱液
海岸工程
海底擴張
海洋生物地球化學
海洋生物化學
海水雪花
海水營養鹽
海洋環境科學
海洋環境容量
海洋環境噪聲
海洋環境保護
海洋環境
海水狀態方程
浮遊動物
海洋湍流
海水水質標準
海水微量元素
海洋污染物
海水化學
海洋氣象學
海洋氣候
海洋有機化學
海洋政策
海塘
海洋開發
海洋工程水文
海水二氧化碳系統
海洋工程地質
海洋工程
浮游植物
海洋溫差能
海洋地球化學
海流能
海洋污染
海洋資源化學
海水淡化
海洋能發電
海洋工程學
海洋學
海底峽谷
海洋生態學
海水
海洋物理化學
海峽
海灣
海流
海洋資源
海洋科學
海洋生物學
海洋生態系
浮游生物
海洋法
海洋微生物
海洋聲學
海洋地質學
海洋化學
海洋光學
海洋
海水分析化學
海底隧道
海底電纜
海底熱泉
海岸
海鹽縣
海洋物理學
海平面
海岸線
海冰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